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2024-01-15简毅燕
简毅燕
作者单位: 331100 江西省丰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缺铁性贫血为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病症,是由于缺乏铁元素导致的血红蛋白(Hb)合成量降低,若患儿长期缺铁,其神经递质代谢和神经元能量代谢功能均会受到影响[1]。缺铁性贫血临床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头昏耳鸣等,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出现免疫水平低下、发育延缓等[2]。临床治疗主要是补充患儿机体缺乏的铁元素,改善贫血症状。硫酸亚铁是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规用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铁代谢指标,但服用后易引发肠道不良反应,患儿年龄较小,耐受度较低,治疗依从性不高,疗效有限[3]。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是新型铁剂,属于有机铁化合物,含有丰富亚铁离子,口服吸收效果较好,可有效补充机体缺乏的铁元素[4]。本研究观察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8)和常规组(n=42)。研究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1~4(2.69±1.28)岁;病程2~6(3.64±1.06)个月;轻度贫血12例,中度贫血26例,重度贫血10例。常规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1~5(2.53±1.36)岁;病程1~8(3.81±1.13)个月;轻度贫血9例,中度贫血25例,重度贫血8例。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Hb<110 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20%;(2)年龄1~6岁;(3)无全身血液系统疾病;(4)无染色体病变;(5)近1个月未接受铁剂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儿;(2)治疗依从性低者;(3)因胃肠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患儿;(4)先天营养不良、先天性贫血患儿;(5)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患儿。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5 ml·kg-1·d-1,餐后1 h服用。常规组予硫酸亚铁片(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0.3 g口服,每天1次,餐后1 h服用。2组均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铁代谢指标: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sTRF)、血清铁蛋白(SF)和TS;(2)红细胞参数:采集2组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济南好来宝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测定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计数(RBC)、Hb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3)不良反应:包括口腔异味、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疼痛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儿Hb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即110~160 g/L,厌食、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消失;有效:患儿Hb尚未恢复至正常值,但较治疗前上升30~50 g/L,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患儿Hb指标上升<30 g/L,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常规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P=0.031),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研究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铁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TIBC、sTRF、SF水平与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TIBC、sTR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F水平与TS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比较
2.3 红细胞参数比较 治疗前,2组MCV、RBC与Hb、MC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MCV、RBC与Hb、MC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常规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7%,低于常规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1,P=0.013),见表4。
表4 常规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铁元素作为人体必不可缺的微量元素,是构成Hb等活性蛋白物质的重要成分,当机体对铁元素的供给出现失衡时,Hb合成减少,影响携氧能力,造成铁蛋白水平下降、红细胞参数减少,引发缺铁性贫血[5]。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元素需求量较大,受饮食结构影响,铁吸收受到限制,造成铁摄入量不足,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早期症状较轻微,通常难以察觉,病情进展后贫血症状加重,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严重阻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需及时为患儿展开规范合理的治疗。
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目前临床以补充铁剂为主,根据患儿病因开展对症治疗。硫酸亚铁为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规用药,价格低廉,属无机铁剂,口服后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红细胞合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贫血症状,但该药物会影响肠道蠕动,服用后肠道不良反应较多,疗效有限。蛋白琥珀酸铁属于临床新型有机铁剂,铁含量较高,亚铁离子丰富,口服后可被胰蛋白酶水解,有效补充铁的同时不会对肠道造成影响,且无传统铁剂的金属异味,患儿接受程度普遍较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TIBC、sTRF水平低于常规组,而SF水平与TS高于常规组,表示蛋白琥珀酸铁能促进缺铁性贫血患儿铁代谢指标的改善,这是因为蛋白琥珀酸铁能维持机体铁代谢稳定,促进供氧能力的提升,有效增加患儿体内铁含量,减轻机体的铁利用障碍。缺铁性贫血患儿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为主,并存在铁代谢指标异常,其SF水平与TS明显降低,有研究指出,在胃酸作用下蛋白琥珀酸铁能转化为亚铁离子,促进Hb生成,使机体更好地吸收亚铁离子,维持体内微量元素平衡,调节免疫水平,最终扭转铁代谢异常情况[7]。由于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通常以红细胞参数的病理性改变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依据,其中MCV指红细胞平均体积;RBC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血细胞,能与氧结合;Hb作为红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可运输氧气;MCH指单位红细胞内含有Hb的平均值,在多种血液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MCV、RBC与Hb、MCH水平均较常规组高,说明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后缺铁性贫血患儿红细胞参数均有效改善,分析原因为蛋白琥珀酸铁经口服后以亚铁离子的形式被十二指肠吸收,吸收后可进入血液循环并在氧化后与转铁蛋白相结合,可加速Hb生成,促进MCV恢复,增加细胞对氧气的运输能力,增强铁吸收水平,有效补充机体所需铁元素,减轻长时间缺铁导致的组织损伤,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8]。蛋白琥珀酸铁可促进患儿Hb值恢复至正常值,同时提升红细胞参数,消除病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表明使用蛋白琥珀酸铁临床疗效显著,琥珀酸铁生物利用率较高,口服后被十二指肠吸收,并以十二指肠细胞色素为基点,到达上皮细胞,逐渐被还原,进入肠黏膜细胞后能形成铁蛋白并贮存于肠黏膜内,同时能与血浆中转铁细胞结合,有助于保持红细胞中Hb水平,促使贫血症状改善[9]。且琥珀酸铁属于有机铁化合物,药物中铁含量为35%,药物经肠道吸收后可贮存于机体内部,药效作用时间较长,可增加红细胞数量,快速纠正患儿贫血症状,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10]。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表明相较于硫酸亚铁,采用蛋白琥珀酸铁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这是因为蛋白琥珀酸铁可在口服后缓慢释放铁离子,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刺激,减轻肠黏膜损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11]。并且,蛋白琥珀酸铁中的铁蛋白膜具有相应保护机制,在患儿胃内pH值较低时该药呈沉淀状态,不会与胃酸结合,且药物可经肾脏代谢,用药安全得到保障[12]。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应适当调整患儿饮食结构,为患儿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实现病情的尽早转归。此外,本研究选取样本量和研究时间有限,未能观察蛋白琥珀酸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综上所述,蛋白琥珀酸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铁代谢指标,促使红细胞参数提升,减轻患儿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优选方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