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

2024-01-15何修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二十大

摘要  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学界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展开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缺少从已脱贫县这一特殊地理场域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审视。以六安市裕安区为研究样本,剖析其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中存在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化建设、政府治理等方面问题与差距,提出要在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宜居、进文化扶贫与乡风文明、党建扶贫与科学治理、“两不愁三保障”与生活富裕的等方面两手抓、两手硬的主张,从而探索出推进县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二十大;县域视角;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1-027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6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Effective Connection Path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ounty Areas—Taking Yu’an District of Lu’an City to Practice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pirit as an Example

HE Xiu-guo

(Lu’an City Yu’an District Party School, Lu’an, Anhui 237000)

Abstrac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made arrangement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carried out a lo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strategies from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field of the counties that have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 Taking Yu’an District of Lu’an City as a research s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gap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the two strategies. It is proposed to promote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dustrial prosperity, promote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logical livability, promote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civilization, party build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cientific governance. Thu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alistic path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unty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ounty perspec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 connection

作者簡介  何修国(1975—),男,安徽六安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从事社会治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1-13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各级党校系统都要把党的声音、二十大精神学习好、传达好、运用好,这是当前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政治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作为县域基层党校必须坚决贯彻上级部门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发挥党校系统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和工作优势,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效路径,把脱贫帮扶与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贫困治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强国进程中不可规避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将脱贫攻坚上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1],通过一系列超常规的战略举措与制度供给,成功实现了在2020年底让9 899万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历史性任务,这为全球的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转换,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在已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的制度设计,旨在防范由于扶贫政策与资源“断供”诱发的已脱贫人口规模性返贫的“断崖效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两条底线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贫困治理进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历史方位,学界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价值理念、目标追求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这是二者实现有效衔接的理论和现实基础[3]。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其战略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和内在的必然联系[4]。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两大战略在治理目标、主体与对象、政策与制度、瞄准逻辑方面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5]。脱贫攻坚的紧迫性较强,而乡村振兴具有长期性[6]。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点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与生活质量等方面[7-8]。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政策有效衔接方面存在治理体系转换难[9]、规划衔接不足[10]、覆盖主体扩展难[11]、脱贫与返贫并存[12]、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瓶颈制约[1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包括从顶层到基层的全方位巩固机制、贫困与非贫困统筹的全领域拓展机制以及从防贫到振兴的全过程接续机制[14]。 此外,还有学者从生态环境保护[15]、电子商务[16]、乡村教育[17]、金融扶贫[18]等角度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进行了有益探索。

从研究成果看,学者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研究多聚焦在两大战略衔接原因、逻辑关系、机制保障、现实困境、实现路径、重点领域等[19],缺少基于已脱贫县这一特殊地理场域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审视。然而,县一级政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脱贫攻坚为整体性观察中国减贫道路及其经验提供了绝佳视角[20]。同时,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实现县域内农民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究其本质,是县域振兴。因此,从已脱贫县这一县域视角审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成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六安市裕安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困境

2.1  产业发展情况距产业兴旺存在差距  从裕安区范围看,很多乡村受自然条件约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发展水平较低,茶叶、油茶、皖西白鹅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较短,加工转化率偏低,附加值不高,品牌效应不突出。加之广大农户经营的种植业规模小、周期长、见效慢,养殖业风险大、价格波动快等因素,产业增收到产业兴旺任务艰巨。

2.2  人居环境状况与生态宜居存在差距  脱贫攻坚期内裕安区加大了对贫困村、“双基”薄弱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但对非贫困村关注相对较少,“双基”短板仍然存在,部分村庄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尤其是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投入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待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等目标任务完成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基础设施建后的管护机制还未健全,突出表现在农村通村公路、人畜安全饮水、水利灌溉、渠系配套等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资金、人员保障不到位,不少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护、损毁快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2.3  基层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存在差距  一是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裕安区是劳務输出大县,乡土人才匮乏,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同时也导致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的问题。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不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广场、农村多功能活动室等阵地建设有待加强,尚未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三是对裕安区独有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还不够充分,在文明乡风培育、思想道德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乡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2.4  政府管理机制与治理有效存在差距  从裕安区人口结构与分布来看,2020年底,其常住人口为92.33万人,户籍人口105.05万人,乡村人口占比50.01%,城镇人口占比49.99%。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度设计导致的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农村精英纷纷离开乡村前往城市,致使农村老龄化、低龄化现象严重,乡村治理面临着党组织领导“悬浮化”、群众参与“被动化”、治理人才“断层化”等诸多困境,这对实现“治理有效”的村民自治还具有较大差距。

2.5  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富裕存在差距  对于已脱贫户而言,借助于脱贫攻坚期间政府强“外力扶持”,大力扶贫资源与政策向贫困户倾斜,导致部分群众产生了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双重依赖”,其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与已脱贫人口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还有差距。此外,无论是已脱贫农户还是普通群众,其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与涵盖农村教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治理等多重内容的生活富裕目标大相径庭。

3  六安市裕安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

3.1  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旺、乡村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3.1.1  将特色产业的培育作为重要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在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一产规模小、二产企业少、三产服务缺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力弱等现实问题。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等传统特色产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小而优、小而有特色的户内产业,不断提升各项产业规模和质量。此外,要突出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创建工作,发挥产业园区在产业要素积聚、功能布局、配套设施、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裕安区打造成为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3.1.2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速度。依托裕安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优势、产业资源优势,利用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红色+绿色+特色产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业。利用旅游产业的兴起,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升经济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延申农业产品的产业链、拓宽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加快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3.1.3  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脱贫攻坚期间,裕安区探索出的“企业+基地+贫困农户+合作社”等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减贫效果。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内,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包括已脱贫户在内的广大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完善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村集体、企业、农户等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村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民宿、创意农业等集体经济,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3.2  促进生态扶贫与生态宜居衔接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裕安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在脱贫攻坚中,裕安区在生态扶贫过程中通过开发环境管护公益性岗位、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生态产业发展等,实现了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耦合互动。生态环境保护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举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两者相互衔接的关键点[21]。生态扶贫与生态宜居有效衔接的实质则是已脱贫地区短期“压力传导型”发展与长期“内生性”发展相互衔接的重要体现。

3.2.1  加强县域范围内的规划设计。强化以国土空间规划指导建设的理念,对标对表国家和省市规划,制定县级和镇乡、村级生态规划。在高质量完成乡镇污水管网改造后,完善乡镇综合管理和宜居环境建设,加快完善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购物、医院、学校、加油站等公用事业的建设,为居民创造便利、宜居的环境。同时综合开展各村整体规划,争取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及整治村项目,结合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工程实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2.2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政治需要以基层自治政权为代表的政府和村民之间协同互动。就政府端而言,要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体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自然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风貌,打造一批“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就村民端而言,村民是环境卫生的受害者、受益者、参与者,只有激发村民参与的主体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才能实现源头治理,才能形成长效机制[22]。

3.2.3  注重乡村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3条红线,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森林、湿地、河流以及两库生态系统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进一步巩固生态安全。

3.3  推进文化扶贫与乡风文明衔接  文化扶贫是用文化的力量打断或阻隔贫困的自然传递, 从改变和提升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生存技能等综合素质入手, 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23]。文化扶贫是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造血式”扶贫,也是消除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激发其内生动力的深层手段。乡村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丰富农耕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源泉,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多维价值耦合也为乡村文化发展体系的建构锚定了方向, 规划了路径[2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其内涵外延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维度,而是要物质与文化并重。对裕安区而言,推进文化扶贫与乡风文明有效衔接需要做到发下几点。

3.3.1  要育文明示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乡村文明提升行动,培育打造文明示范村、“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开展道德模范、红黑榜等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气。

3.3.2  要传播特色文化。在补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保护,挖掘能够反映村落个性的耕读文化、红色文化、民族风情、民间技艺,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乡土特色,唤起“乡愁”记忆。

3.3.3  要提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农村多功能活动室等阵地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3.4  推进党建扶贫与治理有效衔接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的重要组织、实践主体与领导核心,党建扶贫具有更强的资源输入和渗透能力及组织动员能力[25]。以党建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减贫发展等珍贵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减贫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承担其历史使命做出了贡献[26]。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鄉村振兴战略这一国家层面的解决“三农”问题重大决策部署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3.4.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借助换届契机,选拔配备一批政治素质好,能力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培养一批优秀村干部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接班人,特别是要注重从种养殖大户、产业发展能人等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充实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形成一支梯队合理、储备充足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4.2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发挥好“一约四会”作用,建立健全“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提高党员和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大力推进德治建设,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3.4.3  三是筑牢安全治理防线。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扩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范围,继续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继续实施完善“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倡导和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活动。继续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并发挥作用,筑牢乡村体系建设中法治保障。

3.5  推动“两不愁三保障”与生活富裕衔接  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我国贫困治理瞄准单元逐渐聚焦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是保证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底线任务,也是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更多强调的是贫困人口物质匮乏问题的解决。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更多的是要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生活富裕的目标指向的是农民的现代化问题, 是要切实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使得生活富裕具有了共同富裕的内在特征[27]。从县域范围看,推动“两不愁三保障”与生活富裕衔接需要着力解决好已脱贫人口对农村养老、生态环境、基层治理、乡村医疗等多元化需求。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深刻系统阐述,对攻坚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作出科学规划和详细部署。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 新征程,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面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中,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蓝图与梦想。

参考文献

[1]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形势任务与战略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6):29-39.

[2]王国敏,何莉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主体—内容—工具”三维整体框架[J].理论与改革,2021(3):56-66,155.

[3]仲德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21(2):119-124.

[4]贾晋,尹业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和机制构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3):68-74.

[5]刘学武,杨国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20(6):87-93.

[6]徐晓军,张楠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6):101-108.

[7]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5):8-14,154.

[8]张克俊,付宗平,李雪.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基于政策关系二重性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6):7-20.

[9]左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难题与应对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20(1):7-10.

[10]刘焕,秦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逻辑、现状和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20(1):155-157.

[11]姜正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贯通:逻辑、难题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12):107-113.

[12]程明,钱力,吴波.“后扶贫时代”返贫治理问题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3):81-87.

[13]张宜红,万欣.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内在逻辑及政策选择[J].农业考古,2020(1):250-258.

[14]张明皓,叶敬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和政策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21(10):110-118.

[15]郭苏豫.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机衔接的实践基础及现实路径[J].生态经济,2021,37(3):217-222,229.

[16]唐红涛,李胜楠.电子商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用及其路径[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6):65-77.

[17]杜尚荣,朱艳,游春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管理,2021(5):1-8.

[18]周孟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金融扶贫供给侧改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115-123.

[19]龙花楼,陈坤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框架与展望[J].经济地理,2021,41(8):1-9.

[20]龚冰,吕方.“摘帽县”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于兰考县案例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20(1):53-60.

[21]韩玉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治理新困境及其突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2):48-56.

[22]赵迎芳.当代中国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学刊,2017(5):113-120.

[23]吳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

[24]李思经,张永勋,钟钰,等.党建扶贫机制、模式及挑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0,41(1):76-85.

[25]孙兆霞,张建,毛刚强.贵州省党建扶贫的源起演进与历史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6(2):11-16.

[26]马华,马池春.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J].国家治理,2018(3):7-12.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