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高级需求得到满足

2024-01-15陈芳芳

小学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导向性学习动力小学科学

陈芳芳

〔摘    要〕  生在小康时代的学生,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些低级需要都已经得到满足。我们需要激活学生的高级需要,满足他们的社交需要、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笔者通过表扬团队理解学生、激励表达奖励全面、提供实现自我价值机会等措施,满足学生的三类高级需要,以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高级需要;学习动力;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4    016-017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小康,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倘若我们还劝他们“不吃读书苦,就吃生活的苦”“读好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效果已不大。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现在的内心诉求是高级需要,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在课堂上应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才能让他们学习更有动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经验,让学生的高级需求在科学课堂上得到满足(如下图)。

一、表扬团队理解学生,激发学习动力

(一)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提升群体学习力

当个人被别人或者团体认可与接纳时,心里就有了安全感和落实感,也就产生了归属感。反之,个人也要理解团队与帮助他人,融入集体,也会相应地产生归属感。

众所周知,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远。团队通力合作的效益强于个人。理解了这一点,在科学课堂上四人小组活动时,便可协调好每个人的工作,确保每个成员都有事做,这样学习的效率就很高。教师要表扬那些通力合作的小组。

有时会出现小组孤立组员的情况,或者有一些能干的学生干了所有的活儿,看不上其他组员。这样小组活动的整体学习效率就会低下。这时还是要表扬通力合作的小组,让没有合作意识的小组明白合作才是提高实验学习效率的“王道”。

其实,表扬团队是为了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团队的活得人人干才会出成绩,整体学习效果才会好。理解团队才能被团队所接纳,团队有成绩,自己的贡献才有价值,归属感自然生成。就像发言互助这样的教学策略,一个学生在发言时遇到困难,鼓励小组其他成员来帮助他,感受被团队接纳,发言者也为团队出力,团队更加团结和谐,产生归属感,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让学生获得被爱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具有亲师性,对于教师的评价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敏锐觉察学生体验的改变,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价,得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言行。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在研讨和实验中遇到困难,我们不要在第一时间责怪,而要理解学生。下表为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做法(如下表)。

教师在以上措施中做到情绪自控和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学生感受到融洽的课堂氛围,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而其他学生也会感同身受,在课堂上愿意大胆表现自己,在有爱的课堂上活跃起来。

二、激励表达奖励全面,引发学习动力

(一)广开言路,被尊重感自然生成,思维走向深处

在教学中,广开言路,让大部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该观点被采纳或者被议论,均会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其深度学习。广开言路是为集思广益,以生为本的教学广开言路是为学生搭桥引路,走向高阶思维,感受被尊重。

在科学课堂上因材施教,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不太发言的,说容易的,或请学生帮助;能說会道的,主持活动后的汇报;一直羞涩不开口的,帮助阅读资料;声音低的,给一个话筒扩音;说错了的,鼓励他的勇气和积极性;说对了的,表扬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放手让每个学生在40分钟内都说。

如此,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就能集思广益,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效率。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对于个人的学习也是有益处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别人采纳自己的想法时,这种被尊重感自然生成,为深入学习提供动力。

(二)人人有奖,荣誉感油然而生,学习自愿主动

当学生在班级中所做出的贡献得到班级或者团队的认可,被给予一定奖励,在该奖励影响下,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正面意义的心理感受,并且伴随着自豪、优秀等一系列的积极情绪体验。这种自然产生的个体心理体验即为荣誉感。

每个学生都是向好的,都希望教师能发现他,所以在给学生奖励的时候,要注意随时、全面。学生发言积极、发言精彩奖,给一个积分;搬器材、整理材料积极,给一个积分;带材料、共享材料,给一个积分;课后积极完成家庭小实验,给一个免写作业卡;团结协作的、为班级服务的,给一张免罚卡。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奖励,其他方面积极的学生也有奖励。

事事夸,人人奖,让学生展示特长、发挥潜能,积极参与学习,以“能力”争得荣誉。全面奖励,夸大荣誉感,引导学生服务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以“奉献精神”获得荣誉。如此,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就愿意主动学习了。

三、提供实现自我价值机会,内化学习动力

(一)自主发现获得成就感,领会思考的价值

我们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对于自主发现而言,理智引导研究方向,而情感提供学习动力。理性地研究往往会产生成就感,获得心理满足的体验。

在科学课堂上,提倡学生通过观察材料和实验活动获得大量信息。学生在观察现象后思考本质原因或者整理信息后推理出一般结论,自己发现新知,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他像科学家一样发现了一般规律,感受到思考的价值,实现了自我。直接告知学生与之相比,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费劲地去理解,失去很多感悟,也满足不了心理需求。

可见,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自己发现新知识时,获得了完成目标的愉悦,尤其觉得自己像科学家一样发现了规律,超出了设定的期望后带来了惊喜,如此产生了满满的成就感。

(二)解决问题享受创造感,激发学生的潜力

学生的创造,是指学生根据真实的问题情境,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同学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开发,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从而感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一种狂喜、惊奇和敬畏的感受,也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认同感。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已经学过的溶解知识,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这一步一步的方法就是学生利用已知创造的。溶解是在前面的课文中刚学的,过滤和蒸发是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和生活经验创造的,在教师引导下变得更加标准化。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很兴奋,因为他们用自己“发明”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创作感满满的。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要提供全面的材料和方向,做好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享受到创作感。

总之,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不要经常说教学习成绩对今后的生活多么重要,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集体归属感,激发学习动力;能够得到尊重,持续深入地学习;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获取成就感,学习动力内化。学生的高级需要得到满足,就会爱上这门学科,爱上教师,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就能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松虎.回归人性 张扬生命:谈职中的荣誉感教育[J].江苏教育,2009(2):38-40.

[2]龙梅.自我实现与创造性的激发:马斯洛的创造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88-90.

猜你喜欢

导向性学习动力小学科学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激发国防生学员学习动力的思考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