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中的苏轼治黄

2024-01-14李莎李耀祖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颍州水患徐州

李莎 李耀祖

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回首过去,大禹、王景、贾鲁等人的治黄功绩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穿越历史的云烟,苏轼——这个容易被人所忽视的水利专家同样在中华民族的治黄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在徐州和颍州两地的治黄事业,不仅被史料所记载,而且在诗词中也多有体现。

一、苏轼治黄的背景

(一) 黄河决溢水灾多发

《宋史》记载,北宋167年间黄河决溢多达89次,水患导致沿岸民众流离失所。仅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汴京便多次发生河患:四月,王称《东都事略》记载:“壬子,河决商胡。”六月,苏轼《牛口见月》描述:“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这几次水灾导致京城汪洋一片,上万官宅民舍损毁。

澶州附近的河患最为严重。如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刘敞在《河之水》中记载:“自河决商胡,八年于兹矣,用事者议,塞与勿塞,至今未决,而河颇为害。”8年后,刘敞至河北仍发出“嗟汤汤兮何时平”的悲叹。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河决澶州曹村埽”,此次水患造成澶渊绝流,波及45个郡县,折损亭舍数万间,田地达30万顷以上,致使徐州“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

(二) 士大夫群体政治责任感强烈

北宋朝廷对士人的优待,使得士大夫群体与前代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他们对国家黎民的命运和自身在国家治理当中的使命也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因此,他们对治黄这件国之大事极为关注,这点在任职地方的士大夫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由于亲眼所见黄河水患带给北宋人民的沉重灾难,任职地方的士大夫群体对治理水患有着极为强烈的责任感與使命感。在他们的诗词中,“禹王”“沉马”等与治黄相关的意象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如主政定州、大名府的韩琦在《元城埽行河》中写道:“筑垣居水虽危事,沈(沉)马回波是至诚”,昭示自己治河拥有和汉武帝一样必胜的决心。欧阳修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时所作的《黄河八韵寄呈圣俞》中写道:“讵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认为应当继承大禹的事业,重视对黄河的治理。

远离地方、久在中央或在野赋闲的士大夫群体同样对治黄事业有着极大热情,他们虽然不能像主政地方者拥有亲身实践的机会,但也会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治黄事业的重视。如梅尧臣在《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中写道:“如何贵沉玉,川兴是诸侯”,通过用汉武帝治理黄河“躬亲沉玉”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治黄河者治天下”的观点。

总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得士大夫群体密切关注治黄事业,在政治责任感的驱动下,“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主政徐州与颍州期间为治黄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 治黄举措多样

在黄河治理过程中,治河官员与沿岸民众积累了丰富经验。黄庭坚在《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中描述了当时治黄的筑堤场景:“大堤如连山,小堤如冈陵。增卑更培薄,万杵何登登。”北宋时期,筑坝分为遥堤、缕堤和埽岸。遥堤是距河岸较远用以防范特大洪水的一种堤坝,也就是诗中的“连山大堤”。距河岸近的小堤则为缕堤,连绵不断,用以约束水流。埽岸是因为黄河沿岸大多土质松软,为加固河堤,以埽材为骨架,加上黄土进行填塞混合筑成堤岸。

除了筑堤法外,当时还提出了其他治黄策略:一是源头根治法,王安石的《我欲往沧海》中记载其治黄思想:“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认为治黄须以正本清源为先;二是迁移民众法,黄庭坚在《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中写道:“移民就宽闲,何地不耕稼”,认为相比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治黄,不如迁移民众去往安全地带。这一策略在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得到实践——四月,黄河在澶州决口;六月,神宗下诏不再筑堤拦水,而是迁移民众,并向臣下解释道:“河之为患久矣,后世以事治水,故常有碍。夫水之趋下,乃其性也。以道治水,则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水所向,迁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

黄河决溢水灾多发的社会背景、士大夫阶层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苏轼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治黄使命。当时人们提出的多样的治黄举措为苏轼治理黄河提供了借鉴,推动苏轼进行有益民生、不违规律的治黄实践。

二、苏轼治黄的两次实践

苏轼的治黄实践,主要为徐州任上带领军民抵御洪水和颍州任上兴修水利、发展民生。

(一) 徐州抗洪——挽狂澜于既倒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澶州决溢,泛滥的洪水致使黄河改道,最终影响徐州地区。《河复》中记载此次徐州水患的起因:“河决澶州,注矩野,入淮泗。”与之相印证的是《宋史·苏轼传》中的记载:“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可知此次徐州水患是由于黄河在澶州曹村埽决溢,高涨的水位导致黄河改道,至徐州时,由于徐州三面环山,“乱山合沓围彭门”,洪水不易泄流,最终造成徐州水患。

70余日不退的水患使得徐州“吏民疲于应对”,但苏轼始终坚守本职、身先士卒。水患最严重的时刻,他在城墙上结庐鼓舞民众,带领民众稳固城防。由于苏轼和徐州民众众志成城,采取正确的应对举措,此次水患并没有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最终“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随着十月十三日的澶州大风,黄河受风力影响回归故道,徐州城转危为安。

徐州水患结束后,苏轼着眼长远,修缮徐州的水利工程。他在《答吕梁仲屯田》中写道:“明年劳苦应更甚,我当畚锸先鲸髡。”他身先士卒,带领徐州百姓疏水道、筑堤防,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最终,徐州城“高城如铁洪口”,“农夫掉臂免狼顾”,即使再遇洪水也不再担心有生命危险。此后500多年,徐州虽屡遭水患,但民众安然无恙。

(二) 颍州治水——解万民之忧心

颍州地处黄泛区,黄河泛滥带来大量泥沙,久而久之,泥沙堵塞河道,对颍州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知颍州。是年,颍州大旱,民不堪命。苏轼在颍州的治黄实践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主。

苏轼闰八月到任颍州时旱情仍不断加重,他首先开展了“徙鱼”“祷雨”等应急措施。九月,西湖干涸,苏轼便安排渔民用大网将西湖里的鱼迁至别处,“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即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描述。十月二十五日,苏轼作《祈雨迎张龙公祝文》,遣其子苏迨和颍州教授陈师道祈雨。最终,十一月一日,颍州天降雨雪,旱情得以缓解。

旱情导致饥民倍增,针对这一问题,苏轼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式。他在《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中写道:“予以颍人苦饥,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境内沟洫,诏许之。因以余力浚治此湖。”一方面,苏轼通过以工代赈救济灾民;另一方面,他趁旱情时河道干涸清理淤泥,为旱情后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在境内沟洫清淤完成后,苏轼又率領民众兴修三闸,“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通过兴修水闸调节水流,达到清淤冲沙的目的。

三、苏轼治黄的指导思想

苏轼的治黄实践,之所以能突破北宋时期治黄屡塞屡决的局限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以下两点作为指导思想。

(一) 一心为民,不计私利

北宋的政绩考核严格,不少官员都以修筑河防水利为向上邀功的捷径,罔顾民力大兴土木,但到了决溢之时却束手无策。梅尧臣在《送史供奉汴口都大》中写道:“曩者多邀功,用之殊未至。十私而五公,岁久害愈炽”。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严重损害了北宋的治黄事业。苏轼则认为治黄的目的是缓解民生疾苦,他表示“水来非吾祸,去亦非吾功”,不能将治水视为个人之功。正是因为一心为民的目标导向,所以苏轼在水患来临时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抢险当中。洪水退去后,面对徐州父老的感激,苏轼则淡然表示“而我本无恩,此涕为谁设”,并不将治黄作为自己的功绩大力吹嘘。

苏轼认为水利建设应不夺农时。徐州水患后正是农忙时节,苏轼带领徐州民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而不是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征民力修复堤坝。《河复》反映了当时的场景:“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等到来年农闲时分,苏轼表示"我当畚锸先鲸髡",再带领民众修筑堤坝,从而使得水利建设真正为民众带来便利。

苏轼的态度感召了民众,民众积极参与到水利建设中,为治黄事业贡献力量。苏轼在《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中对当地民众主动参与颍州西湖清淤工程的场景作了生动描述:“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无须官员督促,饥民们便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这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水利建设中。

(二) 实事求是,重视调查

北宋治黄事业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治黄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爆发回河之争,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影响,官员不认真勘测黄河河道的河流大势,用人力强行逼河回归东流,导致黄河决溢愈演愈烈。苏轼则认为进行水利建设动工前应先充分地实地考察,在没有充分调查前不能武断作出决策。

苏轼调任颍州时,由于汴京附近各县水灾频发,因此当地官员决定凿开八丈沟,将水通入颍河,然后凿开黄堆,引水入淮河。苏轼初到颍州,并没有急于对此工程下定论,他说:“臣以到任之初,未知利害之详,难以会议。”因此他对颍州境内水系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泛颍》中他说自己刚到任颍州时“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十天有九天都在河道上奔波。通过充分调查、详细测量水文数据,苏轼最终制止了八丈沟的开凿,并采取更符合颍州实际情况的治水举措。

总而言之,正是在以上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苏轼始终以民为本、尊重规律,才使得其在徐州、颍州两地的治黄实践卓有成效。

四、苏轼治黄的功绩

对于苏轼的治黄功绩,宋史中虽只有寥寥数言,但无论是苏轼本人的诗词记述,还是后人对苏轼的追忆,均可见其对当地百姓惠泽之深。虽已过千年,但岁月仍难掩其光辉。

在徐州治理水患后,苏轼加固堤坝,壅水入城,使徐州不受水患困扰。他在《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中描述水患后徐州城外“长林高阜,卧红堆碧”,一派春意盎然,百姓感念苏轼功德“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于黄楼庆祝抗洪成功。苏轼离任后,徐州百姓自发相送,“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表示“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经过苏轼的治理,颍州西湖一扫淤泥满湖之旧象。他作《南歌子》对治理后的颍州西湖美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真可谓桃红柳绿,美不胜收。

他人的诗作中也可见对苏轼治黄功绩的歌颂。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一诗中称“子孙幸免鱼鳖食,歌舞聊宽使君老”,指出苏轼所为如何造福民众;释道潜《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一》称“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颂扬了苏轼治黄时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精神;贺铸《黄楼歌》写道,“三丈浑流变清泚,南来船车鹢街尾”,在苏轼的治理下,徐州河道畅通、河水不复浑浊。

五、结语

回顾有关苏轼治黄的诗词,我们看到,他那颗以民为本、心系天下的赤诚之心,重视调查、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的大无畏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

回望与黄河相处的岁月,黄河咆哮、奔涌。中华民族却能在黄河流域扎根、繁衍,就是因为我们有苏轼这样为民请命、不怕艰辛的人。他的治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治黄事业的史书当中。

参考文献:

[1]袁祖亮.中国灾害通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

[2]孟宪明.黄河古代诗歌选[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20.

[3]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戴庞海,陈峰.北宋政府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

[6]李剑亮.北宋的治水制度与苏轼的水利书写[J].浙 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本文选自:“黄河文化诗词诵读交互式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编号:202310459021)202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创新重点项目。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颍州水患徐州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得颍意甚奇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再至汝阴三绝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并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