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电针结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87 例

2024-01-13许珊珊黄克勤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胸椎电针体征

许珊珊,黄克勤,娄 冉,王 亭

(温州市中心医院针灸推拿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胸椎小关节错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后关节、肋横关节、椎肋关节、肋横突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且无法自行复位,牵拉周围软组织或刺激神经而产生以胸背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临床表现除脊背疼痛、转侧身困难外,还可见肋间神经痛和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临床常易被误诊为呼吸、循环等系统病症[2]。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错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脊柱水平脏器反射性疼痛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另外,从生物力学角度,胸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决定颈椎功能能否正常,胸椎病变与颈椎病变的发生关系密切[3]。现代医学对本病轻症一般不予治疗,疼痛较重者则予冲击波、止痛、营养神经、解痉药等对症治疗,疗效一般且副作用明显。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中医优势病种,治疗方法多样化,推拿手法、针刺、灸法、针刀、中药内外治均有肯定效果[4]。中医整复手法因简单有效,无副作用,已成为治疗该病的常规手段。温电针将针刺、灸法、理疗合为一体,通过经络、腧穴发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促进代谢、营养神经等作用,在腰椎、面瘫及关节病变、肌无力等疾病的治疗均有应用[5-9],但尚未见在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应用温电针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7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均为本院针灸推拿科2019年3月—2023年3月门诊治疗者,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患者分组,联合组44例,手法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收治的患者均符合《推拿学》[10]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 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胸椎骨折、胸椎结核、骨肿瘤患者;2)严重骨质疏松者;3)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4)脊柱先天性畸形或发育不全者;5)对手法整复、温电针不耐受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手法整复:①患者俯卧位,按揉、弹拨患处软组织,使其松解,时间约5~10 min;②行扩胸点扳法:患者端坐位,双手交叉抱于头枕部,两上臂外展,施术者从身后将双手伸过患者腋下,并反置于患者前臂之上,用一侧膝盖紧顶住患者压痛点或棘突偏歪处,引导患者低头扩胸并放松,施术者用两臂向后拉压患者两臂的同时,骤然向上提拉,以听到弹响或施术者感到整复时有棘突错动为度;2 d1次,1 个疗程为10 d,共治疗2个疗程。 温电针治疗:患者俯卧位,取胸椎棘突压痛点及其上下锥体两侧夹脊穴,每次选取4~6穴,常规消毒后,根据体形胖瘦分别选用0.30 mm×40 mm毫针或0.30×50 mm毫针(华佗牌),进针30~40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两侧夹脊穴上下同侧连接电针仪,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在阿是穴针柄上放置点燃好的艾柱,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患处行远红外线灯照射,温度以舒适为度;隔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手法组只接受手法整复治疗,联合组接受手法整复+温电针治疗。

2.2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胸椎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胸椎活动功能仍有些不便;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胸椎活动功能稍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胸椎活动功能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2.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11]评估,0~10分。2)症状、体征评分:对临床症状(胸背部疼痛,胸椎活动范围变小、肩颈部活动受限,胸闷,心悸)和体征(短气、胸椎棘突或脊旁压痛)按无、轻微、中度、严重分别计 0、1、2、3 分。3)胸椎活动度评分:对胸椎屈伸、旋转、侧屈活动度进行评分,正常(0 分),活动时疼痛但活动不受限(2 分),活动时疼痛伴活动轻微受限(4 分),活动时疼痛伴活动严重受限(6 分)。

3 结果

3.1 温电针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温电针配合手法整复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疼痛的影响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3.3 温电针配合手法整复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

3.4 温电针配合手法整复对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胸椎活动度受限的影响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椎活动度受限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高发病率与胸椎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胸椎活动范围小、相对稳定,一旦发生错位很难正常复位。胸椎小关节是由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于联动微动关节,外伤、劳损、受寒、长期姿势不良等情况均很容易使胸椎小关节仰旋滑移或滑膜嵌顿,胸椎小关节错位,患处反射性肌肉痉挛、周围软组织牵拉刺激、神经受压、血流不畅,胸椎内外平衡失调所致[12];所以,解除肌肉痉挛、整复错位小关节是治疗关键。

目前针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确切的系统化规范疗法,西医主张对症处理,如局部封闭注射或物理治疗,配合止痛、营养神经、解痉药等,虽能短暂缓解,但远期疗效欠佳、副作用大,容易复发。

胸椎小关节紊乱在中医学属于“骨错缝”范畴,与诸多外因所致小关节细微错动,而致局部络脉受损、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等相关。《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确定“骨对缝”“筋入槽”为该病治法的主导思想,强调解除关节错位、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血管卡压、恢复骨关节解剖位置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手法整复治疗可直接作用于错位胸椎,对失稳椎体予以矫正,促进其解剖位置复位,从而松解受压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解除滑膜的嵌顿,缓解肌肉肌腱痉挛、紧张状态,对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一系列症状,达到根治的目的[13-14]。笔者前期采用单纯整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发现,单一应用手法整复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紊乱的小关节周围渗出、粘连等病理变化未得以解决,手法整复效果欠佳,可能即时见效快,但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温针与电针结合,能协同发挥更好的效果。温针可消除水肿、促进炎性渗出更快吸收,电针疏密波镇痛止痛,且能发挥长时程的止痛效应,两者配合可使病变椎体周围骨关节、软组织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15-18]。针刺夹脊穴和阿是穴可激活其下肌肉的压力感受器和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兴奋神经纤维,激活脊髓背角的脑啡肽和强啡肽能神经元,发挥镇痛作用[19]。手法整复辅助温电针治疗,两者配合能大大弥补单纯手法整复的不足。

本次研究中,相比单用手法组,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疼痛VAS评分更低(P<0.05),症状、体征评分比较,联合组治疗后低于手法组(P<0.05),胸椎屈伸、旋转、侧屈活动受限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手法组治疗后(P<0.05)。由此可见,联合应用温电针与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突出,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胸椎活动受限改善明显,证实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另外,对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通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加强饮食、用药指导等,加快其康复速度。

猜你喜欢

胸椎电针体征
胸椎脊索瘤1例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胸椎三维定点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