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罗培南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4-01-13张宁范文静周艳

系统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美罗培南败血症白细胞

张宁,范文静,周艳

江苏盛泽医院儿科,江苏 苏州 215200

新生儿败血症是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在血液循环中增长、繁殖,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1]。在临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容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化脓性脑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具有一定的致残率与病死率[2]。特别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感染表现隐匿,难以识别,既可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也可出现多器官受累表现,易延误治疗,使患儿在就诊时已出现组织损伤及器官衰竭,其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3-4]。现代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黄疸、抽搐、呼吸窘迫、低灌注等症状,在临床上需要合理选择抗菌药治疗[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规治疗药物,可减轻相关症状,可改善患儿的感染情况,但是很多患儿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6]。美罗培南能够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改善,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7-8]。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江苏盛泽医院住院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8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败血症采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108 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美罗培南组(54 例)与传统组(54例),两组患儿的出生体重、日龄、性别、分娩方式、病程、主要病原体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该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黄疸、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病原菌血培养呈阳性;临床资料完整;足月分娩;第一次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儿家长自愿参与该次课题研究;日龄<28 d 的患儿。排除标准:伴有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者;合并内分泌系统严重损伤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严重畸形者;依从性差的患儿家长。

1.3 方法

所有患儿都给予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传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国药准字H10960113;规格:1.0 g)治疗,30 mg/kg 静脉滴注,2 次/d。

美罗培南组:给予美罗培南(国药准字J20140170;规格:0.5 g×10 瓶)治疗,20 mg/kg 静脉滴注,2 次/d。

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7 d。

1.4 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7 d 后评价效果,显效:体温正常,细菌培养呈阴性;有效:体温尚未恢复正常,细菌培养阴性;无效:临床症状为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②所有患儿在治疗前、治疗7 d 后采集指尖血1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白细胞计数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7 d 后美罗培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传统组为87.0%,美罗培南组与传统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7 d 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变化对比

美罗培南组与传统组治疗7 d 后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培南组治疗7 d 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变化对比[(±s),×109/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变化对比[(±s),×109/L]

组别美罗培南组(n=54)传统组(n=54)t 值P 值白细胞计数治疗前26.55±2.20 26.52±1.85 0.077 0.939治疗7 d 后16.44±1.83 19.57±1.15 10.641<0.001 t 值25.962 23.446 P 值<0.001<0.001血小板计数治疗前95.78±3.16 95.97±2.57 0.3432 0.732治疗7 d 后228.44±5.30 198.48±6.89 25.327<0.001 t 值157.984 102.437 P 值<0.001<0.001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传播途径为血液,可累及全身各器官。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症状隐匿,可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困难、腹胀、体温异常、嗜睡、喂养困难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9]。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多患儿多个系统受累,出现脑膜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0]。现代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一旦感染病原,则可经血液循环累及全身器官,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很多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达到成熟水平,皮下脂肪薄,感染病原体可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在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异常。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传统治疗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11]。不过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进入机体清除不及时,排泄率较低,使得体内蓄积浓度增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12]。美罗培南是一种可供注射且具有广泛抗菌性的抗生素,对很多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13]。本研究显示治疗7 d 后美罗培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传统组的87.0%(P<0.05),表明美罗培南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从机制上分析,除了杀菌作用外,美罗培南可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菌,从而持续发挥抗病原体的作用。并且使用美罗培南可促进补体产生,提高机体杀灭病原菌的能力,可抑制细菌的增长及繁殖,减轻患儿的感染程度,改善患儿的预后。

新生儿败血症是具有免疫力低、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等特点,是新生儿遭受细菌侵袭后出现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病原体进入新生儿血液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致的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随着胎膜早破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胎膜早破发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风险就会越大[14]。长期住院也是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当前很多医院病房环境温度高、空气流动差,这种环境下存在大量病原体,使长时间住院的患儿易于罹患院内感染。部分患儿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是新生儿病房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容易引发新生儿败血症[15]。本研究显示美罗培南组与传统组治疗7 d 后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高于治疗前(P<0.05),美罗培南组治疗7 d 后的白细胞计数[(16.44±1.83)×109/L]、血小板计数[(228.44±5.30)×109/L]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美罗培南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在罗文秀等[16]相关研究中显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情况比较,观察组为(13.19±4.26)×109/L 低于对照组的(14.43±4.79)×109/L(P<0.05),血小板计数情况比较,观察组为(220.31±36.45)×109/L 高于对照组的(189±31.62)×109/L(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从机制上分析,美罗培南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可影响细菌正常合成路径,抗菌活性较好,水解多种β-内酰胺酶,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美罗培南的使用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均较高,能够很好结合青霉素结合蛋白2,对肾脏及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反应较低,可轻易穿过细胞外膜,容易被肝脏代谢,减轻机体的感染程度,增强杀灭病原菌的能力,促进临床症状缓解。但是本该课题研究未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没有进行长期随访,其结果尚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美罗培南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能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

猜你喜欢

美罗培南败血症白细胞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白细胞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