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24-01-13王冠宇李元牛凤兰

系统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躁动咪定苏醒

王冠宇,李元,牛凤兰

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脊柱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身体支柱,位于背部正中线位置,上连接人体颅骨、下连接尾骨尖端,可分成五段且活动性良好,但此处骨骼出现损伤后对人体活动性造成损伤也是非常严重的。脊柱创伤相对而言较为常见,以胸腰椎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可见显著畸形状态、脊柱处疼痛,若不及时治疗会使患者无法健康生活。目前脊柱骨科的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能够矫正和修复脊柱创伤,但因各类外科手术的时间较长且手术难度较大,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干预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安全、术后康复和主观感受、手术治疗效果均与全身麻醉有关[1-2]。七氟烷属于脊柱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全身麻醉用药,而随着手术时间推进直至结束患者体内的麻醉药物效应和含量会逐渐减弱、降低,疼痛反应会渐渐显现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在苏醒期易引起躁动反应影响预后[3]。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诊的70 例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表现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诊的70 例行脊柱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经评估后确定患者均有全身麻醉指征,对此建立七氟烷全身麻醉手术方案。基于入院时间不同分入常规组(35 例)、研究组(35 例)。

常规组中男12 例,女23 例;年龄28~75 岁、平均(53.66±13.69)岁;体质量47~75 kg、平均(67.22±5.25)kg;手术类型:胸腰椎固定18 例、腰椎间盘手术17 例。研究组中男16 例,女19 例;年龄29~75岁、平均(53.63±15.80)岁;体质量45~77 kg、平均(67.37±5.31)kg;手术类型:胸腰椎固定11 例、腰椎间盘手术2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腰椎间盘突出、骨折患者;②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治疗依从性良好;③均为成年人;④无手术禁忌证、麻醉禁忌证;⑤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正常;⑥患者与家属均在麻醉医师告知下自愿接受全身麻醉手术。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患有脊柱结核或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骨折者;④对麻醉用药过敏者;⑤有血栓性病症既往史;⑥入组前抗凝药物服用过久者;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凝血障碍者。

1.3 方法

手术开始前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按照手术要求禁食禁饮,临床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进入手术室后开始监测生命体征,随时观察心率、血压等用以判断患者术中安全,建立静脉通路给药。

研究组患者准备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43195;规格:1 mL∶0.1 mg),麻醉前15 min 给药,以0.6 µg/(kg·h)剂量持续静脉泵入,麻醉后15 min 将给药剂量调整至0.2~0.3µg/(kg·h)剂量持续静脉泵入,手术结束停止。常规组患者则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通过持续静脉泵入。

患者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取0.15~0.3 mg/kg;舒芬太尼取0.1~5 µg/kg;罗库溴铵取0.6 mg/kg,通过静脉推注给药,成功建立麻醉诱导后开始为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维持使用七氟烷1%~2% 吸入(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 mL),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1%)、瑞芬太尼,分别以4~6 mg/(kg·h)、0.1~0.2 µg/(kg·min)剂量给药,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物使用,等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且平稳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入苏醒室等待苏醒。

1.4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评估根据术后患者异常反应作出类别区分,以体征反应、感染、压力性损伤情况计算总例数和,数值结果越低麻醉作用越好。

②苏醒期躁动表现以4 级评分方式判断,计分0~3 分:0 分表示术后患者完全苏醒,吸痰、用药无躁动反应;1 分表示术后吸痰有躁动,安抚后可明显控制;2 分表示患者拔管、乱动,家属和护士可及时制止;3 分表示患者随意乱动,多人方能制止。患者得分≥1 分即可判定有躁动反应。

③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判断全身麻醉用药的躁动影响,记录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趋于标准值代表体征状况更加稳定。舒张压:正常<85 mmHg、理想<80 mmHg;收缩压:正常<130 mmHg、理想<120 mmHg;心率:60~100 次/min(老年人偏慢)。

④麻醉预后相关指标评估患者经手术后的气管拔出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镇静躁动评分Riker 分值,结果值越低患者恢复更好,则提示用药效果越佳。

1.5 统计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中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指数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指数更低且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指数比较(±s)

组别常规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舒张压(mmHg)术前81.95±6.25 81.87±6.30 0.053 0.958苏醒期97.00±6.70 84.31±6.14 8.261<0.001收缩压(mmHg)术前128.20±8.30 128.10±8.33 0.050 0.960苏醒期149.88±9.26 133.50±8.41 7.747<0.001心率(次/min)术前70.70±4.20 70.66±4.18 0.040 0.968苏醒期90.08±6.19 76.09±4.54 10.782<0.001

2.4 两组患者麻醉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预后相关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麻醉预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麻醉预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常规组(n=35)研究组(n=35)t 值P 值气管拔出(min)35.80±5.95 23.00±6.24 8.783<0.001呼吸恢复(min)5.70±1.72 4.38±1.31 3.612 0.001完全清醒(min)76.08±7.22 45.07±7.44 17.696<0.001 Riker(分)2.32±0.48 1.75±0.39 5.453<0.001

3 讨论

脊柱受伤严重者需要及时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脊柱手术已渐渐成熟,可帮助患者解除疾病困扰重新恢复健康生活。而此术式提供的全身麻醉干预虽能确保患者手术安全,但用药方面需时刻谨慎。七氟烷作为新型的吸入性麻醉剂,因其理化性质稳定,可迅速建立脑保护作用,经手术结束停止使用后,患者苏醒较快。但手术创伤造成的疼痛易引起苏醒期躁动,会影响生理功能、伤口愈合以及脊柱功能恢复,故而选择右美托咪定来加强全麻后苏醒期镇静作用,加速患者恢复[4-5]。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AR 激动剂,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器官,发挥镇静和中枢性抗交感效用,不仅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而且有一定抗焦虑作用,能够缓解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反应,并且具有一定顺行性遗忘作用,让患者即使在较深度的镇静状态下也能被医护人员唤醒,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为血压、心率的稳定创造了条件。而且此药作为咪唑类衍生物,给药后可以直接作用于脑内蓝斑核中,是负责调节患者睡眠的重要部位,能有效调控伤害性神经递质,在用药中通过多途径减少脑部传导的刺激信号,避免脊髓有关生化反应剧烈,其镇痛、镇静效果好,对控制苏醒期躁动情况用药优势明显[6-7]。

本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常规组(22.86%)(P<0.05)。与吴宝华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5.63%)低于对照组(32.5%)(P<0.05)。在脊柱骨科手术治疗中结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加强镇痛、镇静作用,作为高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9-11],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甚为有效,降低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还得出,术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指数、并发症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麻醉预后相关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对控制脊柱手术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显著,体征平稳,医学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躁动咪定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