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4-01-13唐芳芳刘建涛

关键词:发文马克思文明

唐芳芳,刘建涛

(1.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赣南师范大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循环经济思想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与反思中形成的,虽诞生于19 世纪,但仍是破解当今全球化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一直将循环经济建设列为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提出要着力全面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践行。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国内关于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已有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当前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揭示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的发展动态。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权威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为基础数据源,以“循环经济”和“马克思主义”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节点为“2003—2022 年9 月”,共检索出708 条数据,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经人工筛选后,保留数据695 篇。

本文以CiteSpace 为主要工具,对数据文本进行空间上的可视化分析;运用知网的统计功能进行时间上的可视化分析。首先,对不同年份文献的发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该研究主题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其次,对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作者分布及合作关系进行分析,了解该研究主题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最后,运用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突现高频关键词图谱展示该主题的演进趋势和热点分布。

二、研究文献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时间分布特征

以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的695 篇文献为基础,运用知网统计功能得出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图(图1)。据图1 可知,我国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呈现急剧上升达到峰值后波动式回落的总体趋势特征。

图1 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2003-2022 年)

从波动性分析,可以将我国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理念初现阶段(2003—2008年)、激增稳固阶段(2009—2013年)、热度回落阶段(2014—2022年)。第一阶段,首次出现将“循环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论述的文章,此阶段国内年均发文量17.7篇。第二阶段发文量急剧增加,年均发文量约57.6篇,是上一阶段的3.3倍。第三阶段,年均发文量约36.7篇,年均发文量跌落约36.3%。

(二)空间分布特征

1.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分析。将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 软件中,分析项目选择为“机构”,得到我国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机构的共现知识图谱,图中共有303 个节点和28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6,根据节点大小分析发文量前十的机构(表1),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发文量位居前三。

表1 高发文频次机构统计表

2.文献作者及合作关系分析。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将分析项目选择为“作者”,得到我国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图2)。图2 中共包括440 个节点,55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6;图2 选取作者合作密度较高的部分作为分析对象。从作者的发文空间角度看,发文作者呈点状分布较多,线状分布以二人合作居多,同时存在为数不多的超三人合作的文献,合作模式多为同部门作者合作或同机构不同部门作者合作。

图2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2003-2022年)

从发文数量上看,中共中央党校张忠华发文数量最多,共5篇,全部是同中国商务部刘飞合作完成的;刘会齐发文量为4篇,均为独立完成;大多数作者在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领域发文量为1~2篇,其中中共中央党校刘静发表的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下载量和被引频次最高,分别为40 263次和278次;大连海事大学王丹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下载量位居第二,为20 059次;东北大学秦书生的论文《习近平的绿色发展思想探析》被引频次位居第二,为223次。(数据截至2022年10月8日)

三、研究主题变化脉络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高关注度的关键词

在CiteSpace工具中分析项目选择为“关键词”,得出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其中较大的节点包括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人与自然、生态思想、和谐社会、当代价值等。

图3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2003-2022年)

(二)研究演进趋势及进程

利用CiteSpace 的突发性探测(Bursts 检测)功能对马克思循环经济的研究前沿进行探测,将各突显词按突变强度排序,得到图4。在突显序列图中,突变强度(Strength)表明该方向的重要性,加粗线条对应研究方向的突变期间,同时标明突变的起止时间。

图4 引文突现高频关键词(2003-2022 年)

1.“循环经济”理念初现阶段(2003—2008年)。2003—2008 年间词频变化率较高的关键词为“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这个阶段共有30 篇文章以“循环经济”为关键词。“循环经济”作为关键词首次出现于蔡守秋《建设生态区的法治保障(上)》中,作者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和社会生态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化措施,强调了环境资源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1]。陶伦康等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从根本特征、基本原则和核心标准等不同维度系统阐释,揭示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2]。朱彩飞从马克思哲学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理论分析,论述了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建议[3]。

2003 年10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成了研究热点。在此期间,将“以人为本”作为关键词的文献共5 篇,其中黄谋财将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提出了实现工业化的时代新要求[4];陈娆燕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提出要发展人本经济以实现工具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人际尺度和生态尺度的统一[5]。

2004 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基于国家战略布局,“和谐社会”成了社会热点话题。在2003—2008年间以“和谐社会”为关键词的文献共16 篇,其中季永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6];张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原则,要发展技术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7];李大江从生态伦理视角研究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要重新审视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六个维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生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列明解决措施[8]。

2.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阶段(2009—2013 年)。2009—2013 年间词频变化率较高的关键词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在此时间段,“马克思”研究主题突现度最高,共有27 篇以“马克思”为关键词,其中8 篇以“马克思”“恩格斯”同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在此时间段尤为突显。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胡艺鸣针对全球化生态危机的现状,寻求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重新解读其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寻找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9]。陈跃峰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指出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美丽中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才是可以坚持的经济发展模式[10]。程平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11]。独娟等对马克思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进行系统阐释,并提出在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12]。

在2009—2013 年期间,“生态文明”关键词词频最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生态文明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等重要。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至同等地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形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此时间段的热点话题,期间共发表88 篇相关主题文章,主要关注视角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刘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生态环境恶化为现实依据,探寻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及重大意义[13];范敏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及启示,呼吁关注全球生态环境[14];刘雪艳将关注点落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现状,从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式和农村产业结构等不同维度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15];姜惠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16]。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阶段(2014—2022 年9 月)。在2014—2022 年间词频变化率较高的关键词为“习近平”“生态思想”“绿色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主线,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全局的始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十三五”发展时期甚至更长时期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就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主要内容和途径。

在2015—2019 年间“绿色发展”关键词突现度最高,此间共有32 篇文章,主要关注视角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区域绿色发展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同时期的绿色发展思想,其中马寅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梳理马克思生态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毛泽东以来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进行梳理,探讨中国化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7];张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域下对区域绿色发展进行研究,针对煤炭资源型省份——山西如何走出资源不可持续性的恶性循环,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提出对策和建议[18];吕锦芳从逻辑分析角度解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结构;肖安宝等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进行了四重向度的论述,即前提关键、目标指向、价值归旨、有效路径[19];陆波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探索、当代价值、实践路径等多维角度对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观进行研究[20]。

“生态文明”是此期间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共有95 篇文章,与前一阶段相比出现了新的关注视角,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研究、产业发展、工业文明、科技与生态、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其中彭一然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不同视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21];余有贵等从生态文明视角对中国石化产业、生态酿酒产业、环保产业等具体产业进行了研究分析[22];孙姣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方向[23];王建东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马克思关于科技发展对生态影响的思想[24];沈为英剖析了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启示意义[25]。

四、结语

本文以CiteSpace 为空间分析工具和知网统计功能为时间分析工具,选取CNKI 数据库中的695篇文献,对2003—2022 年国内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展现该研究主题的演进趋势和热点分布,得出以下分析成果。

第一,从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情况来看,自2003 年以来,该主题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2012年和2013 年年发文量达到峰值,约占总发文量的19.9%,2003 至2022 年间总体发文量呈现出急剧上升达到峰值后波动式回落的趋势特征。在“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发展循环经济必定可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从研究机构和合作关系来看,该主题获得国内各区域研究机构的关注,高发文频次机构统计表中显示,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院校为主要研究单位。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的特征为:发文较多的机构与整体趋势相似,成果均为本机构独立完成;机构内的合作以机构内不同部门间的合作为主;不同机构间的合作以省内机构间合作为主。总体来看,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发挥马克思循环经济研究理论阵地的主导作用,提高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性,打通合作通道。

第三,从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分析来看,发文作者多呈点状分布,以独作居多,在线状分布中以二人合作居多,同时也存在为数不多的超三位合作的文献,合作模式多为同部门作者合作或同机构不同部门作者合作。从发文数量上来看,中共中央党校张忠华发文数量最多,并全部同中国商务部刘飞合作完成;张忠华、刘会齐、刘静等学者为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的中坚力量。由分析结果可知,此研究主题的合作聚类效应仍处于独立的状态,要想拓深研究程度和提升成果质量,仍需期待研究者的群体化发展以及专业的科研合作团队。

第四,从研究的演进趋势与热点分布上来看,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在将近20年间呈现出三个不同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特性。2003—2008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研究理念初现阶段,此阶段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研究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以“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为热点话题。2009—2013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阶段,“马克思”成为此时间段突现度最高的关键词,学者开始重点挖掘马克思原著中蕴含的循环经济思想,并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包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2014—2022年9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蓬勃发展阶段,研究热点集中于“习近平”“生态思想”“绿色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热点,对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猜你喜欢

发文马克思文明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请文明演绎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漫说文明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