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2024-01-13张俞汤嘉麒刘常青

系统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皮质激素支原体机体

张俞,汤嘉麒,刘常青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昆山 215300

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多发生在儿童中,可通过飞沫传播,发病相对急促,病情可以快速进展,可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而儿童年龄较小,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成熟度并不够完善,在病原菌不断入侵的作用下,炎症发生并向小儿肺部入侵,病情不断变重,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患儿身心健康,需要尽早科学治疗,避免低抵抗力患儿发生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1-2]。常规抗生素长时间使用,会增加机体药物耐受性,而对于小儿来说,因年龄因素的影响,药物选择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药物有效性及其安全性[3]。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激素,分泌自肾上腺素皮质,能够有效调节机体蛋白质生物、脂肪和相关代谢物,发挥强效抗炎和抗毒性效果[4]。本文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7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60 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12 岁,平均(6.37±3.22)岁。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3~11 岁,平均(6.42±3.1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2021 年(第九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相关疾病标准相符;胸片或胸部CT 扫描可见大片密度影;近期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家长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认知或精神障碍者;近几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静脉滴注10 mg/(kg·d)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93824),连续用药5 d,停止用药4 d,继续静滴或调整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用药3 d,停止用药4 d 作为1 个疗程。采用序贯疗法,对患儿治疗2~3 个疗程,同时要求患儿服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时间1~2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20080284)治疗,1~2 mg/(kg·d)静脉用药3~5 d 后,调整为口服用药,2~3 d 用药量减半至减停,激素疗程5~10 d。

1.4 观察指标

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包括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皮疹、面部潮红。治疗有效率。把临床症状、胸片检查结果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依据,如果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见,肺部湿啰音吸收,胸片检查发现肺部炎症彻底吸收,代表显效。如果患儿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湿啰音减少,胸片可见肺部炎症大范围吸收,代表有效。如果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不见好转,肺部湿啰音明显,胸片可见肺部炎症无吸收,代表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s),d]

?

2.2 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支原体是人体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可以生长于无细胞培养基中,造成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支原体便是肺部支原体[6]。阿奇霉素属于第三代大环内酯抗生素,相比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药代动力学比较独特,抗炎作用更强,用药后,可以快速对机体T 淋巴细胞、腺样成纤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性,避免炎性介质的生成,以防机体中性粒细胞趋化过程,减少活化中性粒细胞超氧化物,加快炎性细胞凋亡速度[7-8];与此同时,阿奇霉素可以减少细胞表面粘附分子量,避免血管中中性粒细胞向外迁移,改善机体局部炎症程度,而且可以对机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产生抑制作用,调整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RNA 表达作用,良好加强纤毛清除功能[9]。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咳嗽和发热症状明显,亦会伴有黏痰和血痰症状,大大降低患儿生存质量,药物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案,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虽是临床首选药物,但患儿体温偏高,总体疗效不够理想。支原体感染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中,也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一旦小儿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往往伴有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症状,若受累大叶,患儿持续性发热,白细胞数量基本正常,C 反应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大环内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的效果也并不明显[10]。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紧密相关,故临床逐渐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11]。

肺炎支原体属于常见感染源,也是特异性变应原,可以对机体呼吸道上皮产生粘附作用,明显损伤细胞组织,引起免疫炎症反应,促使肺炎支原体物质直接进入机体肺部,诱发多种不良症状,故免疫炎症在肺炎支原体发生及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参与作用[12]。糖皮质激素能够对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产生明显的抑制性,彻底阻断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现象,影响患儿机体TH2细胞的活化过程,避免炎症部位血管过度扩张,减少机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机体白细胞浸润程度,避免巨噬细胞过度活化。短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以避免炎性反应过强,对患儿病情产生良好的控制性[13]。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稳定溶酶体,消除患儿支气管痉挛问题,减少血管炎性物质的渗出性,改善机体肺部损伤,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儿年龄小,对药物的耐受性低,小剂量用药2 h 后,患儿体温有所恢复,2~3 d 内即可快速改善肺部阴影[14]。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效果确切。糖皮质激素药物有助于改善免疫炎症反应状态,尽早消除患儿发热症状,纠正气道高反应状态,吸收肺部炎症,小剂量短期用药,也会大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儿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吴多省等[15]报道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汤利[16]研究报道中观察组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可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皮质激素支原体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