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导向训练联合针灸对中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1-13许东东王晶

系统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针灸

许东东,王晶

1.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康复科,山东枣庄 277800;2.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介入科,山东枣庄 2778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以偏瘫为主要表现[1-2]。近年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脑出血占10%~15%[3]。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仍会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偏瘫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肢体功能修复是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以日常功能性动作作为训练目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 TOT)是按照运动控制理论进行康复训练的一种方法。针灸与TOT 联合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5]。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2 例中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任务导向训练联合针灸对中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82 例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康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 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任务导向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 例;年龄16~40 岁,平均(34.05±3.37)岁;出血部位:基底节21 例,脑叶13 例,丘脑7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9 例;年龄16~39 岁,平均(33.87±3.47)岁;出血部位:基底节21 例,脑叶12 例,丘脑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6],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②首次发病者,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术前发生脑疝,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因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于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均在早期康复期间接受常规神经科药物治疗。

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患者术后1 周由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被动体位训练,随后由被动训练转化为主动训练;诱发肌肉收缩,防止上肢痉挛;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强化平衡训练;平地行走训练等,30 min/次,上、下午各1 次,每周4 d,共8 周,未针灸。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TOT 联合针灸治疗。①TOT 措施:训练前根据患者病情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选择适宜的训练场景和TOT 动作。桥式运动:患者无法独立完成时,治疗师以膝部固定患足,使足平踏床面,一手置于膝关节向下向足部方向牵拉大腿,另一手置于臀部帮助抬离床面;双桥运动: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小腿与水平面成90°,双足底平踏床面,慢慢使臀部抬离床面保持5~10 s;平衡反应训练:坐位,重心向侧方转移。向健侧:患者双手呈Bobath 握手,带动躯干向健侧慢慢转动;向患侧:治疗师在患者患侧将患者的重心移向自己,手放在患者腋下,防止肩胛带向下运动;逐渐过渡坐位下向前后左右取物和坐站转移配合取物训练。康复治疗师通过播放视频或者直接操作示范的方式向患者演示目标动作,每天下午四点在康复治疗室,训练过程中注意患者血压变化,保证患者安全。训练1 次/d,30~40 min/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8 周。②康复训练期间给予针灸治疗:术后3 d 加用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对穴位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主穴取人中、尺泽、内关、委中、百会与三阴交,下肢联合绝骨、环跳与足三里,上肢加手三里、合谷、曲池、伏兔、外关、太冲等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7 d 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间隔1 d,共针灸8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运动功能 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包括上肢33 个条目,每条目0~2 分,总分66 分;下肢17 个条目,每条目0~2 分,总分34 分。分数与运动功能呈正相关,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7](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及面瘫等方面,共10 个条目,0分表示无损伤,10 分严重损伤,总分40 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缺损越严重。

1.4.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74)进行评估,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4个维度,共74 个条目,各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 和NIH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 和NIHS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 和NIHSS 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GQOL-74 各维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QOL-74 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GQOL-74 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其患者预后差、治疗难度大[8-9]。因此,如何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造成的损害,是神经外科及康复科主要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上肢(45.91±3.73)分、下肢(27.45±3.64)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3.34±6.19)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李昌欣等[10]研究结果一致,在其研究中,TOT 联合针灸康复训练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2.68±3.14)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训练患者(P<0.05),与本文所得结果相近,提示针灸联合TOT 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青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原因在于:TOT 能够使得患者的临床训练有助于功能性活动,以功能性动作作为目的,通过重复的、密集的联系进行多样化运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改变,以最大程度修复神经缺损造成的肢体功能损伤[11-12]。针灸手三里、合谷、内关、曲池等穴能疏经通络、理气活血、消肿止痛,常用上肢麻木、痹痛与偏瘫等症状;针灸足三里、委中、伏兔穴能疏风化湿、活血通络,常用治下肢痿痹、虚劳赢瘦;针灸三阴交穴能调补、健脾益血;针灸百会穴能舒筋壮筋,配三阴交活血,常用治下肢筋病、半身不遂,诸穴配伍有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TOT 联合针灸治疗还有助于提高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原因在于TOT 属于外周干预技术,针灸属于中枢干预技术,联合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治疗,有利于提高运动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中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TOP 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神经功能,并能在提高运动功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出血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