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让非遗变“年轻”
2024-01-13策划本刊编辑部
◎策划/本刊编辑部
用皮影雕刻技艺制作的耳环、柳编工艺做成的灯罩、挑花工艺做成的手包,还有京剧脸谱的抱枕、年画书签、鱼皮挂画、考神文具……从吃的、喝的到玩的、用的,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含有非遗元素。
以前,很多人认为“非遗”只适合摆在博物馆的展架上,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工作中,非遗这门“老手艺”,遇上了“新匠人”。他们接过父辈、师傅的衣钵,让传统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多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门类。
非遗保护的重点在传承,难点也在传承。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非遗技艺不仅学起来难度大、时间长,还可能因为不能满足市场的审美和要求,“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也因此,传统的非遗传承正面临“断层”“失传”的风险。
国潮兴起,给了非遗一个重新绽放光彩的契机。借助抖音、小红书、直播、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及传播方式,有关非遗的精彩作品不断走红出圈,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
一份由抖音平台发布的《2022 非遗数据报告》显示,目前80 后、90 后已成为非遗领域的传承主力军,在抖音的非遗题材内容创作者中,80 后占35%,90 后占26%。在文化消费方面,年轻群体购买非遗好物的热情也不容小觑,其中00 后购买非遗好物的热情最高。
来自小红书的数据显示,与“非遗传承”有关的话题浏览量超过5 亿,2022年小红书上“非遗”相关笔记发布量比2021年增长了272.7%。
专业视角和年轻化的思维,赋予了非遗传承人们对潮流与趋势的敏锐感知,与老一代传承人相比,他们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思维更新。
就像策划中的鲁派内画传承人李韶玥,她将现代鲜活的人物和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题材,让作品更多地融合了“现代气息”,还在网络平台进行创作展示,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粉丝和国潮爱好者的关注;“变脸”比翻书还快的川剧非遗传承人吴菁菁,从川剧演员变身网络主播,通过直播间和短视频,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川剧;黄河澄泥砚第六代传承人张慧,顺应时代的变化,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手工艺品的用途,创作文创产品;还有非遗经纪人李媛媛,集合了一批优秀的“传二代”,帮助他们树立品牌意识,跨界嫁接一切可能,把非遗中包含的文化、故事等翻译给民众和消费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群年轻人肩负着将非遗传承下去的使命,既守住了初心,也敢于创新,他们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