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政策支持模型构建*
2024-01-12赵丽王晨李海波赵伟闫丽
赵丽 王晨 李海波 赵伟 闫丽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也是目前最大的废弃物排放部门,消耗世界40%的资源,排放35%的废弃物[1]。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占城市废弃物总量的30%~40%[2],而大多数城市采取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公共安全。由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属于政策推动型产业,政府需要制定政策驱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建筑废弃物政策出台数量显著增加,但现有政策关联性不高[3],阻碍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学界围绕建筑废弃物相关政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初期研究大多集中于文本解读。如胡鸣明等[4]在国际视野下对建筑废弃物管理的政策制度进行了阶段性梳理,于丽娜等[5]根据法律法规重点分析了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情况。随着国家政策出台数量的增加,部分学者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总结政策发展的特征和不足,如陈起俊等[3]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建筑废弃物政策结构体系和政策演变历程;傅为忠等[6]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政策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胡鸣明等[7]从政策工具、全过程和时间层面构建三维研究框架,剖析政策现状和问题。二是侧重于对政策制定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如陈建国等[8]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政策对承包商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对现有填埋收费政策进行分析评价;王波等[9]结合政策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分析建筑废弃物处理政策的执行成效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三是构建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颁布前自身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如傅为忠等[10]构建PMC指数政策评价模型,对建筑废弃物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综上所述,现有政策研究侧重于政策工具视角和实施效果评价,缺乏对建筑废弃物政策支持模型的构建,未能深入解析政策背后的蕴涵意图。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尝试构建一套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政策支持模型,以期在理论上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筑废弃物政策支持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强调从原始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逐步形成理论框架[11]。本研究以“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等为关键词,基于政策的普适性原则,选取文本均来源于中央政府及其直属部门发布的官方文件,并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文件。经过粗略通读、筛选剔除、下载保存等资料收集工作后,保留了46份政策文件。
1.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数据通过逐级编码概念化,逐步得出概念和范畴,为构建理论打下基础。本研究将46份政策文本数据导入Nvivo软件,形成223项自由节点。通过不断归纳与分析,提炼对应的概念,同时为减少主观因素,尽量采用原文语句。对相似概念进行对比,剔除重复频次小于3的初始概念,获得94个概念和32个范畴,开放式编码的范畴化见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的范畴化
1.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分裂的数据进行分类组合,对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范畴进行聚类分析,建立有机关联,进而形成更高层面的主范畴。由此,按照类属和逻辑关系对范畴进行归纳合并,最终提炼出17个主范畴,主轴编码的主范畴提取见表2。
表2 主轴编码的主范畴提取
1.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将所有类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提炼归纳,通过完整的故事线梳理关系脉络并凝练出核心范畴[12],最终勾勒出理论框架。通过认真梳理,将17个主范畴归类为6个核心范畴,包括目标价值、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选择性编码的核心范畴提取见表3。
表3 选择性编码的核心范畴提取
综上所述,政府借助不同的政策工具实现目标价值,在此过程中与多元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博弈,逐步完善建筑废弃物政策,最终保障政策的合理运行。结合扎根理论的分析,将核心范畴整合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网络-政策运行”的政策支持模型(图1)。
图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政策支持模型
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断是否会产生新的概念范畴,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提炼归纳,直到没有新的信息产生为止。本研究抽取2/3的政策作为编码材料,将剩余1/3的政策作为样本进行检验,经过层级编码,未提取出新的概念范畴,证明该模型已通过饱和度检验。
2 建筑废弃物长效运行的政策支持模型阐释
政策支持模型系统地勾勒出了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所构建的模型,本研究重点阐述“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网络-政策运行”的实践逻辑。
2.1 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希望通过实施政策达到的效果与目的[13]。通过扎根理论,将政策目标归纳为环境保护、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各目标间相互交叉融合,呈现出由低到高的目标价值趋势[3]。资源化利用是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更高一级的目标价值。产业化发展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提供运行机制,助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
2.2 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路径,是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3]。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划分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大类政策工具。
(1)供给型政策工具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推动力。政府通过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措施改善产业相关要素,直接促进资源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设施建设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基础。政府不断完善处理设施,加快设施综合利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建筑废弃物设施建设体系。此外,政府通过鼓励技术改造升级、推广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手段,不断推动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14]。总体来看,在供给型工具中,教育培训方面仍处于空白,忽略了对高质量资源化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订人才培育计划,吸引国内外人才为资源化产业服务。
(2)环境型政策工具通过各类政策间接影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主要包括目标规划、税收优惠、法规管制等手段。通过完善目标规划,加快存量治理,保障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落地实施;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不断强化法治保障,推动资源化产业规范发展。另外,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政府鼓励性政策的重要手段,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力量支撑。
(3)需求型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的拉动力。其主要通过政府采购和开展试点示范,拉动再生产品市场内需,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之一是再生产品价格偏高,而政府绿色采购等保障措施提升了再生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产品推广机制的建立,为资源化产业带来机遇[1]。同时,政府打造试点示范城市,以点带面发挥目标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资源化进程。但现有需求型工具所占比重较少且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化发展,难以调动再生产品市场积极性。
2.3 政策网络
资源化过程涉及多方主体,通过协调全过程参与者的利益关系,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网络。在政策网络中,利益相关方通常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众。一方面,政府部门是政策网络的核心节点,发挥着目标引领作用,但参与部门较多,全产业链主体归属不同,尚未建立起协同治理模式[10];另一方面,建筑生产企业、资源化企业和社会公众均是政策网络中的相关要素。建筑生产企业是建筑废弃物产生的直接源头,也是减少废弃物排放最有效的利益主体。调整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依存关系,正确管理各利益主体行为,有利于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公众参与的建筑废弃物协同治理格局。
2.4 政策运行
标准化体系、市场运作机制和综合利用模式共同构筑了建筑废弃物政策运行机制。标准化体系是政策机制合理运行的基础,为其他机制提供了基础保障[15]。现有政策多聚焦于处理体系维度,对再生产品市场的重视有待加强。同时,政府在处理、监管、评价、交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但结合政策具体内容,发现存在内容描述不明确等弊端。市场运作机制是政策运行的具体实践。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但政策预期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场化程度亟待提升。现阶段,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内生动力不足,现实问题倒逼政府调整运行机制,创新综合利用模式。
3 结语
通过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网络-政策机制”的政策支持模型。研究表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政策目标归结为环境保护、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政府通过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大类政策工具,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政策组合的不均衡性特征,并通过政策网络连结利益相关方,推动政策机制合理运行。
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价值是基于政策文件构建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政策支持模型。此外,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归纳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大类政策,优化政策“工具箱”,并弥补了建筑废弃物利益相关方视角的盲点。实践价值是政策运行中的问题完全扎根于政策文件,各个维度问题的归纳都是通过扎根理论推演而来的,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治理的政策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