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心电网络规范化建设成效分析
2024-01-12马晓林杨发建丁凤昆
马晓林,杨发建,丁凤昆,段 萍,刘 华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1.心电网络诊断中心 2.药学部 3.心血管病医学中心,云南 蒙自 661100)
心电图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心脏疾病无创诊断技术,因其简便性和有效性,在各级医院中普遍应用。但是,由于人才分布不均,心电图诊断的能力和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在边疆欠发达地区,就诊患者心电图检查的频次及一过性异常心电事件的检出率偏低[1.2]。红河州属于云南省边疆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心电图诊断的医师,诊断水平低下。心电网络的建立,实现了心电检查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确保心电诊断的质量,降低漏诊和误诊,切实解决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心电诊断人才短缺、心电诊断水平低等问题。本文总结红河州心电网络3年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旨在为各地创建区域性、规范化心电网络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红河州心电网络的建设过程
2019年1月本院引进心电网络系统,建立心电网络诊断中心,开启了“远程会诊+远程医疗”的新模式。心电网络由院内心电网络和区域心电网络两部分构成,具体建设过程如下。
1.1 组织构架
由心内科医师及心电图室技师组建红河州心电网络诊断中心,承担院内及区域内的心电诊断服务。心电网络诊断中心设主任1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区域内的网络医院按需配备足够的心电操作技术人员,负责心电数据的采集和上传。
1.2 技术构架
建立统一规范的院内及区域内的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利用4G及WIFI网络,使用台式或便携式心电检查设备(iPad+心电采集端),将心电检查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心电网络系统上传到心电网络诊断中心,由中心医师阅图并出具报告。心电网络系统需要与医疗单位的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相关技术、建设标准、接口等必须遵循国家和行业等的要求[3]。
1.3 工作流程
患者到医院做相关心电检查,通过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登记、计费和数据的采集,并把采集到的心电数据上传到心电网络诊断中心,由诊断中心医师负责出具心电诊断报告,并把诊断报告及时回传给区域医院的信息系统,由区域医院的相关科室通过系统自行打印心电诊断报告。
1.4 工作制度与职责
心电网络诊断中心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根据业务能力和相应资质进行工作分配和业务授权,由具备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阅图分析、书写诊断报告,由上级医师审阅报告。报告时限要求常规心电图原则上在30min内完成;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报告要求在60min完成诊断及审核;报告经审核后应立即上传到区域医院。如遇急诊或胸痛患者,要求在10min钟内出具诊断报告。对诊断为危急值的病例,要求按危急值处置流程处置并及时通知各区域医院的相应人员;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则直接通知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救治患者。
1.5 培训指导
心电诊断中心需定期组织对区域内医疗单位的心电采集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特别针对技术人员空白的单位要积极帮扶,通过短期进修、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确保区域内的医疗单位至少有一名或以上心电技术人员,保证所采集的心电数据的质量。
2 红河州心电网络建设成效
红河州心电网络中心建设3年来,已建成覆盖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及4家边疆县级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的心电网络,实现了心电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及诊断,确保了医院内及区域内心电诊断的及时性、标准化。
2.1 院内心电网络建设成效
院内心电网络平台于2019年6月建成,网络覆盖了医院35个临床科室,实现了全院心电检查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确保心电诊断的质量。同时,心电网络系统与医院现有的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3年来,医院心电网络中心为临床科室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共265317人次、动态心电图26104人次、动态血压25241人次,经济收入1254.5万元,见表1。
表1 院内心电网络成效
2.2 区域内心电网络建设成效
区域心电网络由本院牵头组建并负责运行及监督管理,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医院重点帮扶的边疆县级医院以及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布局,目前覆盖了4家边疆县级医院及15家乡镇卫生院,真正实现了“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的区域诊疗模式,切实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据统计,2019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心电诊断中心累计为下级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并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共36547例(其中2019年5104例,2020年9180例,2021年10825例、2022年11438例),见表2。
表2 区域心电网络建设成效
2.3 助力胸痛中心建设
通过心电网络中心的建立,提高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患者的早期检出率,实现了以本院为中心的 “心电一张网”。心电网络平台诊断的高危胸痛患者,及时与胸痛中心平台对接,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及时转诊到胸痛中心定点医院救治,显著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心电网络平台与胸痛救治系统的有效融合,完善了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助力胸痛中心的建设,见表3。
表3 网络医院异常心电图会诊情况及转诊情况
3 讨论
3.1 心电网络建设成果丰硕
心电网络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心电诊断的区域化、同质化,解决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心电专业人才短缺、心电诊断水平低等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同时让患者获益,为区域内的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诊断服务,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3.2 心电网络建设需要规范化及完善的体系
心电网络的发展,必须做到完善和规范才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诊疗信息[4,5]。心电网络建设的规范化,需要做到心电检查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心电数据的采集,上传、分析诊断、集中存储等的规范化。同时心电网络系统必须与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集成,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心电图查询、在线分析、下载打印、全程电子化浏览等便捷服务。还需要建立一个涉及医院设备管理,信息中心、临床科室等部门的相对完善的责任体系,以保证网络传输的稳定性、环节操作的规范性。
3.3 做好基层培训及数据质控
心电网络中心还应承担对区域内网络医院心电采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以保证所采集的心电检查数据的质量。同时,心电网络中心的医师要做好心电数据的质控工作,通过对心电数据的回顾分析,为网络医院做出疾病预警、慢性病管理效果等指导。
4 发展与展望
心电网络借助大数据无线传输、存储、交流的优势和高素质心电学人才队伍实现心电学诊断远程化、标准化和实时化,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医院跨地域流动,满足心血管疾病患者“大病不出县”的就医需求[5,6]。心电网络系统的构建与发展,顺应了信息社会、电子医疗、优化医疗资源的发展趋势[7],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使“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实施。未来的发展,应将远程心电网络系统推广到更偏远的地方,满足更多贫困地区患者的需求;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患者、医生的实际需求构建更合理的心电网络诊断平台,如:在起搏器植入患者的随访方面,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能频繁到诊室随访的情况,可通过远程心电网络系统实现远程监测诊断来代替患者的诊室随访;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方面,可将远程心电网络系统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监测会诊管理,实现对病情变化的早发现、早诊断。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大量先进的远程心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如何实现这些远程心电监测设备与心电网络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心电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诊断,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完善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