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吟诵的舞台化展演之思

2024-01-12徐英懋孙红杰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中华传统

徐英懋 孙红杰

背景:古诗文吟诵传统的当代复兴

汉语古诗文自古以来便常以吟诵方式流传,传承推广这种古老的口头演绎方式,可以深化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族性基因。在最初的诗教文明酝酿之际,诗歌并不仅仅以书面形态存在,而是被应用于诵读和吟咏这样的口头语言艺术,有诗即有歌、有吟。诗文吟诵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传统汉语诗文的口头表达方式,其发端于先秦,是古代诗教和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文人雅士在创作、修改、鉴赏、酬唱诗文时,都在很大程度上倚仗于吟诵的方式。吟诵主要依靠口传心授而得以延续,其重声重感的特点,使得古人在吟诵诗文之际可以体味汉语文字的声调变化,借以调整诗文的声律,再落笔成诗,这种“依声为诗”的诗歌是文人自觉发展的创作技能,也是修身、养性、立德的重要途径。旧时的学童启蒙,更是以吟诵诗文为读书之道,师者将其对诗文的理解倾注于吟诵之中,这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的氛围不无关系。因而,吟诵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然而随着白话文运动在近代兴起,新式学堂出现,私塾传统式微,传统吟诵也日渐走向了衰落,幸有众多吟诵学人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吟诵的传承。当下,如何使古诗文吟诵的推广达到“非遗”传承和文化育人的双重效果,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论题。发扬诗教传统,特别是在中小学里推展古诗文吟诵,可以提升当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感知力,深化其国学底蕴,强化其民族自信。可以说,注重汉语言声调韵律的吟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诗歌的音韵美,形成声情并茂的学习状态,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强化古诗文的熟诵记忆,并有助于提升其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同时,在中小学中推广吟诵,也能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深化人文素养、优化专业技能提供契机。

2008年6月14日,“常州吟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吟诵成为国家文化工作的重要关注对象。此后,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以及各地的教育部门一直在研究、推广吟诵,各界开始成立旨在为吟诵发展助力的群众性吟诵组织和针对吟诵的研究、传承基地,如中华吟诵学会、河南省吟诵学会、常州市吟诵艺术协会、上海徐汇区海燕吟诵社、浙江温州瓯韵吟社等。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成立了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以上吟诵组织不仅持续开展吟诵交流活动,还发行吟诵刊物,组织吟诵学术研讨会,对吟诵的教育与传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各地还常会举办吟诵培训班,如中华吟诵学会秘书处近几年就已经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五十多期吟诵师资培训班,培训了大批吟诵教学师资力量。同时,随着吟诵研究的深入以及吟诵的推广,吟诵也与时代精神和其他艺术形式组接在一起,在新媒体时代以电视和网络为传播媒介普及开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倡办的《中华经典吟诵大会》节目,自2017年正式啟动以来,通过各大主流媒体全球直播,先后有上千位吟诵爱好者报名,掀起了吟诵热潮。2019年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中的吟诵节目《风雅颂》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观众对方言吟诵的收视关注,吟诵也从沉寂的小众文化,逐渐走向了更广阔的大众审美领域。因而,无论是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各大院校的教学前沿,抑或社会各界的吟诵组织等,其在教育界和社会层面对吟诵的推广,已使吟诵传统真正进入“复兴”状态。尤为可喜的是,吟诵在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正日益受到重视,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投身在了吟诵的探索和教学实践中,他们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懈地传承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师范大学学区的中小学教师们不久前举办了以“高歌轻吟古诗文,砥砺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经典古诗文吟诵展演活动,1来自该学区的中小学生们通过登台吟诵,激活了古诗文蕴藏的情感活力。

案例:古诗文吟诵的舞台化展演

古诗文吟诵的舞台化展演,是吟诵传统经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观察该形式的呈现方式和审美效果,可使我们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当代复兴的一些普遍问题产生思考。此次上师大学区的吟诵展演活动以经典古诗文为媒,高举红色旗帜,旨在让孩子们在吟诵声中传承诗词文化,涵养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它以“青春中国”为总标题,下设“山河风物”“人间真情”“民族精神”三个篇章进行,聚焦于唐诗宋词,既呈现了无配乐的清吟曼诵和有配乐的吟诵,也探索了吟诵、朗诵、吟唱的融合,并尝试了舞蹈、戏剧等展演形式。师生们力图再现中国古代诗乐传统可歌可舞的表现形态,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穿越式的古诗文吟咏演出。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山居秋暝》《示儿》《春夜喜雨》等作品的吟诵中,孩子们身着汉服,白袖红裙、长袍广袖,或起舞而吟,或依曲而咏,诵叹之间致敬着古代文人的风骨、情怀。董李凤美康健学校那些特殊的孩子们,吟诵了以对仗整齐、音韵和谐著称的《声律启蒙·一东》,抑扬顿挫分明,曲调朗朗上口。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先生2原创的吟诵调,将读书声化为一种“乐音”,让孩子们在吟诵中识声辨韵,配上了背景式的钢琴音乐,增强了吟诵的艺术效果。此篇韵文明确区分了平仄四声,句法也较为灵活,彭老师为之安排了的吟诵调音节疏缓,适合曼声长吟。在《春夜喜雨》中,中国中学的学生则与杜甫展开了跨时空对话,他们以吟诵之声致敬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本人也很重视吟诵的性情塑造功能,曾以“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自勉。吟诗能使人自然地体验到生命的乐趣,在浑然不觉中提高心灵境界。中国中学的学生们在吟诵“杜律”时必定也体悟到了内心的快乐,并感受到了诗歌承载的精神力量。

《水调歌头》《答谢中书书》等篇目在激发内心情感共鸣的同时,也深化了观众的文化认同。让笔者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汾阳中学学生们吟诵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学生们手持折扇,或席地而坐,或飘逸站立,一学生轻抚古琴,琴声与吟声相和,优美雅致,生动地展现了“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情致意境。

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以中华传统优秀诗词涵养民族文化气质,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际的少年学生们十分重要。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生压轴演绎的《少年中国说》(彭世强吟诵调)收到了震撼全场的效果。时隔百余年,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这首名作在韵律铿锵的吟诵声中再度激起了听众的澎湃心潮。作为此次吟诵展演中最具规模的一首作品,彭世强先生的吟诵调很好地展现了吟诵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丰富潜能,其结构布局如下:

当台上师生合诵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之句时,观众们感受到了跨越时代的呐喊,令人振奋。《少年中国说》采用了组合吟诵法,这也是吟诵在推向舞台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探索出的新方式,通过独诵(独吟)、齐诵、合诵、轮诵(其中吟诵与朗诵结合)各种形式的组合变化,丰富了吟诵的舞台展演效果,这是对以私密化为主的传统吟诵的改革。彭世强先生所作的吟诵调,激昂高亢,起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以纯然的戏曲腔调引人注意,抑扬顿挫非常丰富。不过由于这样的展演形式依赖于众人合作,难免会出现节奏和音准参差不齐、气口处拖沓散漫、气息僵不自如等问题,这是新式吟诵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彭世强先生感慨道:“这是一堂立体的古诗文教学的语文课,让古诗文教学有声化、有形化、有情化。”彭老师作为本次活动中绝大部分古诗文吟诵调的创作者,已从事吟诵的传承与推广四十余年。他的吟诵调走进了中小学,推动了吟诵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传承,为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方式。

本次上师大学区中小学的吟诵展演活动以经典诗文为媒,用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和多元融合的艺术手段,打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赓续红色文化的实境课堂。本次吟诵展演活动已是上师大学区中小学举办的第五届,在一年又一年日趋成熟的舞台展演背后,是每一位指导教师延续吟诵传统的使命感和自信心,教师们积极探索吟诵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吟诵传承人,积累了丰富的吟诵教学经验。

思考:古诗文吟诵舞台化的得与失

本次吟诵展演活动的最大的亮点在于:每首作品在保留传统吟诵腔调的同时,都力免与时代脱节,也考虑到了服装、表演等方面的创意效果,以契合了诗文吟咏的雅致意味,巧思纷呈,满足了学生们“表演”吟诵的需求。与此同时,古调、新曲并行,吟、诵、咏、歌、唱多种形式交相辉映,预示了中华文化传统在中小学校园传承复兴的广阔前景。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吟诵依赖于口耳相传,大体上没有曲谱遗存。当这项口传艺术脱离传统的文化生活语境而出现在当代舞台进行展演时,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当代吟诵在延续传统时,也难免会在表现形式上有所调整,这个尺度该如何把握?创新的实践是否会导致本末倒置的后果?可以说,吟诵展演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我们去探究其内涵和意义,也诱发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这个现实问题。

当吟诵活动需要在舞台上以集体演出方式呈现时,势必会对吟诵提出更新的要求。为寻求统一的艺术效果,吟者需达到声调上的高低、长短、强弱的一致性,形成语感、乐感、情感、美感的和谐,3而不宜采用以往那种无乐谱式的自由吟唱。以口传心授方式流传至今的吟诵,本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声音表现形式,传统吟诵自由、即兴、人自为调,其目的并不在于“表演”。因而,当由个人吟诵转为演出式的集体吟诵时,便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矛盾性,易使集体吟诵刻板而不生动。在不断变迁的时代洪流中,当吟诵由文人群体转向大众群体时,需要探讨能使其适应于当代生活的表达空间。

我们也看到,在吟诵的展演活动中,不断被重新塑造的“传统”吟诵,脱离—至少是暂时脱

离—了原本较为私密的应用情境,并与其他艺术形式发生了融合(例如配上背景音乐和舞蹈),以增强吟诵的审美功能。此举一方面可以说“再现”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古代传统,丰富了吟诵的舞台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过度强化音乐和舞美的弊端,吟者有时会刻意地配合古诗文的背景,以参与到编创的“剧情”之中,也会注重服装、道具、动作等“外在”的表现形式,从而喧宾夺主地使表演成分盖过吟诵的韵味;吟者此时会忽略深刻理解诗文内容这一基本要求,淡化“吟咏性情”的文化审美。以此观之,吟诵展演活动若不能规避“刻意表演”的倾向,最终可能会违背传承吟诵这项传统艺术的初衷。

古诗文吟诵的舞台化展演可以说是一种利弊兼具的探索形式,然而就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这一宏大事业而论,这似乎也是推陈出新、变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当然可以作为多元化探索路径中的一种,朝着扬长避短的方向继续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继续提倡传统文人那种不以展演为意图的私密化、生活化、个人化的吟诵,使之与舞台化、集体化、公开化的展演式吟诵形式并存。

中华传统古诗文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以吟诵为载体的中国古诗文传承,必会坚定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播力。吟诵作为汉语古诗文的审美表现方式和读书之法,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上师大学区的中小学师生们力求用新颖的方式,守护、展现、传承吟诵在新时代中小学古诗文教育中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这无疑对全国各地吟诵传承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而为了使吟诵的推展活动能持久且有深度地开展下去,致力于新时代吟诵传承的工作者们,必须要充分认识传统吟诵的流传过程和趣味真谛,并深入探索使之融入当代生活的有效方式,把握好吟诵与各种艺术要素结合时的方式与尺度,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出新,找到可兼顾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让吟诵以生机盎然的面貌持久流传、生生不息。

本文为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度“UGS”课题《古诗文入乐吟唱在中小学的推广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徐英懋  上海师范大学2020届艺术学硕士

孙红杰  上海師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1]2023年5月18日,以“高歌轻吟古诗文,砥砺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上师大学区第五届“春风夏雨经典诗文鉴赏语文课”,在中国中学高中部贤勇楼大礼堂举行,上师大学区的十二所中小学及长三角校际联盟部分联盟校的嘉宾参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吟诵名家彭世强先生莅临指导。

[2]彭世强(1942—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中华吟诵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朗诵协会艺委会委员,朗诵等级考试考官。坚持40多年实践和推广古诗文吟诵,参加过诸多朗诵和吟唱的课堂讲学和舞台展示。曾出版《永远的蝶恋花》《春夜听雨》《涵诗咏词》等书,以及《中国古诗文吟诵唱鉴赏》《彭世强古诗文吟诵专辑》《古韵今味燕之声》等吟诵光盘,也参与了《我爱吟诵》《中华吟诵读本》(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

[3]杨赛认为:“古谱诗词表演对表演者的艺术水平和人文修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把语感和乐感、情感和美感和谐统一起来。”参见杨赛:“古谱诗词传承与当代诗词文化: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综述”,复旦大学中文系编:《中华诗词研究》(第五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第332页。

猜你喜欢

古诗文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