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城市建筑,从“转发”到“阅读”

2024-01-12廖方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海派上海

19世纪中叶,上海成为我国最早的开埠城市之一,中西文明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海派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的海派文化。海派建筑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文化带来先进建筑思想和技术融合的过程,这些思想和技术体现在建筑上,就出现多种建筑风格并存。通过海派建筑,我们能以直观的

姿态读懂上海城市脉络。从外滩到石库门,从邬达克到董大酉,海派建筑传达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韵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些建筑巧妙地融合了西方的装饰艺术和传统的中式设计元素,呈现着上海独特的海派气韵。不仅如此,这些建筑还把海派文化的内涵通过设计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包含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深的人文关怀。

主持人:廖方

城市是最宏伟的艺术。

在悠远的世界城市长河中,于19世紀下半叶 “弹窗而出”的近代城市上海,划时代地一跃而为当时中国以及远东地区连接近代西方社会的第一门户,在极为独特的剧烈冲突与融合中,塑造出极富魅力的海派城市样本。建筑全息反映城市格调,之于海派艺术,既是重要组成,又是普遍媒介。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海派建筑就早已成为被频繁“转发”的时代记忆和城市名片。在经历上海城市新一轮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兴起引发城市“内容软实力”竞争的今日,“阅读建筑”已蔚然成风,却又普遍遭遇海派城市建筑概念上的“模糊感”。究其根源,乃是近代城市上海自身的高度独特性,与一般的城市建筑认知框架的“低适配度”。由此,本期专栏拟从不同角度探寻更适合阅读海派城市建筑的“打开方式”。

廖方的文章反思观察视野的问题,大纵深地回溯近代城市上海的空间诞生及演进历程,从近代化力量来源、近代化融合契机、近代化城市格局、近代化街区建筑等角度,透视海派城市建筑艺术性的独特渊源、内在机理和多样面貌;指出以形制化的建筑样式“按图索骥”的误区,以及“马赛克式”历史街区适宜作为海派城市建筑艺术活态载体的缘由及其生命力所在。

张磊的文章进一步围绕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归纳存在的普遍性偏差和对应的改善路径;前者如街区建筑特质弱化空间格局模糊、文旅资源开发表面化和同质化、 传播内容泛娱乐化和过度营销等;后者包括依托历史建筑改造延续街区整体肌理、挖掘文化特质提升街区意向识别性、合理更新街区业态建立差异化优势等。

华霞虹的文章以传奇外籍建筑师邬达克的近30年旅沪职业生涯为线索,梳理大量知名案例,回顾上海近代房地产业鼎盛时期,城市建筑风格、功能、工艺之体系变迁;尤其揭示了当时执业建筑师运用先进的空间设计策略,巧妙驾驭各类密集复杂的城市基地条件和建设项目要求,并形成强烈标志性形象的实践,剖析海派城市建筑良性融合商业潮流、本土文脉、时代精神的独特气质。

许乙弘的文章观察20世纪30年代上海城市建筑风格从新古典主义向艺术装饰派(Art Deco)的整体转向,缕析 Art Deco 风格与上海城市文化高度契合的独特精神内核;进而指出,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Art Deco对历史与传统采取吸收而非排斥态度,善于借鉴历史风格中的各种元素并转化为新的时髦样式,这种在积极探索中拥抱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态度,对今日上海城市更新与海派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发展,仍极具启发。

高文虹的文章选取海派城市建筑中较为特殊而留存相对完整的一类,始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小型公寓,阐述其风格特征与时代背景,探讨并呼吁对其保护利用;建议开展对小型公寓的整体调查建立档案库,开放文献和图纸以利于研究,科学开展价值评估建立分类保护利用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等。

海派城市建筑本身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对其“阅读”也必然是一个开放持续的过程。本期专栏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更多读者、作者、编者参与其间,共享海派城市建筑之美。

廖方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海派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