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主题研讨会议综述

2024-01-12王梦雅陈彦翰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空间艺术

王梦雅 陈彦翰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五周年。为更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示精神,更好实现“艺术营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艺术助力城市发展”的愿景,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主题研讨会议于10月26日在上海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2023年主题文艺活动”主体活动之一,由沪苏浙皖四地文联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沪苏浙皖四地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会议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相关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响应,征稿期间,主承办方收到了来自三省一市艺术界、学术界投稿50多篇。会议聚焦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主要有“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公共艺术与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发展”“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导向”“公共艺术社区的营造及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等议题。研讨会分主会场和分会场两个部分,主会场由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评协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主持,分会场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主持。

“公共艺术”内涵的反思与拓展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金江波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性质与功能,认为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高度统筹的属性,在映射城市人文价值、激发城市公众参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城市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围绕这一主题,专家学者对“公共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内涵提出了独到见解。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杨舢借用 “组装”概念指出,过去在探讨“公共”与“私人”概念时存在的界限固化问题,应当用“空间公共性”这一相对流动的概念来界定公共空间,公共性是一种各主体“突然被连接在一个节点上一个大的生存状况”。在公共性的“涌现”中,艺术逐渐突破原来的边界,形成一些新的新奇和新的空间的组装,进入空间的共性生产。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基于《宅生记》等五个公共艺术案例,进一步探讨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媒介跨越性和流动性。在如此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的实践中,只有表明自己的立场、体现出社会的公益,公共艺术才能带来社会整体情况和状况的改善。隆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马圣楠则从汉语语法的角度重论“公共艺术”,指出其具有“艺术公共—大家一起创作艺术之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大家共享的艺术”的双重含义。通过上述的理念反思、案例分析、词汇研究等多层面的探讨,会议实现了对“公共艺术”本质含义及其对城市与社会的介入层面的多重观照与思考。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公共艺术

“城市更新”一词最早在1958年提出,从清除贫民窟到社区更新,“改善民生”始终是城市更新的初心所在。作为同样以“公共性”为重要内涵的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有待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主旨发言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锦江探讨了公共艺术如何成为城市空间构想和权利意识、社会自治和市民精神、软实力和审美治理的文化性表征,为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视角。江南大学教授王峰从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以无锡、南京公共空间艺术介入的实例揭示出公共艺术在当下城市发展中的使命。

在对“艺术空间”的本质性探讨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朱恬骅通过考察“艺术空间”的起源,揭示其“另类”本质—即拒绝一种预设的生活,为探索多元而各具特色的城市更新道路提供了底层思路。《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申园”为例,进一步指出反对预设、反对简单复制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在发掘中华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激活城市想象力、活化城市空间”才是迈向理想城市的发展路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谭峥指出城市大量的“消极空间”与“无名场所”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更新而成为美好的公共空间。在具体的举措方面,《新民晚报》社文体中心主编朱光点出“戏剧节庆”具有激发城市想象力的功能,通过故事性和叙事性造就人,人再造就城市,形成正向的互动生态。尽管公共艺术具有更新城市的功能,但其自身的艺术独立性不应被忽视,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授丁曦林指出,公共艺术表面上有时候很轻盈,但是其原创性、独创性蕴含有形、无形的持久能量,公共艺术应保持自身的独立价值与创造力,不断创造新的审美平衡,彰显城市精神。

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实践

“人民城市”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公共艺术如何回应“人民性”问题,成为新的关注向度。主旨发言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王犁以“宋韵今辉”特展的成功举办为例,指出博物馆、美术馆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如何回应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与商学艺术助理教授袁雁悦聚焦“公共艺术创作者与参与者是什么关系,我们的人民怎么样参与其中”这一问题,分享了“跨代际共创工作法”及其实践中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希望能够和社会上更多的人士进行链接、共享,使参与者成为未来的引领者,真正实现“社区共建”的人民性愿景。“文化机构进社区”则提供了另一种实践思路: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哲以社区美术馆为例,提出公共艺术应形成完整的社区化机制。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郭奕华以上海大学博物馆参与社区实践为例,为博物馆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发挥美育作用提出新思路。完备充实的艺术教育设施也是人民陶冶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董峰揭示当代剧院功能的延展趋势特征,亦即商业演出与艺术教育的协调发展。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石俊认为公共艺术应该发展为一个全天候的文化场域。在具体实施和运营层面,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王晨分享了上海大剧院从公共空间建设转向艺术品牌运营的实践经验,为文化机构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除了以上的案例,中国美术学院张婷老师从“语境”角度审视公共艺术的“人民性”,当艺术品走出艺术工作室,其语境便从一种纯粹的美学视角转为了“一种可能被发生任何舆论纷争的社会视角”,“人民性”在走向实践的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层面上自我消解的可能。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思考

“在地性”(Localization)概念旨在探讨全球化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是对全球化浪潮下地区“发展同质化”反思的理论产物。对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在地性”问题展开探讨,旨在促成公共艺术与其所在之地融合,在利用好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艺术平衡,具有活化乡村本地文化资源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层面的重要功能。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治军的主旨发言《文化乡村与乡村文化》通过展现杨善洲、黄文秀等人致力于新乡贤文化的实例,指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要对农村文化作深入的调研,发现乡村文化之美,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乡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翔宁指出在建立国际城市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用艺术“点亮城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徐明松总结了当今公共艺术规模性进入“文化地理重构”、艺术介入空间从内涵到外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基本状况,强调了此过程中“在地性”的重要性。在艺术介入助力乡村振兴的讨论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康化从关系美學的角度出发,提出在用艺术介入乡村时要注意“对话性”,实现艺术和原生乡村空间双向赋能。在此基础上,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张昱通过对“大地艺术”概念的引介和其在地实践的可行性,指出了一条富有创造性的乡村振兴道路。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云霞则从《吴歌甲集》中所见的长三角相互融合的历史证明出发,介绍了“新吴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作为具有普适性的民间公共艺术在当今的在地性实践。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蔚镇另辟蹊径,探讨了“城市废墟”这一另类景观在当下所承载的公共叙事与个体表达,展现了其作为公共艺术的景观复兴中通过链接个体表现出的“在地性”,进一步丰富了“在地性”探讨的层次。

王梦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

陈彦翰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空间艺术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TOD/城市更新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