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4-01-12吴忠萍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一堂初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课,阐述如何基于文本的主题意义,围绕主线设置梯度任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获取深度信息,挖掘剖析文化内涵,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本根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意义;课例解析
作者简介:吴忠萍(1994.10-),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并提出英语教学要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于文本,即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梳理并理解文本的主题信息,第二层为深入文本,即启发学生概括和提炼文本的主题意义,第三层为超越文本,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主题意义,进行表达与创造。
教师应致力于整体把握文本,围绕文本主线,处理文本内容,避免碎片化、浅层化的阅读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设置梯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剖析文化内涵。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将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Gulliver's Travels文学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一)深度解读文本,明确主题意义
阅读教学的起点是文本解读,为准确把握文本主题意义,教师可从文本的标题、内容、结构、语言和作者态度分析,对文本进行深入感知和理解,把握教学方向。
Gulliver's Travels是Jonathan Swift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小说,作品以主人公Gulliver的口吻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描述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主人公体验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在多次经历中领悟到人们不应因国家文化的不同而互相敌视,而是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
(二)围绕文本主线,设置梯度任务
程晓堂认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设计,是以语篇为基本学习材料,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为中轴,辅之以聚焦语言知识学习的英语教学思路。
笔者在明确该文本的主题意义后,从文本内容中挖掘关键词incredible,确立文本主线,明确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框架,即Meet incredible people/ creatures、Experience incredible cultures和Undergo incredible changes,同時笔者以该主线为中轴开展有梯度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探索主题意义。
1.教学导入。阅读前阶段需要有效建立起学生对文本主题背景知识的认识,该环节主要是对文本读前的预测。在导入部分,笔者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记忆文本的基础上,准确寻找主线,利于其内化已知,输出新知。
【教学片段1】
笔者先以表层问题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Which places did Gulliver visit?
笔者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主线:What did he think of his travels?
学生在教师的信息定位帮助下,能准确找到incredible这一词,明确文本主线。
笔者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期待:Why did Gulliver think his travels were incredible?
2.梯度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笔者在设置任务时结合了布鲁姆认知领域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开展有梯度的阅读教学。
(1)记忆。记忆层次主要体现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要求其能回忆起一些具体信息或说明有关信息点之间的简单联系。
【教学片段2】
在第一环节Meet incredible people/ creatures中,笔者要求学生回忆四个国家的人物特征,用关键词句来表达,锻炼其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能力。
(2)理解。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判断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推断作者的意图。
【教学片段3】
主人公在Brobdingnag的旅程中了解了该国与英国对管理政府持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找出关键词句,阐述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并表明主人公最终的看法和态度。
笔者通过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主人公还是国王,虽然处在各自国家的不同文化中,但两人在进行沟通后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对方,进一步加深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3)应用。应用层次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或原理等,在相似的情境中去探讨或解决问题。
【教学片段4】
在探讨主人公的Laputa之旅中,学生以“strange”一词概括该国的生活方式,并且辅以细节支撑。
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该国民众认为“New is always better”,笔者随即根据其发现提问:
T: What is your opinion on the idea “new is always better”?
S: I think new is always better because new mobile phones always have more functions and they are always better to use than old ones.
此类属开放问题,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笔者根据学生的思考,鼓励其联系生活实际来探讨问题,充分锻炼其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这一环节,学生恰恰也是将自己的观点对比该国民众的观点,未进行全盘否定,而是理性看待,多角度分析,充分尊重他人观点,与本课要探究的文本主题契合。
(4)分析。分析层次是指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文本内容和表达进行解构,从而使文本内容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片段5】
主人公在结束Houyhnhnm Land的旅程时,用一句“As for myself, I continue to live a normal life here in London and every day I try to introduce the values of the noble Houyhnhnms into my family.”进行评价。笔者利用values一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该国民众的性格特征,明确这一部分的文本结构。
在游览Houyhnhnm Land这一国家时,主人公体会到了与英国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交谈中也发现观念上的差别,但这恰恰是他所向往的,因此,他表现出一种完全接纳的态度,但也没有因为接纳新的观念而对英国本身的文化特点进行抨击。
(5)评价。评价层次要求学生理性分析、批判性评价文本内容,并基于文本进行个性化解释,表达自我,教师对该文本阅读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中。
【教学片段6】
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经历等能够推动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因此,笔者在揭示主题前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整体上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为后续的课堂活动做准备,也让其有机会锻炼思维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T: What do you think of Gulliver? Try to give some supporting details.
S: I think he is very polite and rational. Because when he found the king in Brobdingnag laughed at his idea about governing a country, he calmed himself down and talked with the king. He tried to solve the conflict with words.
【教學片段7】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笔者指导学生回顾所学,思考主人公的最大收获,这也是本节课探究的文本主题意义。笔者发现,在对文本进行充分学习和解读后,学生能感悟到“不同”和“尊重”这两个层次,找到文本中蕴含主题意义的句子:
“People here in England, often tell me that I must tell government ministers about these countries. They think that the English can take these countries under their control and bring them civilization. But these countries have ways and traditions which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ours. They are happy as they are. They do not need any civilization. I do not want to be the person to change these countries.”
前期学生已有了足够的语言和思维支架,能自主表达文本隐含的主题意义,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最后笔者借用书本引言部分准确概括该文本的主题意义,为该文本的主题意义探究完美收尾,即“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deas of what makes a civilized society and we must not feel superior to others because they are different.”。
(6)创造。创造层次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所获取的信息推导或创设新的内容和思想进行表达。笔者将这一层次的理论指导放到了课后,合理设计了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训练。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分析该文本的主题意义,但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整合语篇信息,要求学生绘制关于主人公旅程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其结合主题意义和实际生活,用文字表达最喜欢的冒险以及理由。
(三)及时反思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一堂优质的英语课需要教师对实际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反思。笔者认为该堂阅读课的文本主线明确,实际教学呈梯级化开展,在课堂活动中重视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达到了深化文本主题,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策略,提高其思辨能力和情感升华能力的目的。
但是,本堂阅读教学课也存在不足,如课内书面任务较缺乏。因此,笔者思考了改进措施:可将学生阐述最喜欢的冒险和其理由的学习任务改为课内完成,有助于学生梳理和积累课内所学语言知识,内化并输出文本内容,同时实现课内“教—学—评”一体化,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三、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指导学生获取文本表层信息,梳理文本梗概,教师应遵循语言输入—语言内化—语言输出的语言学习过程设计课堂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以文本为载体,以主题意义为主线,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总结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实现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咸艳,李智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例解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76-78.
[2]宋春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0):49-54.
[3]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4]Krathwohl D 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2(4):2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