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2024-01-12孟阳刘家蒙宋俊强

中国商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企业转型三化融合发展

孟阳 刘家蒙 宋俊强

摘 要: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其主要涉及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融合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子系统之间有着复杂联系。针对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还需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来阐述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为基础,综合构建了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

关键词: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指标体系构建;企业转型

本文索引: 孟阳,刘家蒙,宋俊强.<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1):-14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1(a)--04

1 引言

新时代,我国的经济规模以及经济总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也正凸显其重要性。同时,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改变我国工业体系,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我國实体经济的综合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也要解决好企业转型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

本文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为基础,综合构建了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了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体现了我国不断深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高端封锁”和“低端所定”的局面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凸显自身制造业的地位,是一个重要课题。对大多数经济体而言,参与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就意味着要改变之前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一些创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等来提高制造业效益及效率。通过全面构建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有利于准确测度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对深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与述评

2.1 文献综述

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有关学者进行了如下研究:陈国荣(2017)[3]认为近年来国内制造业成本管理方法日趋成熟,通过责任体系化、数据精细化、价值可视化(SRV)可以进一步创新企业成本管理,降低企业协同成本。王真(2022)[4]研究了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提出了要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三化融合”来构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格局体系,以提高制造业产业层次,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李慧(2022)[5]提出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作为我国实体经济支柱的制造业也面临着绿色转型问题。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也就意味着要用更好的资源来换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白晶(2022)[6]基于复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山东省制造业转型仿真模型,将制造业作为内生要素来进行分析,以加快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孙早(2019)[7]认为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变革的加快,工业智能化会进一步改变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并构造了衡量智能制造业企业情况的10个细化指标,以反映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水平。许菱(2022)[8]认为实施产业高端化能够摆脱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局面,并认为产业高端化的最直接表现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宋元扬(2021)[9]运用障碍识别模型研究了陕西制造业高端化的制约因素,并基于科学性以及系统性原则,从不同角度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来测度制造业高端化的发展水平。吴传清(2022)[10]研究了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制造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需进行绿色化转型,并用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三类指标来测度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将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全面融入制造业体系中,以驱动制造业深化发展。戴翔(2022)[11]从数字投入来源和数字赋能两个角度来探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问题,并从污染排放强度以及企业能耗强度两个方面来衡量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同时也提出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中要确保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李成宇(2020)[12]认为工业绿色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具有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功能,并基于这一原则从经济、环境、生态效益构建了工业绿色发展指标评价指标体系。

2.2 文献述评

通过上述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当前对于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尚未统一。但大多学者都围绕制造业的智能化与高端化展开了研究,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涉及数字化和绿色化。因此在考虑到综合性以及全面性的前提下,综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本文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的制造业发展体系,同时对前人的研究以及相关性指标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提出运用复合系统来全面测度当前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水平,为后续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3.1 模型阐述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最早由国内学者孟庆松和韩文秀(2000)[13]提出,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协同效应模型”“协调度”模型,但其原理和方法均一致,都是通过该模型对系统整体进行分析和调控,使得研究对象能够整体协调发展,以提高复合系统的整体效应,起到“1+1>2”的效果,实现系统的良好运行。

从直观上来说,复合系统的协同是其各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其在系统内各组织和外界的调节作用下,各子系统能够和谐发展以达到整体的协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主要以系统学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主要基础,系统论提出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若干特定有机整体组成的。一般来说,系统会包含具有多个功能的独立个体,它们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矛盾关系,这时就需要在系统中进行协调,以使各子系统间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

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复合系统是由子系统组成,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就是由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来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Cm=

,j=1, 2,3,…,k.

其中,Cm为复合系统协同度,取值范围为-1到1,其值越大则表明复合系统协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表示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的方向,表示子系统当前一期有序度减去上一期有序度或者当前一期有序度减去相同基期的有序度,描述了子系统从时期到时期有序发展的程度,从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的变化来映射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状况。

4 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会对测度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不仅要求能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还要有文献的理论支撑。从客观情况来看,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规律。从理论层面来讲,要在梳理文献的同时进行总结,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指标设计也要科学合理,在数据获取方面,要选择统计连續性强、来源权威可靠的数据。在数据量化方面,也要进行综合考虑,由于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涉及多个维度,在设计指标要尽量选择可量化的数据,避免由于数据的难以量化或主观性太强而造成测度上的困难。

4.2 系统性原则

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不是针对制造业的某一方面,而是针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因此,应充分考虑影响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划分指标体系时,要遵循有序、系统的原则,各指标体系间应互补完整、体系连贯完整。从“三化”各维度层来看,对各维度层继续细化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按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归类,从整体考虑各子系统要素间的关系,避免指标体系由于过度分散交叉或者模糊不清而出现对立的情况,从而造成统计上的困难。

5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5.1 “高端化”指标构建

制造业“高端化”指的是制造业运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并将新工艺以及新技术融入制造过程和新产品的研发中,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产品的工艺水平,摆脱价值链低端的定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高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反映了制造业在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上的综合提升。基于此,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成长、产业结构四个维度来构造制造业高端化指标评价体系,包含市场占有率、人均利润率、企业单位增长率、人力资源占比等8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5.2 “智能化”指标构建

制造业“智能化”指的是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互联网产业,通过智慧新型园区的建设提升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以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建设为引领,为全社会智能化制造的普及提供支撑,满足日益增进的市场需求,反映了制造业在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产业上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基础投入层、生产应用层、市场效益层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包含互联网普及率、技术市场化程度、市场经济提效等9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5.3 “绿色化”指标构建

制造业“绿色化”指的是改变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优化调整,通过能源结构的绿色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抓紧建设绿色制造园区、绿色产业链以形成现代化的绿色体系,并进一步通过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持续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反映了制造业在能源和环境上的协同发展。基于此,从污染排放、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三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能源消费清洁化等9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3所示。

6 结语

综上分析,本文在界定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综合考虑各指标,从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三个维度选取2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提出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来测度区域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水平,为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和全新的视角。同时,各区域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当地政策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制造业“三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和评价还需更加深入,使其融合发展水平更加全面和精准,以提升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肖静,曾萍,章雷敏.地区数字化水平、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绿色转型[J]. 华东经济管理,2023(1):1-14.

杨霞.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23(1):96-98.

陈国荣.制造业“三化”(SRV)成本管理创新探索:来自宝钢特钢的实践[J].新会计,2017(3):30-34.

王真.“三化融合”的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及其路径研究[J].城市时代, 2013(5):559-569.

李慧,李新安.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GVC升级机制与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2022,22(10):61-75.

白晶,张峰.基于复合系统仿真的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J].科学与管理,2023(2):1-11.

孙早,侯玉琳.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9(5):61-79.

许菱,张红,石琴,等.技术创新对纺织产业高端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现代纺织技术,2022(5):112-123.

宋远扬. 陕西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1.

吴传清,孟晓倩.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6):37-47.

戴翔,杨双至.数字赋能、数字投入来源与制造业绿色化转型[J].中国工业经济,2022(9):83-101.

李成宇.中国工业绿色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20.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4):444-446.

猜你喜欢

企业转型三化融合发展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