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践

2024-01-12王欢

地理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民族

王欢

摘 要:地理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族”为课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在深度解读课标、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开展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推动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课程思政;跨学科主题学习;“民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2-0054-04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已成為近年来课程与教学实施的新思路[1]。初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2],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3]。202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新增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初中地理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开展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操作空间。一方面,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民族”一节,蕴含着民族团结、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思政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地理与历史的跨学科学习。因此,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充分挖掘“民族”一节的思政元素,构建地理与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适合“民族”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地理课标解读与思政元素分析

“民族”一节在202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应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课标,可确定本节课的两个要点是“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本节课要达成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本节课的价值追求。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因此,可以从“四个共同”入手,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团结少数民族对于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分析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的意义。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迁移而形成的。各民族在空间上的长期交错居住,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我国各民族文化既多元发展,又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视角分析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成因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千百年来,各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普通民众为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而不懈奋斗。通过分析史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民族政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目标与思路

1.地理、历史核心素养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跨学科学习要求用跨学科的思维与方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4],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5]。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6]。其中,时空观念、家国情怀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也强调从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时空变化等角度认识人地系统。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这是地理与历史学科的共同价值追求。本节课采取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的形式,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政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促进学生地理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表1)。

2.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目标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以及对地理、历史跨学科学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四点:①通过读图,归纳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理解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②通过史实分析,理解历史因素对我国当前民族分布格局的深刻影响,树立历史自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③通过欣赏图片、视频,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既多元发展,又相互交融,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④通过史实分析,正确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塑造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

3.教学思路

在解读课标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探民族分布、溯民族历史、赏民族文化、铸民族精神四个环节,整体教学思路为:从探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出发,追溯历史因素对我国当前民族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而欣赏我国既多元发展,又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1)。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地理教学情境要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多维思考,并触动其内心情感。本节课以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视频作为情境导入,从视频中引申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中国地理、历史的关系,进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探究历史、地理因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影响”。由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概念比较熟悉,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因此在导入视频的剪辑中,插入了大量反映中国不同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画面,同时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触动学生情感,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

2.融合课程思政,开展探究活动

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课程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思政教育效果。本节课开展地理与历史跨学科学习,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活动1:探民族分布

学习活动:教师展示“2020年中国各民族人口统计表”,学生齐读中国56个民族的名称,了解中国的民族构成及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差异。随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再总体归纳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少数民族对维护中国边疆稳定的重要性,同时补充乌克兰国内民族矛盾对俄乌冲突的影响,从而理解我国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素养达成:中国的56个民族在空间上的交错居住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理基础。活动过程中学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有助于培养其区域认知能力。

思政渗透:树立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理解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2)活动2:溯民族历史

学习活动: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淮安的民族构成及其原因,知道历史因素对民族分布的影响。随后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从战争、贸易、政治、宗教等多角度举例说明影响中国民族迁徙、流动的重要历史事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历史上中国的民族迁徙和流动是大范围的、多向的:①既有南北方向的流动,如京杭运河的开通、五胡乱华,也有东西方向的流动,如开通丝绸之路、开凿莫高窟;②既有少数民族向汉族聚居地流动,如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如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唐蕃和亲,还有少数民族之间的流动,如元朝设立西藏宣政院、清朝设立理藩院。

素养达成:中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迁徙、流动形成的。通过梳理史实,有助于学生从时空综合的视角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历史成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

思政渗透:学生在梳理史实的过程中,感受各民族历史上的相互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坚定历史自信。

(3)活动3:赏民族文化

学习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①对照教材P16图1.17,观察100元人民币上的有哪几个民族的文字;②对照教材P18,说出每幅图片代表的民族及其节日,并简单介绍这些节日的特色活动;③观看视频,了解、感受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蒙古族呼麦、藏族诗史《格萨尔王传》艺术特色;④观察蒙古族与达斡尔族、苗族与侗族的传统服饰图片,说说这两个民族传统服饰的相似性及原因。

素养达成:我国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历史上相互迁徙,地域上交错居住,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欣赏民族文化,有助于学生从区域认知的视角,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相似性。

思政渗透:学生在欣赏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既多元发展,又相互融合的特征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4)活动4:铸民族精神

学习活动: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两则材料所揭示的民族精神。

材料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有许多贡献卓著的少数民族代表。如鸠摩罗什(西域龟兹国人,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郑和(回族,15世纪中叶著名的航海家);纳兰性德(满族,清朝初年词人,“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就的文人”)。

材料二:19世纪20年代,为防止张格尔进犯南疆,锡伯族同胞从东北到西北,万里迁徙,扎根祖国边陲,世世代代忠诚履行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1856年沙俄入侵新疆伊塞克湖地区,遭到柯尔克孜人民的坚决抵抗;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藏族军民在西藏英勇抗击森巴入侵,捍卫祖国西南边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形成以下观念:①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我们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守护的;③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抗击外强侵略、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斗争中,彰显了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

素养达成:中华民族精神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培育的,本活动中,通过史料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

思政渗透: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塑造作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爱国主义。

3.关注学习过程,实施多元评价

2022年版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开展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本节课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情感投入和体验,其中,素养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的重点。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学生参与评价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或同伴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以及对学习成果的满意度等,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正面导向作用,引领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

四、结语

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抽象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将“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追求。本节课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充分挖掘课标的思政内涵,将抽象的价值目标分解、整合成关于民族分布、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四个具体的探究活动,同时,以习近平系列讲话串联各个活动,将思政元素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一个极具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各民族空间上的交错居住,也包括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认同,适宜开展跨学科学习。但跨学科学习并非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拼接、堆砌,而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由民族的空间分布追溯历史成因,从时空视角感悟民族文化的交融,从史实材料中提炼民族精神,活动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马进,史春云.课程思政及其在高中地理课程实践中的研究进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8-11.

[2] 陈艳,任小松.课程思政视域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设计——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J].地理教育,2022(12):25-29.

[3] 殷文韬,叶宇萍,陈山山.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20-23.

[4] 朱雪梅,王敏萱.跨学科主题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地理教育,2022(7):3-7.

[5] 肖人弋,陶佳慧.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与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与實施——以“东印度公司的兴衰”为例[J].地理教学,2023(1):40-44,3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民族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