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音乐文化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研究

2024-01-12李青彧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筝音乐作品乐曲

李青彧(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一、多元音乐文化

多元音乐文化最早期的词汇是多元文化,它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早期指的是殖民文化和地域民族文化,自进入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以及世界信息科技的不断前进,当前世界文化和文明呈现出世界范围之内相互交融的趋势,各路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各种类型的文明能够在差异的基础之上实现和平共存,发展了普世文化和大众文化,不仅相互影响,也起到相互交融的效果,呈现出两种并行不悖的发展状态。同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民族性日益凸显了出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似乎已经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代名词,也就意味着我国和世界的文化开始朝向大众发展。

音乐本身就是世界文化的宝藏,也是世界文明之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同样也呈现出交融性和独立性两种特色,在多元文化视角之下,古筝作为一种乐器,它的音乐创作能够运用丰富的题材,把不同的音乐材料相互堆砌、相互组合,也更加能够体现出时代感,再加上由于多元文化环境中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这就让当前的古筝音乐更加注重主体性的发挥,能够在古筝音乐创作中展现出作者自身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洞察,展现出自身对文化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构思。

不管是在音乐曲谱的谱写上还是在音乐的选词立意上,又或者是在作品的创作手法上,古今作品的创作都没有泾渭分明的边界感,只要是作品能够展现出完整的创作意图、展现时代特征、风格积极向上、传情达意,都能够称之为好作品,为后世所借鉴。由此可见,在当代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古筝乐曲的创作更加具有包容性,可以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与融合,不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探寻民族意境和民族情愫,让作为我国古典乐器之一的古筝在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中能够站稳脚跟,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二、多元音乐文化下的当代古筝音乐创作特色

(一)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

当代在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包容之下,我国古筝乐曲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感和地域感,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国内国外贸易渠道非常畅通,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地发展,人们提高了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也就促使了多元音乐文化的产生和壮大,世界各国人民开始了关于文化方面的密切交流,提高了文化的融合程度。音乐文化也是如此,在这种文化语境之下我们更需要强调音乐作品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只有坚持彰显古筝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才能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如果失去了自身的发展独特性,只有牢牢地扎根于民族土壤,才能创作出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的古筝音乐作品。在古筝作品的创作中,首先要求的是作曲家们崛起民族意识,古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乐器,文化传承较为深厚,在西方乐器的冲击之下,古筝在很长时间内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关注,于是大量的音乐作曲家找准了古筝定位,让古筝乐曲牢牢抓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体现独特的民族化审美价值,追求在古筝中体现中正平和的中国哲学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古筝音乐虽然无法抗拒多元化的文化浪潮,但依然会保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个体竞争性。

不仅如此,古筝音乐作曲家还善于吸收借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音乐作品,吸收了多元化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拉伸了古筝音乐作品的广度和内涵,也让古筝艺术审美的情趣富有了现代化和时尚化的特色,同时古筝音乐文化的发展正好赶上了文化自信的东风和政策契机,能够让世界人民感受到古筝乐曲的魅力所在,并且为古代人天下大同的世界观和世界思想所折服,这也是古筝乐曲所带给人们的附加反应。

除了民族性之外,还要凸显出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近些年来古筝音乐作品创作呈现出了诸多的民族性特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例如新型古筝作品《西部主题畅想曲》就具有典型的新疆民族风格,乐曲粗犷有力,伴随着强烈的肢体扭动和舞蹈特征,在创作时保留了大量的新疆民族音乐特征基础,无论是乐曲的节奏还是速度都进行了夸张的处理,又比如《洪水河畅想曲》属于室内音乐作品,作者借助这首作品描述了自己对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风光的思念和赞叹,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情怀。在音调设计上运用了广西特有的铜鼓,甚至加入了一些印度风格的音乐元素,敲击节奏和打鼓音乐的相互结合,并与古筝作品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广西山好水好、千变万化的景象,甚至展现出了一种原始性的率真风格。又比如在作品《黔中赋》之中,作者吸取了贵州地区音乐作品的精髓,表现出了贵州山区原始的山野风貌和自然风情。这些作品都借助了强烈的民族地域风格和古代音乐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启发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创作灵感,汲取创作精髓,让中国古典古筝乐曲的神韵充分体现了出来。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展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让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充及拉伸,这类作品在现代古筝创作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大,它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古代音乐文化的美好和现代创作意境的结合。

比如作曲家叶小刚谱写的古筝曲《林泉》就是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就是典型地继承了中国古典音乐之秀美,同时融入了现代化音乐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文化的视野下,这部作品仿佛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为人们铺展开一幅形态各异的山水画卷,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它的灵感似乎来自古代诗词歌赋,给人一种独特的听觉享受。又比如古筝乐曲《箜篌引》,它的前身就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同名作品《李凭箜篌引》。在诗词歌赋的原著之中,作者采用充满诡异的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运用在古筝作品的创作中可谓匠心独运、风格大胆,用现代古筝作品的意境去还原古诗词的韵味。

(二)包容性发展

中华文化从来都是继往开来、兼容并包的,包括古筝曲在内。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精神中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不断地批判与继承中成长,在创新与自律中不断壮大,经过了历史长时间的洗涤和冲刷,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古筝音乐作品汇聚一堂,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这些艺术流派虽然特征明显,但是其中也有相似之处,体现出艺术特征相互包容、相互成长的特性。

一方面它可以依托民族地域的民间风格,借鉴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

另外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古筝音乐作曲家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精华融入其中,让我国古筝音乐艺术背靠民间自然传承得以代代相传。

在多元化音乐文化视角之下,我国古筝音乐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融合性发展的态势,不要局限在传统的相互借鉴上,而是要把它扩展到国际化的视野,加强地区性的交流和传承,利用西方音乐和国际音乐的创作技法,让古筝音乐作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在作品的填词还是谱曲的结构框架上都需要辩证地看待外来的音乐文化,不要盲从或者一味地排斥,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扎根民族土壤的理性基础之上,探寻古筝音乐作品的现代化创新发展之路。

比如著名的作品《汨罗江幻想曲》就是以古代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作为依据和基础的改编曲目。这首曲子把我国传统古筝曲的结构原则和西方多元化主体连缀结构相互结合,二者杂糅在一起有利于对古筝琴曲内涵的深入挖掘,更加深刻地塑造了古典曲目的人物形象和音乐形象,让屈原这一古代历史人物的影子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延伸了古筝作品的音乐表现力。

又比如上文提到的《林泉》,作品取材于我国传世名画《林泉高致集》,它的灵感来自山水画的结构特点,将中西方音乐曲式相互结合,把抽象方法、写实方法和写意方法三者融为一体,通过古筝作品的表现仿佛让人感觉到山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状态,虽然水是无形的液体,但是通过古筝曲的描绘,似乎让人感觉到水是有形体、有色彩、有韵味的。整部古筝作品别具巧思,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三)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多元化音乐文化语境之下产业化发展更多立足于经济层面,探索出了古代古筝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站在艺术领域,很多人都认为艺术就应该是束之高阁,存放在象牙塔之内的物种,一旦沾染到商业化和利益便会有强烈的铜臭味,落入到低俗和媚俗之中。但是现代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语境却并不这么看,也有部分学者始终坚持认为古筝是一门优雅而传统的古典艺术,不能够走上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链条,否则会对殿堂级的艺术产生玷污,一定要保持音乐的纯洁性和独立性,才能彰显出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其实在多元化文化语境下,任何一项艺术如果要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必然会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古筝艺术也不能免俗。

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竞争压力都是巨大的,国家在政策上倾斜了包括古筝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但是如果仅仅靠经济扶持,无法转变古筝艺术的发展窘境和不足之处,很可能会陷入资源匮乏、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单纯地依靠经济扶持或古筝艺术的自我生长,未免成本太高,收效太小。多元化文化包容的视角下,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对古筝乐曲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来让古筝艺术文化自我造血,摆脱向外依赖的漩涡。常见的方法是把古筝发展和各种类型的不同文化产业相互结合,让古筝艺术从内突破,不破不立,走向焕发生机的舞台,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等多项政策的支持,人们对于古典音乐文化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古筝作品是古典音乐的代表,它的演出不仅仅局限在文化馆和演奏会之上,还包括人们常见的公园、茶馆、景区等地方,作曲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快了古筝音乐作品的新时代创作,努力迎合公众的审美,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一首首古筝新作品,旋律优美,便于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帮助现代大众启迪心灵,起到文化熏陶和情感浸润的效果。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演出,都能够给人们打造出古色古香的文化艺术氛围,于潜移默化之中让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得到提升,通过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彰显古筝作品的创作商业价值,展开跨领域协作与融合,为古筝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充足的人脉和资源,开辟一条新时代发展的新路径。

(四)创作技巧的多元化

在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包容语境之下,现代古筝的创作技法和创作手段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现有的古典音乐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创作手段均不能满足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他们不仅要欣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传统古筝曲,还需要古筝乐曲创作,继往开来,具有一定的时尚特征。

近些年来我国音乐作曲家不但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传统,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利用国外先进的现代作曲技法逐渐创作出文化多元化语境之下独具我国风格特色的现代古筝音乐作品。新的思想在我国古筝创作领域有所体现,并取得了不错的经验累积和成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古筝新作品,相对于对传统古筝曲的改编,这些作品的原创性更强,它突破了传统古筝乐曲的创作模式,借鉴了西方曲风,融合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相关流派和元素。在音乐风格上大胆追求风格彰显和自我体现,形成了个性化的风格曲风。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现代古筝曲创作的时候可以把民族音乐素材和传统古筝乐曲相互融合,二者之间是存在一些天然差异的,但是在现代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偏向于对中国音乐审美的追求,不再对传统的音乐音调进行直接引用。比如中国音乐最突出的就是寂静和神韵,在现代古筝曲创作中,作曲家大胆借鉴了传统古琴音乐的手法,把古琴音乐创作技法和古筝创作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其次,作曲家对古筝声腔化音调写作传统进行了继承,追求线性流畅的旋律审美,技巧多元化、音调丰富化,是对古筝创作乐器技巧的不断拓展,对音响的紧张性运用得当,收放自如,让音乐作品在张力、动力和结构力等不同方面得以扩大,增强了古筝乐曲的艺术表现力。

除此之外,现代古筝乐曲的创作把多种类型的音乐创作手法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不再采用单纯或单线型的古筝创作表现形式,可以把传统的古筝手法放在现代音乐的氛围之中,融入声腔化的线性音调,使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化风格曲风。

如果对现代古筝曲进行作品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了以上的新型创作手法特征,比如《幻想曲》就是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一首作品,它是以云贵山区民族地区地域特征为素材的一部古筝曲。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作曲中借鉴了苗族飞歌的特色,把握核心音调,同时采用主音大小调相互交替的混合调试,旋律形成了仿佛色调一般的明暗对比,彰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风格。在整体创作曲风上则借鉴了中国传统乐曲快慢结合的渐变原则,对作品的民族结构特色进行了强化,以此为代表的诸多作品都融合了古代音乐结构民歌素材,也融合了现代的作曲手法,达到了一种现代音乐创作的技法平衡。

三、古筝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

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是现代古筝创新的源泉和基石,必须要把握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一土壤,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注重继往开来,一方面要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蕴和精神,另外一方面又要立足于古筝乐器特色的角度改变传统音乐作品的曲调和结构,借鉴神韵和手法,创作全新的表达风格。除了上文所述王建民的《幻想曲》之外,还有很多的音乐作品都和此类似以,传统民族风格音乐作为框架和结构,通过主音大小混调式的调和,让旋律色彩跃然纸上、虚实相生,让人们通过音乐感受到古筝作品的独具魅力,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文化类型。

不仅如此,现代作曲家可以借鉴现代创作手法甚至是电子音乐,对古典音乐的音调进行巧妙地处理,既能够彰显传统韵味,又能够不落俗套、推陈出新。由此可见,在未来古筝音乐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把握传统音乐元素,同时也要抓住多元化文化语境这一班快车,加强对民间民族音乐的文化素材取用,在创新与改良之后将古筝音乐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舞台。

(二)古筝声腔化的拓展

在未来古筝音乐创作过程中,必然会体现出声腔化的音调拓展。古筝在音色上较为婉转优美,同时它能够模仿人声,具有歌唱性和叙事性,因此人们对古筝乐曲进行描述的时候通常会用到如泣如诉这个词语,在未来古筝音乐的创作技法中需要加强对技巧自由化和多样化的传承,通过多种手法的娴熟运用,在保持古筝音色特点的基础之上让音响效果更加具有紧张感和渲染力,以推动古筝作品的张力得到体现。

例如李元华创作的古筝作品《猫嬉》,这部作品的灵感就取自于两只猫的打架行为,有点类似于对戏剧的模拟。猫在三维空间中打架,这是一种空间动作的移动行为,把这种空间动作转变成抽象的古筝音乐语言,让演奏者在节奏处理和音符时值把握的过程中具有绝佳的决定权和自控力。不同演奏者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来诠释猫打架的行为,但是古筝作品的表现更加灵活婉转、生动悠扬,表现出两只猫在嬉戏打闹时的慵懒自得,在创作技法上古筝乐曲的创新明显体现出了跨领域的交融,把音乐界和戏剧界跨界融合在一起,将视觉空间效果转化成听觉效果,赋予了古筝音乐具有时空感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古筝音乐创作在多元化文化视角之下需要充分彰显出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力求自身的包容性和产业化的发展,在创作技巧上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未来,古筝音乐创作需要继往开来,抓住时代的红利和多元化的音乐语境,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使用,同时推陈出新,拓展古筝声腔化的特色。

猜你喜欢

古筝音乐作品乐曲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始乱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我的古筝之旅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