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以昆曲为例

2024-01-12耿绿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6期
关键词:昆曲戏曲文化

耿绿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一、绪论

纵观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演出方面,昆曲都有着较为完备的系统,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是我国民族艺术发展的一个典型,它在中国古代、现代文学、音乐的发展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然而,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在当前的发展中,昆曲的发展困难重重,本文就其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使更多人了解到传承和保护昆曲的重要意义,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

(一)研究背景

“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就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构建文化强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对精神生活的富足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与互联网结合,探索发掘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任重道远。

昆曲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呆板的,而是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其内涵也是多种多样的。昆曲的发展经历了横向的地域和纵向的代际传递,目前它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传承。

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更加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推动昆剧的继承与创新。本文就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作以下论述,以资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以往的文献中,有些学者从视觉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展开分析,认为符号学视角下的视觉元素具有美学特征,可以传递信息与观点。同时她还指出在对接受图像的相关受众进行研究后,再将图像与叙事结合,可以增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提高大众的文化和视觉素养。

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相关研究认为中国文化元素的开发与延伸应该沿着“即器即道”的文化史道路展开,既不能一味虚玄论道,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会从文化事项的娓娓道来中逐渐昭显,将抽象的思想文化转换到有形的物质符号层面去传播。

而对于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一些学者从微动漫的视觉形式角度深入论述了互联网时代下戏曲传播的策略。提到在互联网时代下,大众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和手机移动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戏曲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并对从自媒体传播的角度将视觉设计应用于戏曲文化的结合新形式提出了展望。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学者关于上述命题也有相关研究。关于美学的建构和使命,有研究认为美学应该与文化面对面的同时,关注世界科技的发展,重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巨大变革。要充分利用视觉上的美学重构帮助文化进入数字媒体世界。

而对于数字化设计的潜力,有学者提议将其应用到文化、传播等领域中去。同时还提到数字化设计不仅仅是创造视觉上吸引人的产品,它除了具有审美情趣外,还可以具备实用的一面,比如应用于教育普及等方面。

(三)研究动因与意义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传播至关重要。中华戏曲源远流长,而提升昆曲在海内外的文化传播和影响力,就是为我们的文化强国战略增砖添瓦。在赋予昆曲新颖面容与广阔传播途径的同时,也能刷新昆曲在新生代青年人心中的刻板印象,帮助昆曲在新时代持续散发生命力和吸引力。通过对昆曲文化元素特点的研究,面对昆曲在当前面临的文化抵触等发展难题,为昆曲以及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输出提供发展建议及理论支撑。推动更多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战略创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我们搜集了大量关于昆曲的专著、期刊、文化政策,阅读了关于文化元素、文化创意产业、自媒体传播、大众心理学、视觉设计、重构设计等方面的资料与书籍。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成果,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以宏观的眼光进行全面的解读,为研究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做好全面准备。

2.调查研究法

我们也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收集当下浙江大学生对于昆曲的相关认识和评价作为代表,以期找到昆曲在传播中的问题。本次调研共收集到127 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27 份,调查问卷内容见附录。问卷就昆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仔细调查,探寻公众心中的昆曲文化特点,探究昆曲的传播路径。

3.实证研究法

我们采用实证研究法,以昆曲代表作《牡丹亭》等为例,用实例验证昆曲文化元素的重构设计和传播发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二、昆曲非物质文化的特点意义及历史发展

昆曲,原名“昆山腔” “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 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到了万历时期,苏州地区已向长江南部及钱塘江以北地区蔓延,在明朝中叶到清朝中期,昆曲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的经典剧目。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这些都是中国剧坛与文学史上的佼佼者。昆曲集唱、念、打、舞、武、乐、衣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声腔优美、优美、严谨的表演程序、讲究的服饰、“百戏之祖”的名号。

从昆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18 世纪以前的400 年间,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昆曲以最好的形式展现了人间百态。正是这种华丽的表演气氛,使昆剧走向了文雅、复杂的境界。18 世纪末,地方戏的兴起,打破了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表演模式,并使戏剧从“贵族”走向“大众”,从此,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到了20 世纪中期,昆曲式微的趋势更加突出,很多昆曲演员开始走上了流行的京剧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传统戏剧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和复兴,使昆曲获得了复兴。1956 年,由浙江昆剧团改编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 年5 月18 日于巴黎公布了首届「中国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昆曲非物质文化目前的传承保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被誉为“百戏之师”的昆曲,启迪和滋养了许多民族的戏曲,包括京剧,直到今天,它都伴随着各个剧种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

2015 年5 月8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的通知》,从全国7 家昆曲院团中遴选12 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在职或离退休均可),采用“一带二”的方式,每人向两名学生传授两出经典折子戏,文化部将给予艺术家授课和学生排练的经费。教学工作必须在2015 年12 月31 日之前制作好,并将其制作成“DVD”。另外,《三个一批》优秀剧目支持项目的实施。2016-2019 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程”的通知,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传承体系。用昆曲录影来记录昆曲艺人的技艺和成就,至今仍在继续。

同时,通过在农村基层组织戏曲等形式的文艺演出,推动戏曲在农村的推广和传承,广泛开展戏曲鉴赏、戏曲知识讲座、名家进乡村等活动,加强戏曲艺术在农村的传播和普及,在“戏曲进乡村”活动中,昆曲院团同样一马当先。

在学校,“戏曲走进学校,实现了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普及化,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的普及”,各中小学的相关活动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不仅进校园演出,而且还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昆曲普及教育活动。

例如,2016 年9 月,浙江昆剧“跟我学”班正式开班,并推出了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昆曲娃娃班”,并于10 月正式开班。

但在昆曲非物质文化目前的传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专业人才。对于戏剧来说,艺术就是艺术。没有了一个人,再伟大的作品也不会流传。保护、研究和弘扬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年轻的学生虽然有很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但是他们的兴趣范围很广,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深受欧美流行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又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短期的大学生活之后,又要投身于社会工作,“怎样把他们吸引过来”这一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非专业的昆曲人才则是昆曲的拥护者和拥护者,是其传承的重要力量。只有解决了人才的问题,昆曲才能不断繁荣。

其次,是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昆曲“非遗”申请成功后,有关的政策和措施,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文化局负责,重点是昆曲专业院团,还有国家直属的昆曲传承研究机构。相比之下,在综合性大学中,昆曲的传承和传习一直是被忽略的。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京剧的推行和普及要比昆曲容易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昆曲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建设方面的资金和政策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昆曲传承基地数量稀少,政策执行不力,也是影响整体院校昆曲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因素。

再次,广大的市场脱节。在戏曲种类的发展过程中,现存的戏曲种类,为大众所熟知和熟知的仅占极少数,多数戏剧即使活跃,也仅限于乡村。与此同时,重组后的剧团经营模式也为艺人创造了“吃大锅饭”的状况,演员们在政府的经济上受到了政府的优待,收益与演出的频率、观众的喜爱程度并不紧密相关。他们不在乎观众的反应,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拿到奖,能拿多少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脱离了市场,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弱,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小。

最后,传播的发展不均衡。昆曲研究和传承机构呈现出比较集中,其他方面比较分散的特征。当然,这与高校分布、昆曲历史、昆曲学院的分布特征有关,也与高校中昆曲教师的缺乏有关。但是,这也给昆曲的流传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四、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途径

文化要想传承,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任何事物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但是创新需要遵循本源,如果只是刻舟求剑,便会逐渐被淘汰。例如,像郭德纲对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相声这门艺术。

格律曲律是昆曲的精髓,文辞的四声形成昆曲唱腔,即“依字行腔”;对字义的阐释形成昆曲身段,即“依字起舞”。这种格律性的文辞形成了昆曲音乐与身段表演的独特品质。昆曲的美,或者说昆曲本身的魅力,根本就在于此。要让观众欣赏到昆曲的美,就要让观众从格律曲率中品味出韵味,要加上趣味的、互动性的方式,挑选创作出最易融入现代人认同的产生共鸣的剧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酒换新装”。在昆曲创新中我们要认真分析,格律中哪些元素是固定不能改变的,哪些元素是灵活可变的;哪些是必须继承的,哪些是必须创新的。这样才不至于走错了方向。这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宗旨。而当我们落实到保护传承的具体途径,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完善和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为昆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上,要突破原有的局限,不断提高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开放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昆曲的改革和发展中来。此外,还要加强培养专业的昆曲艺人,培养出一批有一定名气的昆曲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魅力和演出价值,依靠他们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昆曲。

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要落实好演出补助政策,充分调动演员的积极性。持续加速推进政府采购的进程,充分体现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采购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昆曲文化和艺术。最后落实和执行专门的基金体系,为昆曲发展保障响应的经费。

再次,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使昆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发展,既要适应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又要根据客观的市场环境,对自身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开创出适合昆曲自身的表现、存在以及发展的道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创新,需要立足于大众,在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生活变化的审美需求,从而促使其更加适应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满足社会群体的生活需求以及相关审美理念。《红楼梦》等为大众所熟悉的经典剧目,要把昆曲观众的“青春态”发挥到极致,再加上新的唱法,将它们融入传统的戏剧中,从而达到让更多年轻人认识昆曲的目的。《牡丹亭》的年轻版本,其鲜明的特色是将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完美结合。全剧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觉需要,由原来的宽衣大袖造型转变为贴身裁剪的服饰,更符合年轻族群灵活的体态特点。昆剧舞台美的革新,也是适应现代大众审美心理的需要。

第四,通过媒介进行交流。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传统的宣传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也会制约和制约着昆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运用各种媒介,自觉地利用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扩大观众群体和影响力。利用广播剧等多种形式,将昆剧的知识和相关的文化艺术传承与传承,使广大群众喜爱,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借助影视,拓展昆剧的传承与传承。影视能够保证音像的充分结合、声情并茂、运用灵活、形象的手段来表现其艺术价值。例如,我们以欣赏昆曲经典电影如《十五贯》,新昆曲电影如上海昆剧团的《景阳钟变》来提升对昆曲的认识。利用网络渠道进行昆曲的推广,比如利用昆曲网站进行昆曲资讯和名家作品的推广,或者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传承与传承,让新媒介成为传承与传承的力量。

五、结论与展望

总之,继承、创新、发展昆剧,既能推动我国民族的发展,又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又能通过继承、创新、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创作。

而保护与发扬昆曲艺术,必须以科学、综合、系统的方式来进行。研究是保护、弘扬、管理的依据。没有学习,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没有学习,传播就会走偏;不做调查,就会使经营走上歧途。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竭尽全力,这样一个古老而充满危机感的昆曲,终究会没落,但如果我们不努力,它很快就会消失。

联合国之所以要设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全球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昆曲艺术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戏剧工作者的工作,更是整个中国人的工作。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优良传统文化承载和传承了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必须把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把保护的重任留给后代。

猜你喜欢

昆曲戏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