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地方特色乡村振兴学院价值与建设路径研究*

2024-01-12闫俊

农业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乡土学院人才

◎闫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要求聚集全社会力量,强化人才支撑,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要求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智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如何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履行乡村振兴使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乡村振兴学院的地方特色属性

高职乡村振兴学院是以乡村振兴需求为导向,由高职院校创建的集乡村人才培养与培训、文化传承与创新、技术支持与指导、政策与理论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办学组织。乡村振兴学院是专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综合平台、办学实体组织和改革试验田。乡村振兴学院因乡村振兴使命而存在,助力与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凸显其政策性、专业性、区域性和特色性等属性。

(一)政策性

乡村振兴学院办学宗旨是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要求等研究确定办学的性质、类型、层次和规模,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三农”,服务内容主要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技术应用和政策咨询等,服务方式主要采取送教、送培下乡,服务收费主要是政策性收费或免费,公益性、志愿性色彩浓厚。

(二)专业性

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乡村振兴学院为区域乡村振兴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化先进道德与文化的引导、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应用与转化服务、加强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与咨询等,而这种专业性只有职业院校所独有。这种专业性依靠专业化的职业院校、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才能实现。

(三)区域性

乡村振兴学院立足所在的区域,为特定区域的乡村经济和乡村振兴服务。区域乡村经济和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方面,乡村振兴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持,离不开区域乡村振兴的支持;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学院适应本区域乡村经济和乡村振兴实际,为本区域乡村经济和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特色性

助力乡村振兴,各个高职院校不能同质化,需要乡村振兴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学科、师资、教学和科研资源,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技术应用与转化、加强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发挥高职院校的“名学科”“名师资”“名项目”“名技术”等品牌效应。

二、高职地方特色乡村振兴学院的时代价值

(一)培养培训高素质乡土人才的重要手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强化人才支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实现,需要职业教育大力培育和输送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三农”工作干部,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引导更多人才流向乡村。乡村振兴学院作为沟通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多功能集成平台,统筹全校的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补齐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短板。高职生是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动员高职毕业生返乡入乡发展与创业,是补充乡土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职毕业生将其在校所学的先进知识、技术带到乡村,为乡村建设提供新观念、新思想,注入新鲜血液。

(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

乡村振兴不仅是人才的振兴,而且是产业、文化、生态、组织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发挥高职院校的技术应用与转化功能、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社会治理和建设功能。乡村振兴学院作为乡村技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阵地,不仅要培养高素质乡土人才,而且要在技术应用、文化传承和传播、乡土文明、基层治理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新时代乡村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农业技能人员、乡村企业技术人员、科技推广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培训更多的“乡村产业人才的培育者、乡村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乡风文明的守护者、乡村治理的协助者和乡民生活改造的领导者”[1],培育更多的乡土贤达、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文化经理人和经纪人,引导广大农民提升科技、道德、文化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他们在乡村文明和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三)改革创新乡村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为与经济社会和生产实践关系直接、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当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乡村振兴学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高职院校对其的管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学院和党政机构,被定位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职乡村振兴学院调动其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乡村组织等协同办学机构的积极性,推动共建共享共管资源,将自身资源和优势与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发展相结合,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校政企战略合作模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这种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机制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技术和管理支撑,也为高职院校自我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三、高职地方特色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路径

(一)转变服务理念

1.提高思想认识。高职院校应认知组建乡村振兴学院的意义和作用,给予其组织、人员和经费支持,赋予其职责、任务和相应的管理权力,保障其正常开展各项活动。乡村振兴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等管理权应被充分授权,办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师资资源、技术与科研资源等被赋予高度的改革权,农村学生招生、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技能培训、乡村继续教育、技术推广与转化、理论与政策研究等被赋予充分的自主权。

2.树立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意识。乡村振兴学院应改变“城进乡退”的服务意识,在教育目的、功能、内容、过程等方面凸显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使人才培养培训的方向和目的与乡村振兴的节奏与需求相耦合,开发乡土文化、道德和精神的价值,发挥农村课堂、生活和实践的积极作用,培养培训能够热爱乡村、立足乡村、服务乡村的乡村建设者和接班人,输送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三农”工作干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农类高职院校更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科研和师资等资源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我有、我新、我特、我创”的比较价值。

3.树立农村生源的拓展意识。高职乡村振兴学院应制定完善的人才发现机制和培养范畴,对乡土人才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方面,加大新型农民工、退役军人、乡村企业员工、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农村生源的招生力度,实施高等学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满足农村学员的学历提升需求;另一方面,面向农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开展岗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转岗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等各种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农村从业者的非学历学习需求。

(二)创新乡土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

1.乡村振兴学院应成为乡土人才培养的高地。农业生产人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乡村企业职工、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等各类学历和非学历乡土人才都是乡村振兴亟须的人力资源,乡村振兴学院应提升乡土人才的培养意识和责任,以“为了乡村”的乡土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源于乡土”的教育内容,实施“基于乡土”的教育教学,培养爱农村、懂农村、具有服务农村能力的乡土人才。[2]

2.完善学历教育培养机制。面向新型农民、退役军人、乡村企业职工的高等学历职业教育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属于学历教育范畴。乡村振兴学院应抛弃“离农”办学思想,树立“乡村性、乡土性”教育思想,主办涉农类专业人才培养,制定乡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乡土化课程和教育内容,实施乡村化教学方式,注重乡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课程融合,注重农村大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作用,引导学生在大社会、大自然、在农村中掌握乡土知识和理论、发展乡土技能和能力。“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专题辅导+个性指导+网上答疑”的教学方式应得到应用推广。学历人才培养,学校不能闭门办学,而应建立校地企战略合作机制,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编写、教学实施、实践教学和见习实习等方面深度参与,共同协作。

3.改革非学历培训机制。农村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三农”技术与管理骨干培训、大学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培训、农村社区教育等属于非学历教育范畴。乡村振兴学院应调研委托培训单位和学员的学习需求,设计兼顾乡村全面发展、岗位需求和学员发展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实施理论、实践和个性化模块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强化产教研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以及新技能、新能力的形成。办学场所不能固定化,应采取送培下乡的方式构建“田间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与“固定课堂”。[3]

(三)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

1.乡村振兴学院应成为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丰富的乡土精神文化财富。乡村振兴学院应认识到乡土文化在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引导农民在现代生活、现代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中重振乡村文化自信。

2.加强传统乡土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乡土优秀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观念变迁的重要线索,引导社会民众增加“三农”价值、“三农”贡献、乡村优秀传统的理解,对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导社会民众增加农业生产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观念的理解,学习农民勤劳、奉献、淳朴、务实的品质,维系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传承。引导农民对乡村的农耕文化进行保存,留住农耕文化的原貌,留住乡村的根和魂。引导农民对乡村优秀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发展,并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发展特色文化村落,发展乡村旅游业,维系广大乡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习俗。引导农民抵制封建思想,远离陈规陋习,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文明习惯。

3.加强现代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引导农民认知现代社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自觉性,奠定乡村治理的精神动力。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培育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丰富农民的文化食粮,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奠定乡村治理的文化动力。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教育农民抵制西方宗教、非法邪教渗透,抵制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侵蚀,树立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农民提升现代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

(四)促进技术的应用、研发与转化

1.乡村振兴学院应成为乡村振兴技术供给的高地。高职院校具有众多的专业化师资,这些专业化教师具有学科和专业特长,在某一领域具有技术推广应用、研发和转化能力。乡村振兴学院应以学校专业化师资为依托,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技术下乡指导团队、专家组和项目咨询组,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持力量。

2.开展“三农”技术精准指导。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技术含量的增加,农民生活设施技术含量的增加,都需要技术下乡,需要技术升级。[4]面向农民和基层组织开展农业农村技术培训、信息与技术服务,把信息与技术送到农户、田间地头、乡村企业车间,提升农村从业者的技术素养,解决“三农”生产、生活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乡村经济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下的技术应用推广也应创新方法与手段,网络、微信、QQ 和APP 等工具应得到充分利用。

3.加强“三农”技术研发与转化。面向乡村全面振兴需求,联合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着力开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康养、城乡融合等领域的技术研发、项目攻关,发展新技术,提高技术的含金量和针对性。依托创新创业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特色乡村建设项目等加速技术转化,增加“三农”发展的科技支撑,助推乡村发展转型升级。

(五)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研究

1.乡村振兴学院应成为乡村振兴研究的高地。高职院校与其他乡村振兴服务机构相比具有相对突出的科研优势,科研队伍健全,科研管理规范,科研人员素质高,科研能力强。高职院校应在组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整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全校科研院所,有效整合科研人员、科研资金和科研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研究共同体。

2.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理论创新研究。科研人员应树立问题意识,深入了解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发展实际,全面分析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系统构建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发展的改革路径、策略和举措,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实践指导。科研人员应树立理论创新意识,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理论的现状、特征和历程,全面分析我国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理论的成就、特色、困境与挑战,系统创新我国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理论的体系、模式和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支撑。

3.以服务决策为导向深化政策过程研究。科研人员应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贡献智力,回顾和评析乡村振兴政策制定历程,探究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的制约因素,厘清乡村振兴政策制定演绎的内在逻辑,探寻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的未来走向,为乡村振兴政策的科学民主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科研人员应研究乡村振兴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程序和理论模式,研究乡村振兴政策执行的内涵、基本特征、实践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乡村振兴政策执行评估的内涵、标准和模式,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政策执行的渐进式生成和修正。

猜你喜欢

乡土学院人才
初等教育学院
人才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学院掠影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