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劳动精神内容分析
2024-01-11李晓娟
李晓娟,李 萌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青年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理应使青年学生成为劳动精神的学习者、传承者、弘扬者。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劳动精神的培育。《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本课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2]2。可见,高中思政课是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培育高中生劳动精神的重要依托课程。而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构成部分,体现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因此,应深入挖掘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加以创造性地使用,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2022 年8 月第一次印刷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 本必修教材和3 本选择性必修教材。
(二)分析框架
单一版本的教材分析是对所选定版本教材中某模块内容的编写理念、编写体系、内容组织与结构进行分析[3]。基于此,结合教材的特点、“新课标”教材编写建议以及教学实际,本文从劳动精神内涵、呈现位置、呈现方式和思维层次等四个一级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将每个一级维度分解为两个二级维度,对教材劳动精神内容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分析框架
第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结合学界对劳动精神内涵的解读,将劳动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为核心的新时代劳动理念;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为核心的劳动情感;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品德;以“勇于奋斗、甘于奉献、敢于创造”为核心的劳动品质;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核心的劳动态度。以上五个方面的内涵均可从理论和行为实践两个二级维度进行分析。第二,呈现位置。即劳动精神内容在教材编写体系中的位置是在正文还是辅助文(穿插于正文中的各种栏目、综合探究)中呈现。第三,呈现方式。即劳动精神内容在教材中的展现方式,主要从显性或隐性的角度来区分。第四,思维层次。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课程基本理念,落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其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主要包括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两个维度。
(三)分析方法与步骤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既注重对内容所涉条目的数量统计,又注重对于内容背后蕴含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挑选编码者。挑选两位接受过内容分析法培训且识别条目准确度高的编码者。第二步,完善分析框架和操作性定义。随机抽取约10%的教材文本,分别从劳动精神内涵、呈现位置、呈现形式和思维层次四个方面共同对抽取的文本进行初步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框架,经多次论证后确定一、二级维度,完善操作性定义。第三步,两位编码者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对教材文本进行逐句分析与编码,并统计条目数。第四步,采用归类一致性指数和编码信度系数计算编码的信度。其中,归类一致性指数指对编码归类相同数占归类总数的百分比,即CA =2×S/(T1 +T2),式中S 表示两名编码者归类一致数,T1、T2 表示每人的编码总数;编码信度系数公式为R=2CA/(1+CA)[4],代入后得到CA=0.821,R=0.902。这一结果显示,本研究信度良好。此外,对于不一致的编码条目,两位编码者或继续协商直至一致认可,或寻求第三方再次编码认证,最终达成一致结果。最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教材劳动精神内容呈现的样态。
三、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的现实样态
依据上述研究设计,发现教材劳动精神内容共计35 个条目(具体见表2),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呈现以下现实样态。
表2 分析结果
(一)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尚显不足
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从表2 可以看出,精神内涵理论维度的内容条目数达28 条,占一级维度的80%。这种较强的理论性是由高中思政课本身的理论性特点决定的。具体体现为:第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内容丰富。如必修二第四课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必修四第五课强调“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等。第二,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内容丰富。如必修一第三课和第四课强调“辛勤奋斗”、必修二综合探究强调“热爱劳动”、必修三第九课强调“诚实劳动”、必修四第七课强调“崇尚劳动”。
囿于教材容量,加之其编写要考虑城乡差异以及劳动精神本身较为抽象等原因,教材劳动精神内容的实践性尚显不足。如表2 所示,精神内涵行为实践维度的内容条目数仅有7条,占一级维度的20%。实践性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教材内容生活化不够,与活动设计的融合不足。劳动精神内容更多以理论观点的形式呈现,以劳动人民生产劳动实践的场景、内容、故事、典型人物为载体来呈现的内容较少,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课内探究活动设计不多,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如必修一第四课在阐述以“勇于奋斗、甘于奉献、敢于创造”为核心的劳动品质时,选取的案例虽具有代表性,但和学生生活体验、经验相距较远,学生可能不容易共情。第二,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接较少。高中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透理论,也应在实践活动中讲活理论,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然而,教材中有关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容较少,只在必修二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和选择性必修二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中有所呈现。
(二)正辅文配合呈现,但编排稍显零散
教材由正文和辅助文组成。其中,正文维度的内容条目数有16 条,占一级维度的45.71%;辅助文维度的内容条目数有19 条,占一级维度的54.29%。可见,教材正文和辅助文内容相互协调、有机配合,有利于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协同培育高中生的劳动精神。如必修一第一课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理念时,便运用了正文加辅助文中的“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专家点评”等栏目来综合呈现。
“新课标”的修订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然而,从“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规定来看,劳动精神内容并不是最核心的课程内容。由此,教材编写就很难保证在核心课程内容结构化的同时兼顾劳动精神等非核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使得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的编排略显零散。主要表现为劳动精神内容并未在某一册、某一课或者某一框中集中呈现,而是分散地分布于不同册、课和框中,渗透于相关知识点中。这不利于学生连贯地、整体化地学习。
(三)隐性呈现较多,显性呈现较少
所谓隐性呈现是指劳动精神内容隐藏在教材文本背后,需要经过认真地分析理解才能得出主题的一种呈现方式。如必修四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这部分内容虽主要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背后却隐含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中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理念。教材中隐性呈现维度的内容条目数有26条,占一级维度的74.29%,可见劳动精神内容大多暗含在教材文本中,隐性呈现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精神的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而每册教材都有其主线和侧重点,因此教材更多隐性地将劳动精神内容有机融入学科核心知识中。这种隐性呈现方式虽然能锻炼学生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但也可能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不利于实现课堂时间效用最大化。
所谓显性呈现是指教材中直接且明确地出现“劳动精神”这一关键词或和劳动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如在必修二第四课和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中直接提到了“劳动精神”,在必修四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正文中直接提到了“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总体来说,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直接呈现的情况较少,显性维度的内容条目数有9 条,占一级维度的25.71%。这不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抓住和理解有效信息,不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
(四)重视思维的层次性,但高阶思维培养不足
教材在呈现劳动精神相关知识的同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注意通过任务的设计和情境的创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如必修二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对应的课标内容要求为“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2]16,该部分教材在正文中提出了按劳分配、劳动分工等概念,在辅助文中创设了情境,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谈谈我国出台的完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对优化收入分配的意义。可见,教材从概念的理解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并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提出建议,体现了教材对学生理解、应用、评价、创造等不同层次思维培养的关照,彰显了思维培养的进阶性。
同时,由于教材作为统一使用的规范性文本,其覆盖面广、普适性强,就劳动精神而言,高阶思维的培养可能无法在教材中充分呈现,而是更有赖于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因此,教材劳动精神内容的高阶思维培养取向或有不足,这可以从高阶思维维度的内容条目数只有10 条,仅占一级维度的28.57%中窥见一二。具体体现为不少劳动精神内容缺乏指向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问题设置缺乏挑战性,仅停留在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层面,情境设置简单、浅尝辄止,也缺乏关于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必修四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为例,“阅读与思考”栏目中以恩格斯的语录为素材来设置情境,设计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劳动在人类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问题,显然,这种学习活动的情境设计没有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问题设计较难引发学生反思、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活动的展开。
四、基于教材劳动精神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增强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1.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回应生活关切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政课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2]2。思政课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劳动教育教师一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弥补国家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上的不足。第一,基于地方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共同开发地方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精神的“根”和“魂”,是培育劳动精神的源头活水。思政课可以携手劳动教育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地方文化中蕴含的劳动精神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对生产生活的实践体验。第二,立足学校实际,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中具有价值观引领性,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使思政课和劳动教育课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江苏省为例,南菁高中以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为引领,在劳动教育中探索多学科有效融合的路径,开发了十多门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5]。
2.善用大思政课链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
大思政课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新形态[6]。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关键在于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7]。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大思政课的重要渠道,劳动精神的培育应从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第一,发挥社会对思政课的支持作用。思政课培育学生劳动精神也需要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同向同行。如在学习完选择性必修二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后,组织学生走进当地企业,了解和体验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第二,开展劳动主题周教育活动。在学习完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后,可在周末设置主题为“我来动手创收入”的劳动主题周活动,鼓励学生靠自主劳动来取得收入,加深学生对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不分贵贱”等理论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有效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设计能够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8]。教师可开展以“劳动精神”大概念统领的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系统地把握劳动精神,感悟劳动真谛。
1.教材内容结构化处理
教师可以“劳动精神”为大概念统领大单元教学内容,将零散的劳动精神内容结构化组合,厘清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构建单元学习经脉网。将“劳动精神”大概念分解为若干小概念,即将教材中关于劳动精神主题的内容根据劳动精神的内涵进行梳理、加工,组成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如将“马克思的劳动理念”作为“劳动精神”这一大概念统摄下的小概念,以“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理念的现实意义”为总议题,将必修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必修二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以及必修四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中关于“劳动与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与社会历史发展、劳动的价值”等相关知识点提取出来,组成结构化的大单元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感悟劳动的价值,使其真正认识到“人正是通过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9]。
2.教材内容情境化呈现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2]46。大单元教学“注重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任务设计,更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10]。以“劳动精神”为大概念统领的大单元教学要立足教材内容,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复杂的、真实的情境。比如以“劳动最光荣”作为“劳动精神”大概念的下设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名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点话题,如“清华毕业当保安”“北大毕业卖猪肉”“人大毕业送外卖”等,设计“你是否认同这些名校毕业生的选择?”的辩论活动,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设置两难选择,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确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不分贵贱”的劳动态度。
3.基于真实情境设置任务组群
任务的设置首先要体现学科属性,指向学科大概念;其次要贴近学生,指向真实的任务情境;再次要难易适中,指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最后要形成任务组群,指向结构化的教学任务[11]。如以“劳动与中国梦”作为“劳动精神”大概念的下设主题时,教师可以创设各行各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案例情境,设置大任务“认同劳动能托起中国梦,积极参与劳动共筑中国梦”。这一大任务下面再分设任务一“开展实地调研,搜集身边优秀劳动者的案例”;任务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案例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任务三“课外变身劳动者,在劳动中体验创造人生价值”。这样的任务组群涵盖了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任务,且三个任务环环相扣,通过每一个任务的完成来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师要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教师的课程理解,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制约着目标课程到经验课程转化过程中的变异的“增值”或者“减损”[12]。思政课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1.读懂教材
教师读懂教材即透彻地分析解读教材对于有效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思”和“想”,让学生见教材之所未有、想自己之所未想,获得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新知识、新感受和新启发[13]。具体路径有:第一,准确把握劳动精神的内涵。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如通过文献研读会、文件解读会、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提升对劳动精神内涵的认识水平,才能将隐藏于教材知识内容背后的劳动精神内容精确“分离”出来,并加以准确和全面的把握。第二,提升对教材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研读、同伴指导、教材分析会、教学研讨交流会等形式,洞悉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科逻辑、思维方法和教育价值,捋清其知识结构及重难点,把握其精髓实质,以便于调整教材内容、重构教学逻辑。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不是教材的“搬运工”,而应成为教材的开拓者。如果说读懂教材是为了更好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劳动”知识,那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为了更好地讲深讲透教材中蕴含的“劳动”知识。第一,充分利用显性的劳动精神内容。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不能直接成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利用教学素材创设适宜的情境,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化,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如必修二“我国的个人收入与分配”的教学中可以呈现“大学生返乡创业致富”“发明专利致富”“投资理财致富”等不同类型的致富案例,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鼓励学生今后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第二,自然渗透隐性劳动精神内容。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静态的隐含的文本,精心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动的课堂活动来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和熏陶。如在必修二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的教学中可设计“就业岗位我来看”的主题活动。第一步,设计相关就业岗位的选项卡片;第二步,学生分享求职意向与原因,教师肯定其中的正确观念,纠正错误思想;第三步,教师总结升华,弘扬劳动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确立适合自己的初步职业规划。
(四)依托学习活动和评价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1.搭建“支架”创设高阶学习活动
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支架”的搭建,将教材中观点、原理的呈现转化为高阶学习活动的设计。具体来说,在认知领域,设置有一定难度的开放性任务或问题;在情感领域,设定学生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在调节领域,允许学生监控自身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必修一第一课为例,在认知领域,教师创设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在情感领域,教师设定学生可以达成的学习目标:搜集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储备、相互讨论等方式达成目标。在调节领域,教师设置辩论活动,双方交换意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认同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的分工、劳动工具的进步,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念的理解,发展批判性思维。
2.运用体现高阶思维的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作为高阶思维评价的重要手段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分层作业可分为三层,即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练习、理解与运用知识的综合练习、探究与拓展知识的创新练习[14]。以必修四第六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作业清单为例,可以这样设计分层作业:第一层,抄写本框关键原理,并完成背诵任务,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第二层,结合所学知识,梳理本框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将零散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建立相关联系,考察对知识的应用;第三层,开展“奋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评价与创造。三层作业层层递进,既兼顾低阶思维,又指向高阶思维。
五、结语
劳动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劳动精神培育需要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新时代,在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是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路径。高中思政课教师应立足教材劳动精神内容及其特点,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寻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劳动精神培育的和谐“二重奏”,更好地实现思政课作为劳动精神培育重要依托课程的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