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学者的人文情怀与地方文化建设

2024-01-11温优华,何苗苗

关键词:黄景潮人新文学

温优华,何苗苗

摘 要:黄景忠作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他的《潮汕新文学论稿》认为现代作家的地方文化姿态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现实的境遇中展开,地方作家的创作是真实而又具体的地方文本,更是重要的文化表达。《潮汕新文学论稿》收集的论稿30多篇,主要勾勒、剖析潮汕本地及潮汕籍作家的文学作品,如洪灵菲、钟敬文、丘东平、秦牧、郭启宏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时间上包含了从1917年新文化运动至今的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进程。《潮汕新文学论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来审视潮汕现代文学,促进了地方文学的学术共同体发展。通过文学作品的评论与分享,激发受众对地方文化认同情感,并对其进行反思与理性批判,由此启发人们对地方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理解及再省。

关键词:《潮汕新文学论稿》;潮州文化;地方路径;学术共同体;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23)06-0086-08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的形成除了有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自然禀赋,更重要的是有生活在这一方水土的人们的勤劳与创造。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近些年来,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设得到了学界持续的关注。本文就黄景忠《潮汕新文学论稿》中体现的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姿態与实践做一探讨。

一、地方文本研究与现实关注

粗略一读黄景忠的《潮汕新文学论稿》[1],看起来并非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地方文化建设的论著,书中只是一篇篇关于潮汕地方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评论,也就是说这只是一部关于地方文本的研究。文本分析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本具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的再现。文学文本的呈现也会扩展甚至创生地方文化内涵,从而助推读者对地方文化的多元理解。文化地理学者也普遍采用该方法来分析文本创作主体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及情感,并重视文本再现出来的主体心中的世界及其传递给人们的文化意义[2]。英国文化地理学家迈克·克朗指出文学作品在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3]。文化的繁荣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4],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工作做出了纲领性指导。文化认同对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志向持续影响着,从而形成一种基于文化的同化作用[5]。文化认同在生活中体现在对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的认同,从地方方言、地方文字、学术文化、民俗文化、地方志等载体表现出来。有学者这样认为,某个地方学学科的具体研究对象应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进行研究[6]。全球化使不同文化互相消融和渗透,与之相伴的地方文化一度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地方文化的认同上产生危机感。由此,对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需要深入挖掘地方文本、关注不同主体的地方认同,“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需要深入挖掘地方文本,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论文等”,“地方文本是一种空间的表征,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空间”[7]。法国思想家、城市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三个概念。当城市不断变迁与重建,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力和视角也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就像罗兰·巴特曾写道:“城市是一个表意文字:而文本延续着。”

对于一个地方学者而言,地方文化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种书面经验和理性感受,更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影响因子。黄景忠每次聊到潮州地方文化,都很谦虚地回答对于潮州文化的研究没什么建树。黄景忠作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代表学者,他的《潮汕新文学论稿》认为现代①作家的地方文化姿态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地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现实的境遇中展开,地方作家的创作是真实而又具有地方文本,更是重要的文化表达,这种表达可以弥补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而形成的文化“断裂”。这有利于当今作家思考如何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思考在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中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灵魂展现出来。《潮汕新文学论稿》中研究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地方“文化容器”,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唤醒或强化人们对地方的记忆和认同。这些“文化容器”成为沟通的“桥梁”,让读者实现不同程度的地方文化归属。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潮考察,称赞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从《潮汕新文学论稿》论述来看,黄景忠关注更多的是潮汕地区的现当代作家的创作,关注的是文本,更关注文本反映的现实生活。如《李前忠小说创作》《陈海阳〈途中〉》《陈跃子〈针路图〉》《林继宗“魂系潮人”》《陈继平〈埠魂〉》等,都是对富于地方风味的力作进行评论。

黄景忠对文本的研究主要有三部著作:《潮汕新文学研究》《作家的精神立场与创作姿态》《“左联”潮汕作家群研究》②。这三本著作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地方文本的关注,其中《潮汕新文学论稿》,收集论稿30多篇。从空间上来看,主要勾勒、剖析潮汕作家的文学作品,论及的作家既有洪灵菲、钟敬文、丘东平、秦牧、郭启宏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也有一些本土的作家。从时间来看,把潮汕现代文学史界定为1917年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作品,以史学的角度来具体评析潮汕新文学,具有史学意识。从创作内容和特色来看,研究的作家代表早期有冯铿、洪灵菲、戴平万等这些左联作家,这些作家作品主要是启蒙文学和政治文学的反映,文学成了他们斗争的武器;到20世纪40年代,有林山、陈波儿、马冰山、吴南生等一批奔赴延安的作家,这批作家主要是继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反映革命文艺创作理念;还有薛汕、黄雨、曾应之、陈显鑫、沈吟、陈北等活跃在潮汕、香港一带的方言文学创作者,主要风格是反映和讽刺当时统治者的腐败和罪恶。新时期文学作家有老一代作家秦牧、碧野等,中年作家蔡常维、陈安先、陈焕展、黄廷杰等,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另外还涌现了一批如饶芃子、陈平原、郭小东、陈剑晖等文学批评队伍。涉及黄景忠对潮汕地域作家的诗歌、散文的评述,这些评述总体非常大气,是韵味十足的艺术欣赏,更是文气恣肆的散文美文。

二、人文情怀与审美教育

首先,审美教育进课程。黄景忠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应能锻造出与世俗生活保持必要距离和张力的独立、自由而健全的个体人格[8]。2023年韩山师范学院“名师进校园”活动中黄景忠分享了题为《潮州文化的教育效能》的报告,他以潮州文化的概念为切入点,指出同为文化遗产,很多地方的“文化遗产”是供给人欣赏的文化,而潮州文化的很多“文化遗产”,就存在于潮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潮州的功夫茶、潮秀等等。而就本土文化的教育赋能而言,他提出两点:一是培养家国情怀。地方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可以帮助建立学生与乡土的感情联系。另一个是培养美的生活趣味和情调。潮州文化留存于潮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彰显着潮州文化“精致”的特性——在“必须”之上有更高的要求。正是这样一种“精致”的文化,可以培养一种艺术的生活态度!《潮汕新文学论稿》中随处可见这种人文情怀,如书中的一篇《文学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在汕头青年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如何拯救这个时代,如何找到精神超越的路径?政治梦想?国学?宗教?这些我并不反对。至于我自己,我认同的是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道理很简单,宗教、政治、道德的教育都带有某种强制性,唯有‘美的教育是自由的,每一个人都意愿的。而在美育中,尤其要推崇的是诗歌的教育。在我看来,诗歌,比起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更具有精神的超越性,诗歌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眺望,在这个意义上,诗人是我们的引路人。”

其次,搭建地域特色的文化研究平台,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传承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地方高校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潮州文化研究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随着时间推移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潮州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黄景忠有意识地整合自身的文化研究优势,搭建地域特色的文化研究平台。如一是有针对性地把该书相关的文本或者研究成果编入教材教案、送进课堂,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赵复查、黄景忠在《加强区域文化教育,为地方发展培养人才——韩山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成果报告》中总结了这方面的成果,如在韩山师范学院的文学院、历史学院、音乐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生物学院等增设潮汕文化专题课程,这些专题课程有潮汕方言研究、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潮州音乐、区域旅游规划、潮汕地方导游实务、粤东植物资源、潮汕中草药等[9],其中《潮汕新文学论稿》中的很多内容都融入相关的课程中去了。《潮汕新文学论稿》中对秦牧的散文研究有三篇《土地·船·花》《秦牧的散文世界》《秦牧散文的文体特征》,还有一个座谈会整理稿《重新面对一代大师——秦牧散文座谈会》。通过这些评论,黄景忠把自己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在课堂等诸多场合展现出对区域文化教育的重点关注,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讨论,开展座谈会。如《潮汕新文学论稿》中《文学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在汕头青年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表述非常清楚,以澄海的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陈跃子的《女人是岸》、林昂的《箜篌》《赵林一个人的兴奋》为例子,展开激烈的讨论,跟学生探讨如何进行文学创作,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来改变生活,这是那些优秀作家共同的特点。”[10]还通过区域文化建设专项推动地方文化建设,陈树恩、黄景忠等利用韩山师范学院和地方政府协同平台,针对基层教师,带头参与与潮州市教育局合办的“乡土文化教学高研班”、举办潮汕童谣课程师资培训,延续潮邑文脉。2014年,还策划建立非遗文化培养试点,构建了韩山师范学院的“3+2+2”的职教体系[11-12]。对地方高校而言,地域文化是最接近高校师生的场域,韩山师范学院努力探索校园诗歌、地方诗群和诗歌民刊创研结合的新机制,推出“韩山诗歌文丛”,并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探索诗歌教育的新路径。韩山师范学院的校园诗歌创作有几十年的积淀,培养了一批小有影响的校园诗人,还创办了诗刊,如《九月诗刊》影响较大[13]。

三、潮州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首先,《潮汕新文学论稿》展现的是对潮州文化的认同。地方的意义逐渐被全球化、现代化消解,地方文化的认同成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研究视角。文化认同是一种“自我认同”,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中,认知主体是独立的,他们持有自己的文化特质。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说过:“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行动,甚至我们的情感,像我们的神经系统自身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14]林伦伦对潮州文化的传播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解决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关系,潮人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以地域为绝对特征的地方文化,而是一种由潮人创造出来的带有地域性的群体文化。潮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潮人文化的创造者的主体——潮人,潮人的有声LOGO和潮人文化的载体——潮汕方言,体现潮人文化最根本特征“精细”的农业技艺和民间工艺美术等等。潮人文化有优秀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负面特性,潮人文化必须扬优汰劣,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以实现文化的创新。界定“潮人”的概念应该具有时空意识和认同意识,潮人的身份认同要强调心理上对潮人文化的认同。这里的潮人,指生活在潮汕地区所有的人,包括会潮语的潮汕地区以外的人,这里讲的潮人文化,是生活在潮汕地区所有人的文化[15]。《潮汕新文学论稿》开篇就强调,该书是对潮汕新文学的发展过程、艺术特征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创作情况的整体梳理和详细论述。论及有影响力的潮汕作家,也有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就选择研究的作品,除了有潮汕本地的作家,还包括这片文化土壤哺育出来的旅外潮籍作家作品,这里也解决了潮人身份的认同问题。《潮汕新文学论稿》认为这些作品利于对潮汕文学的深入研究,更好地唤醒地方文化基因,也是对岭南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富和拓展,体现黄景忠对潮州文化的认同并非是单向认可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认同和动态包容。

其次,从文本深入研究,再现潮州文化。以《潮汕新文学论稿》中对散文的评论為例,这些评论处处体现出潮州人的人文精神,处处体现潮州人精巧的文化气质。如对秦牧的散文评价,《潮汕新文学论稿》用一位评论家对冰心的赞叹“我们面对一个海”,来形容对秦牧散文的赞叹。构成秦牧散文的艺术世界主要是什么呢?《潮汕新文学论稿》中认为是土地、船、花等意象。秦牧的《土地》《花城》《潮汐和船》等表现出作者对土地的质朴而深厚的感情。秦牧曾经生活在一个破落的华侨商人家庭,但他文学创作依然能站在坚实的土壤上去关照祖国的大地。《潮汐和船》《船的崇拜》《故乡的红头船》中船的意象,与故乡潮州樟林港的“船头漆成红色,并且画上两个圆圆的大眼睛”的红头船的一种眷念。过去,故乡人就是坐着这种船到海外谋生,这种“船文化”深刻地体现了故乡人的能吃苦、开拓进取的精神,像“土地”这一意象一样,讴歌了潮州人的创造和进取。对郭启宏的《潮人》,《潮汕新文学论稿》评价其是一部反映潮汕历史变迁、现实风貌而又富于地方文化风味的长篇力作,书中主人公尽管命运跌宕,但面对现实的态度,体现出潮人精神更为深层次的东西。《潮汕新文学论稿》认为林继宗《魂系潮人》四部曲,像“奔流的生命长河”四部曲,这传达的是乡邦情怀,字里行间透露出乡情:《家乡》是对故乡风物人情的描摹;《海岛》以悲天悯人的眼光体察一群流落他乡的潮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港湾》讲述这块熟悉的故乡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潮人》叙述海内外潮人的追求、拼搏和蜕变的故事。四部曲中浓郁的潮汕乡土情怀,以及对人性、人情的挖掘和表达,进而彰显小说传统醇正的文学品味。《潮汕新文学论稿》把黄国钦的散文分为地域散文和人物散文两大类,其地域散文揭示出潮州地域群体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如汪曾祺写高邮,贾平凹写商州,黄国钦写潮州,在民俗中展示潮州人的文化精神。如《烟雨潮州》中潮州儒雅恬淡的文化氛围,灵慧纤细的民性跃然纸上;《潮州四题》《向南的河流》等散文展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千里的广阔历史时空,黄国钦的眼光已经溢出潮州而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所以,《潮汕新文学论稿》称黄国钦的散文是“诗性的倾诉”“仁者的散文”。还有称李英群的散文“智慧风趣的闲话散文”,林桢武的散文“生存本真的探询”,邱喜桂的散文“山川胜迹的文化感悟”,黄少清的散文“中年人平和温婉的言说”,魏清潮的散文“借景抒情散文的新变奏”。与此同时书中的小说研究也体现了地方文化的延伸。如陈跃子的小说“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说创作”,陈继平的小说“书写小人物的荒诞人生”,陈宏生的小说“寻求生活的简约表达”,林昂的小说“感伤而又唯美的叙事”,陈海阳的小说“人性的挖掘与探寻”等,这些都是对潮汕文学和潮州文化较为全面和深透的评论。“我相信未来二三十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悠闲、清淡、精致、优雅的潮菜及潮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务之急是寻找潮汕人的共同记忆,建立合理的历史论述与未来想象”。[16]《潮汕新文学论稿》语言优美,篇篇精巧,娓娓道来,体现出潮州文化的精细而有品味,又充满了人间烟火味。这篇篇精巧的勤耕力作,没有长篇累牍,可见作者做学问的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潮汕新文学论稿》把作品笔触伸向地方文化的街头巷尾,作家心目中的细腻而精致的潮州体现在读者眼前,加深了文本立足写实而延伸无限美好的审美体验。

四、“地方路径”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

“地方路径”的命题无论是作为理论方法还是文学阐述的实践都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是不是对“地方”的个性消解呢?毋庸置疑,全球化不仅没有消融原本就存在的地方性,而且诸多的地方色彩依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自己,文学与地方的关系也是如此。文学地理学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17]。“地方路径”的提出是对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对文学与文化研究之“空间意识”的深化,实现我们联结民族、沟通人类的文学理想[18]。最近《当代文坛》推出“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栏目,来自国内不同区域的学者对不同地方路径的梳理,从各自的文学感受出发对现代中国地方路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地方文学研究者试图透过文学“地方路径”重新辨析“文学中国”整体经验的形成[19]。李永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中赋予“地方路径”即文学的“在地性”以宽广、深厚的研究内涵,开阔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空间地图,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向深耕细作[20]。《潮汕新文学论稿》认为,从整个中国新时期的文坛去考察潮汕新文学,新时期潮汕文学没有受到国内流派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后现代派文学”等文学思潮的影响,也没有受到“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学的波及或者冲击影响,潮汕现代文学与整个中国文学比较起来,尽管明显是滞后了,但潮汕现代文学显现了独特的风貌和神韵,这是地方路径的一种新表达。但对如何更深入地进行“地方路径”,《潮汕新文学论稿》表达得还不够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梳理和提出对策。

(二)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最早提出的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依,他在一篇题为《科学的自治》(1942)一文中使用,指出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就称之为学术共同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地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认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马克思“自然共同体”“国家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哲学概念范畴,为学术共同体研究提供较有意义的参考[22]。习近平强调,“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3]。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中再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4]。这对如何构建学术共同体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文学是共同体的想象性再现,并描述了真实世界的共同体[25]。《潮汕新文学论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维度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促进地方文学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该书开篇就指出:潮汕现代文学是无法游离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趋势的,更重要的正是站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上,厘清潮汕文学的发展线索并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潮汕新文学论稿》评论不但专注作家写作本身,而且从文学影响来讨论作家,体现出史学的历史性和文学史的文学特性。从一百多年来的潮汕文学作品进行分期讨论,《潮汕新文学论稿》对历史进行分期并勾勒出其基本的文学特征:从五四文学至革命文学时期,再到新时期文学,认为潮汕现代文学完成了从五四文学到革命文學的转换,并沿着工农兵文艺方向前进的革命文艺向新时期文学转换。但作为百年来的文学创作,具有更突出的整体的特色把握得不够深入,有一些较为知名的作品还未探讨,作为一个文学学术共同体的整体发展脉络和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全球化让地方文化的并置与交汇成为可能[26],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全球广泛存在使得文学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该书的评论所构建的理想文学世界是充满人情味的,是直面现实的。利用《潮汕新文学论稿》成果融入高校课程,承载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帮助学生透过文学现象认清纷繁社会背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关注人类命运。既体现其作为学术著作的高质量、高水准,也将学术使命传承给年青一代学者。作为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著作,为在学术共同体中向读者传播正能量做出表率,自然而然就会朝着一个文学研究的健康的、高质量“共同体”发展,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学教学和研究。“当一部世界文学作品被有效地呈现出来时,它就进入了源文化和接受文化之间的一个椭圆形空间,由两者共同塑造,但又不被单独限定”[27]。文学的本质是“共享”,而且文学研究日益表现出跨学科的特征,构建文学共同体的前提在于从人类整体出发去看待自我和世界[28]。黄景忠《潮汕新文学论稿》中的诸多文学评论篇章,反映出他对文学的态度。他认为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创作态度,有的理想主义、有的悲天悯人,有的现实关怀,有的绝望,有的反抗,有的激情澎湃等等。而黄景忠的这些评论是对现实的关切,正如他说的:“从事教学和写作二十多年以来,我一直没有改变我的文学观念,文学是对人类、对族类、对个体人存在的关怀,这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29]就像在评论秦牧的散文时,他认为秦牧的其他作品,像《土地》歌颂劳动进取的精神一样歌颂人类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幸福生活,这也成了秦牧散文的一个基本主题。有些散文作者超越了国家民族的层面并表现了对人类文明积累的赞美,如《潮汐和船》《大雁塔抒情雄师结阵的秦兵马俑》等;在评论郭启宏居作的时候,他有现实的关照,“我觉得剧作却散发着幽深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人生况味”,“另一个特点,是他很善于赋予历史人物一种生命实感,超越个人情感,以一种探索人类共性的博大胸怀揭示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

以前总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才对。发展经济最终的目的是让人民获得幸福感,而文化是获得幸福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不是手段,文化应该是目的,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陈平原认为,“潮州文化人很多,文学创作如何与非遗保护、古城更新发展相结合,不仅仅是发表一些小说、诗歌、散文,而是努力让文学与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文学是最要紧的底,可以影响到各种各样的工作,影响到了电影、电视、短视频、非遗的保护,甚至我们今天的古城的推广,还有潮州人的生活方式。”[30]所以文化工作者对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正如陈春声对地方文化工作者的评价:“近30年在韩江流域各地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总觉得自己在中国地域社会史研究者中,是非常幸运的。在乡村地区从未遇到过留难或提防,且常常得到众多前辈与乡亲的无私帮助。在华南乡村地方,随处都会遇到一些学识和人品令人敬佩的地方文史工作者,他们在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的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其他学者所无法取代的,且真正具有守护文化的价值。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对他们怀着一种敬仰和感恩的情怀。”[31]黄景忠通过文学作品的评论与分享,激发受众对地方文化的憧憬与情感共鸣,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与理性批判,由此启发着我们对于地方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理解与再省。

参考文献

[1]黄景忠.潮汕新文学论稿[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2]唐顺英,周尚意.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J].地理科学,2011,31(10):1159-1165.

[3]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5-58.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文盈.区域视域下地方认同、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研究:评《地方认同:文化传承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J].科学决策,2021(5):160-161.

[6]张宝秀,成志芬,马慧娟.我国地方学发展概况及对北京学的再认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3):79-84.

[7]成志芬,张宝秀.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和“地方性”视角[C]//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内蒙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内蒙古东联控股集团.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集团,2013:6.

[8]黄景忠.诗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教育评论,2012(5):60-62.

[9]赵复查,黄景忠.加强区域文化教育,为地方发展培养人才:韩山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成果报告[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87-91.

[10]李建军.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论路遥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20(8):130-153.

[11]陈树思,黄景忠,林浩亮.教师教育对象、范式与机制的创新:韩山师范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42(2):93-100.

[12]刘泽煊,黄景忠,张滔华,等.高考改革背景下传统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潮州市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8,38(2):118-122.

[13]黄景忠,赵松元,陈培浩,等.校园诗歌、地方诗群创研结合与新诗教育笔谈[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4-27.

[14]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62-63.

[15]林伦伦.“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10-19.

[16]陈平原.六看家乡潮汕——一个人文学者的观察与思考?[EB/OL].(2020-04-17)[2022-03-09].https://www.sohu.com/a/388808290_120383978.

[17]邹建军.文学地理学:批评和创作的双重空间[J].临沂大学学报,2017(1):36-46.

[18]李怡.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到地方路径[J].社会科学文摘,2022(4):54-56.

[19]李怡.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到地方路径:对“地方路径”研究若干质疑的回应[J].探索与争鸣,2022(1):63-69.

[20]李永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J].当代文坛,2020(3):120-126.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22]吴宏政,刘静涵.马克思论“真正的共同体”的所有制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2):141-148.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

[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5.

[25]米勒.小说中的共同体[M].周敏,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26]操慧,高敏.符号修辞对地方文化认同再构的文本策略[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2):58-69.

[27]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M].罗国祥,陈新丽,赵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8]刘云溪.人类命运共同體的文学维度研究[J].出版广角,2020(22):92-94.

[29]黄景忠.作家的精神立场和创作姿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50.

[30]“乐声如水漫山村”:陈平原和潮州文化人眼中的群众文化和文化潮州[EB/OL].(2020-12-08)[2022-05-06].http://gd.people.com.cn/n2/2020/1208/c123932-34462779.html.

[31]陈春声:写这样一本书,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EB/OL].(2021-08-04)[2023-04-06].https://kfda.qfnu.edu.cn/info/1082/6483.htm.

(责任编辑:孙碧玲)

猜你喜欢

黄景潮人新文学
语言、文学与认同:论台湾新文学的“跨语实践”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黄景藏 作品
《检察风云》黄景瑜&白百何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西游潮人的对话
黄景瑜:管住嘴迈开腿,景瑜带你回东北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潮人”老妈
各界潮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