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模式初探

2024-01-11田迎春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心愿党组织师生

田迎春,冶 艳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逐渐成为现代化改革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可结合各行业发展的需求、行业建设的特点,紧跟行业发展,推动行业获得新进步[1]。高校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逐步向“互联网 +”形式转变[2]。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领育人的重要使命[3]。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广大师生,关系着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塑造和培养[4],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党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互联网 +”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路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路径、提升服务育人和治理水平、维护高校安全稳定进行了探索。

一、“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微心愿”平台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更有针对性

高校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的年龄,他们离开父母和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开始较长时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由于个体成长经历、性格、学业表现、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矛盾冲突,产生各种想法和诉求。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学生就会产生沮丧、失望、挫败等不良情绪和反应,经过长时间累积,会成为学校治理和安全稳定的隐患。近年来,高校学生投诉、信访等事件时有发生。各高校从校院两级层面采取设置书记、校院长信箱,开通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措施收集学生问题,并依靠学校职能部门和校院两级党组织、团学组织等尽力解决学生诉求,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信访和投诉,对学生的各种“微问题”在时间上、人手上则显得力不从心。高校党组织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各种诉求,可能导致小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累积成大问题,有的甚至上升成大事件,影响学校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5]。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工作中“融入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党建中融入互联网的优势”[6],才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工作,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治理方式智能、便捷、高效。

(二)“互联网+微心愿”平台使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治理更加高效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手机等产品已经走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这些产品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应用。高校学生是使用计算机、手机的重要群体,也是使用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群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娱乐、学习等各方面都与之息息相关。互联网为学生获取各类信息、学习知识技能、开展社交活动、发表意见看法、表达心愿诉求提供了便利,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2021年12月,《“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活动方式、机制和载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民情收集、民主协商、公共服务、邻里互助等事务在网上运行。打造‘互联网+群防群治’体系。”[7]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和治理提供了依据。搭建“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发挥平台“网络性、微小性、即时性、公益性”的特性,引导学生利用平台发布“微心愿”,党员、教师、学生自觉认领“微心愿”,就地化身志愿服务队员,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以免小问题上升成大问题,有利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二、“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

(一)借助“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基层党组织联系学生有了“好帮手”

“互联网+微心愿”平台由课题组搭建并管理,前期在学校一个二级学院党总支运行,由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9名教师党员、31名学生党员作为参与主体。党总支牵头总抓,一方面组织和引导学生表达合理的诉求,提出合理的“微心愿”,使认领者不会太难完成,另一方面组织和激励党员和师生发挥引领作用,认领并帮助学生实现“微心愿”;党支部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宣传发动、平台关注、征集学生“微心愿”、认领和实现“微心愿”等工作;课题组负责梳理和审核发布“微心愿”、统计分析数据、反馈完成情况等工作(图1)。党总支、党支部、课题组要密切联系沟通,及时协调和解决平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关注平台、加入平台、发布“微心愿”,党总支借助平台能够较快掌握学生诉求,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互联网+微心愿”平台是党总支收集民情民意、联系和服务学生的得力助手。

图1 “互联网+微心愿”平台运行流程图

(二)借助“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基层党组织解决学生诉求有了“好渠道”

“微心愿”由团体或者个人提出,认领者通过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沟通、协调、汇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心愿,体现即时性的特点。如学生社团许愿“为社团提供工作场所”,这条心愿一经发布后就被学校团委认领,进而确定合适场地、设计图纸、暑假进行建设,秋季开学社团就有了工作室,心愿得到满足。一位特困家庭的学生,希望找一份勤工俭学的岗位帮父母分担生活费,在党总支的帮助下很快得到了实现。有学生许愿“需要专升本指导”,教师党支部安排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为学生圆了心愿。有学生提出“实习愿望”,班主任同实习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了在医院实习的愿望。有学生许愿“想参观武威有特色的文化场所”,在主题党日活动时,学生党支部就带领学生参观武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场馆,帮助学生实现了解武威历史和文化的心愿。还有更多的“微心愿”,比如“入团申请书怎么写”“入党申请书怎么写”“推荐读一本好书”“自习课维持纪律”等等,在基层党组织的有力组织和推动下,学生的这些“微心愿”被党员、教师、学生认领,学生的诉求得到了及时回应和较快解决。

(三)借助“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基层党组织治理有了“好手段”

基层党组织、课题组精心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做好事、办实事,帮助学生完成“微心愿”,使问题不再扩大,矛盾隐患得到及时化解。迄今已征集10期“微心愿”,梳理发布“微心愿”88个,其中党员认领69个,普通师生认领19个,帮助实现“微心愿”75个,受益75人次,“微心愿”完成率85.23%。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关心爱护,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学生对党组织的信赖感、归属感,降低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减少了学生的投诉、信访等事件,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维护安全稳定的作用,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由图2可以看出,第1期发布“微心愿”1个,党员认领1个,完成1个;第5期发布“微心愿”7个,党员认领6个,普通师生认领1个,完成6个;第10期发布“微心愿”15个,党员认领9个,普通师生认领6个,完成12个。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的诉求得到了更好满足,平台服务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参与群体从党员扩大到普通师生,且普通师生的参与人数呈扩大态势,说明平台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强。

图2 “微心愿”发布、认领、完成情况统计图

三、“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互联网+微心愿”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引领的育人平台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夯实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坚持传递正能量,设置“学习园地”版块,课题组精心筛选和发布贴近学生的信息,比如“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可成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未来的大学生,你好!新的起点,你准备好了吗?”“读大学应该读什么?”“省长给陇原有志从军青年的一封信”“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怎样的人生,才算是精彩的人生?”“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掌握100条历史典故,你能读懂半个中国”“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等,一点一滴地渗透,润物无声地浇灌,日积月累地滋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育人作用。

(二)“互联网+微心愿”是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平台

随着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治理方式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学生诉求和问题。“互联网+微心愿”平台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和治理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知晓率高的特点,将学生诉求嵌入互联网,并通过党组织引导和发动党员、师生帮助学生圆梦,实现了高校基层党建与治理的有效整合,营造了党组织—党员联动、教师—学生协同的良好氛围。“互联网+微心愿”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便利,也让党员和教师更深入地融入学生中,更好地履行育人责任,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在前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互联网+微心愿”平台通过不断的辐射和带动,逐步扩大到学校各个基层党组织,吸纳更多的党员和师生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微心愿”有人管、有人帮,不再变成问题,矛盾不再上交,减少投诉和信访,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甚至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互联网+微心愿”是基层党组织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平台

目前,各二级学院党组织通过开展“爱心点亮微心愿 党员争做圆梦人”主题党日活动和帮扶活动,吸纳更多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关注“微心愿”平台,引导和发动党员、师生主动认领学生“微心愿”、帮助学生实现“微心愿”,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皆可成为受助者,也可成为助人者。许愿人圆梦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人圆梦,让爱心不断传递,吸引更多党员和师生参与,形成“提出心愿—发布心愿—认领心愿—实现心愿—传递心愿”的循环,调动了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起志愿服务的力量,使服务学生逐渐内化为党员、师生的自觉行为,让爱心不断传递,让育人更有温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各种“微”问题,发挥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和维护学校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四、结语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的职责,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8]。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基层党建效能和治理水平,以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是高校面临的一大课题。“互联网+微心愿”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优势,将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服务育人、基层治理相融合,贯彻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维护了高校安全稳定,是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也将在今后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猜你喜欢

心愿党组织师生
心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我们的心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17年的心愿清单
心愿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