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儿科护士综合素质及工作质量的影响

2024-01-11王文王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层级儿科素质

王文,王萍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儿科,山东淄博 105120

有效的儿科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提升有积极作用[1-4]。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医疗服务,其在医院中获得广泛应用[5-6]。本研究选取2020—2022 年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的10 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探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儿科护士综合素质、工作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10 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 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男1 名,女4 名;年龄19~27 岁,平均(23.00±1.52);本科及以上4 名,大专及以下1 名。观察组男2 名,女3名;年龄20~27 岁,平均(23.02±1.20)岁;本科及以上3 名,大专及以下2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根据科室要求对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并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定期实施评估,将其作为后续护理管理依据。还需要定期监督护理过程,将其存在的问题记录并总结,并分析护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根据实际完善护理相关制度与流程,保证每个制度尽可能完善以及保持健全,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治疗所用设备以及设备保养工作,彻底落实制度内容。

应对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层级培训以及管理,培训内容有该层级护理的基础内容以及相关细节,培训有小组导师带教、面对面培训、小组互助培训,下一层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安排上一层护理人员负责。层级差异决定培训内容的差异,进而为患者提供连续且全面的护理服务。

针对病情较重的而儿科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般安排高层次护理人员负责,高层次护理人员需满足专业素质强、能力强以及年资高等3 个标准,并在培训期间,积极配合高层护理人员工作,在护理过程中相互学习,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实行弹性排班制度,依据层级调配护理人员。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掌握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在护理操作中保证积极参与,依据规范以及流程操作,并将护理结果在护理文档中进行记录。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均需每日认真查对药品、剂量、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保证具体的责任到人,使得层级内的护理质量尽可能满足医院要求。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质量。工作质量为管理制度落实、培训质量、护理流程、团队协作、护理规范性。护士综合素质与工作质量总分为100 分,均是评分越高,护士的工作质量与综合素质越好。护理综合素质有风险评估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专业技能,每项0~20 分,总分是100 分。护理管理不良事件有护理责任心不足、用药错误、护理操作不规范。满意度评估以医院自制的量表为主,分为非常满意(>90 分)、一般满意(35~90 分)以及不满意(<35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比较

观察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对照组(n=5)t 值P 值风险评估能力18.36±1.63 15.77±0.23 43.518<0.001随机应变能力19.22±0.36 15.36±2.96 2.095<0.001责任心19.36±0.20 15.48±0.78 10.774<0.001工作积极性19.63±0.26 15.69±0.44 17.238<0.001专业技能19.10±0.30 15.96±0.30 16.548<0.001总分98.36±0.63 82.63±1.60 20.455<0.001

2.4 两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工作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对照组(n=5)t 值P 值管理制度落实培训质量护理流程干预前15.30±0.66 15.36±0.63 0.147 0.887干预后19.22±0.63 17.06±0.30 6.922<0.001 t 值9.607 5.448 P 值<0.001<0.001干预前16.03±0.10 16.02±0.30 0.071 0.945干预后18.96±1.05 16.99±0.10 4.176<0.001 t 值6.212 6.859 P 值<0.001<0.001干预前15.36±1.33 15.63±0.63 0.410 0.692干预后19.68±0.06 17.02±0.06 70.697<0.001 t 值7.256 4.911 P 值<0.001<0.001

续表4

表4 两组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对照组(n=5)t 值P 值团队协作护理规范性总分干预前15.02±0.10 15.10±0.11 1.203 0.106干预后19.58±0.02 16.36±0.69 10.431<0.001 t 值99.986 4.032 P 值<0.001<0.001干预前15.44±0.30 15.46±0.26 0.524 0.875干预后19.58±0.20 16.87±0.36 11.205<0.001 t 值36.310 10.041 P 值<0.001<0.001干预前76.63±2.03 76.59±2.45 0.0482 0.969干预后98.63±0.36 81.66±0.15 137.600<0.001 t 值33.744 6.532 P 值<0.001<0.001

3 讨论

儿科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年龄小,身体处于发育状态,部分患儿无法表达自身感受,因此,在治疗或是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抵触心理,需要加强护理管理[7-8]。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发挥其作用,保证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在护理人员身上的应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有一定提高,但是效果相对有限[9-10]。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实施,结合有效培训以及护理制度的落实,并加强不同层级护理人员互相协作与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11-12]。针对护理中遇到的困难需预先与护理人员或是家属共同商讨,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针对纠纷的处理原则是宜见不宜避,宜劝不宜激,宜散不宜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有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均需要耐心倾听患儿或是家属的反映,若是护理工作不到位,需要赔礼道歉,减少护理纠纷。结合不同形式的培训,增加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知识的认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工作质量改善提供有效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由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并规范护理制度内容,加强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的评估,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观察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人员经过层级管理以及培训,了解与护理相关的更多内容,并端正工作态度,在积极参与与不同层级人员的合作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配合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士身上的实施,对其工作质量与综合素质增强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其可以提升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为患儿提供的服务更加安全且高效。

猜你喜欢

层级儿科素质
儿科专栏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