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途径探索

2024-01-11代晓东梁敬升杜彩凤辛艳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应用型素质

董 燕,代晓东,梁敬升,杜彩凤,辛艳萍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油气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面对新形势、新业态、新需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转型发展、内涵提升的重要手段[1]。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成为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是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风建设的关键,教师通过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专业发展,逐步从一名没有经验的菜鸟教师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成熟型教师[2],这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指明了求解方向。

1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关乎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教育界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王卓、杨建云[3]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系统的教师教育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获得并逐渐发展而成的、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李建辉和王晶晶[4]认为,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规范四个方面, 各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制约、渗透的有机统一整体。李黎波、纪国和和李国佳[5]指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构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取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6]。“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需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课堂、实训实践等内容进行创新改革,构筑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笔者认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教育能力组成,各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影响(见图1):即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通过理论教学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的能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通过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能够了解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不断进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的专业素养。

2 现有培养模式下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困局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高校,由于建设时间短、基础薄弱,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仍然延续通用的模式,缺乏个性化、持续化的指导和规划,导致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动力不足、效果不理想,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教科研动力不足、持续性发展乏力等制约瓶颈,如何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入职培训方式固化难以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认定是高校教师聘用、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以山东省为例,新入职的高校教师必须参加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课程的培训,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这种培训和考试,可使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新入职教师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但是这种为了资格认定而进行的培训,侧重教育理论普及化,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化教师的岗前培训。新入职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缺乏足够的了解,缺少“教与学”的思考,当登上讲台时,往往面临严峻的考验茫然无措,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2.2 工程实践能力薄弱难以实现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社会调查、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7]。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工程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队伍暴露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一方面,招收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全球排名前400的国(境)外高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在高等教育阶段接收的大多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缺少足够的工程与社会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刚走出校门又进入校门,课堂教学大多只能照本宣科讲理论,无法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特点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招聘的具有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都具有副高级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实践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但多年脱离学校的环境,进入高校初始,转变教书育人身份困难,对于如何进行教学缺少有效的抓手和手段。

2.3 繁重的教学工作无法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相关数据显示,高校45岁(不含)以下专任教师一般占70%以上,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8]。在完成教师身份转变、度过了入职的新鲜期后,青年教师承担起日益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加上缺少详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为自身发展提供专业训练、注入新鲜活力,青年教师的干事创业热情慢慢消磨,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之心此消彼长,严重阻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3 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升途径

建设应用型大学关键在于特色发展,使教育更加接地气地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逐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青年教师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履行着,因此需要着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使青年教师能够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学科背景特长,增强学生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根据上述问题和需求分析,提出以下提升途径。

3.1 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平台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我国首个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涉及10个指数,包含“教师团队”、“教改项目”、“教材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教师培训基地”六个维度和“教师教学竞赛”特别维度[9]。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发布,使各大高校重新审视教师教学发展现状,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教师发展的短板问题,从而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旨在“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创新创业活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开展教师培训、产学交流、教学研究、教育技术支持、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10]。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见图2),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帮助青年教师量身打造职业发展规划,搭建终身教育平台,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按其在教学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开展多轮次的教师培训,以入职培训、企业实践、工作坊、校际交流、学术会议、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贯穿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形成终身教育的良性循环;搭建课程建设平台,使青年教师踊跃投入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搭建双师型师资发展平台,培养双师双能型的青年教师队伍;搭建信息化教学支持平台,提供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技术助力;搭建区域交流服务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服务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

3.2 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青年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是与行业产业紧密关联,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企业实际需求。青年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了解行业企业文化、熟知行业发展前景、内部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唯有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才能改善实践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地域产业优势,与企业进行技术交流,签订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岗位操作培训,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工作内容,解决生产难题,提升青年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将企业的技术专家和岗位能手请进来举办技术讲座、指导校内实训实践,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丰富青年教师生产现场经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3.3 依托教学团队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要组成。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以老带新”、“春蕾计划”、“菁英计划”等形式,和教学过硬、教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建立“师徒关系”,发挥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在师德师风、治学修身方面的带头作用,指导教师应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书面培养计划, 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传、帮、带”,定期听课,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实践、教研教改、科学研究、课程开发等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接受信息化教学理念速度快,掌握较新的科研方法,通过融入教学团队,可以使团队结构层次化,优势互补共促发展。教学团队通过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教学竞赛、学科竞赛等作为切入点,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在实战中迅速成长,在双向互动中提高教学水平(见图3)。

3.4 完善教师评价保障机制,激发青年教师投身教育热情

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磨练内功的细致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想教好一门课,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静心思考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而这些投入往往都是“隐形的”,并不像论文、专利、科研项目那么显性,在年底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可以量化。所以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为激发青年教师投身教育热情,可以在进行工作量考核时,将教师从事的课程建设、教学竞赛、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等情况计算进去。对教学突出的青年教师给与教科研项目、信息技术平台、教学成果奖励方面的支持。青年教师往往会面临住房、婚姻、孩子入学入托等棘手问题,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为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学校应出台一系列保障性政策,例如青年教师联谊会、心理咨询等,解决青年教师后顾之忧,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提供大展宏图的土壤。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业态、新需求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从制度保障、平台搭建、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路径,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应用型素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