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季豆在中国的传入、传播与本土化发展*

2024-01-11冯竹清王思明

海交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物产四季豆芸豆

冯竹清 王思明

一、引言

四季豆,学名为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在植物学分类上为豆科(菜豆属/菜豆种),我国各省均有栽培,2020年全国四季豆收获面积约为862公顷,产量为10010吨。(1)见《2020年全球四季豆收获面积及产量分析》,来源于产业信息网,https://www. chyxx. com/industry/202106/959668. html,更新时间2021年6月27日。四季豆是如今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但追根溯源,四季豆原产于中南美洲,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随后逐渐融入中华饮食结构中,形成不少传统菜肴,例如川菜中有“干煸四季豆”,湘菜中有“肉末四季豆”,它从“传入”到“融入”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四季豆”是我国历史时期使用时间较久、使用范围较广的专称,“其得名之始,当以者四时供用之意乎”(2)顾枞:民国《息烽县志》卷18,《植物部·谷类》,《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3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92页。;“菜豆”虽是学名,但在我国历史上“菜豆”最初是豆类蔬菜的泛称,或指豇豆等其他豆类作物,如嘉靖《藁城县志》载:“菜豆:有刀豆、龙爪豆、扁豆、角豆,俱可作菜用。”(3)[明]李正儒:嘉靖《藳城县志》卷2,《财赋志·土产》,明嘉靖刊民国铅字重印本,第1页b。《台海使槎录》载:“菜豆,即豇豆”(4)[清]黄叔璥:康熙《台海使槎录》卷3,《物产》,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89页。,到清代后期“菜豆”才逐渐成为四季豆的专称。(5)张平真:《中国蔬菜名称考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为避免混淆,本文主要称“四季豆”。

关于四季豆的起源,目前学界已有公认的说法。美洲是四季豆的起源地,根据前苏联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四季豆有两个起源中心,即“南美(南墨西哥)和中美起源中心”和“南美(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起源中心”(6)[苏]Н.И.瓦维洛夫著:《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董玉琛译,许运天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62、68页。。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四季豆的大田栽培已遍及今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成为与玉米、南瓜并列的重要的“三大姊妹”作物。(7)张箭:《菜豆--四季豆发展传播史研究》,载《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第218-219页。地理大发现开始后,四季豆等美洲作物便随着欧洲人的足迹传至世界各地。

关于四季豆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前人也有述及。张箭认为,四季豆大概在16世纪末传入中国,且在全国传开的时间不太长,呈天女散花式、爆炸状传开。(8)张箭:《菜豆--四季豆发展传播史研究》,第218-219页。叶静渊推断四季豆通过滇缅间的通衢大道传入我国。(9)叶静渊:《明清时期引种的豆类蔬菜考》,载《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第96-101页。此外,在论述美洲作物的研究中,四季豆会被提及,例如王思明提到四季豆的记载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纂修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方志;(10)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第17-28页。丁晓蕾等认为四季豆最早在明代云南和河北的方志中有引种栽培的记载,清代其传播区域不断扩大,作为蔬菜在全国的大范围传播推广发生在20世纪初,(11)丁晓蕾、王思明:《美洲原产蔬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发展》,载《中国农史》2013年第5期,第26-36页。因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其结论仍需进一步推敲。总体来说,学界对四季豆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过程研究不多,远不及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美洲作物。(12)具体情况详见李昕升:《近40年以来外来作物来华海路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海交史研究》2019第4期,第69-83页。粮食作物、嗜好作物、经济作物被人们所重视,其传入与传播路径已经比较清晰,而四季豆为普通的蔬菜作物,关注度较低,其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路径目前仍不明晰,本土化过程也少有人探讨。

二、四季豆传入路径考证

为厘清四季豆传入的时间、路径和推广至全国的过程,根据方志及其他文献资料,笔者整理了明清时期已确定省份对四季豆的最早记载情况,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详见下表。其中江苏、安徽、江西等省份因史料不足或记载不明确而未作讨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明清时期已知省份四季豆最早记载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季豆最先出现在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推测四季豆先传入南方,再逐渐传至全国。此外,“四季豆……日僧隐元曾由吾国传入彼国,故日人称之为隐元豆。”(13)王德乾:民国《南皮县志》卷3,《风土志上·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4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65页。清顺治十一年(1654),福建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的高僧隐元禅师(俗名林隆琦)从厦门出发东渡日本弘法,把四季豆带入日本,日本从此有了菜豆栽培(14)编委会:《大日本百科事典(第2卷)》,株式会社小学馆,1980年,第494-495页。转引自张箭:《菜豆--四季豆发展传播史研究》,第218-219页。,故福建有可能在1654年已有四季豆。基于此,早期四季豆传入中国的路径大致有两条:一是17世纪时通过海路从东南沿海一带传入广东、福建等地;二是至迟在18世纪初通过陆路从西南边疆传入云南、贵州等地。民国《南皮县志》记载:“菜豆,一名芸豆,南省称菜豆,北省称芸豆,南京称四季豆……原产地一说谓南美秘鲁,一说谓东印度传入吾国。”(15)王德乾:民国《南皮县志》卷3,《风土志上·物产》,第65页。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南美秘鲁”是指四季豆的原生地之一,“东印度(16)“东印度”指今亚洲南部的印度和马来群岛,马来群岛又包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传入吾国”是指四季豆由美洲先传入东南亚地区,进而再辗转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地区。

(一)东南沿海路径

东南沿海路径主要指欧洲人或中国商人经海路将四季豆引进中国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雷州府志》记载:“四季豆,一年四熟。”(17)[明]欧阳保:万历《雷州府志》卷4,《地理志二·土产》,《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第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说明当时广东已经种植四季豆,并掌握其“一年四熟”的生长特性。广东温暖的气候使之四季均可生长,因而得名。至于福建地区,则因隐元禅师将四季豆带入日本,说明1654年福建很可能已有四季豆。那么四季豆是如何从美洲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的呢?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后,注意到美洲有很多独有的农作物,便陆续将其带到欧洲。1494年哥伦布派12艘船先行返回西班牙,并让他们带回一包搜集到的种子。大约在16世纪20年代,四季豆已经传入欧洲并受到欢迎,有人把从美洲得到的四季豆成熟豆粒送给教皇克利门特七世,并培育发展这种新的豆类作物,将它推广开来。(18)[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林郁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1565年,西班牙入侵菲律宾,6月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香料从菲律宾运往墨西哥出售。在此后的250年间,西班牙垄断了其殖民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的贸易,称为“大帆船贸易”,过程中贸易双方凭借自然禀赋上的差异,用独有的资源换取没有的资源,从而受益,其中就包括农作物资源。很多美洲植物在大帆船贸易中传入菲律宾,包括玉米、烟草、可可、番薯、土豆、秘鲁菜豆、利马豆等,(19)吴杰伟:《大帆船贸易与跨太平洋文化交流》,北京:昆仑出版社,2012年,第146-152页。其中“秘鲁菜豆”即四季豆,秘鲁是四季豆的起源地之一。中国与美洲、菲律宾之间均有着丰富的物产交流,菲律宾在中美农作物交流和商品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四季豆在传入菲律宾后,又经中国商人或外商之手传入中国。

明早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永乐年间(1403-1424)只允许朝贡国的贡使持有明朝廷颁发的“勘合”凭证,进入指定港口进行朝贡贸易,因此贸易活动并不广泛。但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境内进口奢侈品稀缺,价格飙升,形成巨大的利益空间。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沿海商人铤而走险,加入了走私贸易的行列,使明代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尽管朝廷严加禁止,但屡禁不止,“海邦小民,行货转贩,外通各洋,市易诸夷。”(20)[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卷433,《徐中丞奏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728页。隆庆年间(1567-1572)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新局面。在马尼拉帆船贸易中,每年都有大批来自福建漳州、厦门等地的中国商船携带各类中国商品抵达菲律宾。据统计,1580年,到达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有40至50艘。到了17世纪,中国到菲律宾的船只大为增加,并成为西班牙人进口税收的主要来源。(21)吴杰伟:《大帆船贸易与跨太平洋文化交流》,第142页。往来于中菲之间的中国商人成为中美作物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番薯就是由福建商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经商过程中带回福建进行栽培,而后推广开来的。四季豆也很有可能由中国商人带到福建地区。

除中国商人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贸易活动也是四季豆等作物传入的重要途径。1517年葡萄牙远征队在安德拉德(Andrade)的率领下到达广州,“船上满载胡椒……抵广东后,国使皮莱资与随员登陆……葡人所载货物,皆转运上陆,妥为贮藏……总督又遣马斯客伦哈斯(Mascarenhas)……率数舰抵福建漳州。”(2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54-355页。可见葡萄牙人在广东、福建等地开展了大量走私贸易。嘉靖年间(1522-1566),葡萄牙人重金贿赂广东地方官员,获允在此贸易,并在广东沿海岛屿进行居住,多时葡萄牙居民达500余人。(23)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8页。葡萄牙人在福建漳州与泉州地区也通过重金贿赂地方官员、与中国走私商人勾结等方式,在沿海地区频繁贸易,当时福建与菲律宾之间的商贩数量很多,走私贸易规模大。(24)蔡天新、黄花:《明代的朝贡制度特征与海上贸易发展》,载《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69-75页。

最早记载“四季豆”的雷州正处于广东沿海的雷州半岛,海岸线绵长,具有与东南亚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往来的地理优势。17世纪的一幅荷兰古海图--《东京湾和华南地区海岸图》,显示出雷州半岛区域中有用葡萄牙文和荷兰文标注的地名,这代表了当时域外人对雷州半岛的认识(25)陈国威:《17世纪及其前后雷州半岛与域外海路交往史料探析--从一幅荷兰古海图说起》,载《海洋史研究》(第十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99-215页。,说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很可能到过雷州半岛。在明代仅存的一部雷州半岛地方志--万历《雷州府志》记载:“(雷郡)八十里曰愽(博)袍山,高十五丈,盘围八里。故老传云,昔番船夜泊,见山石岩中有神光射天,乃舣舟寻访,闻有人声就而不见。番商告乡人立祠祀之,名射光岩,方广四丈许,因在愽(博)袍村,故名。”(26)[明]欧阳保:万历《雷州府志》卷3,《地理志一·山川》,第175页。博袍村是雷州半岛靠海的一个村庄,今为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企水镇下辖的行政村,上述记载反映出万历年间(1573-1620)雷州半岛沿海有“番船”“番商”上岸与乡人交流,实际上番商主要目的便是贸易。明末清初邑人陈舜系在其笔记《乱离见闻录》中记载:“万历间,闽、广商船大集,创铺户百千间,舟岁至数百艘,贩谷米,通洋货,吴川小邑耳,年收税饷万千计,遂为六邑最。”(27)[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光绪《吴川县志》卷10,《杂录》,《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4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91页。吴川位于今广东湛江市沿海地区,距离雷州较近,以上史料反映出明万历时福建、广东商船云集,人们与外来商人互通贸易,尤其雷州、吴川等沿海地区更是中外贸易的集中地。

以上可知16世纪到17世纪初福建、广东地区有大量葡萄牙等外商前来贸易,福建福清县与广东雷州均在沿海贸易区,四季豆应在贸易过程中传入并栽培,出现在地方志中。记载极少的原因,可能是四季豆传入后未受到充分重视,没有广泛推广开来,仅在寺庙、外商聚集区等地栽种。

(二)西南边疆路径

西南边疆路径是指四季豆经滇缅边境一带传入我国云贵地区的路线。云南和贵州在清康熙年间(1661-1722)出现四季豆的记载,成书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云南《建水州志》载:“豆……方豆、寸金豆、四季豆”(28)[清]陈肇奎修,叶涞纂:康熙《建水州志》卷9,《物产》,清康熙刻本,第1页b。,成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的贵州《余庆县志》载:“刀豆、裙带豆、四季豆”(29)[清]蒋深:康熙《余庆县志》卷7,《风土志·土产》,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第7页b。。建水州(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与余庆县方志中“四季豆”的先后记载,大致勾勒出一条四季豆从西南部传入我国的路径,欧洲人可能首先将四季豆引至缅甸、印度地区,再经陆路从缅甸传入我国。

16世纪,印度与缅甸是葡萄牙人重要的军事与贸易活动地点。1510年葡萄牙攻陷印度西岸的果阿(Goa),将其作为据点在东南亚展开贸易,同时与缅甸有军事合作和贸易关系。在缅甸东海岸的孟族王国以及西海岸的阿拉干王国里有葡萄牙雇佣兵,这些葡萄牙人将葡萄酒等饮食物产带入缅甸。缅甸西部的阿拉干向葡萄牙开放贸易,设立通商口岸。在长期的殖民与贸易过程中,包括四季豆在内的美洲作物可能逐渐传入印度、缅甸地区。

我国云南与缅甸接壤,在交流过程中一些美洲作物辗转传入西南边疆地区。明朝时期,中缅两国在边境地区经常发生摩擦,加之缅甸国内当时的局势动荡不安,极大地干扰了中缅边境贸易的正常进行。但在战争中,为了保证军需的供应,明政府在修缮拓宽滇缅古道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新的陆路贸易通道,为两国交流往来提供了便利。清代,中缅贸易比明代更加发达,不仅有着频繁的政治交往,贸易往来也十分密切,中缅两国之间的陆路商道比明代多,商队更加壮大,乾隆以前中缅边境贸易开放、两国贸易平稳,(30)段知力:《试论清代中缅贸易关系及其特点》,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第1-7页。为作物的传入创造了条件。而我国云贵地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出现四季豆的记载,四季豆应在清前期通过滇缅陆路传入。

因海路交通更为快捷,陆地传播缓慢,且受国家外交政策影响,四季豆从西南边疆传入的时间比海路传入大约晚一个世纪。与东南沿海路径不同,四季豆传入云贵地区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当地的农耕传统和饮食文化有一定关系。云贵地区以山地为主,是农耕文化区,农作物种类丰富,主要以谷类与豆类为主,(31)章青琴、曹端波:《清代云南农业的发展》,载《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83-87页。人们具有丰富的种豆经验和长期的食豆习惯,加上四季豆具有易栽培、适应性强、供应期长等特点,四季豆传入之后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其逐渐融入当地的豆类栽培系统中。

三、四季豆在全国的传播过程

四季豆在经东南沿海与西南边疆传入后,便以云贵地区为中心,逐渐传播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方志及其他文献的记载先后顺序及四季豆空间传播特点,将明清时期四季豆的传播过程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代四季豆在大帆船贸易与海上走私贸易中,经海路传入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但仅在少数地区短期栽培,“昙花一现”后便不见记载,期间四季豆经福建传入日本,在日本获得发展。

第二阶段,至迟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四季豆经陆路从西南边疆传入云南、贵州地区。云南在康熙时建水州等地已栽培四季豆,此时四季豆在豆类中的地位还很低。乾隆、嘉庆以后,四季豆种植区域逐渐扩大,记载也多起来,例如乾隆《弥勒州志》载:“豆之属:南豆、黄豆、青豆、红豆、黑豆、四季豆、白豆、绿豆、踠豆、豇豆、扁豆、茶褐豆”(32)[清]秦仁修,伍士玠纂:乾隆《弥勒州志》卷23,《物产》,《故宫珍本丛刊》第230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73页。;嘉庆《永善县志略》载:“大豆、绿豆、青豆、黑豆、豌豆、豇豆、扁豆、刀豆、四季豆、红小豆(俗名饭豆)、白小豆”(33)[清]查枢纂修:嘉庆《永善县志略》卷1,《物产》,清嘉庆八年修钞本,第16页a。,可见乾隆、嘉庆时四季豆在豆类中的地位已经有所提升。

贵州在康熙时期除上文提及的余庆县外,思州府等处也已种植四季豆,《思州府志》载:“蔬品:芥……刀豆、裙带豆、四季豆。”(34)[清]蔣深纂:康熙《思州府志》卷4,《赋役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5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21页。乾隆时四季豆栽培范围进一步扩大,清江、独山、平远、黔西等地纷纷栽培,但此阶段四季豆在豆类作物记载中均排在末位,说明其重要性还较弱。嘉庆时四季豆的地位逐渐提升,例如《黄平州志》载:“豆之属,曰黄豆、黑豆、青皮豆、叶豆、红豆、饭豆、豇豆、四季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羊眼豆。”(35)[清]李台修,王孚鏞纂:嘉庆《黄平州志》卷4,《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0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38页。此时四季豆已非末位;道光时贵州东部、中部基本都有四季豆的栽培,其中《贵阳府志》载:“又豇豆、四季豆二种,嫩荚可供蔬。”(36)[清]周作楫修,萧琯纂:道光《贵阳府志》卷47,《食货略第五之四》,《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3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53页。说明当时豇豆和四季豆是主要的两种豆类蔬菜;咸丰时黔西南地区也在栽培四季豆,民国时各地均产,《开阳县志稿》载:“豆类,四季豆、碗豆、刀豆、青豆、胡豆、叶豆、小豆各地均产,为四时主要蔬菜。”(37)解幼莹修,钟景贤撰:《开阳县志稿》第4章,《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8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14页。从排序上可看出四季豆已成为最重要的豆类作物之一。以上说明四季豆传入云贵地区后落地生根,获得长远发展。

第三阶段,雍正至嘉庆年间(1723-1819),四季豆以云贵高原为中心向四周传播,栽培范围扩大至四川、甘肃、陕西、湖南、湖北、西藏等地,此阶段传入省份在地理上形成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包围状。四川在雍正年间(1722-1735)已栽培四季豆,《江油县志》记载:“蔬菜……四季豆、刀豆。”(38)[清]彭址纂修,瞿缉曾续修:雍正《江油县志》卷下,《物产》,《故宫珍本丛刊》第205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43页。乾隆年间(1736-1796)四季豆在四川的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记载增多,但主要集中四川东部地区。道光、同治时四季豆已推广至四川大部分地区,光绪时四季豆已是市场上流通的常见商品,《茂州乡土志》载:“四季豆常产,前数年安绵德阳人多来买之,每年值前千余,近贱……四季豆运出本境,在安县绵竹销行,每岁约二百余石。”(39)[清]谢鸿恩:光绪《茂州乡土志》,《物产》,抄本,第84页a、第90页a。可知茂州所产四季豆多销往绵竹、德阳一带,生产具有一定规模,获利颇丰。

乾隆时四季豆从四川向北传至甘肃、陕西等地,《西和县志》载:“蔬类:葱……四季豆”(40)[清]邱大英:乾隆《西和县志》卷2,《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34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276-277页。,《平利县志》也载有“四季豆”(41)[清]黄宽:乾隆《平利县志》卷4,《土产》,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第31页b。,甘肃西和县、陕西平利县这两个地方在地理位置上紧邻四川,很可能由四川传入。此外甘肃北部的肃州也已将四季豆作为蔬菜之一,“四季豆,比豇豆荚阔而短,作蔬,味类南方之裙带豆,紫花如白扁豆,干收其种,色茜红。”(42)[清]黄文炜、沈青崖纂修: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六册·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第48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湖北的西部地区因靠近四川,最先开始栽培四季豆,乾隆《房县志钞》记载豆类有:“蚕豆、绿豆、小豆、豇豆、四季豆、豌豆”等(43)[清]张敔修,汪魁儒纂:乾隆《房县志钞》,《物产》,清钞本,第37页a。,同治、光绪时四季豆记载增多,其栽培范围主要集中在今十堰、恩施、宜昌等湖北西部地区。西藏的四季豆是由汉人引进的,乾隆《西藏志》载:“近汉人自中国带菜种有白菜、莴苣……四季豆。”(44)[清]允礼:乾隆《西藏志》,《物产》,清乾隆刻本,第31页b-第32页a。此后西藏就有了四季豆的栽培。此外,乾隆时四季豆还从贵州传入湖南,湖南辰州(今怀化沅陵县)较早出现记载:“四季豆,以四季皆有也。”(45)[清]席绍葆修,谢鸣谦纂:乾隆《辰州府志》卷15,《物产考上》,《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5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3页。此处靠近贵州,四季豆从贵州余庆等地传入较为便利,随后四季豆主要集中在湖南西部地区,到同治时湖南中部地区也逐渐栽培四季豆,包括沅陵县、新化县、绥宁县、新宁县等地。

第四阶段,道光年间(1820-1850),四季豆进一步推广至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道光时河北安平县已经栽培四季豆,《安平县志》记载:“扁豆、四季豆、蚕豆、绿豆……”(46)[清]刘祖宪修,何思贵纂:道光《安平县志》卷4,《土产》,油印本,第3页a。发展至民国时期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已种植四季豆,并称之为“芸豆”。例如,满城县“芸豆,形似刀豆,窄而圆,豆粒粉红色”(47)陈宝生修,杨式震纂:民国《满城县志略》卷9,《风土二·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40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74页。;交河县“芸豆,形如扁豆,肉厚可以常食”(48)高步青修,苗毓芳纂:民国《交河县志》卷1,《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4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87页。;高邑县“芸豆,初夏结实,于蔬豆中最早”(49)王天杰修,宋文华纂:民国《高邑县志》卷2,《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0页。;顺义县“芸豆,可充蔬,形似扁豆而稍厚,有夏、秋两种”(50)礼阔泉修,杨德馨纂:民国《顺义县志》卷9,《物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北京府县志辑》第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79页。;蓟县“芸豆,分红、白二种”(51)徐葆莹修,仇锡廷纂:民国《蓟县志》卷1,《地理·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天津府县志辑》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9页。;静海县“菜豆角壳细长,食时连壳,味清爽,普通菜品,蔓生架上者如垂丝尤佳;芸豆角,食如菜豆角,壳短而宽,生亦早。”(52)白凤文修,高毓浵纂:民国《静海县志》,《卯集·土地部》,《中国地方志集成·天津府县志辑》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可知“菜豆角”为豇豆,“芸豆角”指四季豆。山东同河北一样,惯用“芸豆”一称,道光时聊城冠县已产“芸豆”(53)[清]梁永康修,赵锡书纂:道光《冠县志》卷3,《物产》,清道光十年修,民国二十三年补刊本,第59页b。,冠县紧邻河北,应由河北传入,随后四季豆逐渐传至全省,民国时期山东大部分地区均产“芸豆”。河南最迟在道光年间也已栽培四季豆,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云藊豆,白花,荚亦双生,似藊豆而细长,似豇豆而短扁。嫩时并荚,为蔬脆美;老则煮豆食之,色紫,小儿所嗜,河南呼四季豆。”(54)[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41-42页。

第五阶段,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四季豆从山东、河北等地进一步向北传至内蒙古及东三省,这些地区亦称四季豆为“芸豆”或“云豆”,不少方志记载其因种来自云南(55)例如张书翰修,赵述云纂:(民国)《长春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第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52页;陈鸿谟修,孔广泉纂:(民国)《安图县志》卷2,《物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第4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而得名。内蒙古地区在咸丰年间(1851-1861)就已引进四季豆,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的呼和浩特地方志《归绥识略》记载:“联豆,吾乡俗称其名,未见诸书,京师呼为云豆。”(56)[清]张曾:《归绥识略》卷35,《土产》,咸丰十一年钞本,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咸丰时归绥地区为内蒙古的商业贸易中心,与中原往来频繁,四季豆很可能从中原地区传入。辽宁在光绪年间(1875-1908)已引进四季豆,《海城县志》载:“云豆,种来自云南,故名。”(57)[清]管凤和修,张文藻纂:光绪《海城县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辽宁府县志辑》第5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9页。吉林也在光绪时引进四季豆,《奉化县志》载:“有云豆、菜豆、刀豆、扁豆各种。”(58)[清]钱开震修,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志》卷11,《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第9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黑龙江则在宣统年间(1909-1912)栽培芸豆,宣统《呼兰府志》记载了其收税的情况:“粮税分细粮、粗粮两种……芸豆、黑豆、包谷、縻子、苏子、黍子之类为粗粮,石征税前一百二十,均由买主输纳。”(59)[清]黄维翰纂修:宣统《呼兰府志》卷3,《财赋略》,《中国地方志集成·黑龙江府县志辑》第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78页。民国时芸豆已是出口产品之一。至此,四季豆在西南-东北方向上的传播基本完成。

以上论述勾勒出四季豆传入云贵高原地区后,逐渐向内地部分地区传播的大致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作物在地区间的传播往往并非单次、单向,而是多次引种、多向传播。明代时四季豆虽未在东南沿海地区获得广泛推广,但清末时四季豆再次从内地传至沿海地区。例如道光年间福建开始出现四季豆的记载,《永安县志》载:“一种名荷兰豆,俗呼云豆,似扁豆而薄小,荚青翠柔,属食之味清,上品也;四季豆其形似上,味相近,亦佳品也”(60)[清]孙义修,陈树兰纂:道光《永安县续志》卷9,《风俗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9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64页。,应是自内地传入。而四季豆于明代在广东昙花一现之后,便未见记载,直到民国时又重新引进四季豆,例如自1909年起广东农事试验场每年试种栽培菜豆品种。四季豆的反复引种不仅体现在国内各地区之间,还体现在国际之间,清末时我国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一些新四季豆品种,例如河北曾引进一种“洋云豆”,矮生直立的四季豆品种也于清末才传入中国,此前国内栽培的四季豆品种以蔓生品种为主。(61)丁晓蕾、王思明:《美洲原产蔬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发展》,载《中国农史》2013年第5期,第26-36页。清末时,国内应仍有不少省份未栽培四季豆,自民国至今,随着各省农事试验场、农林试验场、农科院等机构的发展,各省陆续从国内外引种四季豆进行栽培,培育出诸多地方品种,四季豆才逐渐成为全国各地的常见蔬菜之一。

四、四季豆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从明代的外来作物到如今的常见蔬菜,四季豆在大约三百年间为国人所接纳和栽培,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本土化发展后,逐渐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四季豆的“本土化发展”是指四季豆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不同于国外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称呼本土化、栽培本土化、功能本土化等。

(一)称呼本土化

四季豆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基于对它的认识,赋予了诸多地域性称呼,这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四季豆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西南地区对四季豆的地域性称呼十分丰富。四川、重庆等地称四季豆为“时季豆”“二季豆”“碧豆”等,如“四季豆,《三农纪》名时季豆”(62)[清]庄定域修,支承祜纂:光绪《彭水县志》卷3,《物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 重庆府县志辑》第23册,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第194页。,“时季豆……可种两季,故名二季豆,又名碧豆,云其色也。”(63)[清]张宗法编著,邹介正、刘乃壮、谢庚华等校释:《三农纪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303页。云南因民族、方言众多,对四季豆的别称较多,如鹤庆州称“羊角豆”,黎县称“地豆”,宣威县称“锦豆”,巧家县称“澡豆”,因可“代皂用于洗灌者”(64)陆崇仁修,汤祚纂:民国《巧家县志》卷6之3,《农政》,《中国地方志集成· 云南府县志辑》第9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66页。而得名。

华北、东北地区多称四季豆为“芸豆”或“云豆”,意为种来自云南,“芸豆”为“云豆”的谐音,对此上文已有述及。此外还有其他诸多地域性称呼,吉林民国《安图县志》载:“芸豆,又名曰云豆……俗有六月鲜、大挽袖之名。”(65)陈鸿谟修,孔广泉纂:民国《安图县志》卷2,《物产志》,第151页。《长春县志》记载:“云豆……俗呼六月鲜,近有羊角豆、七鼓豆诸名,分土、洋二种。”(66)张书翰修,赵述云纂:民国《长春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第152页。《呼兰县志》“芸豆……色微黄者名金黄豆。”(67)[清]黄维翰纂修:宣统《呼兰府志》卷11,《物产略》,第194页。《黑龙江志稿》载:“云豆……俗呼六月鲜(盛京通志)。荚长二寸许,子大而圆,斑色,俗呼家雀蛋(吉林通志)。粒大而色红,色嫩黄者,名金黄豆(呼兰府志)。又名四季豆。”(68)张伯英:民国《黑龙江志稿》卷14,《物产志·植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08-609页。可知东北地区对四季豆的别称还有“六月鲜”“大挽袖”“羊角豆”“七鼓豆”“金黄豆”“家雀蛋”等,东丰县还将一种“粒圆有纹”的四季豆品种,称为“花雀蛋”(69)邢麟章修,李耦纂:民国《东丰县志》卷1,《地理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第1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23页。。河北对四季豆的称呼还有“菜豆”“云扁豆”“筋豆”等,光绪《保定府志》载:“菜豆……南人呼为四季豆”(70)[清]李培祜修,张豫塏纂:光绪《保定府志》卷27,《户政略五·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30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30页。,《乐亭县志》载:“云扁豆,亦菜豆之属……今俗以其荚上下有筋如丝,又名筋豆。”(71)[清]游智开修纂:光绪《乐亭县志》卷13,《食货·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2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99页。此外内蒙古地区称四季豆为“豆角”“饭豆”“芸豆”“莲豆”“联豆”“架豆”等,如民国《林西县志》载:“芸豆……土人呼为豆角……可煮饭食,亦呼为饭豆。”(72)苏绍泉修,徐致轩纂:民国《林西县志》卷4,《物产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第4页。

在四季豆的诸多别称中,有的使用区域范围大,有的则使用区域范围小。有的根据其生长时节命名,如“时季豆”“二季豆”“六月鲜”等。有的根据其形状或豆子数量命名,如“羊角豆”因形似羊角而得名,“七鼓豆”因一个豆荚大约有7个圆鼓鼓的豆子而得名。有的根据颜色和花纹命名,如“碧豆”“金黄豆”“家雀蛋”“花雀蛋”等。其中“家雀蛋”是因豆子花纹与家雀蛋上的花纹和斑点比较像,家雀是北方对麻雀的一种称呼。有的根据其品种来源命名,如“云豆”“芸豆”等。有的根据其用途命名,如“澡豆”“饭豆”等。这些地域性称呼体现出不同地区人们对四季豆的不同认识,是构成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栽培本土化

四季豆品种资源的传入,不代表栽培技术的传入,四季豆在传入中国以后,需要中国人民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农耕体系的四季豆栽培技术和方法,即“栽培本土化”。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既借鉴已有的种豆经验,又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四季豆的栽培技术和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逐渐掌握了四季豆的栽培技术。

在四季豆传入之前,我国人民已种植大豆、小豆等多种豆类作物,积累了丰富的种豆经验,而四季豆的栽培与其他豆类作物有诸多类似之处,“芸豆……与他豆耕耘法及施肥料均相同。”(73)陈继淹修,鲜闻诗纂:民国《张北县志》卷4,《物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1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因此种豆经验是我国人民栽培四季豆的一个优势。此外,人们在栽培四季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总结和创新,逐渐掌握适合中国各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栽培方法。例如在四川、重庆地区,“有种秋实者,临秋方茂,植艺三月下种,五月采收,熟子复种,七月采;有种晚者,二月下种,喜肥润土,不宜深穴厚盖,苗生频浇,插竹木引蔓,秋结实与扁豆同。”(74)[清]张宗法编著,邹介正、刘乃壮、谢庚华等校释:《三农纪校释》,第303页。在河北张北县,四季豆“播种时坝下谷雨,坝上立夏。坝下至小暑时摘荚而食之,至立秋时收子;坝上摘食之时须至大暑,至处暑收子。”(75)陈继淹修,鲜闻诗纂:民国《张北县志》卷4,《物产志》,第374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栽培,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四季豆传入以后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结果。

在栽培制度上,人们将四季豆与玉米等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以节省田地,民国《宣威县志稿》载:“黄豆、饭豆、锦豆(即四季豆)等同,且同时种于玉蜀黍夹空之间,不另占面积。”(76)王钧图修,缪果章纂:民国《宣威县志稿》卷7,《政治 行政篇·农期》,《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第13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意思是将四季豆等豆类作物种植于玉米株之间的空地上,只要比例合适,豆类作物既不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光能的利用率,又可以充分发挥豆科作物培肥地力的作用,整体提高农作物产量。四季豆与玉米间作,还不需给四季豆插杆引蔓,玉米秆便可以发挥引蔓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民国时期,随着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四季豆还种植于温室大棚中:“每年四季均可种植,暖期栽培于园圃,寒期培养于温室。”(77)王德乾:民国《南皮县志》卷3,《风土志上·物产》,第65页。

(三)功能本土化

四季豆传入后,人们充分发挥其食用价值,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食用方式。此外,人们还开发了四季豆的药用、饲料、救荒、商品等多重功能,体现出四季豆的“功能本土化”。“接受外来物品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它们被接纳的事实,而是它们被文化重新界定并投入到使用中去的方式”(78)[美]伊戈尔·科普托夫著:《物的文化传记:商品化过程》,石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01页。,人们基于对四季豆生物特性的认识和生活需要,充分利用其多重功能,满足生活需求。

食用是四季豆最基础的功能,“年可连种数次”(79)符璋、刘绍宽:民国《平阳县志》卷15,《食货志四·物产上》,《中国方志丛书》第7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51页。的特点大大延长了四季豆的供应期。四季豆兼具谷、蔬双重食物属性,“嫩时并荚为蔬,脆美;老则煮豆食之”(80)[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第42页。,“用以为蔬,风味颇佳。”(81)陈占甲修,周渭贤纂:民国《镇东县志》卷1,《地理·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第1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四季豆食用方法多样,“嫩时可煮可炒,是为田家恒菜。”(82)李之青纂,戴朝纪纂:民国《郫县志》卷1,《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8册,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第620页。《张北县志》总结了四季豆的几种食用方法:“用途一,结荚后摘下去筋,连皮煮之,当作蔬菜;二,荚至成熟时,去皮留子,用以熬粥;三,将子煮熟,可作各种食品之饀”(83)陈继淹修,鲜闻诗纂:民国《张北县志》卷4,《物产志》,第374页。,这里表明四季豆可以用作蔬菜,也可以用来煮粥、做“饀”,“饀”即豆沙。另外四季豆还可“煎食”(84)林志茂等纂:民国《三台县志》卷13,《食货志二·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18册,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第237页。,“佐食并作咸菜”(85)王鉴清等修,施纪云等纂: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7,《风土志·物产》,民国十七年铅印本,第11页a。。四季豆不仅食用方法多样,而且与很多蔬菜均可搭配烹调。如今我国各地均有四季豆的菜品,例如四季豆炒肉、地三鲜、干煸四季豆等,北方有的地区还将四季豆剁碎拌在肉馅里做水饺、包子、蒸饺等。

除食用功能外,人们还开发了四季豆的其他功能,如药用、饲料、磨面、代皂、救荒、商品等。我国在饮食传统上讲究“药食同源”,四季豆也具有药用功能,《三农纪》载:“(四季豆)木性,味甘气温,调荥养胃,补气和血,子色形若肾,可益真火助元阳……思虑过度、心肾不交、虚火炎上者,和种米煮粥,食之甚佳。”(86)[清]张宗法编著,邹介正、刘乃壮、谢庚华等校释:《三农纪校释》,第303页。《粥谱》也载:“芸豆粥益脾胃,北人谓之芸豆,南名二季豆,同粳米作粥,治思虑过度虚火炎上。”(87)[清]黄云鹄:《粥谱》,《芸豆粥》,《续修四库全书》第11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97页。此外,四季豆还可作饲料:“凡平荚可储备牛马冬粮”(88)拓泽忠、周恭寿修,熊继飞等纂:民国《麻江县志》卷12,《食货志·农利物产下》,《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18页。;可用于磨面、代皂:“间有取其白者磨面,代皂用于洗灌者”(89)陆崇仁修,汤祚纂:民国《巧家县志》卷6之3,《农政》,第266页。;可用于救荒:“时季豆……吾邑贫农春季种作蔬食外,恒藉以救荒”(90)柳琅声等修,韦麟书等纂:民国《重修南川县志》卷6之3,《风土下·植物》,《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9册,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第450页。;还可作为商品进行售卖和出口,民国时期河北龙关县所产四季豆就销往国外:“芸豆,赤、白、黄三种,性喜阴寒地,白者价昂,外国多贾之,黄、红之价次焉。”(91)刘德宽修,何耀慧纂:民国《龙关县志》卷4,《物产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12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结语

四季豆原产于美洲,地理大发现后传播至世界各地。在16、17世纪的大帆船贸易与我国东南沿海走私贸易中,四季豆通过海路传入我国广东、福建地区,但未能在当地获得长足发展。欧洲人等在东南亚的缅甸、印度等国进行殖民与贸易的过程中,四季豆经海路传入缅甸、印度等国家,后又通过陆路传入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四季豆主要通过东南沿海和西南边疆两条路径传入我国。

四季豆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漫长的推广过程。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四季豆已经在云贵地区栽培;雍正至嘉庆年间(1723-1819),四季豆以云贵地区为中心向周边传播,栽培范围扩大至四川、甘肃、陕西、湖南、湖北、西藏等地;道光年间(1820-1850),四季豆进一步传播至河北、山东等地;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四季豆传至内蒙古与东三省。民国以后,随着近现代农作物育种事业的发展,四季豆得到进一步推广,逐渐成为各地的常见蔬菜之一。四季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其称呼、栽培时间与方法、食用及其他功能等方面均呈现出异于原生地的特点,这代表着四季豆真正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中。

明清时期四季豆大致呈现出由西南逐渐向东北传播的特点,这恰与张赤红对菜豆种质资源研究的结论不谋而合。张赤红通过分子标记、形态标记等方法对普通菜豆(即四季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她认为:“贵州、云南普通菜豆的形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均比其它省市高,且贵州省普通菜豆资源较其它省市丰富,故初步推断四季豆由美洲引入时,可能首先在云贵高原被引种驯化,然后向东北传播,云贵高原可能是普通菜豆的次级起源中心。”(92)张赤红:《普通菜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分类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第58页。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与之相互印证,认为四季豆首先在云贵高原栽培,随后大致按照由西南向东北的方向,在全国传播开来,云贵高原应是我国四季豆的次级起源中心。

猜你喜欢

物产四季豆芸豆
飞速发展的顺平县物产有限公司
物产环能:净利润两版本 业绩陷“罗生门”
拯救爱情的芸豆豆
如何科学播种芸豆
物产美食
芸豆 减肥者理想的食物
芸豆蛋白的理化功能特性研究
四季豆
春季甜玉米和反季节四季豆轮作栽培技术
矮生四季豆台湾2号抢茬种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