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与机理
2024-01-11邹宝玲陈宇丹
邹宝玲 陈宇丹
收稿日期:2023-09-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1AZD032);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重庆保障粮食安全研究”(2022NDYB7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机制与路径研究”(SWU2209078)。
作者简介:
邹宝玲,女,湖南永州人,博士,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宇丹,女,重庆潼南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是现阶段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仅需要实践经验,更需要理论指导,这也是乡村振兴研究的应有之义。为此,文章基于跨学科研究趋势背景,从乡村振兴领域面对复杂问题,内嵌于多元复杂系统,并需要多学科协同发力来说明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必要性。同时,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其阶段性特点出发,说明乡村振兴研究具有战略性、设计性、系统性的跨学科研究特性。最后将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机理凝练为以系统论和整体性思维为依据,以多学科互补整合为基础,以跨学科科研合作为途径,以期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学;跨学科研究;特性;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23)06-0057-10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的全面振兴,目的在于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实践的科学性有赖于相应的理論引导与支持。实际上,传统哲学认为实践是理论的一部分,即实践活动是理论规划和深入认识的一个过程,只有理论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因而,推进乡村振兴研究,促成乡村振兴研究理论成果,是不断回答乡村发展领域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做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的必然路径。
从研究开展来看,随着科技应用和经济社会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现实挑战不断出现,仅靠单一学科独立解决复杂现实难题变得愈加困难。与此同时,综合化和整体化的特性逐渐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之中体现出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性和交叉性亦愈发突出。在知识体系的日益分化、知识生产的碎片化和学科壁垒重重的现实困境下,推动学科跨越融合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因此,就乡村振兴研究而言,乡村振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内嵌于乡村地域系统、城乡融合发展系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一学科难以实现系统化、体系化研究,必须促进学科交叉,通过跨学科研究才能回答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一、跨学科研究趋势及其特征
伴随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知识生产方式在20世纪末从“知识生产模式I”转换为“知识生产模式II”,从本质上改变了具有明显学科界限且在认知情形中以线性方式形成知识的传统知识生产方式[2]。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情景为根本特征,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将实际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知识正当性的评判标准,因而更重视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跨越学科边界,推动知识融合,从而在学科交叉中产生新知识。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形态与运行机制不断变革,科技应用和社会经济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不管是面对社会发展需求,还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学科跨越融合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未来研究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也逐渐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如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就强调“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在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国家完善学科布局和知识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http://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flfg/202201/t20220118_179043.html。;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针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具体意见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由此可见,在知识体系的日益分化、知识生产的碎片化和学科壁垒重重的现实困境下,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社会共识与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赋予了法律法规层面的保障。
邹宝玲,等: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与机理
(一)跨学科研究相关术语辨析
单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均属于不同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知识生产方式,代表着知识体系的某种组织形式[3]。单学科研究的优势在于专注一门学科,可以更深入、更系统地学习该学科理论起源、演变、问题及其方法[4],但对于复杂性问题,单学科研究存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多学科研究旨在从多学科角度实现问题的解决以及知识的创新,因而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站在不同学科立场与视角对于同一问题进行独立研究[5]。换言之,在多学科研究活动中每个学科存在单独的贡献。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近似,均力求突破学科划分形成的限制,充分借鉴和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6],进而更加深入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或者突破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解决的现实难题[3]。由此可见,单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发展关系。单学科研究主要是利用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学科研究本质上是不同学科的并置,学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强调从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元化视角全面认识复杂事物[7]。而跨学科研究兼具单一学科深度和多学科广度,强调以学科交叉优势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之间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深度融合,进而重构新知识体系[8]。
按照知识的互动与整合程度,研究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与超学科研究等类型[9]。考虑到超学科研究是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将科学与社会进行联合,涉及更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更高端的学科交叉形式,超越了学科范畴与科学研究领域[10],故在此仅对单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围绕研究活动的基础、过程、结果等方面,单学科、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区别可以归纳如表1所示。上述三类研究范式的学科之间的联系程度与学科边界的跨越情况等可以表达如图1所示,且学科整合程度按照高到低排列为: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单学科研究。
(二)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借鉴已有研究,可以将跨学科研究的特征归纳如下:
1.问题复杂性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和最终目的是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8]。现代社会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社会成为世界的常态存在方式,使得社会问题变得极为复杂[11],而单一学科研究活动对此越发凸显其局限性。同时,人类对于社会风险的化解思路也从传统的线性求解转变为探寻可供选择的多元化替代性解决方案,进而得以更好地解决风险社会中的难题[12]。因而,跨学科研究基于问题的复杂化应运而生,且复杂问题的每个方面通常是一个特定学科的重点。跨学科研究超出了一个单一学科的视角,其将跨学科知识视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坚持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逻辑,突破单学科的“范式”约束,提出创新的理论阐释和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2.学科整合性
跨学科研究不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的拼凑组合,而是要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跨学科研究明确地借鉴了各个学科。各个学科提供了关于特定问题的具体实质性的见解,可能存在冲突,而跨学科研究需要进行视角选择,视角选择需要从相关学科的立场或观点来分析问题,并确定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在学科交叉处寻找学科之间内在关系和契合逻辑,突破学科间的藩篱,促成知识和思维的相互补充、借鉴,从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7]。而且,新的学科体系可以脱离母体学科而独立存在,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方法协调性
跨学科研究具有可识别的调查过程或模式。运用整体思维理解来自相关学科的观点和信息,并思考其间的联系及其与问题的联系[13]。跨学科研究会针对某一研究问题来构建一个共同的方法框架,在此框架内,将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不同方面,因而需要不同学科的内在知识生产逻辑的调整与联结。在学科视角背景下评价不同学科学者的见解,并进行整合,形成关于问题的更全面的整体理解[14]。简单而言,面对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具体需求,可以把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技术等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和知识上的创新,形成共同问题理念下的最优研究方法框架。
4.知识生产与实践应用并重
跨学科研究是具有知识生产和实践应用双重属性的实践活动。跨学科研究的目标是务實的。跨学科研究允许知识的多元化,尊重不同学科所追求的不同认识论[15],而且跨学科研究以新理解、新知识等推动人类认知上的进步[16]。跨学科研究存在的价值不拘泥于传统学科范式的限定,而是人类知识体系构建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8],通过“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并行的发展路径,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二、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必要性
(一)乡村振兴研究面对复杂问题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战略思维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突破[17]。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并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8/zxgz/201802/t20180205_6136444.htm。。随后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从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可知,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经济、组织、文化、生态、治理等多个方面,而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然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升级困难;易地搬迁治理低效,城镇化辐射力不强;自主脱贫意识淡薄,内生发展动力匮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居环境遭受忽视;利益联结要素缺乏,利益分配难以平衡等[1]。加之,长期以来的中国城乡二元倾斜政策导致农村和农民为了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付出了巨大代价,如乡村人力资本弱化[18]、空心化[19]、留守人口[20]等问题,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现象[21],也加剧了广大乡村发展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22]。换言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要解决涉及乡村与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积深已久,复杂而难以解决,从而导致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振兴研究的复杂性。
(二)乡村振兴内嵌于多元复杂系统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涉及经济发展,还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更体现了由城市偏斜到城乡融合,再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长远目标[23]。在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又有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具体包括5个方面:一是全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具有建设者与受益者的双重身份;二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力;三是乡村振兴包括五个维度,即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不同维度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四是乡村振兴的实现依赖于高质量的产业振兴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五是乡村振兴最终体现为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需要分阶段有序推进[24]。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相对复杂,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乡村振兴之复杂系统,主要以乡村地域系统、城乡融合发展系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为主。
1.乡村地域系统
有研究指出,中国“三农”问题表达为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25]。乡村地域系统由物质性要素(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空间区位等)与非物质性要素(社会联系、文化价值、行为规范与态度等)相互交织而成,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如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作用力的影响,导致乡村地域系统的稳定性、要素构成等发生变化[22]。乡村地域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可划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政策五个子系统,且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和关联,从而发挥特定功能[26]。
2.城乡融合发展系统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紧密相关的,城镇化建设通过扩散效应与辐射效应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与物质支撑;乡村振兴为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生活资料等支持并保障城市安全发展[27]。城乡融合发展可以视为安全、社会、生态、经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逐渐由经济一维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拓展,以城乡整体发展以及各子系统发展为出发点,朝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前进[28]。
3.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有研究指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与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为生存提供载体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即内嵌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29]。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导致不同层次符合生态系统特殊的运动规律[30]。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也表明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三)乡村振兴研究需要多学科协同发力
基于前文所述,乡村振兴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其实施面向的问题与所涉及的系统均具有复杂性。从问题来看,涉及到“三农”问题本身与城乡融合发展;从系统来看,不管是乡村地域系统,还是城乡融合系统等,本质上都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而子系统之间,或是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呈现出递归的、非线性的互动关系[31]。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了大量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这些成为复杂性的根源[32]。
推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单一学科所具有的孤立、静止地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范式难以解释乡村振興研究的复杂特性。因而,围绕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组织、生态等多方面的乡村振兴现实问题,以及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地域系统与乡村地域系统等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学理上去深化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研究,必然需要经济学、农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工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发力。而且,乡村振兴跨学科研究不仅仅是多学科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知识、方法、技术等层面的学科互补,更需要学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因而,乡村振兴的跨学科研究是多学科有机结合而形成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方法交叉融合等。总之,乡村振兴研究需要跨越学科界限。
三、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一)战略性
乡村振兴研究兴起的背景有两个,一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二是中国迈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重点在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这些背景也成为乡村振兴研究的社会经济基础。乡村振兴研究,与其他涉农问题研究不同,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其核心要义体现在“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三农”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战略”提出来,这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体现的是一个宏观的、系统的、综合性、全局性的发展方略。因而,乡村振兴研究需要具有战略性思维,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意味着,在乡村振兴研究中要充分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以及乡村振兴在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民为主体。国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实力不断提高,“三农”发展逐渐具备比较充裕的物质、技术方面的支持,国家得以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然而,归根结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靠的是人民,且乡村振兴的最終归宿也是人民。乡村振兴研究始终需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三,乡村振兴内容是综合的、完整的、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是对我国积攒已久的“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探索,另一方面又是基于新时代历史起点,重新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部署与推进。其战略内容不仅局限于农村农业经济建设,还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建设。
(二)设计性
乡村振兴研究服务于振兴乡村的长远目标,而“振兴”体现于乡村发展、兴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振兴乡村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理念维度进行理解。第一,时间维度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国家政府也意识到,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其他现代化,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农村农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因而,“乡村振兴”既延续了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不忘本来;又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出的新号召,面向未来。第二,空间维度上,“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全面统筹“三农”之间新空间结构、城乡、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第三,理念维度上,乡村振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追求乡村全面振兴,反映了村、乡镇和城市发展格局中的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互动、城乡协调。
从上述三个维度可见,乡村振兴的跨学科研究要求具有设计性。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只要让事物朝好的方向演进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设计[33]。设计可以泛指伴随着人类的工具性产生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也可以特指按照某种目的和要求对事物进行规划的实践活动[34]。因而,有研究提出未来是创新创造的时代,也是设计的时代,需要运用设计思维去探索方法创新以更好地解决问题[35]。乡村振兴研究,就是一种设计,是迎合乡村振兴实践与理论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活动,服务于乡村振兴实践,需要运用设计思维研究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理论、方法等,深化关于乡村振兴的认识,拓展乡村振兴的可行途径,为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系统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在“乡村”,乡村是包含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丰富内容的有机整体,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特大系统。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要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智力和精神支持,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36]。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大振兴是相辅相成的,协调发挥作用的,从而使得乡村振兴本身具有系统性。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要与城市融合发展[25]。“城乡融合”与“城乡统筹”(党的十六大提出)是有区别的[37]。具体而言,“城乡统筹”是以政府为主导,对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与管理进行宏观统筹,致力于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大”“城乡要素分配不均”等问题;“城乡融合”则将城乡视为命运共同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8],试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来强化市场功能,构建社会、市场和政府各主体的创新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迸发农村要素市场活力。
综上,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系统性以及在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下城乡之间的系统关联性,要求乡村振兴研究应该有系统性。这体现在乡村振兴的研究中,特别是在进行多学科的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与技术等的整合中,运用系统性思维进行整体性把握,考虑现实问题需求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简言之,乡村振兴的跨学科研究就是要为解决问题而系统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而非多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
四、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机理
跨学科研究是乡村振兴研究的重要方法。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对其研究也应当打破单一学科边界,基于乡村振兴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进行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深度融合。因而,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机理,可以归纳为以系统论和整体性思维为依据,以多学科互补整合为基础,以跨学科科研合作为途径,最终发挥跨学科研究优势,攻克乡村振兴重大复杂科学问题。
(一)以系统论和整体性思维为依据
系统论和整体性思维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学理依据[7]。系统论认为将世界看成系统和系统的集合,系统内部各要素和系统与外部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9]。系统论中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认同系统的整体性,即系统是许多部分构成的整体[40]。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41]。根据整体性思维,人类从现实中抽象归纳出的理论不可能被分解为独立的知识单元或单一学科来应对现实中的复杂经验,理论只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存在时才有价值和意义[42]。总之,在跨学科研究思维方式中,如果对现实世界的研究与分析基于单一学科视野,这是不可靠的,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研究中的问题,反之,必须基于系统论和整体思维。而且,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阶段,系统论成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43]。因而,乡村振兴学研究更需要系统论和整体思维作为指导依据。
(二)以多学科互补整合为基础
每一門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知识系统,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基础学科等要素[44]。在乡村振兴研究中,就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技术、资源的共享和融合,以及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例如,乡村产业兴旺领域就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生态宜居领域需要村庄规划管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就涉及到城乡规划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治理有效领域需要强化乡村的政策制度与体制机制,涉及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组织学、农村政策学等相关知识与方法。而且产业兴旺离不开生态宜居的载体支撑与治理有效的乡村环境,乡村振兴学中的问题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基于一定的情景,与其他问题存在内在关联,必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互补整合,以提供更全面的分析与见解。
(三)以跨学科科研合作为途径
近年来,跨学科科研合作已逐渐受到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与科研人员的关注,一批致力于推动其发展的机构与项目相继建立。根据研究的组织形式,跨学科研究合作存在不同的类型,除了跨学科研究实体组织的合作,还有个人自发形成的合作、研究项目组成的团队合作等[45]。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跨学科科研合作,都将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知识整合、共享、创造和创新。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推进与发展,也需要跨学科科研合作,以研究团队的知识整合、共享、创造和创新为主导,探究思维差异和方法论差异带来的交流问题。围绕乡村振兴学的发展,在目标设定、合作氛围、相互认同、尊重与信任、时间与精力投入、共同愿景等组织管理问题中探索科学的运行模式,实现平衡、协调与创新[45]。此外,在乡村振兴学跨学科科研合作中,还需考虑不同学科评价体系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科研人员在合作项目中需求和目标的差异,据此明确跨学科科研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将政策制定者、项目资助者、合作研究者、成果转化者相联系,形成系统的生态链。
综上,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机理可以表达如图2所示。
五、结语
实践是否具备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因为理论是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工具。科学研究的开展是理论的主要来源,为此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开展进行了思考。本文首先着眼于跨学科研究的趋势,阐释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特征,进而说明乡村振兴研究跨学科的必要性。其次,从战略性、设计性与系统性说明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最后,从跨学科依据、基础、途径三个维度分析乡村振兴研究的跨学科机理,即以系统论和整体性思维为依据,以多学科互补整合为基础,以跨学科科研合作为途径。期望能为乡村领域研究的推进,甚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军,曹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困境与关键举措[J].农业经济问题,2022(9):1-11.
[2]GIBBONS M,LIMOGES C,NOWOTNY H,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1994.
[3]张燕婷.中国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知识体系的建构[J].学海,2021(4):92-98.
[4]姚新中.PPE的历史机缘及其时代任务:新文科建设的三大转向[J].社会科学文摘,2021(7):25-27.
[5]李立国,张海生.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大学治理变革逻辑与秩序维度[J].高等教育研究,2021(12):12-20.
[6]LANSIQUOT R D.Introduc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US,2016:1-18.
[7]张琳,黄颖.交叉科学:测度、评价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8]郑浩,睢辰萌.青年学跨学科研究的依据与方向[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27-35.
[9]李立国,赵阔.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07-116.
[10]蒋颖.超学科研究评价:理论与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2021(4):128-139.
[11]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60-72.
[12]武西锋.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之道[J].学术论坛,2021(3):44-56.
[13]REPKO A F,SZOSTAK R,BUCHBERGER M P.Introduction to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19.
[14]REPKO A F,SZOSTAK R.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process and Theor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20.
[15]CORNELIUS-WHITE J,MOTSCHNIG-PITRIK R,LUX M.Introduction to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M].New York:Springer,2013:3-9.
[16]ABOELELA S,LARSON E,BAKKEN S,et al.Defin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conclusions from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7(2):329-346.
[17]杨华,陈奕山,张慧鹏,等.多维视野中的乡村振兴(笔谈)[J].西北民族研究,2020(2):53-69.
[18]LONG H L,TU S S,GE D Z,et al.Th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under Restructuring:problems 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6,47:392-412.
[19]LIU Y,LIU Y,CHEN Y,et al.The Process and Driving Forces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6):876-888.
[20]CONNELL R,MAURER-FAZID M.Left behind,At-risk,and Vulnerable Elders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6,37:140-153.
[21]梅立润.乡村振兴出场的复合性逻辑与可能困境[J].宁夏社会科学,2018(5):107-114.
[22]李玉恒,阎佳玉,刘彦随.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J].地理学报,2019(10):2001-2010.
[23]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26-33.
[24]张琦,庄甲坤,李顺强,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内在关系与战略要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44-53.
[25]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637-650.
[26]马历,龙花楼.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模拟仿真研究[J].经济地理,2020(11):1-9.
[27]吕萍,余思琪.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纵横,2021(11):76-82.
[28]施建刚.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J].国家治理,2020(21):9-11.
[29]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30]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2-8.
[31]EPPEL E A,RHODES M L.Complexity Theory and Public Management:a “Becoming” Field[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8(7):949-959.
[32]张贤明,张力伟.复杂性: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范式[J].学海,2022(2):121-130.
[33]SIMON H 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Third Edition[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6.
[34]BUCHANAN R.Systems Thinking and Design Thinking:the Search for Principles in the World We Are Making[J].She Ji:The Journal of Design,Economics,and Innovation,2019(2):85-104.
[35]LEWRICK M,LINK P,LEIFER L.The Design Thinking Playbook:mindfu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eams,Products,Services,Businesses and Ecosystems[M].Hoboken:John Wiley & Sons,2018.
[36]郭远智,刘彦随.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与乡村振兴路径[J].地理学报,2021(6):1408-1421.
[37]张克俊,杜婵.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继承与升华[J].农村经济,2019(11):19-26.
[38]文丰安,王星.新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理论基础与推动路径[J].新视野,2020(3):39-44.
[39]錢学森.论系统工程:增订本[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0]钱学森.创建系统学:世纪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1]BERTALANFFY L.An Outline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J].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50,1:134-165.
[42]W.V.奎因,李真.实用主义者在经验论中的地位[J].哲学译丛,1990(6):31-39.
[43]昝廷全.系統思维: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
[44]王志超.存在决定意识抑或物质决定意识:试论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发展道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5-121.
[45]曾粤亮,司莉.跨学科科研合作:背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21(10):127-140.
(责任编辑:杨 洋 郭 芸)杨 洋 杨 波,张 娅,王勤美,蒲应秋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ZOU Baoling1,2,CHEN Yudan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400715;2.Research Center of Rur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400715)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lan of the country to mak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needs not only practical experience,but also theoretical guidance.This is also the meaning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To this end,in the contex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rends,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following ways: complex problems are faced by rural revitalization,which is embedded in multiple complex systems,and to solve them nee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efforts.At the same time,start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its phased characteristics,it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n rural vitaliz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design and systemat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n the end,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rdisciplinary mechanis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as follows: systematic theory and holistic thinking as its ground,multidisciplinary complementarity and integration as its basis,and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s the approach,all of which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system,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to promote the road of socialist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rural vitalizati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