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4-01-11陶林芬吴玮徐建萍陈清泉李祥辉林东红
陶林芬,吴玮,徐建萍,陈清泉,李祥辉,林东红
(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尤其高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支撑[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医学检验是一门紧密联系临床、服务临床诊疗的学科,是疾病诊疗的“侦察兵”和“情报系统”,是循证医学的基础、精准医疗的核心。检验工作者不仅要“精技求精”,更需要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伦理道德。因此,医学检验的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笔者结合该课程作为国家级首批一流课程及福建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实践,探讨如何构建医学检验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及实施的具体举措。
一、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问题
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不足;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完整教学体系难、实施课堂思政难,是高校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共同面临的困境。
(一)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
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授课教师通常认为专业课程的授课目标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当今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迅猛,检验新仪器、新诊断试剂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教师更愿意拓展讲授新技术、新方法,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正确“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引导。
(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完整度”与“契合度”不够
目前,缺乏完整的契合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的契合检验学科属性的专业思政育人目标,教学大纲未具体体现契合课程知识点的思政元素及其融入方法;教案未明确体现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如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融入路径,思政素材的呈现形式,思政内涵的引导升华等。
(三)缺少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通过思政教学研讨会发现,由于各门课程缺乏对整体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分布的统筹规划,导致不同课程甚至同一门课程重复应用相同的思政案例,或价值元素过于集中,教师选取思政素材存在随机、重复、形式单一的问题。如虽然“临床血液学检验”的白血病染色体检查侧重的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生物学检验”的染色体病重点是染色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但都涉及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教师常选用同一个思政案例:“人类染色体数目的确认——华裔细胞生物学家徐道觉因为恐于被质疑,不敢挑战权威,错失人类染色体数目的发现权”。另外,医学检验的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医德医风和伦理道德,教师选取的价值元素过多集中于医者仁心、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价值元素的覆盖面有限。
(四)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专业课程教师科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思政教学的能力不足,对第二课堂及隐性课堂思政育人途径的拓展不够。主要问题是授课教师挖掘契合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思政元素的能力不足、课堂思政融入的方法和思路局限、融入思政元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时间安排的把握度不够。
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具体实施
(一)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3]。笔者团队通过几个方面的举措提升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第一,学习提升。组织授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学习教育部课程思政指导性文件精神。学习医学检验的科学精神、优秀文化和人物事迹等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和检验学科人文素养,强化授课教师的“育才、育人”理念。第二,示范培训。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黄疸的生物化学指标变化”等检验不同课程的现场示范课、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第三,竞赛推进。组织融入思政元素的微视频课,如“巨幼细胞贫血形态学改变背后的原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凝血,还是出血?”参加教学竞赛等活动。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课程思政研讨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使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师“爱课程思政、善课程思政、乐课程思政”。
(二)构建医学检验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修订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契合检验学科属性的专业思政育人目标。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布局既要有多元素、多维度、多层次的思政育人主题,又要结合课程属性,重点挖掘契合该课程学科背景和课程内容特点的思政元素。各门专业课程按照“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挖掘思政元素—编写契合知识点的思政案例—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细化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系统设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落实思政元素的“五进”。
1.确立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价值塑造”的育人理念,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优势,设定以“检验技术—智能检验—创新能力—医者精神”为主线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如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思政建设中,立足课程特色和内容特点,确立“检以求真、敬佑生命—血液检验基础理论—血液检验技术—血液病临床应用—研究创新”的素质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既从宏观的理念层面引领,又落脚微观的价值元素层面,实现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
2.构建契合课程育人目标的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是思政建设“主战场”的粮草库,是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首先,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发掘与检验知识点密切关联的特殊事件或学术背景的思政内涵,如“精技求精”“责任担当”“严谨求实”“伦理道德”“医患共情”等,通过归纳各章节的不同价值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广度延伸和深度解读,提炼思政元素;其次,围绕提炼的思政元素,收集契合检验知识点的思政素材,如检验学科领域里程碑事件、特殊疾病日、学科榜样、热点新闻和时事政治等素材;最后,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表1)。同时,要注重价值模块的归纳、思政元素的凝练、素材类型的丰富、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使建立的案例库既契合医学检验课程知识,又做到“思政设计—呈现形式—价值主题”三者的匹配、回归与统一。通过积累和丰富课程各章节的思政案例,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
表1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案例模板举例
3.将思政元素“五进”落实细化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在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五进”,即价值元素进大纲、进教案、进讲稿、进课件、进课堂,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为例,首先,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内容融入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到相应章节中;其次,编写融入思政元素的教案、课件,并细化到课堂授课设计,包括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思政素材的呈现形式、思政内涵的引导升华与时间安排等。这可以切实做到将思政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要求细化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去[4]。
(三)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举措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接受思政教育的主渠道[5],实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还应关注契合知识点的价值主题、与知识渗透的案例素材、思政融入适度性的把握、设计多元化的融入方法等方面。
1.发掘契合知识点的价值主题。思政元素应高度匹配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如针对当前社会“献血难,献骨髓更难”的医疗难题,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讲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通过融入新闻“学校学生徐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事迹,唤醒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仁爱情怀,并延伸至骨髓捐献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服务社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由此,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价值塑造,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2.选择与专业知识匹配的思政素材。应用的思政案例要让学生能够自然接受,达到“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的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注意哪个案例能作为“盐”,该融入哪个知识的“水”,真正做到“盐溶于水”。例如,血友病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罕见病,在讲授产前检查项目和检验结果分析判断胎儿血友病以减少血友病患儿出生的内容时,融入4月17日的“世界血友病日”,植入国家在罕见病方面的医保政策,宣传以“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为重点的国家卫生医疗战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健康政策的“无缝衔接”。
3.把握思政育人融入的适度性。课堂教学中,要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与专业知识传授之间的良性互动。如讲授MDS时,以“MDS世界警觉日”导入,在引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强调MDS不同于其他血液病相对隐匿的症状和体征,以此警示、呼吁更多民众关注MDS、关爱MDS患者,让思政恰如其分地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同时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拓展与深化,激起学生的医患情感共鸣,做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
4.探索多样性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法。针对知识点灵活设计合适、多元的课堂思政方法,是教师开展思政教学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通过多元化的思政融入方法(表2),导入经典案例背景,营造学生参与认知的情境,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同时激发和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动力。通过思政元素多元化、多维度、多层面,柔性、弹性地融入,使课程思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价值塑造,达到“知识中寓道理,道理中凝升华”的效果。
表2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方法举例
5.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隐性课堂开展多样化思政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社会实践“三下乡”义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志愿者活动、导师制和暑期“智慧检验训练营”等活动,利用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QQ群、微信群和电子邮件等媒介,从现场实践、线上“云”端开展师生思想交流,融入价值塑造,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和校园内外多渠道共同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三、结语
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立足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构建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方案。建立党政领导、教学督导、教师同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和学生等多主体评价方案;设计融入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的同行听课、教学督导等评价表,开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反馈评价和评价体系修正;对学生课业学习、评优评先、竞赛获奖和志愿活动等多元化效果进行量化,评价育人成效;在日常作业、思考讨论、知识拓展、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考评,强化、细化多维度课程的思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