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觉醒”思想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美育实施路径探索

2024-01-11吴晶晶

关键词:美育人文医学

吴晶晶

(福建医科大学 文理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美育”为德国美学家席勒在18世纪首次提出,着眼于促进个体的审美(感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养创造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开展综合化的美育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2]。

在医学教育领域,美育一方面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另一方面有助于弥补医学生欠缺的感性素质(感知、情感和想象等),从而避免其情感平庸、想象力贫乏、感受力弱化,培养其共情能力,进而与患者良性沟通[3]。美育作为“十四五”规划发展期间医学院校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各个高校主要通过艺术美育的形式进行,如湖南中医药大学[4]、福建医科大学[5]和上海健康医学院[6]。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对美育本质以及目标认识的深入,需要拓展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的审美要素,加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目前在医学院校,部分非艺术类课程已开展了美育实践,如人体解剖学[3]、体育[7]和思想政治[8]等,但尚未有研究者进行“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的美育实践研究。目前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美育目标不清晰、学生对课程美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教材中的美育元素偏少、具备鲜明的跨学科属性但课时不足等问题,基于此,进行“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美育内涵的挖掘和实施路径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美国教育哲学家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以下简称“格林”)提出的“全面觉醒”美育思想已启发许多教育者反思如何通过美育来唤醒学生的意识。国外研究者基于该理论展开了众多的实践研究,有学者将其运用到教师教育中[9],也有研究者在小学和中学教育中结合理论开展实践[10-11]。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格林的美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如郑江梅子[12]、刘慧姝[13]和张华军[14]等。因此笔者拟以格林的“全面觉醒”的美育思想为指导,以福建医科大学“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具体课程中的美育实施路径,丰富美育实践。

一、格林基于“全面觉醒”的美育思想

(一)格林美育思想的内涵

格林是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及美育的提倡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全面觉醒”(wide-awakeness)是其美育思想的标签。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她的两部重要文集《学习的风景》和《释放想象:教育、艺术与社会变革》引入国内学界视野。格林认为,“全面觉醒”指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及生命的“积极而全面的”关注。从本质上而言,“全面觉醒”的审美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工具论取向的审美教育,参与者应对世界多样化的存在保持一种包容和参与的心态,“全面觉醒”的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培育学生的完满人性[12]。

(二)“全面觉醒”美育的主要途径

经过文献梳理,“全面觉醒”的审美教育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的实施路径。

1.通过“特别的注意”突破“习以为常”的态度。格林强调注意力,通过对艺术作品“特别的注意”,进入其展现的另一种现实中,从而使得人们“突破习以为常的态度,看到更多的可能性”[14-15]。这种对现实中其他潜在可能性的探索和发现,格林称之为人的“全面觉醒”,即意识从“理所当然”地接受“给定”现实的麻木状态转变为对生活给予最高程度的专注的状态,此时意识水平处于一种“主动的注意”的状态中,人们才有可能超越单维度的观点、不证自明的事物以及“给定”的观点[16]。

2.经由艺术体验激活想象力、感知力和反思力。格林认为,只有培养想象力方可产生让我们能够穿透和他者之间距离的移情作用,让我们学会用别人的眼睛来看,用别人的耳朵来听。“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其本意是指“同情、同感”或“感情(感觉)移入”,后来演变成为一种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立场、感受与情感的能力。想象是我们去除自我中心性的一种新方式,我们通过想象可以打破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禁锢[13]。感知力(awareness)同样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艺术的相遇,感知的范围被扩展,学生能够抛开各种成见甚至偏见,去拥抱、超越自身之外的经验与世界,成长为一个积极的建构者。艺术体验对于培养学生分析、洞察与反思的能力同样至关重要。真正的艺术不仅仅是美好的、让人愉悦的形式,它有其更深刻的意义,让人们突破习以为常的思考,并且创造出新的知识,鼓励人们参与关于人性的思考中[16]。

3.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实现共同成长。格林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讲述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通过想象把他们的故事变成可以让大家分享的媒介,以自己的小世界为原点进入一个不断拓展的空间,由此开始一起看世界,一起经历,共同成长[16]。

二、基于“全面觉醒”美育思想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美育路径

“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是福建医科大学的一门人文通识类必修课,面向该校二年级医学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通过对不同医学话题,如医疗技术、孤独症、代孕等展开道德、伦理和思想性的探讨,着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逐步提高其医学专业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同时凸显审美能力和思辨力。

基于“全面觉醒”的美育思想,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美育实施路径(图1),从明确课程美育目标入手,以线上线下混合式、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师生共同实践的方式,通过深度挖掘语言文化(人文)、医学科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三位一体”的美育元素,实现“特别的注意”、想象力、感知力以及反思力的突破,形成美育的全过程。

图1 基于“全面觉醒”理论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美育实施路径

(一)明确课程美育目标

“医学人文英语”具备鲜明的跨学科属性,注重语言技能和医学专业知识的融合,在提高学生医学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实现价值观的传递。课程的美育整体目标是培养富有想象力、同理心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具体的美育目标可分为3个部分:语言、情感和思维。语言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料的深度理解能力,通过挖掘语言中的审美元素,感受和领会语言本体的形式之美,提高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理解、共情和尊重他人等品质;思维目标则着重培养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3个目标互为支撑,构成“三位一体”的体系。

以“孤独症”这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美育目标分为3个部分:语言上,通过展现学术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名物化”现象,呈现正式语言的简洁美;情感上,通过描述孤独症症状,分析孤独症患者家庭的生活状况,经由讨论让学生了解孤独症患者及家庭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对孤独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以及他们的家庭的共情力;思维上,通过对“孤独症儿童是否应该上正常学校”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角和批判性思辨能力。

(二)深入挖掘课程美育元素

1.精选文本,激发想象力和感知力。在艺术作品选择上,格林认为应选择能更好地让教师和学生产生“惊愕”感,随即能引发人们深思,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去想象另外一种和自身生活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并产生切身的关注(或“特别的注意”)的那些艺术作品[11]。在医学人文英语教学中,往往涉及各种不同的疾病和各种矛盾或悲剧,如不治之症、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事故等。这些主题似乎与“美”毫不相干,但“审美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美”(优美)的教育,而是引导人们从宇宙、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包括自己生存的逆境和磨难中去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不但引导和启示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把它当作开豁情怀和锤炼人格的方式,而且这一历程也是个体心灵的确证和醒悟[17]。

如在“孤独症”这一主题单元中,教材中共有4篇文本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选择《莫扎特是孤独症吗?》作为课堂教学篇章而不是其他语料,如孤独症患者人物报道或关爱孤独症患者的方法等,以莫扎特是否患有孤独症这一富有争议的话题引发学生“特殊的注意”,展开深度思考和讨论。再以“白血病”主题单元为例,首先引入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案例:一个美国家庭因放弃对孩子白血病的治疗而被医院起诉。通过这一案例,学生深入了解患者背景和白血病的治疗史。教师可引导学生代入当时的医生和患者的视角,进行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并展开深度讨论,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案例涉及的医学、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复杂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与世界、与他人的联系。医学生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校园,而要了解人性,了解患者,丰富对生死疾苦的认知,与更多的人类经历实现共振、共情,从而培养同理心。

2.发掘文本,探究语言形式美。形式审美教育具有形象鲜明的特点,能够丰富我们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外在形象上感化感官,进而触及灵魂。语言学习不是单词和语法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通过学习唤醒语言所承载的情感要素和生活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语言的美学功能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美学效果,即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给予读者或听者更多美的感受,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力[18]。因而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欣赏美的语言,用语言去表达美。

由于“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二年级医学专业学生,大部分已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局限在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教学上,而应从文本的修辞和社会功能入手,对文本展开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本审美能力。教授学生开展文本细读,利用框架分析文本,感受结构美,并关注文本的形式(如体裁、可见结构、叙事者、隐喻和选词等)以及时间、空间对塑造其意义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文本中的关联性、叙事者及其与人物的关系、不同叙事视角可能会产生的不同意义[19]。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信息过载对人的认知和情绪都造成巨大的影响,文本细读是有效解决信息过载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实现“特定的注意”,可有效缓解碎片化、快速化的阅读模式所带来的生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以及无聊感。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利用框架,如图尔敏论证模式,来检验作者是否实现有效论证,并可借助“思维导图”形式感受框架带来的有序美感。还可启发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一些学术英语特征,如“名物化”等,通过实例呈现学术英语的部分语言特点,如语序逻辑严密、语言简洁庄重等,帮助学生领略语言形式美。此外,学生在阅读中培养的关注细节的能力,还能运用在未来的疾病诊断和病人照护当中。

语言沟通技能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表达能力不足或医学人文素养缺乏,导致在医患沟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授论辩要素和医患沟通模型的相关知识,可有效地提升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充分发挥语言的美育功能,塑造医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他们在情感上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3.了解医学史,领会价值观和科学美。疾病与历史不可分离。格林认为历史作品能够促进人们的全面觉醒,透过历史性视角和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能激发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发现意义[16]。通过探讨历史上的疾病以及透视医疗社会史,如历史上著名的“大瘟疫”,我们能感受到历史上的生命、个体的迷茫和恐惧以及公共卫生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因此,在“医学人文英语”线上课程中简要介绍医学史,借助医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和众多的医学家事迹,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内涵,体会人生的多样形态,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学生可感受到医学进步的科学美。医学史中呈现的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认知自然和自身的能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医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医学领域中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复杂关系。

(三)共同参与课程美育实践

1.混合式教学实践增加美育教学空间。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堂学时有限,学生无法充分地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留给美学探索的空间就更小了。同时,当前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出生在数字时代,习惯从网络上获得新知,因此构建线上线下多模态的教学平台、突破原有的教学空间局限,能有效地解决教育在个体和地域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个性化教育与课程化教育的精准对接。

课程打造了一个线上、线下多平台协同作用、相互配合的模式。线上教学环节主要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超星学习通以及课程QQ群实现。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自建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平台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时长和测试成绩,同时教师也在该平台上发布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将讨论次数计入总分。在话题选择上,可采用多模态形式,不仅限于文字呈现,也可引用医学主题的绘画作品或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就作品中的医学情景或医患特征展开讨论。在实践中,学生反馈该类型话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习医学专业和英语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会在超星平台上发布教学课件、补充视频和阅读材料,学生在该平台上提交阅读报告。教师利用班级QQ群发布重要课程通知,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及时的交流答疑。

线上课程提供相关的医学人文知识,拓展知识宽度,线上讨论区也赋予师生更多的交流空间;线下则可利用分组研究、课堂讨论、现场答疑和研究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发挥面对面课堂交流互动的教学功能,建立起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和课后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审美的宝贵时间,达到美育的教学目的。笔者在2018级、2019级和2020级二年级医学生中开展了连续3年的课程问卷调查,共回收2 016份有效问卷,其中76.4%的学生认为慕课平台课程能进一步巩固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在课程满意度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占82.1%,表示“一般”的学生占16.8%,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占1.1%。从问卷结果来看,整体而言,学生对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线下还通过举办医学人文英语写作竞赛、医学人文英语话剧表演、医学美育主题讲座、博物馆参观活动和优秀影视作品赏析等,强化实践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审美实践体验机会,提升其对美的感知。

2.反思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格林提出,教师不需要把价值观或信仰强加给学生,而是提出问题,让他们调查和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阅读可以释放想象,当想象得以释放,源于先前经验的意义往往会通过想象的大门与当下的经验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对过去和现实的重新审视[16]。反思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孤独症”单元为例,通过让学生撰写一份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倡议书,学生成了自己生活的“观察者”。有学生在写作中分享了自己与患有孤独症的邻居男孩交往的故事,从对孤独症一无所知到有所触动,再到付出关怀,并呼吁他人共同参与关心这一特殊群体,学生在反思实践中培养了共情力。而在“整形手术”主题单元中,教师致力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整形手术对塑造人自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认识到一味地追求美的形式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反思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从关心自身的生存发展到关心他人的生存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通过广泛的对话,达成对生命、对人类发展的共识。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美育的举措

美育有助于拓宽医学生的视野,健全医学生人格和提升社会责任感。医学院校大美育的开展要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医学生的职业发展路线,持续探索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本研究结果,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点建议,以促进大美育实践。

(一)多元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目前尚未有适合混合式教学的医学人文英语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有助于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以适应“00后”的数字化学习风格。同时,现有的医学人文英语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较为单一,以文字为主,图片和音视频等形式偏少。因此,在教材设计中,可增加医学绘画、雕塑和电影素材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前的数字时代,还可利用最新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为教材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二)强化中西文化对比,传承中国精神

目前课程教材内容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偏少,仅停留在对针灸、中医药等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介绍。在课程调查中,有学生在开放式问卷中提到,“老师介绍了文中西方体系的思维,但并没有从东方体系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老师能从本国价值观体系进行综合思考,完善拓宽学生的理解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可强化中西方文化对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现代的医学人文内容如当代“红医精神”等融入其中,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深化教师跨学科意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医学人文英语”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教师也应具备相应的跨学科素养。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致使其审美意识和能力受限,对美育路径的认识不清晰,继而课程美育开展的实效性势必降低。因此,应加强对任课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引导其与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合作,从不同学科中汲取养分,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视自身为“道德存在”,努力打破思维定式,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或其它艺术形式“相遇”,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实现课程美育目标。

猜你喜欢

美育人文医学
人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人文绍兴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人文社科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