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携手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2024-01-10夏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教育理念心理健康

夏璐

【摘 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做好新时代的家校联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如何加强家校合作、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家校共育 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观念中的“家事”上升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国事”,也为学校推动家校携手共育优化了制度设计,提供了法治保障。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唯有家校携手共育,才能将“小树苗”浇灌成未来的“参天大树”。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小学生在融入校园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乐观开朗,明辨是非,积极向上;有的是非判断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尊心和上进心。有的知书达礼,尊敬师长,善于与人合平共处;有的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游离在班集体之外,甚至招惹事非,搞恶作剧,课上随意跟老师顶嘴。有的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学习“钻研劲”十足;有的上课专注力差,眼睛总是处于游离的状况,需要老师反复提示,才能回过神来,甚至找周围同学聊天,严重干扰教学秩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家庭与学校应当携手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针对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找准原因,因势利导,久久为功。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层面

在经济收入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的差异,是造成孩子心态差异的关键因素。有些家长对待子女的成长比较理性开明,善于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分享他们的“小秘密”,为他们的“小成就”喝彩,对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社会实践等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平时经常与教师交流育人心得,孩子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往往表现自然、信心满满;有些家长性格比较强势,且有较强的“望子成龙”心情,对孩子的管控过于严厉,习惯于居高临下地以批评树立自己的威严,无形之中在自己与子女之间竖起一道“心墙”,也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与人沟通时的障碍心理;有些家长在处理工作与育儿的矛盾时较难找到平衡点,经常忙得顾不上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耐心,时间一长,干脆以“躺平”“放养”自嘲,对家庭教育心灰意冷,对自己播种的“树苗”懒于“栽培修葺”,任其“野蛮生长”,导致孩子情绪容易激动且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学校层面

在生源质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学校层面对学生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心理疏导的差异,是导致学生表现差异的关键因素。有的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评价学生时,既注重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关注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够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或者建议。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沟通,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愿意成为学生的“大朋友”,在这样的学校、班级里学习和生活,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自觉地配合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学安排,心理健康风险也更小。有的教师则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看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业成绩,一般只有在期中、期末时才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对研学等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认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非常必要,很少深入学生之中与其交流谈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多。

由此可见,要把“小树苗”培育好,家庭与学校是责任共同体,唯有坚持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才能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从学校层面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下功夫,推动家校共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建议与对策

(一)坚持家校共育,要立足“全方位”,更新教育理念

陶行知曾指出,要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多种荣誉激励学生。家校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应该是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育、引导和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多元化的行为目标评价代替模糊单一的定性评价,在肯定和鼓励学生的闪光点中寻找突破口,缩短评价的周期性,提高评价的动态性。比如,可以在学校、班级两个层面进行“每周之星”的动态评选,将荣誉扩展到“小劳模”“小才子”“小健将”等类别,激励学生昂扬向上,乐观自信、全面发展。

(二)坚持家校共育,要组建“智囊团”,加强指导服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家校共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把提高家校共育质量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课程。组建家校共育人才库,将经验丰富的教师、家长吸收入库,借助“讲师团”“智囊团”等资源,为新入职的教师和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授课指导、解惑答疑。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校共育社团等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分类、分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困惑与需求进行调研,摸清底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路径,巩固家校共育的成效。

(三)坚持家校共育,要架好“连心桥”,密切日常沟通

信息时代“屏对屏”的沟通比较普遍,虽然便利,但与“面对面”相比,显得更加疏远。当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教师登录系统就可以通过群发或者单发信息与家长联系。但有时候屏幕也是一堵墻,让教师不能切身感受自己所执教学生全面而真实的家庭环境,教师要多去敲一敲学生的家门,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人员构成以及平时家长对待孩子成长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和家长聊一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自己的建议。也可以定期梳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地方或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采取分批次座谈等方式,通知相关家长来参加小型家长会,避免交流起来大而泛之,兴师动众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相信只要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真诚交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了关注和重视,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坚持家校共育,要当好“知心人”,关注心理健康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主张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相对比较敏感,家庭与学校都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多给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当的正向激励,防止过多过于严厉的批评在无形之中让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产生心理隔阂。可以鼓励教师与家长阅读心理方面的书籍,增加教师、家长在心理疏导常识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从家长委员会、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中吸纳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聘请他们长期挂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台账,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对他们加强谈心引导,让更多的家庭与学校携手,守护学生的成长。

家校共育既需要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也需要家庭与学校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共同投身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田秀华.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J].江苏教育,2019(24).

[2]周春华,黄文坚,韩晶.在班级层面开展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教师,2020(S1).

[3]梁小玲.家校共育在小学如何有效实施初探[J].中小学班主任,2020(11).

[4]王慧聪.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途径和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31).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教育理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