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运用探究

2024-01-10曾,雷

大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节水水利管理人员

肖 曾,雷 鸣

(荆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湖北 荆州 434020)

0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发展、人民生存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其逐渐与信息技术结合,实现了工作模式、管理效果不断改善。通过将水利信息技术与灌区节水工作结合,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灌区建设和管理效率,更能推动传统工作创新,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技术内容

1.1 视频监控

现代视频监控不仅具有传统的视频监视功能,更具有智能分析、识别和预警功能。根据灌区工程管理可视化、智能化需求,通过对监测站点的合理布置,将重要站点、关键渠段、关键部位等处的视频图像上传至信息服务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可视化依据,之后依据视频图像的合理使用和深入分析,实现远距离观察、判断,并完成灌区远程指令下达,降低日常巡查工作强度,并在特殊问题出现后及时精准处理[1]。

1.2 气象监测

气象监测技术在灌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其的应用为灌区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信息。例如,工作人员通过采集气象、雨量、水质、墒情等方面数据,为灌溉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依据,从而在特殊情况出现前及时预报,在事故出现后及时开展应急工作。气象监测如图1 所示。

图1 气象监测

2 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

2.1 改善信息反馈

灌区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程度较高的反馈工作机制,可将基层地区中用水单位存在的建议、观点良好接纳,实现信息数据之间互通效果的大幅提升,强化其具备的规范性、标准化特点,使用水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质量、次数大幅提升,并让工程实际运行的质量、效率不断改善。与此同时,系统方案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2.2 精细浇灌管理

灌区工作人员在水利信息技术帮助下,可以实现对灌区的精细化管控。

首先,依据电脑技术、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完成浇灌位置中农作物在水分、温度、土壤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其次,引入现代化设施,在土地实际水源保存、传送、调度情况下,完成灌区浇灌体系的科学创建,建立节约、高效的水资源利用规划,精细浇灌管理如图2 所示。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要在土地状态、作物用水情况方面完成方案调整[2]。

图2 精细浇灌管理

2.3 信息系统建立

2.3.1 水利信息系统建立

(1)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水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对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程开展过程中,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资源使用率较低时,会让水利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空谈,无法达到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效果。因此实际工作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渠道防渗、建筑配套、高效节水等项目为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条件[3]。

(2)闸门与泵站控制。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重点之一便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科学利用,通过将其融入工作中,来完成对闸门开度、泵站启停的精准控制,实现对水量的精准控制,创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工作新方式。无人浇灌如图3 所示。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安装液位变送器、闸门遥控终端、闸门开度仪等设备,来实现水位、流量的科学分析。与此同时,遥控终端还能依据水量使用需求对闸门打开程度精准调节。不仅如此,为保障灌区中的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还要对内部设备、设施进行科学配置。

图3 无人浇灌

(3)开展高效节水浇灌工作。近期,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地区浇灌方式逐渐由原来的地埋式变为高效节水方式,随着土地平整、滴灌工作的实施,田地沟渠逐渐被管道取代,供水也逐渐使用阀门控制,这为水利信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土地管道铺设如图4 所示。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对浇灌中的水泵、过滤器械、阀门等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根据预先设定程序实现自动化开关,设定浇灌时间,这不仅保障了浇灌用水量,还可保障浇灌的均匀程度,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中心完成阀门管控,便可以避免24h 下地开关的情况,将劳动人员工作强度大幅降低。通过对水体流量情况的严格监测,可以让系统24h 不间断地完成数据统计、传送工作,为费用征收提供关键参考依据。

图4 土地管道铺设

(4)灌区信息建设。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与灌区实际特点相结合,然后进行渠道、河道水位测量,以及雨水数量观测、用水户信息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为管理人员工作提供依据。为此,现实浇灌中进行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工作时,灌区管理人员要对用水信息充分掌控,并保障其全面性、完整性。该过程中如果只利用人工,不仅无法保证其全面性,还会在采集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使得到的内容无法在工作中合理使用。不仅如此,提升水利信息化技术的信息共享程度,能让重要信息的采集、处理都实现自动化转变,可以直接与工程开展结合,从而提升用水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2.3.2 节水灌溉信息系统建立

节水灌溉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创建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含着了动态管控、调度配置、数据汇总等功能。节水灌溉信息系统如图5 所示。想要让信息化系统展现出自身的实际作用,便要保障系统建立的有效性,实际情况中节水灌溉水利信息系统主要包含3 个方面。

图5 节水灌溉信息系统

(1)水资源调度系统。灌区管理人员通过对水资源科学调度系统的高效利用,不仅能够对灌溉区域的水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管理工作,例如,知晓灌溉位置中农作物具备的关键特点、浇灌数量、使用频率等;还可在种类多样的数据信息上建立多维数字模型,接着通过其来对浇灌需求数量进行直接、准确的评估,提升决策工作合理性。与此同时,灌区管理人员还可在系统内完成对水体流量、流动速度方面的准确检测,实现对数据内容的全面化运算,最后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完成资源调度系统的改善,防止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4]。

(2)系统数据、通信网络。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通信网络,可以将灌溉区域中的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大幅提升。现实工作开展中,数据库、网络能够为管理人员获取更加准确、完善、实际的内容,为之后进行的信息研究、传输工作开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冗余技术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还能在重要时间段完成备份、储备,以及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更新。由此能够分析出,完善的系统数据库能将工作质量、效率、准确程度大大提升。

(3)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灌区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将水体的分布作为关键的检测对象,之后通过信息采集的标准建立高效、科学的信息系统,将数据采集能力、效率大幅提升,保障决策支撑的准确程度。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泵站、闸门等相应位置进行科学控制,提升灌溉整体自动化控制水平、完成效率,防止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操作而产生安全隐患。并且管理人员还可通过水利浇灌系统生成的图像、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来完成实际状态的全面掌握。不仅如此,管理人员进行数据信息分析时,还需对农田实际状况、浇灌气候方面特点全面了解,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中重要数据上传。除此之外,检测系统还可实现灌区内部各个监测点位的动态化、全程化监测,以及对场地中可能发生的状态24h 掌控,以便在第一时间科学解决、处理问题。

2.4 完善主要功能

目前在节水灌溉子系统中,存在的功能主要如下:①灌区管控,通过对渠道、用水等方面信息内容的动态管理,便可明确方案内容,之后通过对其的科学利用,来完成水资源节约的工作目标。②用水量收集、水量运算工作。工作人员将水利信息技术融入灌区各部门中后,便可以达到计量到户、统计到人的效果,对每户用水的总量进行精准计算,接着在网络资源基础上,吸收最为先进的技术,对每户用水量进行细致查询,及时掌控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节省。③灌区内部量测水、动态配水、费用征收的动态化管控。工作人员通过对电脑、网络技术的合理使用,可完成对地区中气象、土地、作物等方面情况的实时观测,再结合灌区中水体存储、输水等方面情况,来实现工作的自动化开展。④浇灌工作进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过程中产生的改变及时观察测算,并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将内部渠系的配水、作物需求条件、土壤水体分布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整改。但野外的浇灌区域中,水资源会受到天气产生的影响,对设备应用产生了一定要求,为此,面对惊雷、大雨等状态恶劣的天气时,工作人员需制定适宜的应对方案[5]。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水利信息技术与节水浇灌工程结合,不仅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对其的自动化管控。与此同时,通过对水利信息化技术作用、技术内容、技术应用的细致分析,了解到当前工作进行时,管理者需要逐渐加深对信息化技术特征的掌控,然后对实际的浇灌工作情况深入掌握,再结合先进措施,建立工作系统,从而在推动地区发展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猜你喜欢

节水水利管理人员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节水妙想
水利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