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PPPS 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为例

2024-01-10马风伟

大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药剂学知识点药物

马风伟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0 引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原本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因知识内容联系密切将其合二为一,形成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该课程涉及药剂学、药理学、高等数学、动力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目前我国大部分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均开设此门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广泛渗透到药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对指导新药研发、复方设计、制剂生产、临床给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学懂难、理解难、应用更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本身起步较晚,知识内容复杂、抽象,并涉及多个分支学科,有些知识点较为晦涩难懂,老师和学生学习起来都有难度。目前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课程的讲授方法上,更需要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课程特点是其知识内容涉及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ADME 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临床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者主要包括运用数学和动力学知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ADME 过程中动态变化规律。联系到该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引入BOPPPS 教学模式[1-2],BOPPPS 教学模式即引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预估(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再估(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 个环节开展教学,是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与老师的全方位互动。BOPPPS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使课堂教学安排更加条理化、合理化,使教师更加有效组织课堂过程,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习效果[3]。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药物的代谢为例,探讨BOPPS 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BOPPPS 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

1.1 引入

引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当下新闻热点、引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故事、提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开展有趣的活动等方式,首先引起学生兴趣,可以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联系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开展学习进程[4-5]。在课堂开始时,引出具体的临床案例,案例中提供的具体病例背景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关注和加深印象,并将其与实际临床情况联系起来。BOPPPS 模式课堂如图1 所示。例如,某儿童患有癫痫,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但长期服用后,引起维生素D 的缺乏,为什么呢?又如,一名中老年的男性患者,因高血压而长期一种名为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药物,每天一次口服。这种药物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后因病毒感染自行服用抗病毒药利托那韦,一周后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并以此引出药物代谢以及肝药酶的概念。

图1 BOPPPS 模式课堂

1.2 目标

授课教师建立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课堂的呈现形式,用简洁明确的语音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如通过药物的代谢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人体对药物进行代谢的重要器官。这些器官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泄的物质,从而起到药物减毒、清除药物和维持药物浓度的作用。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肝脏)、主要形式(Ⅰ相代谢、Ⅱ相代谢)、主要后果(药物的极性大小变化、化学结构变化、活性降低、毒性增加或产生新的活性代谢产物),概括药物代谢中的常见酶(细胞色素P450 酶、醇脱氢酶和酯酶)及基团供体(电子供体、氢供体、糖醛酸供体等),根据药物代谢特点正确设计合适的剂型,合理的剂型设计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增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前药设计”“靶向设计”“缓控释设计”“药物手性设计”等,使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带着学习目标听课,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课堂。

1.3 预估

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知识储备等情况,可以通过问卷、提问、辩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预估工具,通过给学生一份有关特定课程章节知识点的问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程度。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要求他们回答与特定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6]。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小组辩论或者角色扮演,让他们就特定的话题展开辩论。通过辩论,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上述手段以便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及时调整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知识层次弱的学生,更多的广度可能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开阔他们的视野。然而,对于知识层次高的学生来说,更多的知识深度可能更有意义,因为他们需要更加专注地学习某个特定领域,根据学生知识层次不同因材施教,为有效达到学习目标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述药物的代谢课程之前,可以就“前药”概念、“首过效应”概念、为何有些药物口服无效等知识进行小测验或提问,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预估前期教学的效果,必要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延伸补充,为药物的代谢课程知识的课堂讲授做铺垫,这样可以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 参与式学习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带着疑问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结合授课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引领学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可以采用抛出问题、课堂翻转、小组讨论辩论、多媒体教学、发散思维等方式,引导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7]。

例如,在讲授重难点“药物的Ⅰ相代谢”时,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学,课堂上通过加入案例分析考核,哪些药物的结构易发生氧化反应,哪些药物易发生还原反应,哪些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学生自己的认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自学能力,又能对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并将学生对案例分析实操的完成度,由全班投票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平时积分激励,纳入期末考试成绩。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如代谢酶的氧化反应氧基团供体的来源或还原反应的电子来源等进行深度剖析。这样学生和老师互动良好,课堂的总体效率也大大提高。

又如,在讲解药物的“前药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课程分解的方式,围绕“前药设计是什么”“为什么前药设计、怎么前药设计”对课程进行分解,在“为什么环节”主要讲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转化成活性化合物的过程,理解药物代谢至关重要。在“是什么环节”主要讲解前药的定义、分类和设计原则,让学生了解通过化学修饰和结构优化来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怎么前药设计”环节,主要讲解常用的前药合成方法,如化学酯类前药合成、酰胺类前药合成、酮类前药合成、以及通过氧化反应将醇类化合物转化为醛类前药、通过还原反应将醛类化合物转化为醇类前药等。

1.5 再估

再评估是为了摸底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生知识面、学习技能和理解水平的测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前期的学习表现,并为进一步教学改进提供指导。再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表现,还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然而,为了确保再估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只有通过正确的评估和解读,才能摸底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使再估真正发挥其作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管理软件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如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课堂管理软件发布考察题目等,评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度,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学生反馈,或者布置课后作业“药物代谢在临床联合用药时的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课后作业考察了药物代谢概念、途径,也考察了临床联合用药这一常见治疗策略。如果学生作业中提到两种药物都通过相同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它们可能会出现竞争同一种代谢酶或转运蛋白,从而导致药物浓度的改变;或者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速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再或者一些药物可以诱导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 酶,进而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加速。相反,一些药物可能抑制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进而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减慢。如果学生作业中包括以上内容说明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强。

1.6 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重点,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梳理,加深本次课堂教学的印象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写下重点观点或者进行小结等方式,将每个知识点的核心要点整理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复习和运用这些知识时,就能够更加迅速地找到关键点,提高学习效率。如通过建立表格,对比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归纳不同药物的特点,从而总结知识点,加深理解,为下次课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课堂的最后,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前自学,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BOPPPS 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

BOPPPS 教学模式的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8],并在平时考核中加入案例分析的考核,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并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占主动位置,不要监督催促就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以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的药学专业为例,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班为2018 级药学专业学生,运用BOPPPS 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照班为2017 级药学专业学生,未运用BOPPPS 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通过对比两个班的综合成绩发现,虽然两个班的成绩均呈正态分布,但试验班的平均成绩得分和优秀成绩人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班。2017 级药学班的平均成绩为76.2 分,优秀率为8.5%,而2018 级药学班的平均成绩为81.3 分,优秀率为19.4%,试验班的平均分高出对照班5.1 分,优秀率提高了10.9%。

应用BOPPPS 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把控课堂[9],通过把授课内容划分不同的具体模块,采用上述6 个环节,能使授课时间设计更合理,授课过程更好控制,避免了教师讲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使课堂设计前后呼应、逻辑完整。

3 结语

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BOPPPS 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简洁、高效、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改善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10]。虽然BOPPPS 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具体实际中还是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知识特点,有取舍的加以利用和改良,绝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同时,每次上课也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才能发挥BOPPPS 的优势,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药剂学知识点药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