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概念认知、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2024-01-10丛溆洋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记忆

丛溆洋

(赤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当前新时代的中国在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之中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战胜潜在风险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因此,强化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解析概念认知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明确其实践铸牢路径具有特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知

厘清概念是进行理论分析与付诸实践行动的基础。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安德鲁·海伍德曾说,概念是“思考、批判、争论,解释和分析所必需的工具。”[2]而认知则是一种意识活动, 是对事物规律的总结,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意识或心理过程,从语言学分析,其为偏正结构的概念,“共同体意识”是中心语,“中华民族”是限定语。进一步拆析,可拆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四个基本概念。 在这六个概念中,“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是关键概念,二者决定了最终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涵所在。

首先,就共同体而言,其在社会科学理论中是一个较为复杂, 又不准确且又相当普遍的概念,它常常具有团结熟稔、意图相似、价值一致以及共享的认同等一系列积极的内涵,表现出一种综合性的特征。 在不同的场域下,共同体所指涉的合成体也有所不同,它可能是一个永恒的群体,也可能是一种瞬间的形态。 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存在的共同体,它们都会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特征:一是关系聚合。 共同体是由某种特定人群构成的关系聚合,这种关系聚合的群体可大可小,如,大体量的国家,小规模的村落、社群、家族等。 二是共同特性支撑。 共同体聚合关系的构成是建立在内部具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利益以及交往的友谊等共同特性作为支撑的基础上。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蕴含着诸如团结、友爱、亲和、忠诚等积极的共善价值关怀, 并以此来维系共同体的存续与发展。由此,从关系实在论意义上讲,共同体既是一种由共同性关怀所构成的人群关系聚合。

其次,就共同体意识而言,共同体意识与共同体一样,也是由共同性关怀所支配。 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组合,其产生在具有特定聚合关系的共同体的成员中。共同体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共同性特征。共同体意识就是在这种共性条件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凝聚意愿。 也就是说共同体成员在辨识认知、价值规范、归属期许等心灵活动中一定是相互间刻意通约的。 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分析,意识是人脑反应的反应形式, 其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最高级的反应形式,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认同、情感、评价和态度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 马克思曾强调“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就是这样一个体识互构的辩证关系,共同体存在决定共同体意识,反之,共同体意识反应共同体存在。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认为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之间是一个通透的体识互构的社会过程,他说:“一个既‘位于’个人核心之中,同时又‘位于’他所在的共同文化核心之中的过程。 事实上,这一过程建立了上述两种认同的同一性”[5]。 在体识互构的社会化中,共同体成员的自我与他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化,成员们在自我调适和互动中生成各种的共同体意识, 并进而能动的维护、赞同和支撑共同体进一步延续发展。

在民族语义场中,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凸显出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关联及意涵[6]。 “中华”概念在百年前就已承担起国家与民族的意涵,特别是经历了全民抗日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已经深入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名副其实地得到国家主权的确认和保障。以共同体为中心语框定的中华民族意涵丰富,它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长期的历史、政治、社会的互动往来而形成的人群共同体,更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内各族人民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友爱和谐、团结奋斗,以各民族人民平等的国民身份为同一性构成,以各民族的共善生活为导向,引领积极共同的价值关怀与奋斗目标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 因此,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概念,是人们把所感知的各民族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的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是必须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少数民族人才, 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伟大重任,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更应该多维深入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概念的本质意涵, 清楚概念的构成特征、核心词及关键要义,厘清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体识互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扎实基础。

二、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遵循理论逻辑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基本需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情感相统一的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有的记忆、气节、文化等一切精神内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实存在的主观映像。正如马克思所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而是一个有着共同的命运关联、历史叙事及集体记忆的历史命运共同体。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化过程中, 相互磨合、吸纳、涵化个体,自我意识逐渐向社会意识进阶,理性思维得到发展,并产生感性记忆,最终使个体自我意识与共同体社会意识统一,成为“同属于一个民族的人们的认同感和一体感”[9]。这种意识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意识,它具有共同的关怀性、叙事性和情感性, 具有其他社会意识所不具有的认同功能、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各民族从“自在的个体民族”转变为“自觉的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人民共有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透过一切繁杂现象的客观信息,以概念、符号和逻辑结构的形式,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运动中统领着客体各方面的本质和规律”[10]。也就是说这种意识既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感知、想象、信念、记忆、创造等偏于感性的认知心理活动;也包括深层次的分析、判断、综合、认同等偏理性的心理活动。如感性记忆与理性认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记忆是人脑的一种本能反应,它通过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为更高级的心理活动提供基础,具有社会属性。 记忆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但是能够进行记忆的是个体,也就是个人。个人是记忆的载体,而群体和机构不是。但是个体记忆是根植在特定群体的情景之中,利用这种特定群体情景去记忆。 个体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一种身体体验及陈述。人们通过“回忆”“体验”来凝聚和强化民族的集体记忆,并由此来建构“民族共同体”。他们在“回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的记忆之“场”,如节日、仪式、习俗、历史传说、英雄事迹、苦难遭遇,等等。 这种多层次的记忆“场”不仅存在于在本民族内部,还会形成于不同的民族之间,并会促进民族之间产生共同的记忆,进而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这种体验和陈述,亦或“回忆”是在个体所成长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由此可见,感性记忆与理性认同之间有着相互构造的辩证统一关系,集体记忆是由大量的个体记忆所构成;个体记忆所表现是对个体的身份认同,而集体记忆则是彰显一个社会或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或群体的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多民族交接地带,在文化、经济、习俗、婚姻及宗教等大量因素相互交融、叠加等历史背景下,大量的个体记忆在相互接触、碰撞、杂糅、融合中构建出的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彰显出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在现代中国背景下的民族认同[11],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包含各族人民在共同实践中产生的共有的眷恋感、幸福感的感性记忆, 还包含各族人民共享的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认同感等一切美好感受的理性思维,因而它具有其他集体意识所不具有的高度凝聚力、强大吸引力、特殊感召力,成为各民族命运与共、紧密相依的精神桥梁,是实现自身精神解放、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精神支撑和重要路径。

清晰的理论逻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 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加强理论学习,充分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厘清其理论内涵的逻辑关系,把握政治方向,铸牢思想之基。

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同呼吸共命运”的自觉自知性意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存在的主观反应。其核心内容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即“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意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彼此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有鉴于此,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践行最忠诚的认同——热爱伟大的祖国

伟大祖国认同,即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一般由个体与国家两个层面建构。 就个体层面而言,国家认同是指在他国存在的背景下,国民对自己国家独特性的想象、认识和期待。 国民个体在心理上确认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承认自己是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对该国家产生归属感和忠诚感。 就国家层面而言,国家认同则是指国际社会承认该共同体的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国民拥护和国际社会承认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合法性的源泉。在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不仅是“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国家认同也不仅是一种政治认同,更是一种文化与价值认同。国家认同的深层含义是国民通过对自己国家身份的确认来体现这种认同背后的核心价值取向。 国家认同内涵丰富,它不仅包含国际社会对国家独特性及其独特性权利的认同,更包含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对国家制度法规的支持和服从,以及愿意为国家利益而奉献的爱国热忱。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之一。在体识互构的辩证关系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背后必然存在着体的支撑,这个体就是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国家的推动与锁合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如教育的普及,文化的推广等,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言,“(国家)创造了民族”[12]。“民族—国家”是体识互构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国家制度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支撑, 民族对未来前景的憧憬与期望是国家的追求,二者在体识互构中辩证统一。 就国民个体层面而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反应民族语义场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凸显出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关联,以及国家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涵。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族,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要凸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在场性。 近代以来,从辛亥革命到全民抗日,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进一步深入各民族人心,各民族人民、各行各业都围绕着中华民族展开话语活动和叙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主,名副其实得到国家主权确认和保障, 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在此过程中,各族人民在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中,以主人翁的姿态维护着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个体对国家认同的重要表现。 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主人翁精神,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时刻铭记国家利益至上。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同的最高体现,最忠诚的认同。

(二)服膺最基本的认同——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自觉组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13]“一体是主线和方向”昭示出中国各民族成员树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的自觉意识,同心同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从历史中走来,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自在多民族演变为自觉的共同体民族实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提出,但是其作为实体存在已经是几千年的事实。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从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血缘联系,到认同儒道文化为主导文化,再到当代共同的国家——中国,都证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有着深远的民族渊源和文化渊源。 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交错而居,相互依存,相互亲近,无论是血缘还是族源都早已杂糅在了一起,大一统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多元一体理念早就成为共识,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这种意识包含着各民族在这个进程中形成的责任感、价值观、民族感情以及内部的亲和感和凝聚力。 因此,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华民族,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 要清晰地认识到,没有什么意识的力量比中华民族认同的力量更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和凝聚作用,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与未来期许都将基于对中华民族认同这一基础上; 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今天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的认同和承继,是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归属。

(三)做到最深层次的认同——认同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向繁荣复兴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 在“五个认同”中,中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是凝聚中华民族、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命的精神纽带和基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御外来文化侵蚀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举措,更是当今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集体认同的基石。它积极地、能动地、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中华各族儿女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15]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中华文化认同要从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理“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严谨,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少数民族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理“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16],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中实现中华文化认同。

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具有双重的文化传统内涵:一种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历久弥新。 另一种是形成和发展于近现代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种文化内涵相互依托,辩证统一。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古为今用”,有鉴别、有扬弃地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继承,使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契合, 使自己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在继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四)坚定对共产党领导的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17]中国是一个党治国家,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着核心作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担当的政党,其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执政党是众望所归。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 民不聊生的黑暗悲惨境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深陷黑暗境地的中华民族带来光明和希望, 为中华民族发展指明方向,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经过百年的不懈奋斗,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形成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间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辉煌成就,唤起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 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坚定对党的信仰,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把中国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认同,这不仅是正确的选择,更是理性的选择。

(五)坚定历史的结论与人民的选择——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纲领的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结果[18]。 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在各种“主义”都无法使中国走出困境的绝境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复兴的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1992 年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首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从唯物史观来讲, 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当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新的社会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这种必然性就在于新社会形态能够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任何的社会生产活动都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因此,要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社会主义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主义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之所以能够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是因为它解放了被资本主义束缚的生产力,使新的生产力能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得到迅速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本质中最根本的东西。

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联系着生产力,并从生产关系方面规定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合乎历史发展的要求, 主要是看其是否真正起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又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的实现途径。

其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价值理想。 前两部分是由客观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属于合规律性,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属于合理性,它所体现的是人的意义,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就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使各民族完全平等,都能得到发展繁荣,“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宪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爱的大家庭”[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1]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四、结语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识领域中,使他们树立起中华民族“大格局”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首先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意涵丰富,认知其概念内涵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最基本的认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在中小学及日常生活中多应用民族语言,对汉语言的深层意蕴理解和掌握的还不够扎实。 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深层次内涵的理解,帮助其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体识互构关系,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次,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理论逻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遵循理论逻辑不仅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基本需求,更是强化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历史演进中, 凸显于近代中华民族危难时,其本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情感相统一的社会意识,是个体自我意识与共同体社会意识的统一,成为“同属于一个民族的人们的认同感和一体感”的共同体意识。 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形成的基本逻辑。 最后,“五个认同”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的必要途径。 “五个认同”具有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凝聚力,它立足于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立意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深刻认识和践行“五个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念认知、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构成的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从基础到理论再到实践,立体统一,前后相继、相辅相成,具有特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记忆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