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与实践探索
2024-01-10徐利颖
徐利颖
(赤峰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文化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文化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提出。本文通过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目标、主要内容的梳理,着力探索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以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一、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曾明确定义过价值概念:“普遍的价值概念来源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部事物的关系。”具体到高校文化育人中,工作的价值应该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育人工作,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育人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不断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三全育人”体系指导下培育综合性人才、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6 年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就在于以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学生走向道德、规范、理性和真善美,从而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以德为本,即以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突出育人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每一个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诸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也正是一个人, 乃至整个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初衷。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也提出,教育要尊重和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实现人的需求、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始终是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积极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是主体地位确立的内在基础。因此,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都是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必要条件。 校园文化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又能体现学校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培育大学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不断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明德,亲民,至善。”这表明古代人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现代大学五大功能中文化价值是一切功能的基础与主导,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文化自信为深厚根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文化育人要建构一个由理念设计到人文知识传播, 进而再提升人文精神,最终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首次提出,杨振宁则进一步把“文化自觉”与大学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大学教育应使每位学生都具备“文化自觉”的理念。 文化自觉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二是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三是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与指引上。 这种文化自觉理念是对文化深层作用的正确认识,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是对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历史任务的主动承担。 唤醒文化自觉意识,以其促进和引领高校文化育人,凝练高校特色精神,突出文化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引导作用,推动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在“三全育人”体系指导下培育综合性人才
“三全育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了谁的根本问题”。 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三全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 高校全程教育中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来完成,需要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等全程参与。二是全程育人,培养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都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综合人才,需要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时间、不同阶段通过学校全过程教育才能实。 三是需要全方位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更要重视文化教育,从而培养出在道德、心理、技能上都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更加注重用文化和文学育人”,文化滋养灵魂,文化滋养美德,文化引领时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渗透、感染和熏陶,不仅要进行显性教育,还要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高校文化教育要在“三全教育”体系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地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内心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二、高校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高校文化教育的质量提升体系,应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沃土
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意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的自强进取精神等。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只有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里,才够能建立起契合广大人民的历史传统与民族心理的共同话语体系、人文性格和价值认同。
(二)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逐步发展形成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精神为内核,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目标,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实现目标的方向,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实现目标的行动,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实现目标的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形成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 中国革命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英勇斗争、打败敌人、走向辉煌的巨大精神力量,是革命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引领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为培根铸魂厚植了红色基因。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灵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的当代中国新文化。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精神灵魂,“特区精神”“奥运精神”“劳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新时期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了更加独特而鲜活的价值品质和精神标志,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提供了万众归心的价值共识,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为新时代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的价值认同,为铸魂培根厚植了时代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基本形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三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古”与“今”的关系,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一脉相承并且源远流长的。
三、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途径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 年12 月4 日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提出高校文化育人的任务是“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也就是说,高校文化教育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基本文化形态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文化育人的主要着力点是思政教育,要重视和加强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学习。 整合师资力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将思政课的主要作用发挥出来。
一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水平。高校要规范思政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定期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听评活动。 同时学校应加大对科研项目立项中思政研究专项课题的支持,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研究项目之中。 二是促进思政课堂创新发展,提高思政教学效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以其生动的视听和互动方式逐渐成为高校文化教育的媒体。实现现代技术在文化育人中的应用,建设网络思政教学平台,增加教学资源与途径,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和学生双向互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生动性、针对性和高效性。 三是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高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育人体系。
(二)打造文化育人平台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现状,高校应坚持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将这三种基本文化形态融入培养综合性人才和建设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去,通过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利用专业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创新育人理念、打造育人新平台。 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教学实践、科研创新等工作融合融通。工作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德育为根本,发挥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育人能力为关键。逐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格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开创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新局面。
(三)开展文化育人活动
实践证明, 高校文化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健康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实现学风优化、营造校园环境、促进师生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当今高校环境在不断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育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比起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理性与单调,文化教育活动更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更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与参与感。精心设计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于实践。 可以组织“中华优秀经典诗词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加强先进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作用,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调研活动。 成立“口述史研究中心”,带领学生走访抗战老兵、国家的孩子、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代表人物等。 三是利用专业优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优化校风学风,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以“沙龙”形式开展“读书会”“兴趣汇”“研习班”等。四是挖掘学生潜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实现“一院一品”,支持师生原创舞台(影视)剧等文艺精品,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灌输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必须整合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协同运行,加强协作,构建高效、有力、科学的文化育人协同体系。
一是学校内部的协同育人。学校内部协同育人分为纵向和横向, 纵向来看是指学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育人,例如从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再到二级学院都要协同合作, 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联动作用,使办学资源在校内实现无障碍运行,促进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横向来看,是指学生所在二级学院要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引导下,育人不仅仅是辅导员、学工干部等思政工作队伍的职责,而应是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承担的责任,从院系领导、任课教师、班导师及管理人员都要牢记育人理念,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达到育人目标,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是校内外的协同育人。通过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兄弟院校等各方之间深度合作,搭建高校外部协同创新平台。目前,此类协同育人模式形式多样、影响较大,例如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这既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的创新,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达到学校、企业资源的有效融合利用,是学校、学生和企业共赢的有效举措。 此外还包括家校联合育人功能的发挥,要注重挖掘家校联合育人的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利用新生入学之机,通过邀请家长参观校园、参与相关活动以及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认同学校的育人理念。入学后,还可以通过网络,举行家长讲坛、共读一本书、致家长一封信等活动,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的沟通联系,建构家校互促互进、互联互通的教育模式,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五)创造高校行为文化
高校加强模范行为作为引导,在高校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文化氛围。
一是在高校育人中,突出行为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和育人示范作用。 高校的文化教育,不是表面敲锣打鼓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要有形有感有效。 教师的任何言行都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学生不仅要向教师学习知识,更要学为人、学做人,这要求教师依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理论,了解并反思改进自己的行为,充分发挥行为文化在育人中的熏陶和示范作用,加强教师模范行为在学生间的引导作用, 共同打造高校行为文化。 二是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同样也会起到教育作用,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的作用力更大,反应速度也会更快。 例如学校定期举办模范先锋表彰活动,让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分子起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