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2024-01-09商云菲
商云菲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遭受挫折,但身为前委书记的毛泽东领导队伍及时改变了军事策略,正确扭转了革命事业的前进方向,成功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秋收起义的经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遭受重大挫折,陷入低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不仅面临着敢不敢继续革命的问题,更面临着怎样坚持革命、走出低谷的问题。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最为困难和关键的时期之一。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坚持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赴长沙负责领导秋收起义。为更好地领导起义,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湖南省委统一指导秋收起义的具体部署和实施。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约5000人,分三路进攻,目标长沙。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各路部队均遭到严重挫折。为保存实力,毛泽东决定起义部队撤出战斗,向南转移。
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撤到文家市,此时起义部队只剩下1500多人。当晚,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农革命军今后的行动方向,摆在起义军面前只有两条路,选择继续进攻长沙或实行退却。如果按照中央原来的决定继续进攻长沙,很可能损失惨重;如果实行退却,很可能会被扣上逃跑主义的帽子,因此,在当时要做出正确的抉择非常困难。
毛泽东主张取消进攻长沙的计划,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较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最终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这一决定看似是后退,实际上是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突破,不仅符合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也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起义部队南下到达井冈山为中国革命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并产生深远影响。此后,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秋收起义也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秋收起义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如何正确领导革命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转入革命的新阶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积蓄力量。
秋收起义的历史贡献
最早举起中国共产党伟大旗帜
秋收起义举起了中国共产党的红旗,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性转折。秋收起义时,面临着继续使用国民党的旗帜还是公开使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这样的历史性选择。这也是考验中国共产党是否已经有能力真正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大抉择。
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写到,国民党的旗帜已经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他主张不能再打国民党的旗子,而是要高高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湖南省委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在秋收起义中扛起中国共产党的红旗,建立工农兵专政的政权,同时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坚定决心。
秋收起义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决心与能力,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最早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
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且不同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不再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工农革命军还使用了一面自己设计的军旗,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由时任第一师部参谋的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和财务处长陈树华三人反复研究,参考苏联红军军旗的样子设计而成。
南昌起义时仍然沿用了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与之不同的是,从秋收起义中走出的这支队伍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和番号。
最早确立起“党指挥枪”的原则
三湾改编明确了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这一重要原则的具体实现。通过三湾改编建立了党组织与部队的紧密联系,为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组织保证。士兵委员会民主制度增强了士兵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后来工农革命军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三湾改编作为党对军队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说明在实践和理论上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人民军队的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历来一贯强调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我们依然要不断推进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革命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導的根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发端于南昌起义,在三湾改编中得到奠基和确立,并在古田会议上得以定型并制度化。这一原则是人民解放军作为人民军队的重要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将其同一切旧军队区分开来,成为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秋收起义探索了一条新道路,摒弃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率先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更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井冈山,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道路,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在井冈山,革命队伍得到休养生息,革命力量蓬勃发展。井冈山也因此得到“中国革命摇篮”的美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其他地区推广根据地经验的样板,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展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并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逐渐掌握主动权。
总之,秋收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率先将革命力量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
秋收起义的现实意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秋收起义失败后,在起义部队去向何方的问题上争论激烈。余洒度不顾实际情况,坚持要求部队攻打长沙,但毛泽东认为部队应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以保存实力,再谋发展,盲目地攻打长沙只会导致全军覆没。从向城市进攻转为进入农村,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大胆决定不仅保住了珍贵的革命力量,更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处于革命的初期阶段,革命经验不足,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农业国家的国情和革命复杂性认识不深刻,采取了城市中心暴动的革命路线。这种革命路线和方法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导致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直到土地革命时期,开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逐步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占领中心城市的正确革命路线。
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得益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拓进取的精神,不简单照搬马列主义理论,而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理论。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获得新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理论,使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促进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方法指导革命实践,毛泽东等人提出发动广大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在实践和理论上开辟了革命新道路,让中国革命的道路变得更清晰明确。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理论和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进理论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党员干部更要深刻理解时代特征,结合现实国情,不固守陈规。革命道路是通过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不是单靠笔头创造出来的。党员干部更要积极投身各个领域的实践,以实践检验真理。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中国道路,我们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启新征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仍然要独立自主地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勇于担当重任,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无论在什么层级,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职责。”
勇于担当的魄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敢担当的领导干部就不能胜任领导职责。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责任担当是首要的原则。只有具备责任担当,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做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勇于担当需要有胸怀、视野、定力和韧性,这是共产党人政治执着、忠诚爱党的核心体现,是共产党人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责任担当,目的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履行责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人民情怀和为民情怀。
责任担当精神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核心素质与品德,也是领导干部胜任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就不能真正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第一次领导武装革命,虽然经验不足,但他毅然决然地挑起重担。在秋收起义部队遭受重挫后,要做出进退的关键选择之时,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决定,保全了革命力量。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担当。遗憾的是,毛泽东因此受到了处分。中共中央对其做出了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的决定,消息层层传达,传到井冈山后竟被误传为“开除党籍”。但毛泽东仍然坚守党员的理想信念,没有因此放弃工作,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担当精神。
共产党员要不断提高责任担当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面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百年变局的复杂情况下,党员干部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