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没有特效药!那些只是抗病毒药
2024-01-09王锦
王锦
“往前看,别回头!”这是时下热播剧《漫长的季节》中一句经典的台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的恐慌已渐行渐远,尽管散发的“二阳”和迟到的“首阳”仍会给人疫情仍未结束之感,但生活总归是要朝前看的,所以,坦然面对,沉着应对。
当然,“凡事都要看两面,只看一面叫片面”,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乐观不慌张”是必要的,但“谨慎不盲目”也是必须的,尤其是要弄清“特效药”的概念,同时切勿囤药。
首先,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所谓的“特效药”只是抗病毒药的一种,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常看到的“P药”、阿兹夫定等都不例外。虽然这么说,但很多人仍不免会有“只要屯了这些药,就什么都不怕”的心理—为帮助大家走出误区,针对这些药,我们就再来做一个说明。
一、6种已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药物
“P药”的商品名是“Paxlovid”,中文全称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它是较早被附条件批准上市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2022年底到2023年初,其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出现的频率尤其高,可谓一药难求,颇有药品版“洛阳纸贵”的意思。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又推荐了另外两种抗病毒治疗口服药物,即阿兹夫定和莫诺拉韦。随后不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附条件批准了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氢溴酸氘瑞米德韦以及来瑞特韦的上市。
至此,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口服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共有6种,除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莫诺拉韦为进口药品,其余4种均为国产药物(国产药物均被纳入乙类医保)。
二、6种药物的特点与服用注意事项
那么,这6种药物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时都需要注意什么呢?这里,为便于大家阅读,笔者特意将这些知识做了汇总(表1),供大家参考。
可以看出,表1所列6种药物的使用指征均是在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或有症状的2~5天内使用,所以万不可作为预防用药。另外,它们各自的存储条件以及服药时间也存在差异:莫诺拉韦可置于室温下,阿兹夫定的储存环境为不超过30℃,其他4种均应放在25℃以下的环境中储存;先诺特韦/利托那韦和阿兹夫定需空腹服药,即餐前1 h或餐后2 h,来瑞特韦片需随餐服用,其他3种则是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三、新冠沒有特效药
最后,我们再总结、说明一下:为什么它们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特效药”?从药物的作用机制来说,上述6种药物可以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能够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但是,针对新冠病毒感染,除了需要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要其他对因对症治疗。同时,这些药物均属于处方药,只有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才建议使用,而且使用的时间点也很重要。
另外,这些药物的上市时间都不算很长,部分甚至还未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尚不确定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信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先诺特韦/利托那韦通过CYP3A4代谢,禁止联用的药物较多,如精神类药物(地西泮、舒乐安定、氟西泮)、抗心律失常药以及部分他汀类调脂药等;同时,很多其他药物与之联用也会影响血药浓度,所以在服用前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
除此之外,不同人群用药时也存在差异,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需格外注意。总之,大家切勿自行用药,须经医生评估后再遵医嘱服用,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