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县“沙坝粗陶”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4-01-09李与飞
李与飞
(宁夏大学 美术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动力[1],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乡村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所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国家当下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要想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要有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撑,因此打造本土化的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可谓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更好地挖掘乡村的民俗性和乡土性[2],而且可以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目前,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乡村传统工艺的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将乡村传统工艺和现代文创进行深入结合;其次,已经开发与设计的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创意,很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成县传统工艺品“沙坝粗陶”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挖掘沙坝粗陶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文化创意赋能“沙坝粗陶”,使沙坝粗陶成为全新的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然后对“沙坝粗陶”推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希望用文化创意产品反哺当地旅游业,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沙坝粗陶概况
(一)起源
沙坝镇沙坝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县城西北17 公里处。陇南市处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同时拥有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并且陇南是甘肃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早期仰韶文化和寺洼文化都在陇南境内找到遗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陇南既有“秦陇文化”山的层峦耸翠,又有“巴蜀文化”水的碧波荡漾,所以被人们赋予“陇上江南”的称号。成县属于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西秦岭——淮河一带,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境内多为崇山峻岭,年降水量较多,有犀牛江、东河、南河、洛河等“一江三河”为主的水系,其中清泥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县。同属于陇南市成县的沙坝镇自然也是处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中,传统工艺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它们所置身的生态环境中对于材料的选择[3],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沙坝镇的土壤非常适合做陶器,这便有了“沙坝粗陶”。说起沙坝粗陶的起源,据调查研究,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沙坝粗陶繁荣时期,沙坝村几乎全村子的人都在进行陶器的烧制工作,几乎家家都有烧制工作坊,所生产的陶器远近闻名,陶器类型包括茶罐、碗碟、酒具等生活用品[4]。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西北人常用的“茶罐”,如图1 所示。工艺文化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具体村落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培育[5],沙坝粗陶在当时形成的体系生产离不开陇南黄河流域文明和农耕文明下早期陶器文化的影响。在古代社会手工作坊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本的生产资料[6]。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坝粗陶的生产不仅使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而且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图1 茶罐
(二)发展
传承是手工艺得以接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不知有多少手工艺因为传承缺失而夭折。沙坝粗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问题,而何为传承,怎么样才算真正的传承?黄静华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一文中指出:“传承链的长久性续接也主要是由手艺人代际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或调整的知识生产方式所决定,假使上下辈艺人之间无法在对工艺知识的理解、工艺信仰的崇奉、工艺前景的期望等方面达成共识,某种传统工艺类型就有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7]通过她的论述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对于手工艺的传承离不开老一代和年轻一代手工艺人对这类工艺知识、信仰、前景的共识。再加上传承人代代相承的技艺知识、审美意识和观念信仰,以及其实践制作的指导,是确保传统手工艺能够继续发展的关键要素[8]。然而沙坝粗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传承链断裂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对沙坝粗陶不像老一辈手工艺人对其产生了信仰,同时对沙坝粗陶的前景也不看好。面对时代发展对沙坝粗陶的冲击,多数年轻人放弃在沙坝粗陶的工作,另求谋生。只有那些老一辈人,不忘初心,始终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持,直到老去,不然这种独一无二的柴火窑烧技术将会失传。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出于对森林的保护,限制了对树木的大规模采伐,但并没有给出相关替代方案。这对于这种靠柴火窑烧的手工艺,无疑是很大的限制。于是在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沙坝粗陶开始走下坡路,本来沙坝镇沙坝村有很多窑,但是流传至今仅剩沙坝龙窑,如图2 所示。现存沙坝镇沙坝村的沙坝龙窑相传建于清代,历史久远,能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图2 沙坝龙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于是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沙坝粗陶走向了由传统工艺品向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变之路。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对沙坝粗陶进行了重新开发与设计,使得沙坝粗陶重新走上了广阔的市场,并且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坝粗陶的传承人赵根有也积极参与到和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合作当中,进行言传身教,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守护非遗沙坝粗陶,共同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作为世界上非遗最多的国家,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分布在乡村。乡村民间传统工艺可谓是数不胜数,完全可以将现代的文创理念融入乡村传统工艺,给乡村非遗注入新的灵魂,形成全新的文创产品。使它既能体现当地乡村的特色民俗文化,又符合现代人的独特审美。沙坝粗陶作为成县沙坝镇的传统民间工艺,一直以来都以实用为目的,这也是早期大多数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基本功能。将沙坝粗陶这种传统工艺品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变,这是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沙坝粗陶新的生命。
“文化产品”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词,尤其是2013 年故宫文创产品火爆之后,文创一词传遍了大街小巷。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时代发展下,物质生活相对满足后,人们精神层面对文化的渴望,希望用文创产品填补内心的空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文化创意。但是如何挖掘文化,实现新的创意,更好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走进大众视野,这是很多文化从业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沙坝粗陶作为传统工艺,植根于中国历史悠久的乡村环境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当地从古至今的深厚文化资源,使沙坝粗陶与当地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文化都结合起来,如物质层面的生态景观、田园风光、乡村建筑等,非物质层面的农耕文化、生活形态、民风民俗等[9]。文创产品中的创意,是指好的想法,说具体一点,就是对原本事物的重新解读、重塑,赋予它新的形式美感。对于沙坝粗陶由工艺品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变,需要加强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想法的创意再构。如图3 所示《寺洼遗韵》,便是沙坝粗陶新的产品形式,兼具文化与创意,作品里边运用了成县武都区的文化遗址“寺洼遗址”,加上创作者新的创意,茶杯表面用构成的装饰手法,使得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探索,运用文化创意的方式来提高农村旅游产业的质量,既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也提升了旅游业水平,最后形成互利互惠的新局面[10]。通过文创设计与乡村旅游结合成长,帮助农村旅游产业踏上新台阶[11],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
图3 陈宇《寺洼遗韵》
二、沙坝粗陶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现实条件
(一)薪火相传——独一无二的粗陶烧造技艺
“沙坝粗陶”之所以能够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核心便在于其薪火相传的独一无二的烧造技艺。“工艺主体手艺知识和观念信仰的积淀传承和手艺行为的实践操作”[12]使得沙坝粗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传承至今。沙坝粗陶悠久的历史传承,可追溯到上千年。根据实地调查,发现沙坝粗陶在西北可谓是独树一帜。据沙坝粗陶烧造传承人赵根有介绍,沙坝龙窑也被称为爬坡窑,如图2 所示,这种窑的特点是根据山坡地形而建,烧造技艺和西北很多其他的粗陶烧造技艺有所不同,烧造的时候火焰自然上升,使得粗陶受热均匀,烧出来的粗陶浑然天成、精美无比、独树一帜。正是因为这种独一无二的烧造技艺才使得沙坝粗陶能够传承千年。沙坝粗陶采用的是柴火烧造,相对于电窑、煤窑,其烧造的陶器更加温润质朴。基于地方文化元素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不但满足了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充分展现出地方文化元素,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3]。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沙坝的黏土对于土陶烧造具备天然的优势,采用沙坝村的黏土,烧造的土陶沙不容易变形,用来煮罐罐茶、面茶,回味生津、甘甜浓醇。除了用来煮茶,沙坝粗陶其他较大的土陶还可以用来储藏食物,比如腊肉、猪油等,可以起到储藏作用,保存一年后食用,其口感仍然鲜美无比。
赵根有,作为沙坝粗陶的传承人之一,有着高超的粗陶烧造技艺,从黏土的选择、搅拌、溶解、沉淀都要经过严格的工序,经过他的摔打、黏合、揉搓,最后调泥和拉坯,拉出造型完美的陶坯。如图4 所示拉坯的过程。据当地师傅介绍,赵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拉坯技术,堪称妙手,其陶坯,圆润饱满,厚薄均匀。“旅游文创产品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地方文化传承、传递的重要载体。”[14]沙坝粗陶独特的烧造技艺,不仅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融入了当地人们信仰的精神寄托。长此以往的传承,使当地的人们形成了对“沙坝粗陶”独有的情感共识。如图5 所示,是当地人们制作沙坝粗陶时情景。通过作者田野调查对工作人员的访问,他们自己已经将这种工作当成了一种兴趣、爱好。不管有没有工作安排,他们都会去生产基地与这些泥土打交道。沙坝粗陶作为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不仅独一无二的烧造技艺远近闻名,而且里边还包含着当地人们坚实的信仰观念和独特的情感共识。走进沙坝粗陶,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陶器制作技术,感受土与火的赞歌。
图4 拉坯图
图5 手工制作
(二)市场繁荣——广阔的粗陶销售市场
1.悠久的粗陶烧造历史。沙坝粗陶之所以能够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沙坝粗陶广阔的销售市场。成县沙坝粗陶因为具备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发展鼎盛时期,附近十里八村都在使用沙坝村当地所生产烧造的陶器,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的锅碗瓢盆,大到村民盛水用的缸,小到煮茶用的茶罐。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名声在外,沙坝村便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陶艺村,稳定的客户群体使得沙坝粗陶能够长期发展,这也是沙坝粗陶市场广阔的原因之一。
2.传统饮茶文化对粗陶市场的需求。沙坝粗陶发展至今,对粗陶类别的需求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以前的人们更多的是吃饱穿暖,所以对日常生活必需品——锅碗瓢盆的需求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慢慢地追求闲暇之余的生活享受,喜欢用煮茶的方式来增添生活的乐趣,久而久之,便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在当地调研考察得知,附近周边县区基本家家都有煮茶的习惯,尤其是以中老年人偏多。有的人早上起来便要煮茶,外加烤馍,便是他们的早餐;午餐过后,也要煮一罐;更有甚者已经把它当作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附带品。当然,不同的地区文化不同,其煮出的茶也不尽相同,分别有清茶、炒茶、面茶。清茶是指在茶罐里倒入凉水,下入茶叶进行煎煮,所需茶罐一般较小。炒茶,是指将茶罐加热后放入猪油,待油热后,放入花椒、葱、姜等,炒出香味再加入茶叶进行翻炒后,加入水煮开即可饮用。“面茶是在煨罐内加入冷水,再加入茶叶、盐、花椒、茴香、葱根等调味料烧开,水开后掺搅经炒熟之麦面(或者掺水搅和好的生面)慢火煮熟,倒入碗中,再调以备好的油炒鸡蛋、豆腐丁、土豆丁、核桃仁、油锅渣(炸去油后所余肉渣)等混合调料,食饮相兼,以饮为主,其味浓香可口,人人喜爱。”[15]当地及周边人们的生活习惯为沙坝粗陶的规模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市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茶道作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养生愈加重视,不仅在广大乡村地区,在很多城市,我们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罐罐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忙碌工作中的生活享受。鉴于以上人们对饮茶文化的热爱,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沙坝粗陶的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三)政企合作——良好的发展环境
沙坝粗陶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力发展。国家层面的支持,意味着对其工艺及其文化系统多样性存在权力的公开承认和支持[16]。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成县政府越来越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进行尝试,最终走出了“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环城依景,融产托村”的发展格局[17]。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成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沙坝粗陶就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申请了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了“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在当地企业的管理运营下和当地农户建立深入的合作,以沙坝粗陶生产基地为依托,乡村手工艺人进行生产、加工后企业单位进行市场售卖。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户的就业问题,而且使沙坝粗陶这门非遗工艺传承了下去。同时将沙坝粗陶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对沙坝粗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开发与设计。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文化创意公司里边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本土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在以嘉瑞文化创意公司负责人李彬彬为主,公司员工的共同的努力下,沙坝粗陶有了新的规划和发展。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沙坝粗陶迎来了新的生命洗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沙坝粗陶的产品类型进行了扩展,改变了原有的产品单一模式。沙坝粗陶最早时候的产品类型十分单一,生产最多的产品便是当地人熟知的茶罐,如图1 所示。现如今,除了煮茶用的茶罐,还增加了泡茶用的各种茶具以及各种土陶工艺品。产品类型的丰富给了客户很好的消费体验。第二,引进了大学生专业人才。沙坝粗陶发展至今最缺乏的就是年轻化、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以往大多都是来自村里的手工艺人,他们虽然具备娴熟技术,但是往往没有读过大学,缺乏创新,很难制作出文化创意很好的产品。在政府的扶持下,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聘请了兰州城市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陈宇同学参与粗陶的制作。陈宇2018 年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后,考入了当地的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后被当地政府借调到沙坝镇文化站参与沙坝粗陶的设计生产,为粗陶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沙坝粗陶文化创意方面的发展。如图6《凤鸟纹粗陶》所示,是陈宇工作期间制作的茶具,可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蕴藉和独特的创意。第三,加强了沙坝粗陶的宣传力度。成县政府在各个官方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如陇南日报、当地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甘肃频道、成县融媒体中心等,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沙坝粗陶。其次还有嘉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宣传推广,他们利用新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如抖音、淘宝、公众号、微博等。在政府加大力度的宣传下沙坝粗陶被更多的人们熟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各地的游客多次参观沙坝龙窑的生产过程,并且参与其中,一起感受千年传承下的土陶烧造技艺的魅力。第四,拓宽了沙坝粗陶的销售渠道,形成了线上线下共同销售的模式。沙坝粗陶经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打开了电商平台的销售,形成了线上线下共同销售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成县政府的保驾护航下,沙坝粗陶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这将更好地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深远发展。
图6 陈宇《凤鸟纹粗陶》
三、沙坝粗陶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沙坝粗陶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最主要的推动作用便是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沙坝粗陶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文化产业,同样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只有经济基础上去了,旅游发展才会有所保障。近几年在成县人民共同努力下,成县经济2022年生产总值完成42.91 亿元,增速7%。当地政府加大对成县旅游发展的投入,并且积极帮扶沙坝粗陶的生产与发展。政策上的扶持,经济上的援助,使沙坝粗陶有良性的发展环境。企业在发展沙坝粗陶时也有了极大的信心。当地政府在对沙坝粗陶保驾护航的同时,沙坝粗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调查统计,2020 年,公司一共生产粗陶产品50 万件,销售收入300 万元,带动村里14 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加强当地文化建设
沙坝粗陶作为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先辈们留下来的智慧,体现了民族文化和风俗,凝聚了人们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18]。所以对于沙坝粗陶的传承与推广,是进一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文化创意产品是以文化为基础,创意为核心,通过现代的技术和手段进行制作的过程。”[19]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举措。如何更好地将艺术与当地优秀的地方文化、经济建设等相融合,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以避免当前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出现的同质化问题,是摆在当地政府与沙坝粗陶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20]。在沙坝粗陶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历史文化故事进行深入了解,用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点来进行艺术表达,提升乡村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实现乡村旅游纪念品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统一[21],才会创作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作品,从而将沙坝粗陶更好地推广出去。在沙坝粗陶的不断发展下,文化故事愈发丰富,从而加强了当地的文化建设。随着文化建设的完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三)推动成县不同旅游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
发展地方旅游业,应该抓住地理特征、地方历史文化、风情习俗等,深挖埋藏在地方的独特文化,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文创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22]。成县沙坝粗陶的发展可以间接将周边的旅游产业带动起来,形成产业的联动发展。因为沙坝粗陶距离成县西峡风景区4.3 公里、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11.5 公里、成县杜甫草堂18 公里。首先,从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来看,沙坝粗陶发展起来后,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给附近景区增加流量,形成旅游区域联动发展。其次,沙坝粗陶与周边旅游景点文化故事的结合,将地方周边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当中,设计出适应区域经济市场的旅游文创产品[23]。在沙坝粗陶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融入周边旅游景点的文化元素,形成区域文化的交融。比如可以将西峡风景区中的《西峡颂》书法运用到沙坝粗陶的形象设计中,不仅能增加沙坝粗陶产品的文化深度,而且能很好地宣传推广《西峡颂》的书法艺术。下图7 和图8 所示,便是将西峡文化和沙坝粗陶结合的产品。
图7 陈宇《白鹿》
图8 陈宇《西峡》
四、小结
本文以成县非遗传统工艺“沙坝粗陶”为例,将传统工艺向文创产品过渡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从经济效益、文化推广、产业联动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结论。我们要大力挖掘乡村工艺,使乡村工艺向现代文创产品转换,开发具有乡土性和文化性的文创产品,通过乡村文创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当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制作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故事,这是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增加乡村旅游产业的故事性和文化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文化底蕴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促进旅游业长期发展,让旅游业的发展始终同传统文化同频共振[24]。让乡村旅游文创产品成为地方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播者,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独特性、时尚性、实用性的不同追求。[25]让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用文创产品推动乡村旅游立体式发展,从而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望。笔者通过对成县沙坝粗陶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一方面,希望能够将成县非遗沙坝粗陶更好地推广出去;另一方面,希望能够为文创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案例参考,能够启发更多的学者进行乡村工艺和乡村旅游文创产品的研究,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