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舞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舞为例

2024-01-09曾雅婷张占敏

民族艺林 2023年4期
关键词:侗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曾雅婷,张占敏

(广西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列入党章,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民族节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形成的社会活动,通常在固定或者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的主题进行。在节庆活动中,文化表演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轨迹,不仅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关系的情感纽带,也是向“他者”展示地方特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庆中的文化表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各族人民在文化表演中强化身份认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也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本文基于实地调查,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探索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的多耶舞在实践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其具体实践路径,为民族舞蹈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舞的现状调查

(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族群分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它东连龙胜各族自治县和融安县,西接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县和融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21,538 人(截至2020年11 月1 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民族聚居区,包括侗族、壮族、苗族、瑶族和汉族等。每逢节庆活动,该地区的壮族、苗族、瑶族和汉族等各族群众都会踊跃参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态势,相近地域的各民族往往会超出传统地缘的交往范围,共同参与节日活动。在长期的互动交流下,各族群众间铸就了民族共有、文化互通、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意识。

(二)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舞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被誉为“百节之乡”,拥有众多节日,其中,多耶节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10 月或11 月,三江侗族自治县都会举办多耶节比赛,其中最为重要的活动是跳多耶舞。在侗乡,有“饭养身,歌养心”“耶求旺,舞助兴”之说。每逢节庆,全民都会参与其中,以共同表演的方式来沟通交流,凝聚情感。“多”,即“哆耶”,“侗语称‘哆’含有唱、舞等多种意思。‘耶’是侗族边唱边舞的合唱歌曲或‘踩堂歌’。它广泛流传在侗家山乡,是侗族人民最为喜爱的一种群众自娱性的载歌载舞集体舞蹈”[2]。多耶舞的基础动作包括牵手、攀肩、摆手、跺脚等,人们在这些动作的组合和节奏的掌控中进行表演。多耶舞的表演动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搭在前人的肩上;另一种是与旁边的人手牵手向前或向后摆手,脚下统一都是跺脚的动作。从造型上来看,多耶舞通常用圆形造型来体现,男性在里圈围圆,女性在外圈围圆,按顺时针或按逆时针方向围着圆圈载歌载舞。由于舞步简单,场地不受限制,每当节庆时,人们通常在草坪、广场、鼓楼或者屋内屋外等空旷的地方进行。各族群众手拉手集体共舞,寓意着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传统舞蹈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侗乡人民形成了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精神气质。在2022 年11 月5 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了第十九届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开幕式暨第七届侗族多耶比赛(如图1),全县各乡镇共组织了29 支队伍、近千人同台竞技,更有千名侗族同胞踏歌而舞,尽展侗乡非遗风采。

图1 2022 年多耶节活动现场

(三)多耶舞的发展调查

首先,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文化发展新模式,发挥文化惠民作用。为努力营造活跃丰富的文化环境,政府经常组织多姿多彩的文艺赛事并开展丰富的培训和辅导来推广民族舞蹈,鼓励全民参与其中。在此方面,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发挥了重要作用,担任着全民艺术普及、群文走基层、文化进万家等培训工作。文化馆经常举办公益培训班,普及多耶舞文化。另外,政府也经常组织各种赛事活动,以表演和比赛的方式吸引年青人参与,通过实践表演来传播和弘扬民族舞蹈文化。

其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多耶舞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在平稳推进。2021 年5 月24 日,多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对多耶舞蹈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推动与强化。同时,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也多次开展国家级项目(传统舞蹈)“多耶”的免费培训,组织文艺爱好者积极加入学习多耶舞的培训当中,并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当地授课,通过“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方式,让群众学习多耶舞的技巧,展现民族舞蹈的文化魅力。

最后,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为加快振兴旅游经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尤为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2003 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了第一届“多耶文化旅游节”,随着2010 年升级为“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通过不断地向外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文化,提高了美誉度,带动了当地文旅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多耶舞展示着独特的地方文化,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名片,赋予了地方社会重要的意义。随着多耶节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人们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下跳多耶舞,在文化互动中增进了友谊,加强了群体认同,更好地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多耶舞中“五个认同”的呈现

(一)增进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情感,即作为国家成员之一的个体对其所属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怀。”[3]所以,国家认同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巩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大黏合剂。一位在多耶节活动现场的侗族观众满怀热情地对我们说:“我们很感谢国家帮助我们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每次多耶节我们宣传的主题都不同,之前是‘中国梦’主题,很多领导和观众的欢呼声都比较高。”①这反映了各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也是对伟大祖国认同的表现。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多耶舞文化源远流长,以前跳多耶舞多以表达男女情爱为主,现在多耶舞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情感和审美上也逐渐趋同,表现主题上更是以欢唱侗乡的新变化和新生活以及民族大团结为主要内容,进而促成了各族人民的精神趋同,无一不流露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可见,爱国主义在国家认同中是强有力的情感来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二)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很多居住在当地的苗族、壮族以及汉族群众都会参与侗族的多耶节,各族儿女手牵手,心连心,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筑美好精神家园。有位热情的侗族观众向我们介绍:“今年我们村也参加了多耶节比赛,所以我们很早就坐车过来观看比赛了。在我们村,只要喜欢跳多耶舞就可以去报名参加这次的比赛,像我朋友是从广东嫁过来的,但她不是侗族的,也可以参加这次比赛。”②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态势下,各族人民都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认同并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形成了一个命运与共的大家庭。

(三)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经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对于文化活动的目标与价值内化的一种现象,不但能体会文化活动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并自然而然发生良好的情感与认同,并内生成个人人格的一部分。”[5]所以,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节庆活动中,一位文化馆工作者在访谈中谈道:“来参加多耶节的都是各村寨的村民,他们自发组织来参加,而且我们的奖金就那么一点,这个活动是不包路费、不包吃,什么都不包的,但是比赛中他们最多的一队有80 多人来参加。可想而知,他们并不是为了奖金而来,他们就是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才来做的,他们认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想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是为了那些奖金的话是没人来的。就像昨天我们的千人多耶,现场就合成了两遍,没排练过的,连他们穿什么服饰,戴什么头饰我们全部不知道。但是只要有人领唱‘呀啰耶’,就会有人唱‘呀啰嘿’,很自然。多耶已经深入到侗族人民的心中了,她们认同这些民族文化,所以你根本不用去怎么排练。”③在演出现场,群众通过手臂的前后摆动与击掌等动作来进行身体互动,这种自发的舞蹈形式不仅加深了群众的互动体验,而且强化了各族群众对侗族传统舞蹈文化的认同,奠定了族群之间认同的文化基础。尽管各族群众在服饰、道具、表演形式上都存在差异,但是在这种文化与精神的双重认同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不同民族间传递了一种平等互助、和平友善的价值观念。因此,通过跳多耶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升华,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提升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政党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执政党的情感和归属感,是经教育刻写与体化实践所形成的对政党所实施的政治制度、政治绩效、政治权利的肯定与赞扬。”[6]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侗族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新变化,所以在多耶舞的呈现上,无论是语言上,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表达了侗乡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感情。在候场区访谈时,笔者发现一名胸前佩戴党员徽章的演员,便好奇地问道:“您为什么会在演出服装上佩戴着一枚党员徽章呢?”她很自豪地说:“我时时刻刻不会忘记党啊,我是我们村的妇联主席,同时我也是一名党员,所以我要戴党员徽章呀!”④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自人民,党员群体来自中华民族。“从国家建设理论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就是培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认可和忠诚,属于政治认同培塑。”[7]通过认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领导力量,强化广大群众共同的心理基础和情感依托,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度和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繁荣富强。

(五)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关于制度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价值认同、情感体验和现实行动的总和。”[8]通过往届几年多耶节的举办效果来看,群众对当地政府的决策以及筹办工作非常认可。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不同的政策、开展不同类型的节庆活动来宣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群众的热情参与是对政府工作所作的积极肯定,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积极体现。例如,在多耶节的比赛设置上,政府会在比赛环节设置奖金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群众也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加入排练。正如一位文化馆工作人员所说:“以前跳多耶舞都是民间自发地组织,如果政府牵头举办,形式就会丰富很多,来观看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们文化馆也是做群众文化的,经常到各个村寨去指导当地的群众跳本民族的舞蹈。”⑤有位参加表演的侗族大姐说:“这个活动虽然一年一次,奖金不多,但是我们每年都参加。去年我们还得奖了,拿了奖回去整个寨子都高兴,而且来县里参赛本身就是个荣誉,能代表我们村表演多耶舞,我们也很自豪。”⑥所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和引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9]。

三、多耶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

(一)政府策划宣传,推动多耶舞的普及

举办大型传统节庆活动需要政策的引导以及可供实现的平台,让节庆活动适应当代社会,满足各民族同胞的期望。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常开展文艺演出赛事和丰富的培训辅导,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通过开放式办学和定制化服务,让侗族群众和普通市民都能了解、欣赏侗族文化。在多耶节活动举办前期,政府还组织开展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多耶”的免费培训,日常的排练给了他们更多交流互融的机会。2022 年10 月17 日至21日,进行了为期5 天的分班次的培训辅导,通过网络宣传与报名,共有9 个业余多耶队250 余人参加。在培训中,人们学习了多耶舞这一传统舞蹈的基础动作和基本技巧,对多耶舞的文化内涵有了大致了解。这样一来,让原本单一的节庆活动成了更多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和建设的节庆活动。在政府的策划宣传下,人们在多耶舞的日常排练和培训中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享传统民族舞蹈文化,这也是民族融合的表现。这种民族融合使各民族在语言习惯、文化习俗、审美旨趣和思想价值上逐渐趋同,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还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民众积极参与,促进多耶舞的共享

时光推移,万事万物都在变迁,多耶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观念的变化和信息化的出现而改变,由最初传统的舞蹈形式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形式。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与现实进行融通、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现代节庆活动中,多耶节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节庆中的多耶舞有着互动性强、动作简单且形式新颖等特点,群众都乐于参与其中来展示自己,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的加入。以至今日,无论多耶舞以哪种形式呈现都能看到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享民族文化。在多耶节比赛现场,耶词内容的表达也成了比赛评分的关键,现在的耶词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理论政策、赞颂家乡等。人们集思广益,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对耶词内容进行创新,其中包括爱国主义、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通过演唱的形式将这些价值观念自然地渗透到各民族文化之中。另外,形式丰富的多耶舞队形编排通过各种数字、鼓楼建筑等造型来呈现,吸引着众多多耶舞爱好者加入其中,参与排练和表演。许多外来游客在参与侗族多耶节节庆活动的同时还会积极学习当地的语言、学唱耶歌以及跳多耶舞等,甚至因为喜欢当地的民族文化而长期定居于此,通过共享多耶舞文化进一步实现民族大团结,这也是民族融合的直接表现之一。因此,多耶舞并不是单一民族参与的文化表演,而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形成的文化景观。各族群众在学习与交流中促进了侗族文化在其他民族群体中传播与共享,培育了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媒体共享平台推动多耶舞传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民族舞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也逐渐增多,媒体共享平台为推动多耶舞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在多耶节节庆活动现场,政府通过媒体官方渠道发布现场动态和短视频直播来扩大多耶节的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线上的群众了解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无形之中为当地人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群众也会把多耶舞的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让线上的观众以直播的方式观看并学习多耶舞,通过评论区互动的方式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通。这种线上与线下联通的途径为多耶舞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此外,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也经常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发布图文、视频、音频材料,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来夯实民族文化基础。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主题“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耶”展播等内容,让各族群众在线上共享多耶舞文化。这种方式大大地增加了多耶舞爱好者们的学习机会和融合的程度,不仅让各族群众对侗族文化产生了新的理解,对中华文化形成了价值认同,同时成为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为民族舞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

四、结语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民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多耶舞是民族舞蹈文化中的瑰宝,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赋予了民族舞蹈新的时代命题和责任使命。通过分析多耶舞中“五个认同”的呈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实践路径,可以发掘民族舞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价值。多耶舞文化的共享加深了群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和群众基础,为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动力。

注释

①②2022 年11 月5 日,多耶节活动现场,笔者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

③⑤2022 年11 月6 日,侗族“琵琶歌”大赛活动现场,笔者对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石妮妮进行采访。

④⑥2022 年11 月5 日,多耶节活动现场,笔者对参赛演员吴姐进行采访。

猜你喜欢

侗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