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兰:为什么有那么多种花色?

2024-01-09上党少侠

天天爱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唇瓣兰科传粉

上党少侠

小区温室大厅里的蝴蝶兰正在盛花期,花色鲜艳夺目,既有纯白、鹅黄,也有淡紫、橙赤。有不少品种兼具双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绣上了条纹,有的又好似喷上了均匀的彩点,有的花枝开花七八朵,多的有十二三朵。

弟弟问:“为什么蝴蝶兰有那么多种花色?”

对啊,为什么?

在网上搜索“年宵花推荐”这类话题,蝴蝶兰一定是其中被提及最频繁的花,不管是恰到好处的寓意、艳丽丰富的花色,还是轻盈飘逸的姿态,都让其成为年宵花中的翘楚。

蝴蝶兰素有“洋兰王后”之美誉,直立挺拔的茎秆上一朵朵酷似蝴蝶的花儿竞相开放,像是在翩翩起舞,颇具意境之美,令人赏心悦目。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是兰科蝴蝶兰属附生草本植物。所谓附生,指的是株体附着在树干或者岩石上生长的兰花类群,它们通过气生根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其生长不依赖泥土。

蝴蝶兰肉质感的叶片多为椭圆形或者长圆形,一般为3—4 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它的花序很长,为“之”字形,从茎的侧面基部抽出,一般不分枝,有时分枝。蝴蝶兰的花被片共6 枚,呈两轮排列。外轮是3 枚瓣化的萼片,上面1 枚叫中萼片,两侧叫侧萼片;内轮瓣片3 枚,两侧各有1 枚,叫翼瓣,下面1 枚特化为唇瓣,是整个花朵的精华之所在,是蝴蝶兰颜值最高的部分。

蝴蝶兰的命名主要根据花的形态而来。1653 年,欧洲植物学家首次在新几内亚的安汶岛发现了白花蝴蝶兰。一串串小白花在空中飘舞,使发现者误以为是一群白蝴蝶在飞舞,因此将它命名为“蝴蝶兰”。

蝴蝶兰原产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包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原来只有70 多种,经过百余年的杂交育种,蝴蝶兰的品种已达3 万种以上。

蝴蝶兰的花期很长,不细看,你会认为它是塑料做的假花。

蝴蝶兰的内轮瓣片及合蕊柱

也许有的人会说,蝴蝶兰的花开得奇形怪状,这大概是因为它拥有特化为唇瓣的花瓣,以及植物界独一无二的专利——蕊柱(合蕊柱)吧。

蝴蝶兰的唇瓣3 裂,其中两枚侧裂片直立,倒卵形,中裂片略大,相对平展,利于传粉昆虫着落,先端渐狭并具两条细长的触须。

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有1枚黄色乳突,和周围瓣片上鲜艳色彩、斑纹一样,都是在模仿招蜂引蝶的蜜导,诱骗昆虫来传粉,同时还可以为传粉昆虫提供落脚地,能将昆虫准确无误地引导到合蕊柱下。

除子房外,蝴蝶兰的整个雌雄蕊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也叫合蕊柱。这是蝴蝶兰的繁殖器官,由雌雄蕊融合而成,长1 厘米左右,圆柱状。

蕊柱顶端一般具1枚花药,花药团块状,着生于凹陷的药床中,上面有药帽遮盖;蕊柱腹面有1 个空腔,称柱头腔;柱头与花药之间有1 个舌状器官,称蕊喙;蕊柱基部有时延伸成足状,称蕊柱足。

蝴蝶兰的花粉通常黏合成团块状,称花粉团;花粉团的一端常变成柄状物,称花粉团柄;花粉团柄再通过黏盘柄连接于黏盘上。传粉昆虫钻入蝴蝶兰的花朵时,花粉块依靠黏盘黏在昆虫身体上,从而高效地完成传粉工作,这完全异于其他植物一粒一粒传播花粉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还能避免自花授粉,增加了后代的存活几率。

蕊柱、花药等结构之间的差异,不仅是界定属、种的关键要素,也是分类学家为其命名的灵感来源。

兰科是植物界一个庞大的家族,有近800属、3 万多种。它们的花形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总能找到和蝴蝶兰一样具有标志性合蕊柱和唇瓣的花,使得我们的赏花识花之旅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我和弟弟就给家里的兔耳兰进行了人工授粉,最终兔耳兰成功地孕育了两枚蒴果。

另外,花是兰科植物重要的识别器官。花序、花形、花色的特点,以及唇瓣、蕊柱、花药等结构之间的差异,不仅是界定属、种的关键要素,也是分类学家为其命名的灵感来源。

图/ 马传贵(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会员)

兰花如何形成如此多的花色?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是由色素、生理环境、表皮细胞的形状差异、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与兰花花色有关的色素主要为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生物碱等。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花青素,在植物中常以花青素苷的形式存在,是类黄酮中主要的显色物质。植物中常见的花青素有6 种: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花素、矮牵牛素和锦葵素。前三种为主体花青素,后三种由前三种衍生。在兰花中,影响花色的花青素主要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芍药花素。花青素的成色范围较广,可使花呈现出淡黄色到紫蓝等多种颜色,其中,天竺葵素显橘红色,矢车菊素显红色到粉色,飞燕草素显蓝色到紫色。

研究数据表明,蝴蝶兰中,矢车菊素及其衍生物比例很大。

《中国植物志》记载:(蝴蝶兰)花白色。

蝴蝶蘭原种的花色就是白色。我们现在看到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兰,都是培育品种。据说,现在蝴蝶兰的野外原生种基本上看不到了,被盗采得绝迹了。

蝴蝶兰给人类以美丽,人类却以“灭顶”报之。

兰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人墨客追捧的对象,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目前流通到市场上的野生兰科植物给部分经营者带来可观的利润,从而导致国内野生兰科植物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一度造成多地野生兰花濒临灭绝的境地。

据了解,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已将常见的野生兰科植物(兔耳兰除外)列入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擅自采挖,非法出售、收购、运输野生兰科植物的,将视情节轻重,追究其法律责任。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保护野生兰科植物,让兰花在山谷中自由绽放!

猜你喜欢

唇瓣兰科传粉
多个兰科植物新种被发现 等
植物争夺传粉昆虫降低其多样性
优雅的美洲兜兰
蜜蜂巴士站
伪装成动物的兰花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国兰奇花的鉴赏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珍稀兰科植物
漫画《满目星辰》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