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热地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

2024-01-09男达瓦刘昭格桑尼玛郎旭娟刘丽伏罗拉次旺成佳旋

农业与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虚拟现实教学

男达瓦刘昭格桑尼玛郎旭娟刘丽伏罗拉次旺成佳旋

(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西藏 拉萨 850032;2.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3.河北地质大学校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全球范围内,地热资源利用量持续增长,开展地热资源利用的国家已经达到88个。据2020年世界地热大会报告,在地热直接利用方面,装机容量已达到107727MWt,较2015年增长52%;在地热发电方面,装机容量已达到15950MWe,较2015年增加27%,并预测世界地热发电增速将有所放缓。我国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为34.896MWe,水热地热资源地热供暖装机容量为14160MWt,温泉洗浴及疗养地热容量为5747MWt,地源热泵装机容量26450MWt[1];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地热直接利用而言,我国地热发电进展缓慢。郑克棪对我国地热的发展历程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地热发展滞后、不均衡的原因,对未来我国地热发展进行了展望[2];朱传庆等对地热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地热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随着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将在我国召开,“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热能开发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全国对地热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现增长趋势。

目前,地热地质相关教学实践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在地热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探索“双碳”目标下地热地质教学科研虚拟现实教学案例建设,加强高层次地热应用人才培养,为碳中和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急需的地热地质专业人才显得尤其重要。而实验实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将地热地质有关实体实验、科研过程及结果虚拟实现,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不仅丰富地热地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相关教学科研成果可更好地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普及。

1 研究现状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近似的数字化环境。VR从产生之初就受到许多行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需要消耗大量人、财、物以及具有危险性的应用领域。VR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工业设计、医学、规划、交通和文化教育等行业和部门[4,5]。

任升莲等阐明了VR技术在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及实施方法,建议采用非沉浸式或半实物虚拟仿真的方法实现地学虚拟教学的方案[6];梁秀娟等利用VR技术建立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模型和专业模型,对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流、地下水质和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虚拟表达[7];邱隆伟探讨了VR技术在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其应用有助于促进教学环境的完善和教学理念的改变[8];彭博从VR技术概念、主要特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分析了VR在教育教学及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前景[9];周训等开展了地下热水循环模拟实验教学,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10];苏小惠探讨了VR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应用前景及存在的技术问题[11];韩双彪等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与VR技术结合,探讨了能源地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建设思路、功能效果及应用前景[12];罗珽等讨论了该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优势与前景,以及进一步拓展应用水平还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13];闫佰忠等通过融合大数据和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基于室内实验室、室外实验场、校外实践基地和多种专业软件仿真模拟的“四维度”水文地质教学实践平台,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14]。

已有的研究及应用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VR技术在地热地质教学及科研应用过程中,应结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已有地热地质教学科研成果,将有关实验、科研过程通过VR技术呈现,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并不断探索将产学研相关成果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2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有较高智能化程度的生产工具的研制,VR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方式,正在不断满足人们对于信息可视化变革的期待。尤其在VR与地球科学专业结合的领域,通过学科交叉与综合协同研究,将地球科学学科前沿与高新技术融合,使VR技术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为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尤其在地热地质交叉热点学科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其学科建设与发展。目前VR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包括:VR环境的智能程度较低;用户可交互可操作的功能有限;虚拟和真实世界的融合繁琐低效;对象演化模式缺乏生命力;虚拟环境呈现的整体沉浸感不足。此外,目前VR内容比较稀缺,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行业领域对VR内容大众化、个性化生产的迫切需求[15,16]。

结合地球科学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的特色,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热地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应紧紧抓牢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主线,让学生掌握国内外地热地质学研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动态;建设过程中用围绕地热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综合地下水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及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充分借鉴科研院所、地质矿产、煤炭及石油类高校相近和类似地热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突出地热理论基础的学习,又注重地热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并紧密结合科研项目进行案例讲授,将野外地热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及分析、室内资料等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来,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地热地质相关研究的科学方法,充分运用已有的联合培养基地,结合场地案例锻炼学生的野外能力,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将教学科研成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呈现,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普及。

3 结论

通过上述资料整理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结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际需求,开展地热地质相关课程建设,增加特色的地热地质教学实验设计、地热地质实践环节等教学内容。将地热地质有关教学及野外独特的现象(间歇泉、水热爆炸、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等)进行虚拟实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整合已有地热地质教学及科研成果,将科研过程及结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出来,丰富地热地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温水热型地热资源。选取西藏典型的羊八井、羊易及古堆地热田开展案例教学,介绍高温地热田如何经济合理地进行勘探、开发及利用,为区域高温地热综合利用及工程建设项目热害防治服务。

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选取雄安新区及校园开展地热地质学相关研究案例教学,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支撑雄安新区深部地热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进程。

岩热型地热资源。以山东招远为例,探明该地区岩热型地热资源潜力,探索单井换热技术应用,助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战略。

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活动,联合科研院所及地勘一线单位,将地热地质相关成果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呈现,开展地下水深部循环、节能减排、碳中和等科技志愿服务,面向大中小学及社会公众进行科普。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虚拟现实教学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REALITY BITES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浅谈虚拟现实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