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绞胎双环耳瓶初探

2024-01-08李博文王丽丽杨倩倩

山东陶瓷 2023年1期
关键词:元代

李博文 王丽丽 杨倩倩

摘 要:胶胎陶瓷在中国古代陶瓷的艺术中独树一帜,是陶瓷之林的神秘之花。创烧于唐代的绞胎瓷器,历经两宋发展,在金代达到顶峰,明清后趋于消亡。惠民县博物馆藏元代绞胎双耳瓶器型硕大,古朴大方,为古代绞胎艺术的巅峰之作,研究这件绞胎瓷瓶,不仅可以欣赏其艺术价值,更能了解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绞胎;元代;双环耳瓶

绞胎作为瓷器特殊的装饰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惠民县博物馆藏元代绞胎双环耳瓶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不仅体形硕大,而且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1 器物基本情况

惠民县博物馆藏元代绞胎双环耳瓶(图1),口径4.2 cm,底径13 cm,腹径17 cm米,通高37 cm。直口圆唇,颈部细长,两侧饰有对称双环耳,腹部下塌,喇叭形圈足。胎釉白褐两色相间,木理纹自然天成,有一种内在神韵。造型庄重大方,时代特征明显。1992年3月21日,经山东省文物局专家组鉴定,此件元代绞胎双耳瓶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珍贵,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代绞胎双环耳瓶为惠民县博物馆旧藏,据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回忆,此瓶为20世纪40年代康生在渤海区工作时征集。1947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九条丙项规定:“名胜古迹,应妥为保护。被接收的有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殊的图书、古物、美术品等,应开具清单,呈交各地高级政府处理。”[1]771948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通行征集保存古代文物令》规定:“行署、直属专署和县成立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土改中没收地主的古物一律由文物管理委员会收集,不能做一般浮财分给群众,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将文物珍品据为己有,违者以窃取果实论处。”[1]771948年9月渤海区党委文管会成立,康生任主任,余修任副主任,文物库房设在惠民县何坊区王古楼村。1949年渤海区党委文物管理会随同渤海区党委、行署机关迁至惠民县城,文物库房随迁至惠民县苏家村。1950年渤海区奉命撤销,渤海区文管会随之撤销,文物库房仍在苏家村。1952年,文物由苏家村运至惠民县城,移交惠民地区中心文化馆保存。同年,惠民地委、专署机关驻地由惠民县城迁至滨县北镇,文物留惠民县文化馆代管。自此,原渤海区文管会文物与地区脱钩,由惠民县文物单位收藏。

2 工艺介绍

绞胎又称拌泥、绞泥,是唐代陶瓷业中出现的新工艺。“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拉胚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焙烧即成绞胎瓷器。”[2]除绞胎瓷外还有绞釉瓷,“绞釉不同于绞胎,它是将釉汁搅成二种不同的纹路,施于器物,然后烧造成绞釉瓷。”[3]换言之,绞釉器纹饰只在器物表面,且流动性较强,纹饰也更为随意。

绞胎工艺渊源悠久,其起源主要有玻璃器说、犀皮漆器说、瘿器说三种观点。玻璃器说认为绞胎工艺主要来自西方的玻璃器;犀皮漆器说认为绞胎工艺来源于始于唐兴于宋的仿犀皮工艺;瘿器说则认为绞胎工艺多以木纹为装饰,故来源于瘿器这种特殊木器。关于绞胎的具体来源,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有待更多考古新材料的发现,以便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绞胎器又有全绞胎和半绞胎之别。所谓全绞胎即器物整体内外均用两色泥土制作而成,纹路表里如一,内外贯通;半绞胎则是绞胎泥层附着于素胎表面,类似于镶嵌工艺。全绞胎的成型工艺,经诸多专家实践与研究,证明并非“拉胚成型”,而是“模制印坯”,即先后经过炼泥、配色、编花入模、打磨修坯、晾干、上釉、焙烧等共7道工序。其中,“编花入模”对绞胎器的纹理样式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将“配色完成的两种色泥分别制作成泥片,再将两色泥片交叠放置,之后将泥片分切为若干泥条,最后将泥条截面向上经过手工折叠、拼接摆放于模具之内,并使用工具将模具内的绞胎泥挤压粘合牢固”[4]。待风凉一段时间后,取出打磨,再经晾干、施透明釉、焙烧等流程,便可制作出精美的绞胎器。半绞胎的成型工艺与全绞胎基本相同,只是将编花泥片先放入模具后,再将素胎放入模具中拍压成型,继续操作即可。但是,不同颜色的泥料中含有成分不尽相同,在焙烧中所需温度也有所区别,故而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开裂现象,所以完整绞胎器十分珍贵。

3 窑口探讨

关于绞胎双环耳瓶的窑口问题,惠民县博物馆的介绍资料称,“可能是山东淄博窑烧造”。淄博窑是一个区域概念,包括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寨里窑,创烧于唐代的磁村窑,

宋金时期的岭子郝家窑、巩家坞窑、博山大街窑、八陡窑、山头窑、西坡窑、龙泉渭头河窑,也包括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南万山窑、福山等窑,是山东极具特色的地方窑口[5]7。其中,唐至五代生产绞胎的是磁村窑,宋、金、元时期绞胎瓷的生产则集中在磁村窑与博山大街窑。

磁村窯位于淄博市淄川区西南10公里的磁村。遗址面积较大,可分四区,即南北窑洼区、村内区、华严寺区、苹果园区。磁村窑制瓷史鲜有文献记载,根据考古勘探,地层可划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出土的瓷器工艺原始,据其制做特点推测,其年代为唐中期,即其创烧时间。第二、三、四、五层年代分别为唐晚期、五代—宋早期、宋中期—宋晚期、金代。由于第五层窑炉遗址被元代墓葬打破,故其废弃年代应为元代。据张光明先生研究,磁村窑在唐代晚期,“继续烧制黑釉,兼烧酱色釉、绿釉瓷器,且能烧制绞胎、三彩及少量白釉、白釉点绿点瓷器,开创了淄博窑生产彩瓷的先河。”[5]7在宋代,磁村窑出现并使用模具,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和生产量,其影响也向四周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淄博窑系。金代磁村窑除烧制碗、盘等日常绞胎器外,在科学发掘第五期中还出现了黑白泥绞胎球。总体来说,磁村窑烧造的绞胎器型制单一,尤以小件为主。金末元初,磁村窑开始走向衰落。元代,受战乱影响,磁村诸窑口大多停烧。

博山大街窑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县城内,东临峨眉山,西濒孝妇河。1978年首次发现,1982年进行发掘整理。大街窑制瓷史不见文献记载,但《续修博山县志》中有“邑窑业之起始无考,相传自宋代即有用煤炭下层之土制粗罐、碗、盆,以供乡人需用者”[6]的描述,结合考古发掘出土器物判断,其烧瓷年代应为北宋中晚期至元代晚期。大街窑烧造初期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物特征与磁村窑第四期遗物特征相同,釉色单调、类型简单。“金元时期器物装饰艺术臻于成熟,釉色绚丽多彩,计有青釉、白釉、黑釉、油滴釉、酱釉、三彩等,并出现了绞胎工艺。”[7]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敛口、弧腹微鼓的金代黄釉绞胎乳钉钵(图2),口沿处施黄釉,腹部和底部为呈红褐色。此外,据李仲谋研究,上海市博物馆藏宋金黄釉花口碗(图3)、黄釉乳钉钵(图4)、黄釉敛口钵(图5)均产自博山大街窑[8]。这些绞胎器具的制作略显粗率,玻璃质感强。元末随着玻璃制造业的兴起,大街窑的陶瓷生产逐渐废弃。若惠民馆藏的绞胎瓶为淄博窑烧造,就现有资料而言,大街窑烧造的可能性更大。

除山东淄博窑烧造绞胎瓷外,河南当阳峪窑是公认的宋金时期烧造绞胎最大的窑口。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当阳峪村,据姬亚丽研究推算,当阳峪窑的始烧年代不晚于唐代晚期,其终止年代初步断定为元末明初。宋金对峙时期,当阳峪窑等中原地区的制瓷业受到影响,而“山东淄博窑开始兴起,在那一时期生产的绞胎瓷器成为当时的典型代表作品,并且同时具备了宋金时期的绞胎瓷拥有的艺术特点。”[9]当阳峪窑遗址元代地层中的瓷器标本较少,且未见明代瓷器标本,故在元末当阳峪窑应已废弃。但当阳峪窑绞胎瓷器纹饰多以水波纹、羽毛纹(图6)为主,且颜色以白褐两色最具特点,与惠民馆藏的绞胎瓶风格差异较大,故当阳峪窑烧造的可能性不大。

巩县窑是绞胎瓷器的创烧窑口之一,位于河南巩县伊洛河南岸,包括附近的大黄冶村、小黄冶村、铁匠炉村、白沙村等。巩县窑创烧于隋代,兴盛于唐代,衰落于宋初。“巩县的黄冶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唐代烧造白瓷、唐三彩和绞胎器规模最大的一处窑场”[10],尤以烧造绞胎瓷枕而著称。绞胎枕造型主要包括箱形枕、长方形枕、如意形枕、扇形枕四类,在某些瓷枕下面还有“裴家花枕”“杜家花枕”等款式,说明巩县窑是当时专门生产花枕的专业作坊之一。虽然巩县窑所产绞胎器(如河南鹤煤博物馆藏唐代巩县窑素口绞胎碗,图7)纹饰与惠民馆藏绞胎瓶纹饰相似,但巩县窑在宋初已停烧,故惠民馆藏绞胎瓶非巩县窑所烧造。

除以上窑口外,耀州窑、牛庄窑、矿山窑、王封窑、鲁山窑、宝丰窑、登封窑、寿州窑、长治窑、榆次窑等诸多窑口在宋金时期也曾有绞胎瓷器

的生产,但生产规模较小,品种较为单一。惠民县博物馆所藏绞胎瓶更非以上诸窑口所产。

关于金元时期绞胎瓷器的特征,李仲谋通过研究吉林省博物馆藏绞胎罐(图8)、日本大和文华馆藏绞胎贯耳壶(图9)、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绞胎敛口尊(图10)等典型器物,得出“这批器物具有共同的绞胎特征,即以白、褐两种胎土搅成,施无色透明釉,绞纹如木理纹,但粗犷繁密,纹理不均匀,散见较大块的白泥斑;器型笨拙敦实,如罐、瓶、尊等高度均超过20厘米;器物通体为绞胎,包括口沿与圈足”。[8]

鉴于以上藏品散藏于世界各地,故李仲谋仅依据公开资料对这批绞胎器进行了绞胎特征的梳理。惠民县博物馆所藏元代绞胎双耳瓶与这批金元绞胎器特征完全相同,瓶身不仅超过20 cm,甚至超过这批金元典型器,达37 cm之高;瓶耳、瓶身、底足等均散见白泥斑;器物圈足、口沿,甚至环耳都是绞胎。关于其窑口问题,从纹理来看,纹理与淄博窑、巩县窑相似;从烧制年代来看,元代生产绞胎的窑口主要有淄博大街窑、当阳峪窑。故从地域、烧造年代、纹理等特征综合分析,在未有考古新发现之前,就现有资料而言,淄博大街窑烧造的可能性最大。

这件绞胎双环耳瓶是元代绞胎瓷器又一典型例证,说明绞胎技艺在元代不仅没有失传,而且还有所发扬创新,对于研究绞胎技藝的发展里程,尤其是消失年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滨州地区文物志编委会.滨州地区文物志[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18.

[3]霍华.陶瓷述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138.

[4]冯晨.绞胎陶瓷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20.

[5]张光明.淄博窑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

[6]王荫桂,张新曾.续修博山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566.

[7]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J].文物,1987(9):11-20,40.

[8]李仲谋.上海博物馆藏绞胎陶瓷及相关诸问题[J].上海博物馆集刊,2000(00):263-282.

[9]姬亚丽.当阳峪窑绞胎瓷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18.

[10]黄凡.中国绞胎陶瓷器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09:9.

(责任编辑:朱艳红)

猜你喜欢

元代
元安西王历史若干问题研究
浅议庐山元代石刻书体艺术中的隐士情怀
王维山水田园诗元代接受研究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
浅析辽、金、元时期的春水玉
元代《宣授善和大师塔铭》碑补缺
元代文化统治的特征及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