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东乡县肉羊产业优势分析
2024-01-08马小黎刘建华白贺兰徐银萍
马小黎 刘建华 白贺兰 徐银萍
摘要:为明确东乡县肉羊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对东乡县肉羊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地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11个经济指标与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农村人均收入、牧业总产值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东乡县发展肉羊养殖的资源优势较强,人均羊肉占有量与肉羊出栏量是东乡县农村人均收入、牧业总产值的主导因子,决定着育肥肉羊产业的生产动力,是当地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肉羊存栏量是牧业生产的主导因子,决定着育肥肉羊群体的生产性能,是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东乡县发展肉羊产业是可行的,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东乡县;肉羊产业;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12-1150-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12.012
Analysis on the Superiority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Dongxiang
County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Theory
MA Xiaoli 1, LIU Jianhua 2, BAI Helan 1, XU Yinping 2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and Informa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and Malting Barley,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Dongxiang County, resource endowment coeffici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at sheep industry in Dongxiang County, and a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1 economic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eat sheep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propor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to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rural per capita income, and total output value of animal husband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ngxiang County has a strong resource advantage in developing muttonsheep farming. The per capita sheep meat ownership and the output of meat sheep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of rural per capita income and total output value of animal husbandry in Dongxiang County, which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power of fattening sheep industry and ar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heep industry. The stocknumber of sheep i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fattening sheep and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heep industry. Developing the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Dongxiang County is feasible and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Dongxiang County; Mutton sheep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3 - 05 - 30;修訂日期:2023 - 11 - 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XMZ067);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2YF7NA034)。
作者简介:马小黎(1981 — ),女,甘肃镇原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和工程咨询。Email: 17908227@qq.com。
通信作者:刘建华(1980 — ),男,河南商丘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作物育种及饲草种植。Email: 35543162@qq.com。
东乡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肉羊产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被确定为区域“精准扶贫”的富民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广大贫困地区原本深度贫困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扶贫事业进入了以综合化、精细化、协同化、持续化为特征的“后扶贫时期”,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也开始转向乡村振兴。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1 ],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取舍、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2 - 5 ]。我们通过调研、查阅搜集肉羊生产数据,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东乡县肉羊养殖的优势[6 ],以期对东乡县肉羊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东乡县是甘肃省典型的山区县,曾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平均海拔2 610 m,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6倍,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比较贫乏,是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东乡的肉羊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7 ]。2021年东乡县肉羊饲养量达160.82万只,占临夏州的46.59%,异地育肥量50万只左右,新发展规模养殖户270户、规模养殖户13家;羊肉产量16 608 t,产值达11.96亿元,占全县农业增加值的74.41%;人均实现肉羊产值4 121.94元,占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49%;从事畜牧养殖农户占总农户的90%以上,肉羊产业已成为东乡县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快速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目前东乡县拥有规模养殖场154个,规模养殖户4568户,配套实施牛羊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冷链加工基地等项目,已建成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肉羊)产业园,带动全县约9.2万人从事肉羊产业链相关职业。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數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07 — 2021年《甘肃发展年鉴》[8 ]。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源禀赋优势分析 采用资源禀赋理论揭示该地区是否具有生产该产品的禀赋优势。利用资源禀赋系数(EF)来反映东乡县肉羊生产的优势。资源禀赋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地区的肉羊养殖具有资源优势,且该数值越大,代表该地区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反之,资源禀赋系数小于1,则该地区不具备进行肉羊养殖的资源优势。
EF=(Qij / Qi)/(Gij / Gi )
式中, EF 为资源禀赋系数;Qij为第 i 年 j 地区的羊肉产量;Qi为第 i 年甘肃省的羊肉产量;Gij为第 i 年 j 地区的 GDP;Gi为第 i 年甘肃省的 GDP。
2.2.2 灰色关联分析 选取2007 — 202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X1)、羊产业从业人数(X2)、肉羊出栏量(X3)、肉羊存栏量(X4)、人均羊肉占有量(X5)、人均耕地面积(X6)、农作物秸秆产量(X7)、羊产品的商品率(X8)、全国羊肉平均价格(X9)、恩格尔系数(X10)、东乡县粮食总产量(X11)等东乡县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11个经济指标,与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Y1)、农村人均收入(Y2)、东乡县牧业总产值(Y3)3个指标应用DPS 2000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乡县肉羊产业优势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羊肉产量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16.35 万t增加到2021年的33.50万t,说明近十多年来甘肃省对羊肉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大。2009 — 2021年,东乡县羊肉产量也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8102 t增加到2020年的16 608 t,2021年略有下降(15 623 t)。东乡县2009年至2021年的资源禀赋系数均大于1,说明该地区肉羊养殖方面的资源禀赋是有优势的。具体来看,东乡县的资源禀赋系数在12 a间变化呈波动起伏(图1)状态,但总体变化呈降低趋势。方程模拟相关系数R2为0.919 6。综上所述,东乡县肉羊养殖的资源优势较强,但有逐渐减弱的态势。
3.2 东乡县肉羊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各个因素对东乡县肉羊产业的关联影响,对与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11个主要指标与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农村人均收入、东乡县牧业总产值3个指标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表2)。由于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中各指标内容和形式有区别,其量纲和数量级也会不同,各指标之间不具可比性,为了便于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需要对实际指标转化成评价值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表3)。所选各指标基本可以反映东乡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可以利用灰色关联度值来评价各因子对东乡县肉羊产业的影响。
各因子与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农村人均收入、东乡县牧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4)表明,不同因子对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影响为:人均羊肉占有量 > 肉羊存栏量 > 肉羊出栏量 > 粮食总产量 > 全国羊肉平均价 > 羊产品的商品率 > 羊产业从业人数 > 农作物秸秆产量 > 人均耕地面积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格恩格尔系数。不同因子对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影响为:肉羊出栏量 > 人均羊肉占有量 > 东乡县粮食总产量 > 羊产品的商品率 > 肉羊存栏量 > 全国羊肉平均价 > 羊产业从业人数 > 农作物秸秆产量 > 人均耕地面积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格恩格尔系数。不同因子对东乡县牧业总产值影响为:人均羊肉占有量 > 粮食总产量 > 全国羊肉平均价 > 肉羊出栏量 > 羊产品的商品率 > 肉羊存栏量 > 羊产业从业人数 > 人均耕地面积 > 农作物秸秆产量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格恩格尔系数。
分析显示,各指标的关联值均较高,均在0.5以上,说明这些指标与东乡县肉羊产业关系密切。除部分指标对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农村人均收入、东乡县牧业总产值影响有区别外,其他指标影响基本一致。其中人均羊肉占有量(X5),肉羊存栏量(X4)和肉羊出栏量(X3)是影响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Y1)的主导因子,灰色关联度值分别达到0.7927,0.7874和0.7807。肉羊出栏量(X3)是影响农村人均收入(Y2)的主导因子,灰色关联度值为0.911 7,同时和人均肉羊占有量(X5)、全县粮食总产量(X11)、全国肉羊平均价格(X9)是影响东乡县牧业总产值(Y3)的主导因子,灰色关联度值分别达到0.856 2、0.893 7、0.865 5、0.857 5。
3 小结
由于天然条件的限制[9 ],东乡县无法完全依靠种植业持续发展养殖业,将种养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经过多年的发展,肉羊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虽然存在,但在不断下降,这就要求在保证羊肉供给平衡的基础上,尽快发掘其他优势潜力。对收集到的历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总体上东乡县发展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较强,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继续发展肉羊养殖业。
肉羊养殖并不是孤立的产业,它需要和其他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共享发展红利。通过对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14个指标研究发现,东乡县人均羊肉占有量与肉羊出栏量决定着育肥肉羊产业的生产动力,是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肉羊存栏量决定着育肥肉羊群体的生产性能,是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东乡县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做到种养结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加工成饲料,在散养中产生的废弃成为天然肥料,二者既互惠互利又节省了种养成本。在屠宰售卖环节则要实时把握市场动态,利用数据平台和品牌效应打造市场。此外,还需要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的带动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改变过去户户不相通的局面,形成标准规范化养殖体系,带动区域肉羊养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 清,王真爱. 岷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衔接度测定[J]. 寒旱农业科学,2023,2(1):88-93.
[2] 樊慧丽,付文阁. 中国肉羊生产布局变迁及驱动因素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55(3):585-593.
[3] 张秀萍,杨海韵,王利艳. 产业转移对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作用研究[J]. 民族研究,2020(1):30-42.
[4] 王 薈. 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查——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为例[J]. 新西部,2020(8):53-60.
[5] 乌丽晗. 教育阻断民族地区多维返贫风险的机理与对策[J]. 寒旱农业科学,2022(4):16-19.
[6] 李慧琴,窦学诚. 肉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22,46(1):44-50.
[7] 马小黎,刘建华,白贺兰,等. 东乡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J]. 寒旱农业科学,2023,2(8):703-708.
[8] 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 甘肃发展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020.
[9] 刘成林. 临夏州水资源管理利用现状及节水对策[J]. 寒旱农业科学,2023,2(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