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研究*

2024-01-08刘亚杰陈沛林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陈鑫无极习练

刘亚杰,陈沛林

(1.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2.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河南 焦作 454000)

陈鑫(1849—1929)字品三,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六世,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末岁贡生,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和实践家。纵观陈鑫先生生平教学、授拳轨迹和留世的太极拳著作不难发现,他对太极拳原理、实践和功效认识极其深刻,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太极拳学思想体系。研究陈鑫先生的太极拳学思想,对今天认识理解太极拳的理论蕴含和实践价值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能系统表达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的文献主要有两个:一是先生在1908年完成的《太极拳图画讲义》(简称《讲义》)手稿(1)《讲义》原始文稿未公开发行,本文课题组共收集到民间流传的7个抄本。陈鑫一族后人、陈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陈沛林先生,继承其父陈立宪(1923—1983,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承人)之遗志,对这7个抄本进行相互印证整理,补遗汇编,于2021年8月复原了《讲义》原貌,并延请书法家重新缮写。;二是先生后人依据《讲义》重新整理、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简称《图说》)(2)据陈鑫先生后人陈东山等人校注、2017年出版的《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序言可知:因先生《讲义》手稿部分佚失,1933年出版的《图说》是其胞侄陈雪元、陈春元等人以《讲义》为蓝本,整理完善而成(详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335-336页)。此说亦可从1986年版《图说》影印本“订补陈氏太极拳图说目录”中得到验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影印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页)。由于1933版《图说》出版时校定人将原稿中用方言俚语讲述的部分词汇进行了“普通话校正”,所以1933年版《图说》在太极拳的内涵表达和逻辑认识上与《讲义》手稿存在一定出入。1933年版《图说》陈沛林家藏一套,2003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陈乐太极拳图说》,经陈沛林比对,与1933年版《图说》内容无异。。仔细研读这两个文献可知: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明代易学大家来知德的“易理”,他的实践理论则是将道家和医家的“身体”“生命”理论与太极拳技击与养生的实践融合的结果。本文将主要从太极拳的基础(本体)理论、太极拳体认基础两个方面解析陈鑫先生的太极拳学思想。

一、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的基础(本体)理论

太极理论的形成完善历时两千多年,过程曲折反复,主要原因一是对其核心概念的解读太多且混乱,难以统一。比如“太极”在战国中后期被解读为“气”“元气”,被道家解读为“一”“北辰(北斗)”,被儒家解读为“理”,被医家解读为“命门”,等等。二是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很难梳理清楚,经典的例证是发生在宋儒之间的“无极太极之辩”(3)宋代大儒朱熹承袭二程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文化主张上,并用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认识逻辑“无极而太极”,试图完善宋代“理”学的学说体系,他训“极”为“至(最大或者最小)”,认为太极即为“理”,无极是为了修饰太极,故认为“太极本无极也”;而陆九韶、陆九渊兄弟基于“无极”为道家“邪说”的认识,在认同“太极为理”时,认为在太极前再加无极,无疑是“架屋叠床”,本意在否定朱熹“无极而太极”的论述是错误的,进而否定道家“无极”概念认识的错误。朱氏与陆氏兄弟围绕着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历时五年四个回合的辩论,前后来往书信九封,最终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和认识,成为儒家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这场辩论历时五年(1185—1189)也没能达成统一认识。

对太极理论的认识,目前通俗的说法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变六十四卦”。梳理文献可知,《周易·系辞下》首先搭建了“太极理论”的框架,“是故易有太极(大恒)(4)按照帛书《周易》的记载,周易系辞原文是“大恒”,到了汉文帝时期为避汉文帝刘恒讳,被太极一词替代,该说法一直在影响至今。参阅 鞠曦《〈易〉经理论体系与〈说卦传〉——“易有大恒”和“易道恒中”》一文,《殷墟学刊》,2004年第3期,第36-42页。,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1]。但该体系缺“无极”理论。后有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自无极而太极”[2]的认识和其留下的太极图(图1)[3],才将老子的“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4]的无极理论与庄子“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5]的太极概念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了以太极为统领,以无极、两仪五行为理论体系的太极理论,但该理论明显缺乏“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理论,且引发了后世关于“无极与太极”逻辑关系的思考,某种程度上成为“太极无极之辩”的原始起因。直至明代易学大家来知德在其《周易集注》中将“无极与阴阳图”结合后绘出的太极图(图2)[6],才以“气机未尝息也”[6], 即“气动与否”,解决了“太极与无极”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但1787年李鹤林做《太极拳论》一文中,以“太极者,无极而生”[7]的论述,说明关于太极、无极逻辑关系的混乱认识一直存在,且影响深远。

图1 周氏太极图

图2 来氏太极图

综上所述,所谓太极理论是一个以“太极”概念为统领,以“无极、两仪(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理念,以研究和阐释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与道家“无中生有,有复归于无”的宇宙能量生成循环理论完美契合。从理论研究角度讲,该理论的最大作用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宇宙观和世界观”(5)受西方哲学思想认识影响,现代人多认为“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文所说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特指某种文化或者文明对宇宙和世界万物产生、存在与变化的“根本所在”的认识。这个“根本所在”,不同的文化或文明认识是不同的,譬如中国的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产生、存在和变化的根本法则,所以“道”就是道家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同理,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并决定着整个宇宙和世界的运行,所以,“上帝”就是基督教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这其中的核心理论和概念,成功地被先生用来作为其阐释太极拳理论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判断先生具备系统、完备太极拳学思想的根本依据所在。

(一)理根太极:开太极拳学术研究之先声

陈鑫在《讲义》自序中开宗明义讲到:“始祖讳卜耕读之暇,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磨饮食之法,理根太极,即名曰太极拳。”(6)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讲义》是笔者目前可见首次明确定义太极拳的文献。

太极拳研究是近几十年来传统体育研究的热点,但研究多围绕着其产生历史、现代传播、养生康复功效等方面进行,而对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定义、实践理论依据与机制缺乏深层次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认知不足,二是太极拳研究史料不足。在我国,武术是不入正史的,练武人“心得”“歌诀”式的拳谱抄本、甚至武林传说都成为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资料。但拳谱抄本在传抄过程中,受社会与家族变迁,以及方言俚语等语言因素影响,使得现代人对其内容合作者本意的理解就相去甚远。如将“十三势”与太极拳混为一谈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当前,太极拳界认为太极拳就是“十三势”。较早与“十三势”相关的拳谱抄本中最有影响的有两个:一个是明末清初在博爱唐村李春茂一族传抄的太极拳《拳谱》(简称《李谱》)(7)2003年,李春茂一族后人在撰修新家谱时,从族人家中挖掘出两份《拳谱》和由其十世李元善与康熙五十二年编修的《李氏家谱》抄本一份。其中两份拳谱记录完全一致,《李氏家谱》中记载的相关武术理论与《拳谱》相吻合。多名学者将《李氏家谱》和李氏《拳谱》对比研究后认定:博爱李氏太极拳《拳谱》是目前最早的系统记录太极拳理论的文献史料。参阅:王兴亚,李立炳《李岩籍贯与陈氏太极拳源流新说———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王兴亚,马怀云《博爱发现明末李岩李牟的重要资料——唐村<李氏家谱>历史价值探析》等。;一个是“老三本”,目前可以看到的以照片面世的仅有“郝和本(8)武氏太极拳创始人之一的李亦畲于在1880年左右,根据其舅公武禹襄抄录的老拳谱部分内容和两人研习太极拳心得,手书三册太极拳谱传世,称为“老三本”。现代人又称之为“自藏本”“启轩本”和“郝和本”。现在公开看到的拳谱原本只有“郝和本”。1935年,李亦畲侄孙李福荫依据“启轩本”刊印出版《廉让堂太极拳谱》,被认为是目前武氏一门传出的较早的太极拳理论著述。。《李谱》的篇名是《长拳一名十三势》,内容是“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郝和本”篇名是《十三势》,“同时旁注九字,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9]123。其内容则为:“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1935年,“老三本”作者的侄孙李福荫,依据其家藏“启轩本”整理出版的《廉让堂太极拳谱》(简称《廉谱》)中,篇名为《十三势》的文章已经不见,但有《太极拳释名》一文,内容是:“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又名太极拳”[9]122-123。

对比上述三份史料不难发出,《李谱》中的《长拳一名十三势》就是“郝本”中的《十三势》,而《廉谱》则仅是在“十三势”名称前叠加了“太极拳”三个字。因此,无论《长拳一名十三势》《十三势》还是《太极拳释名》,皆用“八卦五行理论”对“十三势”的蕴含进行了解读;《李谱》与“郝本”认为他们所描述的武术形式是“十三势”,而《廉谱》则将其命名为“太极拳”。由于三者对各自描述的武术形式的蕴含的解读皆是“八卦与五行”,所以可称其为“八卦五行拳”或“十三势”,而非“太极拳”,它只是太极拳成熟前的一种“武术形式”。

太极拳成熟的标志应该是李鹤林在1787年完成的《太极拳论》(9)现存于河南博爱唐村李氏后人处。,但《太极拳论》除了在文首用“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简单叙述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之外,对什么是太极拳以及太极拳理论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所以,陈鑫先生1908年提出“理根太极”的太极拳定义,不仅是他个人在太极拳认识上的飞跃,更是开了太极拳学术研究的先声。

(二)气动:太极拳理论之根

影响大众对太极理论认识的核心分歧是太极与无极的逻辑关系问题,陈鑫先生在《无极象图》(图3)和《太极象图》(图4)中,用人物着衣的“饱满鼓荡与否”,即“气动”与否,就将无极与太极的根本区别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可谓是“大道至简”。

图3 无极象图(10)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

图4 太极象图(11)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

在无极和太极理论与太极拳实践的结合上,先生是这样论述的,“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浑浑穆穆,混混沌沌,所谓大混沌者,即此时也。学者上场打拳……心中无一物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名之曰无极象”[8]卷一,5。当“学者”即将进入“练拳状态”,随着“打拳”意念的启动进入太极状态(图3)。太极“虽无形声,而畿朕己兆,如硕果之仁,生机将动未动,特生机未足而未出乎核之外耳……未生天地,无可名称,名之曰太极”[8]卷一,6。先生认为,对人而言,无极是组成人体生命能量的“气”处于静止而无变化的状态,“气”足之后会产生流动与变化,太极就是“气未动与动”之间的关键。陈鑫先生将“气动”与否视为分辨事物处于无极、太极状态的参照,因而,“气动”是陈鑫太极拳学思想中解读太极理论的核心理念。

(三)阴阳:太极拳理论之体

阴阳是太极拳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概念。“阴阳的原始意义是阳光照射到与否。”[10]阳光照射到到高山与河流后,形成向阳与背阳的一组相对应的“象”,这组象就是“阴阳”,显然具备“共生、相向、互济”三个核心特点。所谓“共生”,是指两者同时产生,即传统思想中的“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谓“相向”,是指阴阳虽是方向相反的存在,但却并行不悖;所谓“互济”,是指相互平衡的存在,即阳多阴也多,反之亦然,这一理论表现在中医的诊疗实践中就是“滋阴补阳,滋阳补阴”。阴阳原本是先贤用来阐释宇宙能量形成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关联度较高的现象,如男女、雌雄、昼夜、黑白、前后、左右等关系也用阴阳来表示,但这些现象没有一个具有同时具备阴阳原始三个核心特点的,因此,将它们视为阴阳是原始阴阳概念应用的泛化,其结果是影响了人们对太极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阴阳理论是陈鑫先生解读太极拳实践的重要理论。他认为“大凡手动为阳,手静为阴;背则为阳,胸则为阴。亦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某手当令,某手为阳,某手不当令,某手为阴。亦有一着也,先阳而后阴。一手也,外阴而内阳”[8]卷首,149。这段话中,“手动为阳,手静为阴”即是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2]在太极拳实践中的体现。“背则为阳,胸则为阴”的依据则是传统上的经络理论——体前(胸)为阴脉,体后(背)为阳脉的阴阳认识。“亦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则是受到了太极“双鱼图”的启示。显然,陈鑫先生完全是以传统文化中阴阳理论来阐释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这种尝试和坚持促成了其太极拳学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四)以易理析拳理:太极理论与太极拳的全面融合

在太极拳拳理的分析上,陈鑫先生引入来知德的“太极图”(图5)和“太极理论”作为阐释和认识太极拳的基础理论。

图5 陈鑫注来图补遗(12)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

首先用来氏“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13)来氏太极图是明代易学巨擎来知德在潜心研究上古先贤们对易经研究和解读成果的基础上,将无极、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太极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和太极概念之间逻辑关系表达最为清楚的“太极理论”。此图的认识逻辑是,太极在太极理论中居于独立统领的地位,它将儒家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理、易经的预测手段和方法——数、道家的能量变化观——气,第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来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这也是陈鑫先生对太极拳的理论阐释完全依据来氏太极理论的原因所在。的太极理论阐释太极拳拳理。宋代儒家从周敦颐的《太极图》《太极图说》中,提炼出了一个“理”字来代替道家的“道”作为儒家学说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实则“理”和“道”两者蕴含是一样的,都是宇宙及其万物产生、存在和运行的最高法则,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陈鑫在《太极拳推原解》中说:“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极阴阳之气(言气而理在其中),蕴酿而生天地,固此理(言理而气在其中)三教归一亦此理。”[8]卷首,141他认为,“理”是太极拳的“理论之原”,“气”是太极拳的“能量之原”,在练拳过程中,如果习练者不明“理”,不练“气”,则其所练的太极拳就失了原本基础。这是陈鑫先生太极拳思想的另一重要认知,与“气动”的太极无极观思想前后呼应。

其次,在太极拳与易理的结合上,用伏羲八卦方位图中的四象图来解释太极拳的技击过程和技击窍要:“少阴少阳皆引人之进也,太阴太阳皆击人之地也,圈至太阳太阴已转过来,阴阳之气正旺,故能一击成功,引人之力必至于尽而后击之,击方有力。”(图6)陈鑫先生认为,在每一个太极拳技击的圈中,“引进”为四象中的“少阴少阳”,在完成落空之后的“击打对手的最佳位置”则是四象中的“太阳太阴”。可见,要想把握太极拳引进与发力的最佳时机和最好状态,需要深入理解四象理论,这不仅是太极拳技击能力修炼的关键,更是习练的“窍要”。

图6 陈鑫注来氏伏羲八卦方位图(14)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

接下来陈鑫先生继续用八卦与六十四卦理论解读太极拳。他认为,太极拳的任何技击动作的轨迹都是一个圈,按照八卦理论可将技击动作划分为八个部分,即接(震,复阳之息),引(离,阳息而渐盈),进(兑,纯阳之盈),转(乾,纯阳之盛),击(巽,始阳之消),蓄(坎,阳消而渐虚),留(艮,渐入坤阳之虚),停(坤,纯阴之虚)(图7)。显然,相较于为今人所认可的“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说法,陈鑫先生的解读更符合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图7 陈鑫太极拳技击八卦论图示

为使太极理论对太极拳的实践更具有指导价值,《讲义》不仅将传统的套路整理成六十四势,以合太极理论中六十四卦理论(图8),并在每一势的分析解读中力求以六十四卦的卦辞意义与太极拳动作特点、风格相契合,与太极拳动作名称相契合。比如第一势金刚捣碓,合“大有”卦,“取象”部分描述为“金刚捣碓一式,阴阳合德。其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徳……是谓阴阳合德,故取诸乾坤”[8]卷一,14。但先生没有对六十四卦与六十四式相合的原则与规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8 太极拳拳着目录(部分)(15)出自陈鑫《讲义》抄本,陈沛林整理。

另外,为与“十三势”的传统说法相合,陈鑫先生将其总结的陈氏太极拳六十四势套路动作进行“十三势分节”[8]卷一,3-4,但划分的理论依据和原则亦未在书中说明。尽管留有遗憾,但为后人深入认识和研究太极拳提供了模式和思路。

二、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的“体认”基础

太极拳的实践离不开习练者的“身体认知”,所以,太极拳的实践理论是我国传统的身体理论和生命理论,可将这两个理论进一步理解为“身、心、意”和“精、气、神”理论。陈鑫先生在《讲义》中将太极拳核心基础理论及相关要义总结为“十一条”(16)陈鑫先生将太极拳的相关理论要义总结为“身、心、意、志、恒、着、理、气(附中气、血气、浩气辩)、情、景、神、化”十二个核心概念。《讲义》中先生称其为“十一条”,实为“十二条”,疑为先生笔误。,完全涵盖了上述的六个理论。

(一)身、心、意:太极拳传统身体运行机制观

身体是太极拳实践的唯一载体。在“十一条”中,陈鑫先生开宗明义讲“身必以端正为本,身一端正,则作事无不端正矣”[8]卷首,145。可见“端正身体”(即传统拳谱中常见的“尾闾中正”,也叫做“立身中正”)是太极拳修习者必须坚持的基本规范和基础状态。这一认识与传统太极拳“周身一体,全身一家”的身体要求完全一致。而“身一端正,则作事无不端正矣”突出了太极拳“身心俱修”的功效特点:太极拳不仅能改善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更能改变习练者的思维,提升其道德层次。这是陈鑫先生对太极拳功效认识的升华,而当下仅将太极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传统功法来认识与宣传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认识上,“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意”的过程,一是指人体内真实的“肉心”。第一个层面的心,按照现在脑科学的研究,是大脑皮层兴奋后形成的神经冲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形成机制尽管直至目前也没探究清楚,却不影响其成为主导人行动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上,该“心”一直被认为是人所有行动的“主宰”。陈鑫先生接受这一思想,他在《太极拳著解》中说道:“人之一身,心为主,而宰乎肉心者谓之道。”[8]卷首,143在“十一条”的“心”目下说道:“心一动而五官百骸皆听命焉。百骸不循规距者,非百骸之过,实心之过也。”[8]卷首,145可见,先生认为太极拳习练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原因是“心之过”。

“意”也是太极拳习练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从现代运动生理学角度讲,太极拳的“意”也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大脑皮层活动产生的“动作目的”,即因对手的进攻或防守,习练者采取的应对行为;二是“动作目的”实现的机制,通过人的神经系统进行“生物电”信息传递实现,这一过程也是人体内“能量”的传递变化过程,如陈鑫先生所说“心之所发谓之意”[8]卷首,146。先生接着说“意发”如作文写字,“其一念之发如作文写字,下笔带意,之意意于何?见于手,见之此言,意之发于外也,意发于心传于手”[8]卷首,146。他认为,太极拳的习练过程就是习练者“身、心、意”协调一致的过程,三者协调一致的水平,代表着习练者的太极拳水平。

(二)精、气、神:太极拳传统生命能量观

“精、气、神”在现代人的认识中是一个笼统、模糊的抽象概念。但在我国传统的生命观中,三者是身体健康和生命存在的必须“能量物质”,各有其形,各具其象。

《说文解字》释“精”为“择也,从米,青声”,原意是经过选择的好米[11]。东汉王充《论衡》中说:“人之所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12]可见对人类来讲,精就是与人类繁衍生息密切相关的“能量体”,后被道家推衍至所有有生命的物种。

“气”则是专指蕴含于人体组织和血液的、直接为人的身体运动和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能量体。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气绝则身亡。对普通人来讲,气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感知它的存在,但训练有素的太极拳修炼者(也包括儒家、道家、佛家功法训练者)是可以通过人体皮肤的触觉和本体感觉来感知到“气”的运行和大小强弱,气也是通常武术界训练常讲的“内劲”的主要组成部分。

“神”是人体内直接决定人生命存在与运行的能量,通常称为魂魄。传统道家典籍对此有精确的描述,如“魂为决定人生命存活的最高能量体,分为胎光、爽灵与幽精,三者为人形,居于人的心脏,其功能是分别决定着人的生命、智商和性取向;魄有七种,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是动物的形状,它们分别存在于人的五脏六腑,且各有其形,各有其用,各司其职”[13]。传统中医认为,所有的身体病症,皆是“魂魄”功能的紊乱和失调所致,所以中医有“上医调神”的说法。

道家对“精、气、神”的解读非常清晰,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神气、精气、精气神”等来表达对生命所需能源动力的认识。由于“精、气、神”三者之间不仅相互支撑,并且在一定状态下,“精”“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神气、精气、精气神也更加能准确表达人体能量运行的客观实际。对此,陈鑫先生有精准的阐释。

“精”是陈鑫先生在论述太极拳技术要点时的精妙用词。在《图说》从卷一到卷三表述动作要求的用词中,“精”有替代“劲”的过程:卷一中的“劲”到了卷二卷三中全部改为了“精”。如卷一图解首势“金刚捣碓”时有“顶劲领起来、腰劲贵下去”等表述[8]卷一,7,卷二图解“肘底看拳”时有“顶精、胸要含住精、腰精下去”等表述[8]卷一,9,卷三图解“野马分鬃”时有“顶精领好、胸要含住精、腰精愈要下去、右肘尖沉下用精、裆精愈下愈好”等表述[8]卷三,8。此外,卷一中的“缠丝劲”在卷二卷三中为“缠丝精”,卷一中将内力、内气的运行称之为“内劲”,卷二卷三则称为“内精”,等等。但在《讲义》中,首势即有“裆精一开、顶精领起来、阴阳之精”的表述,第二式中即出现“精由心发后皆依此”等说法。由此不难看出,先生所言的拳中之“精”,实际上是传统身体生命理论中的“气”和“精”在人体内,经过意念的作用,混合后产生的“劲力”,这种劲力高于传统的“气”和“精”。这种理解符合大众的认知习惯,同时又不违背传统文化中”精“的原始蕴含和作用,这是陈鑫先生对太极拳学理论的贡献之一。

对于“气”,陈鑫先生解释的是:“何谓气?即天行健,一个行字,天体至健,而所以行此健者,气也。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加以直养无害工夫,即是乾坤之正气。”[8]卷首,149他认为,“气”不仅是自然宇宙(天)良性运行的根本动力源泉(这一认识与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时期的宇宙“元气说”(17)元气说起源于战国中期,宋钘、尹文认为,精气是大千世界的本原,这种精气结合起来便生成万物。东汉的王充把元气说发展为“元气自然论”,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是由元气自然而然地构成的,夫妻之间也是由于“元气”的运行而繁衍出子孙后代。思想一致),更是人生命活动的能量保障。为了进一步解释“气”在太极拳修炼中的运行和作用机理,陈鑫先生引入了医家讲求的“中气”论(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以及儒家修炼讲求的“浩然之气”是“直养无害”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太极拳修炼的气息运行是“身心俱修、气血俱养、内外兼顾”的特点,丰富了太极拳“内修”的实践理论。

对于“神”,陈鑫先生认为:“神者,精气发生于外而无离涩之弊之灵气也。天地间无论何物,精神足则神情自足。在人虽存乎官骸之中,实溢乎官骸之外,大约心、手、眼俱到则有神,无神则死煞不活不足动人。神之在人不止于眼,而要与眼则易见。故打拳之时眼不可斜视,必随手往远。”[8]卷首,153“神”是人“精、气”外发的“灵气”,之所以“灵”,是因为它的运行“没有散乱且相互支持”。“精神足”是宇宙万物可持续运行的基础。对人来讲,神既存在于“官骸”,也外显于“官骸”。在太极拳习练中,则主要表现为习练者的心、手、眼要协调联动,这才是“神”理论在太极拳实践中的应用。道家认为“神”是决定人生命、聪慧程度和性取向以及维护身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决定性能量体。道家的认识显然更为清晰,但陈鑫先生用太极拳习练和生活中的身体表现来论述“神”的作用,这样的解读则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习练者体会理解。

三、陈鑫太极拳学实践观

太极拳的习练不仅需要基础理论指导,更需要实践理论做支撑,陈鑫先生《讲义》中谈到的实践理论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拳情”:太极拳的状态观

当前社会,将太极拳当成“广播操”是一种常态。稍微了解太极拳的人都明白,操与拳最大的差别在习练者对“意”的理解把握与运用上,即太极拳的实践最注重“意念与动作”是否完美统一。这一状态,语言难以表达清楚,但陈鑫先生在“十一条”中讲:“理与气发于外者为情,人之交接往来则曰人情。文之抑扬顿挫则曰之文情。打拳之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其间天机活泼极有情致。拳无情致如木偶人一般死蛇塌地,有何情致?又安能见其生龙活虎?今观者,眼欲快观,口中乐道、心中愿学此拳之不可无情志也。至于与人交手,断不可看人情,一看人情,则人以无情加我矣!”[8]卷首,151这段文字表明,“生龙活虎”的练拳状态,就是太极拳“情志”的体现,而“欲(意)”是太极拳习练“情志”的关键,更是实现太极拳“活泼情志的天机”。简单理解,“天机”就是习练者在深谙太极拳“守中走圆、不丢不顶、圆转轻灵”等理论基础上,心与体完美地“融合”,实现了太极拳“活泼的情致”。以此来看当下以追求“高难美新稳”为目的的太极拳竞赛,尽管将“活泼”特点提升了多个层次,但却丢失了“天机”,这样的“活泼”是没有灵魂的。这样练出的太极拳,与融技击、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传统太极拳一定是大相径庭的。陈鑫先生提出的练拳要重“拳情”说,将太极拳习练中难以表明的状态极其“关键机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为理解传统太极拳提供了正确的角度和思路。

(二)守“北辰”:太极拳的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是我国传统武术和养生功法训练中都特别重视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时段训练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身体的朝向要选择面对或者背对太阳或者月亮,在小环境上要注意选择“背风朝阳”的环境。这些要求看似玄妙,实则是因为太阳、月亮、地球三者的公转和自传形成的各种磁场对身体形成的刺激是不同的,特别是当习练者进入高级境界时,身体对磁场反映会更加敏感。对此,陈鑫先生说:“平素打拳,因地就势,不必拘定方向而守一定之位置,但北辰、北斗皆在北方,学者宜心向之,仰承天机,人之中气乃有真哉。”[8]卷一,7他认为,在练拳时,习练者必须要“心向北辰北斗”,才可能“仰承天机”(接受各种磁场的良性刺激),才能真正激发出人的“中气”和“浩然之气”。习练太极拳要意守北辰,不仅体现了先生的太极拳训练的“时空观”,对太极拳习练者来讲更有意义,即在太极拳训练中,习练者只有恪守这一理论和要求,才能谙合自然和运动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太极拳技击、健身、养生、修性的成效。

(三)强国人、补军事、保国体:太极拳的技击观

“强国人、补军事、保国体”是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社会功能观的体现。陈鑫先生在《学拳须知》中说:“太极拳虽无大用处,然当今之世,列国争雄,若无武艺,何以保存?惟取是书演而习之,于陆军步法止齐之法不无小补。我国苟人人演习或遇交手仗,敌虽强盛,其奈我何?是亦保存国体之一道也。”[8]卷一,2。这段话的意思是,习练太极拳能够保障国人安全,可以有效提升军队士兵技击素养。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全民习练”,当真正直面外敌时,则“全民皆兵”,进而实现保全国体之成效。

“拳法者,古兵家之支流”[8]卷首,序,陈鑫先生的技击观既是对祖辈创拳、练拳实践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武术实践思想的继承。陈鑫先生祖辈习练太极拳,许多拳师以经营镖局、走镖为业。陈家还有不少人参与过本乡或外乡保家御敌军事行动,如陈王廷为乡兵守备时在山东扫荡群寇,陈仲牲、陈季牲带领乡民子弟抵抗太平军北进军队的抢掠,取“贼中骁将大头王”首级[8]卷三,附录,传为佳话。

四、结语

陈鑫先生将来知德的易理(太极理论)与太极拳的实践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告诉我们太极拳是一个理论缜密、蕴含深厚,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维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先生的太极拳学思想,构建了系统认识太极拳的方法,为后人研究、习练太极拳,纠正以“体操化、简单化”理解太极拳的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陈鑫无极习练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无极归一
Sediment transport in pure acceleration-skewed oscillatory sheet flow *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aerodynamic noise reduction of automotive side view mirrors *
好书推荐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avitator’s deflection angle on flow features for a free moving supercavitated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