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效益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2024-01-08杨朝瀚孙庆宇

海河水利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受水区通水供水量

杨朝瀚,聂 思,孙庆宇

(1.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 300170;2.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北京 100038;3.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北京 100038)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决策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我国“四横三纵”国家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基础性设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长江干流三江营引水,通过13级泵站逐级提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调蓄后,一路向北穿黄河至大屯水库,同时具备向河北和天津应急供水条件,另一路向东输水至威海米山水库,调水线路总长1 467 km,于2013 年11 月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 432 km,其中总干渠1 276 km、天津输水干线156 km,2014 年12 月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2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系,可基本覆盖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从此形成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合理配置的格局。通水近10 a的时间,工程的各方面效益显著,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网站都有对通水后的效益进行报道。本文拟通过对适用于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基础指标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

1 背景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597 亿m3,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 亿人,已成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26 个大中城市的供水生命线;东线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10 个年度调水任务,累计抽江水量428.9 亿m3,向山东省供水61.39亿m3;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建成运行,极大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了沿线城市的供水保证率,在保障居民生活和城市工业用水、灌溉、排涝、抗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开展工程效益统计研究能够让社会公众更加直观、准确、及时了解工程通水取得的效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后续工程前期工作。该项工作的意义如下。

(1)为工程效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工程通水后,其效益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社会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效益的情况。开展此项研究,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权威的数据及相关信息。

(2)为宣传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可结合工程运行关键节点和国家重要工作安排,适时组织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发布工程效益方面的权威数据信息,有利于巩固工程的民生形象和务实作风,扩大工程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3)为后续工程开展创造条件。通过东、中线一期工程效益研究,提高南水北调工程在社会上的口碑和公众关注度,有利于东、中线后续和西线等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

2 相关研究进展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功能往往涉及很多方面,如供水、发电、灌溉、防洪、排涝、通航、河湖复苏等,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因此全面科学分析评价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运行效益,可为相关部门、单位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管理以及后续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提供支撑与参考[1]。

自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通水后,水利、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就其工程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与研究,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偏向于对南水北调东线或中线或南水北调工程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地域的效益分析与研究。如,刘善焜等[2]主要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对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影响以及带来的效益;何佳松等[3]选取河北省受水区的4个城市在2011—2017 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农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总播种面积7 项经济指标衡量经济效益,采用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北省受水区域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曾子悦等[4]以北京市为例,确立南水北调已建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生态效益的贡献比例,围绕林地、城市绿地、湿地、压采地下水和水域生态效益5个方面,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产生的实际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李立群等[5]结合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历年供水情况,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个方面对中线工程各方面效益发挥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华北地区的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发挥的效益仍将进一步凸显。

3 通水效益类型分析

开展通水效益分析,建立通水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是基础,需要在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探讨适合南水北调工程特点和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水利工程项目效益评价普适性原则,采用客观性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影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全面梳理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指标,并依据全面性、代表性、独立性、可获取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修订,最终建立评价体系。

3.1 社会效益基础指标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为受水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通过供水保障效益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情况和受水区的供水受益情况。供水保障效益是社会效益最为重要的指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带来的景点和参观性建筑具有一定的节水教育效益。防洪和除涝的效益收益者是社会,而不是各个受水用户,因此防洪和除涝应当作为社会效益,体现在减少的社会经济损失、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方面。社会效益中应该包含防洪效益和除涝效益。社会效益基础指标统计,详见表1。

表1 社会效益基础指标统计

各指标含义如下。

(1)引水量。水源区每月的引水量及每年汇总引水量。

(2)供水量。南水北调工程各分水口门每月供水量及每年汇总供水量。

(3)供水水厂数量。根据供水协议,统计各省(市)接收南水北调水的供水水厂及相关供水能力。

(4)南水北调水受益范围。南水北调水受益市县。

(5)南水北调水受益人口。根据统计年鉴,统计南水北调水受益区县的水厂供给范围内的总人口。

(6)除涝水量。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渠道排出的涝水量。

(7)防洪水量。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拦截的洪水量。

(8)水情教育人数。通过参观南水北调工程、接受南水北调水情教育的人。

3.2 经济效益基础指标

在对受水区的调研中,供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以及少量的工业用水,而在农业用水方面,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原水水价较高,工程几乎不会直接供给农业用水。但江苏省内的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原水没有价格,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渠道往农田供水的情况是存在的,在效益体系中也加入农业供水效益。此外,作为南水北调补偿工程的兴隆枢纽工程建设有发电厂房,发电效益也是工程通水后的主要效益之一。航运效益主要体现在东线工程实施后,京杭运河扬州—济宁段的通航条件较大改善,航运保证率大大提高等。因此,经济效益的主要效益类型为生活供水效益、工业效益、农业效益等供水效益。此外,还有发电效益和航运效益。经济效益基础指标统计,详见表2。

表2 经济效益基础指标统计

各指标含义如下。

(1)生活供水量。根据水资源公报,统计各省南水北调生活总供水量,出水厂后目前无法区分用户类型。

(2)工业供水量。根据年度水资源公报,统计各省南水北调每年工业总供水量,出水厂后目前无法区分用户类型。

(3)农业供水量。直接用于农业灌溉的南水北调水量,目前南水北调农业用水量无法准确统计。

(4)发电量。目前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主要指湖北省兴隆水利枢纽发电量。

(5)装机量。目前南水北调一期工程主要指湖北省兴隆水利枢纽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

(6)载货量。主要指通过湖北引江济汉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航运载货量。

(7)过闸船舶数。主要指通过湖北引江济汉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航运过船数。

3.3 生态效益基础指标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显著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控制地面下沉,提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保持城乡居民饮用水清洁,防治和消除水源性疾病,解决由于水资源不足而引起的生态环境、人民健康、社会矛盾等问题;东线工程通过落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意见》大大改善受水区的水环境。考虑到生态效益主要是间接效益,体现在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方面。由于生态指标以及环境改善效益本身难以量化,因此目前暂时没法对相关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进行量化。因此,采用直接效益指标来表征生态指标。生态效益直接效益主要为生态补水效益、地下水压采效益、水环境改善效益以及治污效益。生态效益基础指标统计,详见表3。

表3 生态效益基础指标统计

各指标含义如下。

(1)生态补水量。直接用于补充生态用水的水量,包括城市河道、湖泊、湿地等的补水量。

(2)水库补水量。直接用于补充当地水库的水量。

(3)地下水压采量。南水北调受水区压采地下水水量。

(4)开采井封填井数。南水北调受水区封填的地下水开采井井数。

(5)地下水位回升。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量。

(6)供水水质。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质检测实验室及监测断面收集到的水质及水质变化情况。

(7)水域面积增加或改善值。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改善值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渠道或水库增加的水域面积。

(8)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值。受水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值。

(9)污水收集管网增加长度。受水区的新增的用于收集污水的管网长度。

(10)沿线整治排污口、化工厂数。受水区在工程沿线整治的排污口、化工厂的数量。

4 结语

有关社会、经济、生态间接效益目前尚未在效益指标中体现,建议开展有关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提高效益分析的科学性,特别是涉及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影响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劳动就业、旅游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机理研究。

目前的统计数据大多数是调研、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得到,信息的时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研究探索建立及时、有效、系统的基础数据收集机制,在弥补相关年报数据滞后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对指标体系修正完善,更加准确科学地展现工程通水效益。

猜你喜欢

受水区通水供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cussion-sympto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concussion care seeking in a national survey of parents of middle-school children in the US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优化配置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浅析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宁夏固原城乡饮水水源工程受水区林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并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