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2024-01-08彭雪杨阳
彭 雪 杨 阳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可持续设计理念
可持续设计是基于整体设计,合理运用已有的原料、技术、资金和资源,以最少的成本投入产生最大的功效,并且对生态的平衡发展不会造成影响的一种设计行为[1]。它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系统规划、纵观全局的整体设计。可持续设计理念主要通过设计来解决人与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其意义是通过可持续的设计流程,在能源消耗和再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恢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生态、资源在协调共存的基础上互惠共赢[2]。
1.2 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兼具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公共空间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供村民开展集体活动、出入自由的户外场所,是承载乡村记忆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交流、休憩、生态、景观、文化等多方面功能[3]。乡村公共空间分为2 个部分:第1,乡村主体内部公共空间,包括村民集聚的广场、庭院、门楼、祠堂、古井古树旁、河边等地点;第2,乡村主体外部公共空间,包括乡村周边的田地、湖泊、丘陵、森林、果园及附属空间等[4]。
2 研究对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对象现状
选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位于广南县东南部,东与富宁县新华镇接壤,西邻南屏镇,南连黑支果乡、富宁县里达镇、睦伦乡,北接板蚌乡、杨柳井乡,和富宁县花甲乡毗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5]。牙龙小组内有一条清澈的河流,名为八宝河,是西洋江的一级支流。记载以来,八宝河周围生存着许多鱼类、鸟类等生物。八宝河流域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下,沿线生态管控得以加强,野生鱼、鸟禽类不断增多,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光景观。
八宝贡米是龙牙小组的著名特产,为“云南六大名米”之首。八宝米有着700 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古代曾被列为“贡米”,作为“皇粮”供皇亲国戚享用。它在现代获得过多种奖项,是国家级认证的“绿色食品”[6]。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被列入云南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因此该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应以高标准完成对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的改造,改善乡村的公共环境,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 研究对象现存问题
2.2.1 公共活动空间单一
经过实地调研走访后发现,虽然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是一个生态保护村,但是村内的公共空间非常单一,只有村入口处有一个篮球场作为全村的活动中心,以此满足村民日常的活动与交流需求。篮球场的场地非常狭小,因此使用率极低。篮球场旁边是村支部书记办公地点,兼具党员会议室与多功能活动室等,空间小功能多,无法有效实现多种功能。
2.2.2 基础设施单薄
村内的道路崎岖不平,雨天行路困难,无论是对外来游客还是当地村民,都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村中少有的几处公共基础设施都极其简陋,而且户外并未设置公共厕所、垃圾桶、指示牌等,商铺、客栈等功能也不完善。
2.2.3 改建的无序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河野村牙龙小组也进行了部分改建工作,修建了多栋新建筑,如图1 所示。在村子的尽头有一些已不住人的夯土房,约有百年历史,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如图2所示。但由于发展需求急切,改建初期并未做长远规划,改建后的村子未体现出应有的文化特色。
图1 牙龙小组村民自建房(来源:作者自摄)
图2 牙龙小组传统夯土房(来源:作者自摄)
2.2.4 旅游产品单一
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除了八宝米外,并没有其他特色产品[7]。当地售卖的产品大多是手工艺产品、民族服装等。村民编制的提篮、背篓、竹筐等竹具虽然非常耐用,但是不具特色,并不能展现当地的特点。
3 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3.1 塑造公共空间:地域文化可持续
在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并结合特色传统文化对当地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与改造,建设新的“乡村综合体”,优化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与公共基础设施,扩大公共活动区域,改善当地环境。村民可以在改造后的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文娱表演等,不仅便利村民活动,还能吸引外来游客,进而实现文化经济的双重推进,繁荣乡村文化的同时,为乡村经济注入持久的动力[8]。
3.2 丰富景观小品:乡风村风文明可持续
景观小品具有美化环境、活跃气氛的作用,是乡村改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需要丰富村落主要景观节点中的景观小品。景观小品的设计不仅要与当地环境相协调,注重材料的使用,还要结合村民的生活日常,创建一些文明标语,宣传“新乡风”,讲好“新文明”。还可以在与乡风村风相关的景观小品处举办一些文明讲座等,以此作为乡风建设的重要方式,从内而外逐步改变村民的精神风貌,实现乡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将文明乡风融入生活,推动乡村村风文明更加持久的发展。
3.3 增加体验活动:乡村文化传承可持续
乡村的创新性改造可以为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注入更加持久崭新的文化动力。通过传统手工作坊体验馆等方式让更多参与者体验真实的现场手工活动,引导更多人了解竹艺编织、藤编、草编等传统文化饰品,为广大游客提供独特的乡村氛围与耳目一新的体验,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文化产业链效应。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推动乡村特色手工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以此助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手工体验馆在材料的选择上,既要环保又要能够引起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情感共鸣,要选择可以产生清新体验的设计材料或者装饰元素。创建村史馆和博物馆等让乡土文化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吸引更多人了解当地乡村文化,以独特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3.4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
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拥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因此应明晰旅游定位,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创立独特的文化品牌。可持续设计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的旅游开发中,首先建造材料应尽量选择当地材料,以节约、循环、环保为主,减少资源浪费与经济支出。其次,要尊重生态自然,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最后,要创造独特的、令人满意的旅游体验,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经历。结合当地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产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使游客体验当地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此助力当地的文化与经济发展。
4 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4.1 改造乡村活动中心
乡村活动中心的改造要根据人们日渐多样化的需求明确定位,建立村民日常娱乐学习以及展示村庄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公共展示空间。将入口处的村委办公室的一层房间改造成二层的乡村活动中心,并将原村委办公室旁的篮球场考虑进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细分房间的排列布局,重新调整功能分区。一层为半开放的空间,部分空间与篮球场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乡村活动中心,以获取更完备的使用面积,保证活动开展的整体性。不开放的空间作为乡村文化展示空间,使游客在此了解村落的发展历史与特色文化。二层采光较好,可以直观欣赏窗外的自然景观,因此将部分区域作为村委会的办公区域,减少当地工作人员的压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乡村活动中心位置较好,作为村内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建造时要符合当地的文化风貌。因此,乡村活动中心外立面在选材上要就地取材,以环保、可循环为主,在造型上既要符合当地原有建筑的样貌,又要进行适当创新,使乡村活动中心为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增添一抹亮彩。通过乡村活动中心将村民与游客凝聚在一起,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活动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同时,空间的扩建也满足了各种活动与工作的开展,方便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更好地沟通交流。
4.2 建造文化体验馆
文化体验馆的建造应考虑乡村建筑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选材上应尽量使用当地原有的材料,如红砖、原建筑的夯土墙面、石板、木材等。就地取材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回收利用材料,降低乡村改造的成本,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村中新建的建筑形态风格多样,材质不同,导致建筑风格整体较为凌乱。因此,文化体验馆的外形设计应符合当地特色,不应一味顺应城市风格。其室内改造既要保证别具一格,合乎现代审美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当下的价值观。可以将传统手工艺品融入室内装修设计,实现传统技艺与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例如,充分运用草编织品元素,在天花吊顶上加入当地手工编织的竹篓等进行悬挂装饰,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又宣扬了非遗手工,提高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4.3 改造乡村入口及主干道
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入口没有明显的标识。在入口及外围的小道处观望,正对面的景色是群山与河流,此处可以作为绝佳的观景地点,因此应建造一个符合村内风貌的观景台,使游客在进入牙龙小组的第一时间就能观赏当地的美景。
在乡村入口处设立以当地特色为元素的导视牌,如稻谷、手工编制的竹具等元素,不仅环保,而且符合当地的乡土气息。在重要的景观节点中建造丰富的景观小品,如文明标语牌、符合村落特色文化的雕塑等,既能使文明乡风融入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又可以使旅客感受到当地的精神风貌。
牙龙小组道路泥泞,雨天难以行走,因此运用当地的天然石材重新铺设主干道,并使用手工艺扎篱笆的方式营造一个纯天然的乡间小路,不仅便利当地村民行走,也能够吸引途经此处的旅客,让他们自然而然进入村中游览。
4.4 完善基础设施
在公共活动空间及主要的交通动线中设置公厕、休息空间、停车场等各类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根据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设置完备的服务设施,如标识系统、照明系统、休闲座椅、果皮箱、洗手池、交通工具停靠点等,加强村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设计,促进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5 设立文化节
八宝镇因山美、水秀、洞奇、石怪,素有高原“小桂林”的美称,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获得“中国八宝贡米之乡”“国家稻作系统保护区”“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等美誉。可持续设计理念具有生态性、人文性的特点,表明可持续设计不能脱离人文性而单独存在,应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下注重物质资源的使用。为了在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的公共空间改造中充分体现可持续设计理念,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节,在活动空间、空地、房前屋后等处以稻谷、竹具等元素进行布置,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美景,还可以感受当地文化,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弘扬特色民族文化。
5 结语
乡村公共空间承载着物质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展示、历史文化延续等多项功能,将可持续理念融入乡村改造设计是为乡村特色文化注入活力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为例,立足乡村的传统文化和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的需求进行可持续性改造设计。通过此次研究,有效改善了八宝镇河野村牙龙小组的公共空间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文化,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满足当地村民的需求,方便他们日常生活与劳作,营造出良好的乡村环境,增强了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