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陉古道沿线军事商贸型传统聚落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大口村为例

2024-01-08李施胜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4期
关键词:古街大口古道

李施胜

在我国传统聚落是先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产物,其中的山水选址、聚落景观、建筑特征集中体现了古时人们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1]。

山地型聚落对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适应能力,其聚落形态充分反映着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太行山脉,横亘在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成为古时两地往来的一道天然屏障。千百年来,晋冀豫之间唯有“太行八陉”可通[2]。晋代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记载:“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太行八陉”因此得名[3]。

此八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由于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战国时期“太行八陉”沿线诞生了很多比一般山地型聚落更为特殊的聚落类型,其中以太行陉古道沿线聚落最为典型。

明清时期,军事作用淡化,太行陉古道又转变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商业要道,著名的万里茶路从中穿过。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口村作为沿线最特殊的聚落之一,在太行陉不同历史时期提供的不同驱动因素刺激下,形成了独特的聚落特征[4]。大口村及太行陉沿线聚落区位图如图1 所示。

图1 大口村及太行陉沿线聚落区位图(来源:作者自绘)

1 大口村地理背景与人文背景

1.1 大口村地理背景

大口村古称横望隘,坐落于晋豫交界处的太行山南端,自古便是太行陉上的重要关隘,即“北上太行第一关”,因其为中原北上太行山的第一个大的山口,所以被称为“大口”。

庙湾村、大口村(含上街和下街)、口南湾村、风门村和碗城村这5 个自然村均位于太行陉古道上。大口村北连泽州县油坊村,南接沁阳市常平乡,西眺小口村,东临天池岭,坐北朝南,依山就势,村落背倚的圪顶山海拔906 m,是村落的制高点,可眺望方圆百余里[5]。大口村总体布局示意图如图2 所示。

图2 大口村总体布局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在大口村西侧和北侧圪顶山上的荒草中发现十几处仍然有水的古井。依据圪顶山的地质构造来看,山顶广泛分布着石英砂岩,因含有铁质,经长期氧化形成红褐色砂岩,很容易储存地表水,山顶上这些古井很可能解决了大口村最初的水源问题。在1970 年代,村里为解决人畜吃水的问题,在该村龙王庙下方修建了一座约300 m2的蓄水池。

1.2 大口村人文背景

大口村所处的太行陉路段被称为著名的“古羊肠坂”,其沿线诸峰环邑,山岭纵横,春秋时期各路诸侯要想逐鹿中原,大口段是首选扼守的军事要隘。唐宋之后,国内政局趋向稳定,古道沿线鲜有战事,为了巩固统治,驿传制度发展并兴盛起来。太行陉从军事要道转变为一条邮驿道路,大口村也从原先戍边将士驻扎的军寨,逐渐转变为古道沿线的递铺型村落即大口铺,为途经此地传送官文的驿夫提供暂时休憩的住所[6-7]。

明朝洪武年间出台的开中制,促进了晋商的兴起和之后万里茶路的开辟,给太行陉古道注入大量的商贸因素,使其成为一条沟通南北的商业要道。由于古道商贸因素的刺激,沿线众多村落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口村逐渐沿古道兴建起骡马店等商铺,转变为太行陉沿线的商贸型聚落。

2 大口村形成因素分析

2.1 古时军事因素的刺激

“得上党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太行陉是古代连接中原与上党之间重要的军事通道,而大口隘地处太行陉的咽喉要道,更是控扼晋豫的必争之地[8]。在大口村附近的数公里内,分布着多处历朝修建的关隘、长城和军寨等遗迹。

太行陉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夏桀被成汤一路讨伐至太行山,后沿太行陉北上至天门(今泽州天井关),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高都(今泽州高都镇),而后灭亡。《读史方舆纪要》载:“汤归,自伐夏,至于太行。”指的就是这段历史。秦国攻陷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后,控制了太行陉上的重要关隘大口隘,后派重兵把守,斩断太行之道,再沿羊肠北上一举攻下赵国的上党郡,发动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北齐为了抵御西边北周的威胁,沿国界线修建了长100 km 的城墙,位于最东边至太行陉大口村的圪顶山上[9]。宋朝时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骚扰中原地区,大口村、天井关一线更是成为防守的重中之重。

2.2 最初聚落要素的形成

通过梳理地理位置和史实可以发现,大口村地处南太行之巅,地势陡峭,难以建造大型院落,也没有足够的耕地面积。从水源方面来看,虽有少量地表水,但是难以维系村落后续扩张的需求。从交通方面看,道路崎岖,车马难行,难以与外界交流。因此,大口村所处位置并不适宜兴建聚落,通过对比沁河与丹河之间6 条南太行山的主要山脉便可以看出。南太行山脉沿线村落数量对比图如图3 所示,图中6 条山脉均位于晋豫之间,在山脉与平地分界线以下,除太行陉沿线建有聚落之外,其余4 条山脉上均被草木覆盖,沿线聚落极少。可见,大口村之所以诞生在太行之巅,与古道的军事因素有很大关系。

图3 南太行山脉沿线村落数量对比(来源:作者自绘)

大口村作为沿线军事关隘,在附近修建了孟良寨、碗子城等军寨,这些军寨和士兵构成大口村最初的聚落要素。到了和平时期,古道褪去了军事作用,戍边的战士及其后裔便选择在大口村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大口村何时形成初步的聚落现已无从考证,但从“狄仁杰望云思亲”的典故中可知,唐朝丞相狄仁杰北上太行陉前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任职,在到达太行绝顶的横望隘时,于一户人家休息片刻后便登上身后的圪顶山,在山顶横望太行,激起了思亲之情。由此可见,唐朝时大口村已有人家在此定居。之后,大口村受古道带来的驿传因素和明清时期商贸因素的驱动,从最初的聚落要素发展成如今的大口古村落[10]。

3 大口村防御体系分析

大口村四面深壑,一途独通,自古就很具有防御性。我国古代以平面作战为主,聚落御敌的建构层次大体呈水平展开。大口村由外向内分为地形防御、军事防御、聚落防御和精神防御4级防御体系,4个层次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构成大口村完整防御体系。

3.1 一级防御—地形层面

沿太行陉从沁阳常平乡往北走,地势越来越高,陉道呈“之”字形盘旋迂回,到了大口村便到了太行南麓的第一个制高点。大口村北面的山峰名为圪顶山,为太行陉最高点,西侧山峰为西圪顶山,海拔略低。以圪顶山为中心,西侧西圪顶山山脉向南延伸至碗城村的老虎嘴,圪顶山东侧山脉向东蜿蜒至沁阳市常平乡的天池岭,圪顶山北侧山脉向北一直延伸至太行陉另一个重要关隘—天井关隘。

3 条山岭从东、南、北3 个方向聚首于圪顶山山顶,其中南侧和东侧的山岭互相环抱形成一个天然的峡谷口。大口村就位于圪顶山山腰处,即峡谷口的南侧坡地上,大口村地形如图4 所示。大口村东西两侧为高峰,南北两侧为坡地,地势整体呈马鞍形。两侧的高峰既可以作为阻挡从山西高原南下的敌军的天然屏障,又可以作为天然的烽火楼,天气晴朗时可眺望方圆百余里的敌情。大口村两侧山峰的外侧为万丈峡谷,无路可通,山峰之间夹着坡地,形成晋豫之间唯一的咽喉要道。敌人要攻克中原,必先攻克大口隘,因此守住了大口隘,便守住了中原。可见,马鞍形的地势特征构成大口村的第一级防御体系。

图4 大口村地形(来源:作者自绘)

3.2 二级防御—军事层面

《北齐书·斛律光列传》载:“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此为大口段长城最早的记载之一,因此大口段长城也被称为北齐长城。该长城西起轵关陉,东至太行陉大口村,大体呈东西走向,大口段保存尚好,其余段大多已毁。在大口村下辖的庙湾村与北齐长城的交界处,有一座略呈方形的城址,村民称其为孟良寨,相传宋代杨六郎部将孟良曾在此驻守[11]。

明嘉靖年间,北方鞑靼经常南下侵扰中原,政府决定在泽州大口借地修城,以御外敌,史称盘石长城。该长城实际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盘石长城的关城就是孟良寨。关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两侧各设拱券形城门,其上建有城楼,城内墙壁用人工修整的方形石块垒砌,中间填以毛石和片石,灌以白灰浆,凝结后成为一体,异常坚固。

关西长城位于关城西侧的山坡上,东起关城西南角,沿关城向下延伸至断崖,现存遗址长约200 m。关东长城西起关城的东北角,然后沿圪顶山山脊一直向东延伸到天池岭最东端山脊的缺口处,长约4.5 km。有些地段的长城充分利用半山坡的天然崖壁,在断崖外侧建墙体,内侧则利用自然山体形成屏障[12]。关城的西侧为深壑,东侧为绵延九华里的石墙,无论如何都足以将敌人挡步于长城之外。盘石长城复原图如图5 所示。

图5 盘石长城复原图(来源:作者自绘)

以大口村为中心,东南以碗子城为界,阻挡北上太行山的脚步;西北以孟良寨为堡,封住南下中原的通道,整个大口村形成“以三晋雄关为中心,以碗子城、孟良寨为两哨,以长城为后卫,一线逶迤,左辅右弼,互为掎角”的严密二级防御体系。此外,大口村在总的军事防御格局下,从碗子城到孟良寨沿线还分布着一系列附属设施。

3.3 三级防御—聚落层面

3.3.1 关阁

大口村分为上街村和下街村,其中上街村的北关又称为三晋雄关,雄踞在圪顶山和西圪顶山的咽喉处。由图6 可见,雄关拱券正上方的匾额已模糊难辨。古时雄关上还建有阁楼,四周设垛口,有士兵轮流值守,这样既可以瞭望敌情,又可以正面迎敌。

图6 “三晋雄关”北立面(来源:作者自摄)

三晋雄关的石砌门洞宽仅1.8 m,高2.4 m,无论从哪个方向入侵的敌人,到此关都必须驻足下马,1 人1 骑或2人并肩而行。再强悍的军队,也会被抵挡在小小门洞之外,因此修建的如此低矮狭窄据说也是为了抵御外敌。上街村的南关阁与北关相似,也是低矮的拱券样式,抗日战争期间被炮火轰倒,现存的顶部有3 个三角样式的西式小阁,为1950 年代修建。

3.3.2 道路

大口村作为因军事因素而生的村落,其道路特征处处体现着防御性具体为:第1,古街的弯曲程度。从下街村北村口到马王爷庙再至上街村南阁,古街呈圆弧形;从上街村南阁至三晋雄关,古街呈90°弯曲;在下街村观音庙往北约50 m,古街又有一个“Z”形的急转弯。一段约300 m 的古街却有如此多的弯道,目的是让攻进村内的敌人在任何一个点位都看不到完整的村落。大口村狭窄、陡峭的街道如图7 所示。同时,大量墙角营造出一种腹背受敌的紧张氛围。第2,古街的垂直落差。从下街村观音庙至上街村南阁,地势落差大。尤其是从马王爷庙至上街村南阁,地势越来越陡,坡度达45%以上。第3,古街狭窄的宽度。街道平均宽度约为4.8 m,最宽处也仅6 m 多,只能容纳2 名手握长枪的士兵并排行走。如此陡峭和狭窄的古街道,在太行陉沿线村落中独一无二。大口村夸张的地势高差和逼仄的街道宽度,使攻进城内的敌人难以快速通行,达到不战而降的目的,如图7 所示。综上,古村的关阁联合古街在“弯曲程度”“地势高差”“街道宽度”3 个方面的特征,共同构成大口村的第三级防御体系。

图7 大口村狭窄、陡峭的街道(来源:作者自摄)

3.4 四级防御—精神层面

精神的、软性的防御同样能使入侵者产生恐惧感。庙宇建筑作为精神防御的重要建筑,多分布于关阁周围或风水与防御较为薄弱的地段[13]。大口村共有2 座防御性庙宇建筑,即玉皇庙和观音堂。玉皇庙在上街村北阁(三晋雄关)正北方60 m 处,处于全村地势最高点,人们将“精神安全”寄托于道教中统辖神仙世界的玉皇大帝,乞求他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吉利,在此处建庙可带来心理慰藉和安全感。观音堂在下街村南村口,充当下街村的南阁,观音菩萨是佛教中保佑平安健康、远离苦难的神仙,让观音堂承担了防御性建筑的作用,体现了大口村对精神防御的极致追求。

4 大口村聚落特征分析

聚落形态呈曲线形分布,建筑院落顺应古道沿线和地势高差灵活、错落布局,具有山地型聚落的典型特征。受古道商贸因素刺激,沿古道线性分布是太行陉沿线商贸型聚落的共性特征。由于大口村还受古道军事作用的影响,使得街道具有一定防御性,道路呈现多重弯曲的特性,进而影响建筑布局,形成最终的军事型聚落特有的曲线型聚落形态。

大口村与沿线商贸型聚落相比,聚落规模和院落体量都较小。这是由于大口村选址出于军事因素考虑,不符合我国传统聚落的山水选址规律。大口村东西两侧为高峰,南北两侧为坡地,在战争时期的有利地形反而成为和平时期村落发展的劣势。此外,由于没有足够的耕地和水源,难以满足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需求,陡坡更是难以建造类似“四大八小”的大型院落。大口村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呈现出“四庙四阁”的村落布局,如图8 所示。

图8 大口村的“四庙四阁”布局(来源:作者自绘)

玉皇庙、观音堂、马王庙和龙王庙4 座庙宇内供奉的诸仙各司其职,其大门均朝向古村,以马王庙为界,大口村被分为上街村和下街村。上街村北阁(即三晋雄关)是唯一现存的关阁,南阁为坍塌后在原址重建。下街村曾经也建有北阁和南阁,但如今已全部坍塌。“四庙四阁”的布局特征是在典型的山地型聚落风水布局和军事型聚落防御外敌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褪去军事作用,建筑类型以民居、商业建筑和寺庙为主。因道路坡度大,沿线的建筑呈现出随地势高低错落分布的形态。面向街道的商铺和民居建筑正立面大多由青砖砌筑,山墙面使用当地石材垒筑。大口村虽然受到明清商贸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古街道路狭窄,古时骡马队难以通行和停留,沿线骡马店数量少,主要为饭店、老馍店和小铺等。

5 结语

军事商贸型聚落是在太行陉古道地理和人文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特殊类型聚落。基于最初的军事因素,村落的防御体系和街道分布具有鲜明的军事型聚落特征。在商贸因素的影响下,大口村沿古道发展成为线性聚落形态和众多商业建筑类型,逐渐具有鲜明的商贸型聚落特征。

随着现代碗周公路的开通,太行陉失去自古以来的交通属性,之前驱动沿线聚落发展的因素几乎消失。如今大口村的古建筑大多已坍塌损毁,只剩残基。为不断丰富我国传统村落的类型,记录濒临消亡的传统村落,应深入研究在特定背景影响下的特殊聚落诸多方面的特征,以此作为村落未来发展的文化支撑和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古街大口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鸡内金打粉 让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大口小口话水果
大口黑鲈饲料营养需求研究现状
大口小口
访茶马古道
首届“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