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管理研究

2024-01-08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4期
关键词:设备设计承包商协作

朱 丁

大型医疗类工程总承包项目医疗设备设计管理涉及医疗设备的规划、设计、评审、变更控制、供应商管理、质量控制、进度管理、信息管理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旨在确保医疗设备符合要求,进而实现项目的技术、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的医疗设备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环节,设计深化管理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医疗设施的高效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深化医疗设备设计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项目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的经开院区是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性儿童医院,总建筑面积约为480000 m2,规划床位2000 张,门诊和急诊日接诊量约8000人次,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鸟瞰图,如图1 所示。医院以乐高积木为设计理念,建筑整体外观由不同高度和颜色的体块组成,并在外幕墙上使用彩色格栅,形成颜色丰富的效果,如图2 所示。此外,施工单位通过参与设计优化以及与施工单位的密切合作,确保外立面效果,从而为儿童提供愉悦的就医环境。

图2 积木式造型和彩色格栅(来源:项目资料)

借鉴西安古城的“里坊制”建设理念,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内城”和“外郭”,以此实现秩序性和流动性,确保医院高效运作,如图3 所示。“内城”包括核心医技区和住院部,环境较为安静。“外郭”包括门急诊楼和教学科研楼等,人流量较大,各部分功能独立。

图3 “内城”与“外郭”的建筑布局(来源:项目资料)

用铝包钢构件代替全铝龙骨,采用全玻璃幕墙,以此实现良好的采光效果。大型钢梁吊装使用130 t 的汽车起重机和H 形荷载分散吊装平台,门诊大厅的施工周期为65 d。该项目通过“合纵连横”穿插施工的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并采用培训和轮岗的方式培养管理人才,为项目的顺利和高效进行奠定坚实基础[1]。

2 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设计管理中的问题

2.1 设计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医疗设备设计涉及多个专业和环节,其流程缺少规范性,管理过程不够标准化。且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难以制订具体的规范性流程。同时,项目方和设计方对于医疗设备设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将导致设计管理的标准不统一。

2.2 供应商和承包商缺乏合作机制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两者的利益诉求和工作目标不同,使他们的合作动力不足、意愿不高。文化差异、管理方式和工作风格不同等因素,也会影响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合作关系。

2.3 团队沟通和协作成效较差

设计团队内部缺乏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团队成员的责任边界不清晰和工作分工不明确,会导致工作重复或遗漏。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能力差异大,且缺乏协作机制,会影响整体的协作效果。此外,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团队管理,难以有效推动沟通和协作。

2.4 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到位

项目方和设计团队对于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受到阻碍。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和团队,导致信息化系统无法被有效开发和应用。预算和资源的限制,使得项目无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最后,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信息化技术在医疗设备设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要求不明确[2]。

3 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规范的设计管理流程

明确的设计阶段和任务、制订标准和规范、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应用适当的设计工具和技术,以及持续监督和改进,可有效组织和协调医疗设备设计工作,且应设立专门的设计管理部门,负责整个设计过程的规划和协调。相关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在进行设计流程规划时,明确设计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交付文件,确保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3]。设计前期的任务包括需求分析、技术研究和方案选择等,中期包括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后期包括审核、审查和交付等。

项目团队应制订设计管理手册或指南,明确设计流程、文件管理、质量控制和变更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设计团队、项目管理团队、业主和其他相关方之间的信息通畅。定期召开设计进度会议,讨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并及时传达设计要求和变更,以此保持各方沟通顺畅。

可以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可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冲突,进而提高设计效率。项目团队要定期评估和审查设计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和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及时纠正问题,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不断提升项目的设计管理水平[4]。

3.2 加强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合作

加强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合作,是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了确保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有效配合和高效合作,要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制订透明、公平的采购和合同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质量控制,构建知识共享机制,以便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内容如表1 所示具体为:第1,要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项目团队应与供应商和承包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沟通和理解,共同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定期召开供应商和承包商会议,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协商合作事项。第2,要建立透明、公平的采购和合同管理机制。项目团队应制订明确的采购程序和标准,确保供应商选择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在合同管理方面,应制订合同管理机制,明确设备交付时间、质量要求和责任划分等内容,维护双方权益[5]。第3,加强供应商与承包商的监督和质量控制。项目团队应定期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使其按照合同和设计要求进行工作。严格把控设备质量,对设备进行验收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除此之外,要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确保供应商和承包商能够及时响应和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第4,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培训,能够提高供应商和承包商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6]。

表1 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合同管理内容

3.3 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

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在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的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举行会议、采用协作工具和技术、营造开放的沟通氛围以及开展团队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团队的沟通效能和协作效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1,应定期开展团队会议。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使团队成员了解项目进展、交流意见和解决问题。第2,可以借助专业工具来促进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在线协作平台和共享文档等工具,可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高团队的沟通效率和协作效果[7]。第3,要营造开放和积极的沟通氛围。鼓励团队成员积极交流和分享,倾听和尊重彼此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使他们能够随时提出问题和寻求支持。第4,应开展团队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8]。

3.4 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是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在线协作平台、远程协作工具以及数据分析系统等,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沟通协作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和优质交付,具体为:第1,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跟踪与管理项目的进度和任务。这些软件通常具备计划管理、资源分配、工作分配和进度监控等功能,有助于团队成员协调工作,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9]。第2,利用在线协作平台和共享文档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上传和访问项目文件、设计文档和会议记录等。这样可以实现实时协作和沟通,减少信息传递延迟,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第3,借助虚拟会议和远程协作工具,可以促进团队的远程沟通和协作。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讨论和屏幕共享,可以交流意见、协商问题和更新项目进展,提高团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第4,利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监控项目进展,为他们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项目数据,能够分析发展趋势,有助于管理者了解项目状况,识别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0]。

4 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医疗设备的设计深化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以提高医疗设备设计深化的管理水平,适应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推动大型医疗类EPC 项目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设备设计承包商协作
基于INPD/AHP/TRIZ的折叠式隔离设备设计研究
便携式列控中心测试设备设计与实现
全向物流运输模块化设备设计
团结协作成功易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基于超高压水射流的压缩机智能拆解设备设计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