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临床观察※

2024-01-08翟亚兰

河北中医 2023年12期
关键词:听神经面瘫面神经

李 晨 张 晴 翟亚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武汉 430071)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8%,发病后表现为耳鸣、眩晕、听力下降[1]。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主要方式,虽然能切除肿瘤病灶,但易损伤面神经功能,导致面瘫发生。对于此类面瘫患者,目前治疗多使用营养神经药物,但是总体效果不佳,因面瘫症状持续存在,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也会为其带来心理压力。随着中医理论研究深入发展,近年来中医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其中针灸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副作用少的优点,相关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效果[2-3]。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们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34例,并与针灸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8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39~70岁,平均(47.39±9.15)岁;病程3~28天,平均(13.25±3.78)天。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38~67岁,平均(46.95±8.73)岁;病程3~26天,平均(12.60±3.44)天。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4]中面瘫的诊断标准,术前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听神经瘤。

1.2.2 纳入标准 术后1月内出现面瘫;H-B分级≥3级;签署知情同意书,提供的个人信息完整属实。

1.2.3 排除标准 其他病因引起的面瘫;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或禁忌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维生素B1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611)10 mg,每日3次口服;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67)0.5 mg,每日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取穴:神庭、百会、前顶、后顶、风府、大椎、四花穴,以及患侧面部攒竹、阳白、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穴。患者侧卧位,消毒皮肤后选用28号毫针刺入穴位,进针深度15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患者产生酸、麻、胀感后留针30 min;并将艾条插在针尾部,使用阻燃物保护皮肤,点燃艾条。隔日治疗1次。

1.3.3 其他 2组治疗过程中进行面肌功能训练,操作要点:先用热毛巾湿敷面部5 min,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尝试皱眉、闭眼、耸鼻、示齿、鼓腮、开口笑、吹口哨等动作,逐渐扩大动作幅度,每次训练10~15 min,每日训练3次。另外,加强心理建设,通过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保持情绪稳定。

1.3.4 疗程 2组均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评定量表(Sunnybrook)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变化。Sunnybrook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越好[5-6]。HAMA分界值是7分,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情绪越严重[7]。PSQI分值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状况越差[8]。②比较2组面瘫症状缓解时间。

1.5 疗效标准 显效:H-B分级为1级,面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有效:H-B分级为2~3级,面部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无效:H-B分级为4~6级,面瘫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进一步加重[9]。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27/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2.2 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HAMA评分、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比较 分,

2.3 2组面瘫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睑裂变大、面肌瘫痪、口角斜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3。

表3 2组面瘫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天,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面瘫属“口僻”“吊斜风”范畴。听神经瘤术后出现的面瘫症状虽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相似,但其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是刀刃损伤了脑脉使瘀血内阻、脑脉不通所致。瘀血是关键致病因素,血瘀不化易化生痰湿、痰热,导致痰瘀互结,因此化瘀通脉是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能激发经气,调理气血,改善麻痹症状。其中,神庭能通督调神,激发阳气,调理脏腑功能;百会可调神宁志,升提阳气,温补阳气;前顶、后顶两穴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协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风府具有醒神开窍益髓、化瘀通脉功效;大椎可通调阳经,温补阳气;四花由双侧膈俞、胆俞组成,具有调节气血、活血化瘀作用。另外,面瘫以口、眼部的肌肉活动障碍为主,针刺攒竹、阳白、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可疏通头面部阳经经络,进一步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面神经元是各种信息的接收、整合和传导中心,也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合成场所,决定了面神经损伤后的变性、修复和功能恢复,直接影响面瘫症状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Sunnybrook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能进一步改善面神经功能。分析认为,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可保护神经元胞体存活,预防其减少、凋亡,使受损的面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17]。针灸通过刺激面部阳明经穴、手足少阳经穴,可促使气血通畅,改善局部微循环,调理神经功能。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所选针灸穴位,可调节督脉经气,推动阳经气血运行,发挥化瘀通脉、养神宁志的功效,改善神经内在环境,避免面瘫症状复发,因此面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面瘫症状不仅影响面部美观性,同时患者因口语不利、咀嚼和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容易出现焦虑心理、睡眠障碍等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HAMA评分、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18-20]。分析认为,焦虑和睡眠障碍均由面瘫症状引起,患者在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下,不仅会产生焦虑情绪,而且影响夜间睡眠质量。治疗组口服神经营养药物联合针灸治疗,其面瘫症状缓解更快,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负面情绪随之消失,其睡眠质量得以提升。

面瘫症状的缓解时间,不仅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治疗依从性,加快恢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睑裂变大、面肌瘫痪、口角斜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进一步说明针灸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优势明显。这是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发挥出协同作用,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可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加快恢复速度,避免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疗效更好,能加快面瘫症状缓解,改善面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听神经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